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蘇(一分)幹木瓜(一分)甘草(一分炙)木香(一分)羌活(一分) 上細锉為散。

    分作三服。

    每服用白水一盞。

    煎至半盞。

    去滓通口服。

     (蔥豉湯)(七十四)治傷寒一二日。

    頭項腰背痛。

    惡寒脈緊無汗者。

    此湯主之。

     豆豉(二大合)蔥白(十五莖)麻黃(四分去節)幹葛(八分) 上件以水二升。

    先煎麻黃六七沸。

    掠去白沫。

    幹葛煎二十餘沸。

    下豉煎取八大合。

    去滓分二次溫服。

    如人行五六裡。

    服訖良久。

    煮蔥豉湯熱吃。

    即取汗。

     (連須蔥白湯)(七十五)治傷寒已發汗。

    或未汗。

    頭疼如破。

     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寸切半升) 上以水二升。

    煮一升去滓。

    分作二三服。

    服此湯不瘥者。

    服葛根蔥白湯。

     (葛根蔥白湯)(七十六)治頭疼不止。

     葛根芍藥知母(各半兩)蔥白(一把)川芎(一兩)生姜(一兩) 上锉如麻豆大。

    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

    每服一湯盞。

     (雄鼠屎湯)(七十七)治勞複。

     栀子(十四枚劈)枳殼(三枚炒)雄鼠屎(二七枚。

    即兩頭尖) 上為粗末。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入蔥白二寸。

    香豉三十粒。

    同煎一盞。

    分作二服。

    勿令病患知鼠屎。

     (黃芩芍藥湯)(七十八)治鼻衄。

     黃芩(三分)芍藥甘草(炙。

    各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六分。

    去滓溫服。

     (酒蒸黃連丸)(七十九)治暑毒伏深。

    累取不瘥。

    無藥可治。

    伏暑發渴者。

    此方尤妙。

    黃連(四兩。

    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一寸。

    以重湯熬幹) 上搗羅為細末。

    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滾水下三五十丸。

    胸膈涼。

    不渴為驗。

     (茅花湯)(八十)治鼻衄不止。

    茅花一大把。

    水三盞煎濃汁一盞。

    分作二服即瘥。

    如無花以根代之。

     (枳實理中丸)(八十一)治傷寒結胸欲絕。

    心膈高起。

    手不得近者。

    宜此治之。

     茯苓(二兩)人參(二兩)枳實(十六片麸炒)白術(二兩)幹姜(二兩炮)甘草(二兩炒) 上搗羅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雞子黃大。

    每服一丸。

    熱湯化下。

    連進二三服。

    胸中豁然。

    渴者加栝蒌根二兩。

    下利者。

    加牡蛎二兩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八十二)治諸嘔哕。

    心下堅痞。

    膈間有水痰眩悸者。

     半夏(五兩湯浸洗七遍)白茯苓(三兩去皮)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半兩。

    水三盞煎至一盞。

    秤生姜四錢。

    取自然汁投藥中。

    更煎兩沸熱服。

    不拘時候。

     (桔梗枳殼湯)(八十三)治傷寒痞氣胸滿欲絕。

    桔梗枳殼(麸炒去穣。

    各一兩)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二盞煎至一盞。

    去滓分二服。

     (赤茯苓湯)(八十四)治傷寒嘔哕。

    心下滿。

    胸膈間宿有停水。

    頭眩心悸。

     赤茯苓(一兩)芎(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術(半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穣焙) 上件藥搗羅為粗末。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生姜五片。

    煎至七分。

    去渣溫服。

    不拘時候。

     (香薷散)(八十五)治陰陽不順。

    清濁相幹。

    氣射中焦。

    名為霍亂。

    此皆由飽食腥脍。

    複啖乳酪。

    海陸百品。

    無所不餐。

    多飲寒漿。

    眠卧冷席。

    風冷之氣傷于脾胃。

    諸食結而不消。

    陰陽二氣壅而不反。

    陽氣欲降。

    陰氣欲升。

    陰陽交錯。

    變成吐利不已。

    百脈昏亂。

    營衛俱虛。

    冷搏于筋則轉筋。

    宜服此方。

    濃樸(去皮二兩)香薷(穗一兩半)黃連(二兩。

    二味入生姜四兩。

    同杵炒令紫色用)一方有白扁豆尤良。

    上搗為粗末。

    每服三錢。

    水一盞。

    酒半盞。

    同煎至七分去滓。

    用新汲水頻頻浸換。

    令極冷頓服之。

    藥冷則效速也。

    仍煎服時不得犯鐵器。

    慢火煎之。

    兼治非時吐利霍亂。

    腹中撮痛。

    大渴煩躁。

    四肢逆冷。

    冷汗自出。

    兩腳轉筋。

    疼痛不可忍者。

    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

    乃有神效。

     (犀角地黃湯)(八十六)治傷寒及溫病。

    應發汗而不發汗。

    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