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大半夏湯)(六十四)治痰飲及脾胃不和。

    半夏不拘多少。

    如法湯洗了。

    薄切幹焙。

    每遇膈間有寒痰。

    用半夏白茯苓生姜各一分。

    細切。

    水二盞半。

    煎至一盞。

    濾去滓。

    臨睡溫呷。

    如有熱痰。

    加炙甘草一分。

    如脾胃不和。

    去甘草。

    入陳橘皮一分同煎。

     (越婢湯)(六十五)治風痹腳弱。

     石膏(四兩)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白術(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麻黃(三兩去節湯泡焙幹) 上件锉如麻豆大。

    每服四錢。

    以水一盞半。

    生姜三片。

    棗子一枚。

    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脾約丸)(六十六)治老人津液少。

    大便澀。

    及腳氣有風。

    大便結燥者。

     大黃(二兩酒浸焙幹)濃樸(刮去皮用姜汁炙)枳殼(麸炒去穣)白芍藥(以上各半兩)麻子仁(一兩半微炒)杏仁(去皮尖麸炒三分) 上為細末。

    煉蜜和杵千下。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溫水下。

    不拘時候。

    未知加五丸十丸。

    止下利。

    服糜粥将理。

     (黑神丸)(六十七)治溫疫時氣有積食者。

    巴豆(新好者一兩輕捶去殼。

    以急流水約二碗浸一宿。

    然後更煮三五十沸後。

    冷漉出。

    去心膜。

    以帛子拭去水。

    然後研如膏。

    用濃紙十數層。

    裹以重物壓去油。

     五靈脂(二分。

    黑色者為上)杏仁(半兩。

    燒過後研。

    入藥再研)大戟(半兩。

    生用去皮。

    裡面如粉白者為妙)荊三棱(半兩生用)豆豉(二兩須要新軟者為妙。

    不得令曬幹。

    與巴豆等同研勻細) 上三味為極細末。

    方始入巴豆豆豉研勻。

    後入杏仁更研令勻細。

    别入飛羅面半匙。

    以井花水調如糊。

    漸次拌藥。

    搜和得所。

    入臼中搗三二千下。

    丸如綠豆大。

    曬幹。

    入瓷合内。

    頻曬。

    或微火焙亦得。

    如遇傷寒有食積者。

    脈沉結。

    身體不熱。

    即下之。

    量患人髒腑虛實加減丸數。

    服用煎姜棗湯吞下。

    取微利為度。

    不可太過。

    溏洩身熱。

    下之則為痞氣結胸。

    若病在上可吐者。

    同生姜幹嚼三五丸。

     (神功丸)(六十八)治三焦氣壅。

    心腹痞悶。

    六腑風熱。

    大便不通。

    津液内枯。

    大腸幹澀。

    裡急後重。

    或下鮮血。

    痰唾稠粘。

    風氣下流。

    腰疼腳重。

    臍下脹痛。

    溺赤如金。

     大黃(三兩)人參(半兩)麻子仁(五兩另研)诃子皮(炮取二兩) 上杵研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溫水下。

    日三服。

    以通利為度。

    産後大便秘者。

    每服十丸米飲下。

     (五柔丸)(六十九)治老人虛人腳氣。

    亡津液。

    虛秘。

    大便結。

    調補三焦。

     大黃(四兩)前胡(一兩)半夏(洗七次)苁蓉(酒浸)芍藥茯苓(去皮)細辛當歸葶苈(炒。

    各半兩) 上搗羅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溫水下二十丸。

    以通利為度。

     (大三脘散)(七十)治三焦氣逆。

    胸膈虛痞。

    兩脅氣痛。

    面手浮腫。

    大便秘澀。

    兼治腳氣。

     獨活(一兩)白術(三分)甘草(三分微炙)幹木瓜(切焙幹秤一兩)紫蘇(一兩)大腹皮(一兩炙黃用)陳橘皮(三分)沉香(一兩)木香(三分)川芎(三分)槟榔(三分) 上十一味。

    同一處。

    杵為粗散。

    每劑秤一分。

    水二盞。

    同煎至一盞。

    去滓。

    分二服。

    帶溫服。

    取便利為效。

    如能臨晚常進半劑。

    根據法煎服。

    即腑髒調和。

    風氣人多秘滞。

    數宜服之。

    未通利者。

    根據法煎服。

    此藥極不虛人氣。

    經驗多矣。

    腳氣心腹氣悶。

    大便秘滞者良。

     (槟榔散)(七十一)治腳腫。

     橘葉(一大握)沙木(一握)小便(小盞)酒(半盞。

    同以上藥煎) 上煎數沸。

    調槟榔末二錢。

    食後服。

     (薏苡仁酒法)(七十二)治腳痹。

     薏苡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姜汁炙。

    以上各一兩)白術(半兩)枳殼(一兩炒)生幹地黃(二兩半) 上锉為粗末。

    以生絹袋内無灰酒五升浸。

    春夏秋冬二七日。

    夏月盛熱分作數劑。

    逐旋浸酒。

    每日空心溫服一盞。

    或半盞。

    日三四服。

    常令酒氣醺醺不絕。

    久服覺皮膚下如數百條蟲行。

    即風濕氣也。

     (木瓜散)(七十三)治腳氣。

     大腹皮(一枚)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