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不和。
心腹痞滿。
時發疼痛。
順陰陽。
消痞滿。
桔梗(一兩微炒細切)半夏(一兩姜汁制)枳實(半兩麸炒赤用)陳橘皮(湯浸去穣焙幹。
以上各一兩) 為末。
每服四錢。
水一鐘。
姜三片。
煎七分去滓。
熱服。
(三黃熟艾湯)(一百)治傷寒四五日而大下。
熱利時作。
白通湯諸藥多不得止。
宜服此湯除熱止利。
黃芩黃連黃柏(三分)熟艾(半雞子大)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二大盞。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薤白湯)(一百一)傷寒下利如爛肉汁。
赤滞下。
伏氣腹痛。
諸熱毒。
悉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薤白(一把)栀子(七枚。
大者破之。
)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二升半。
先煎栀子十沸。
下薤白煎至二升許。
下豉煎取一升二合。
去滓。
每服一湯盞。
(赤石脂丸)(一百二)傷寒熱利。
黃連當歸(各二兩)赤石脂幹姜(炮。
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米飲吞下。
日三服進之。
(地榆散)(一百三)治傷寒熱毒不解。
日晚即壯熱。
腹痛便痢膿血。
并宜治之。
地榆(一兩切)犀角屑(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茜根(一兩)黃芩(一兩)栀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為粗末。
每服四錢。
以水一盞。
入薤白五寸。
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阿膠湯)(一百四)治傷寒熱毒入胃。
下利膿血。
栀子仁(半兩)黃柏(一兩微炙切)黃連(二兩去須微炒)阿膠(一兩切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為粗末。
每服四錢。
用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桃仁湯)(一百五)治。
(女力切。
蟲食病) 槐子(碎一兩)艾葉(一兩)大棗(十五枚去核)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炒) 上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
去滓。
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一百六)治傷寒及諸病之後。
内有瘡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烏梅(七個)木香(一分)犀角(一兩。
如無以升麻代用之) 上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
去滓。
分三服。
(雄黃銳散)(一百七)治下部瘡。
雄黃(研)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皮尖研一分) 上為散。
以生艾搗汁和。
如棗子核大。
綿裹納下部。
扁竹汁更佳。
冬間無艾。
隻用散綿裹納下部亦得。
(百合知母湯)(一百八)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
每取一升。
去滓後合和煎。
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一百九)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劈)滑石(三分碎綿裹)代赭(如彈丸大一枚斫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
取一升。
去滓後合和重煎。
取一升五合。
分溫服。
(雞子湯)(一百十)治百合病吐之後。
百合(七枚劈)雙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納雞子黃攪令勻。
煎五分。
溫服。
(百合洗方)(一百十一)治百合病一月不解。
變成渴者。
上以百合一升。
以水一鬥漬之一宿。
以洗身。
洗已。
食煮餅。
勿以鹽豉也。
(百合地黃湯)(一百十二)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
病形如初。
百合(七枚劈)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納地黃汁。
煎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中病勿更服。
大盒飯如漆。
(栝蒌牡蛎散)(一百十三)治百合病渴不瘥。
栝蒌根牡蛎(熬。
等分)
心腹痞滿。
時發疼痛。
順陰陽。
消痞滿。
桔梗(一兩微炒細切)半夏(一兩姜汁制)枳實(半兩麸炒赤用)陳橘皮(湯浸去穣焙幹。
以上各一兩) 為末。
每服四錢。
水一鐘。
姜三片。
煎七分去滓。
熱服。
(三黃熟艾湯)(一百)治傷寒四五日而大下。
熱利時作。
白通湯諸藥多不得止。
宜服此湯除熱止利。
黃芩黃連黃柏(三分)熟艾(半雞子大)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二大盞。
煎至七分。
去滓溫服。
(薤白湯)(一百一)傷寒下利如爛肉汁。
赤滞下。
伏氣腹痛。
諸熱毒。
悉皆治之。
豉(半斤綿裹)薤白(一把)栀子(七枚。
大者破之。
)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二升半。
先煎栀子十沸。
下薤白煎至二升許。
下豉煎取一升二合。
去滓。
每服一湯盞。
(赤石脂丸)(一百二)傷寒熱利。
黃連當歸(各二兩)赤石脂幹姜(炮。
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米飲吞下。
日三服進之。
(地榆散)(一百三)治傷寒熱毒不解。
日晚即壯熱。
腹痛便痢膿血。
并宜治之。
地榆(一兩切)犀角屑(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茜根(一兩)黃芩(一兩)栀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為粗末。
每服四錢。
以水一盞。
入薤白五寸。
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黃連阿膠湯)(一百四)治傷寒熱毒入胃。
下利膿血。
栀子仁(半兩)黃柏(一兩微炙切)黃連(二兩去須微炒)阿膠(一兩切碎炒令黃) 上件藥搗為粗末。
每服四錢。
用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
不拘時候溫服。
(桃仁湯)(一百五)治。
(女力切。
蟲食病) 槐子(碎一兩)艾葉(一兩)大棗(十五枚去核)桃仁(一兩去皮尖雙仁炒) 上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
去滓。
分三服。
(黃連犀角湯)(一百六)治傷寒及諸病之後。
内有瘡出下部者。
黃連(半兩)烏梅(七個)木香(一分)犀角(一兩。
如無以升麻代用之) 上以水二大盞半。
煎至一盞半。
去滓。
分三服。
(雄黃銳散)(一百七)治下部瘡。
雄黃(研)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分)桃仁(去皮尖研一分) 上為散。
以生艾搗汁和。
如棗子核大。
綿裹納下部。
扁竹汁更佳。
冬間無艾。
隻用散綿裹納下部亦得。
(百合知母湯)(一百八)治百合病發汗後者。
百合(七枚)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
每取一升。
去滓後合和煎。
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滑石代赭湯)(一百九)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劈)滑石(三分碎綿裹)代赭(如彈丸大一枚斫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
取一升。
去滓後合和重煎。
取一升五合。
分溫服。
(雞子湯)(一百十)治百合病吐之後。
百合(七枚劈)雙子黃(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納雞子黃攪令勻。
煎五分。
溫服。
(百合洗方)(一百十一)治百合病一月不解。
變成渴者。
上以百合一升。
以水一鬥漬之一宿。
以洗身。
洗已。
食煮餅。
勿以鹽豉也。
(百合地黃湯)(一百十二)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
病形如初。
百合(七枚劈)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
當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納地黃汁。
煎取一升五合。
分溫再服。
中病勿更服。
大盒飯如漆。
(栝蒌牡蛎散)(一百十三)治百合病渴不瘥。
栝蒌根牡蛎(熬。
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