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關燈
五味子湯(二十五)治傷寒喘促,脈伏而厥。

     人參(一分)五味子(半兩)麥門冬(去心一分)杏仁(去皮尖 上锉如麻豆大。

    入生姜十片、棗子三枚,以水三大白 鼠糞湯(二十六)療傷寒病後,男子陰易方。

     韭根(一大把)鼠糞(十四枚。

    鼠屎兩頭尖者是也) 上二味,以水二升,煎取半升,去滓再煎。

    三沸溫溫盡服,必有粘汗出為效;未汗再作服。

     竹皮湯(二十七)療傷寒後交接勞複,卵腫,腹中絞痛欲絕。

     刮竹青皮(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絞去滓,分服立愈。

     續添幹姜湯(出百問方) 療婦人得溫病,雖瘥平複,未滿一百日,不可與交合,交合為陰易之病,病必拘急,手足拳,皆死。

    丈夫病以傷婦人名為陽易,速當療之可瘥,滿一百日不可療也,宜令服此藥。

     幹姜(一分炮) 上锉如麻豆大。

    水二盞,煎六分,溫服,汗出得解止, 續添青竹茹湯(出百問方) 婦人病未平複,因有所動,緻熱氣上沖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方。

     栝蒌根(無黃根者二兩)青竹茹(刮半升淡竹者) 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溫。

    溫作二三服吃,立有效。

     續添當歸白術湯(出百問方) 婦人未平複,因有所動,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身無熱發者。

     白術(一分)當歸(一分)桂枝(一分去皮)附子(一枚破分八片,去皮)生姜(半兩)甘草(一分炙)芍藥(一分)人參(一分)黃(一分蜜炙 上锉如麻豆大。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 知母麻黃湯(二十八)傷寒瘥後,或十數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語錯謬,又無寒熱。

    醫或作鬼祟,或作風疾,多般治不瘥;或朝夕潮熱頰赤,或有寒熱似瘧,都是發汗不盡,餘毒在心胞絡之間所緻。

    知母(一兩半)麻黃(去節)甘草(炙)芍藥黃芩(各半兩)桂枝(去皮半兩。

    盛暑可減作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以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半日可相次二三服,溫服令微汗;若心煩不眠,欲飲水,當稍稍與之,令胃中和即愈 鼈甲散(二十九)傷寒八九日不瘥,名曰壞傷寒,不能治者,宜此療之。

    升麻前胡(去蘆)烏梅(去核)枳實(草(一分炙)鼈甲(去裙,米醋炙赤黃,杵碎用半兩)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 人參順氣散(三十)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麻黃(去節秤一兩半)幹葛(一兩)白術(一兩)甘草(一兩炙)桔梗(去蘆一兩)人參(一兩)幹姜(半兩炮)香白芷(一兩) 上搗羅為細末。

    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通口服,如要出汗 蒼術散(三十一)治傷寒一二日,頭疼發熱,憎寒,身體疼痛。

     麻黃(一兩湯洗過,焙幹秤)蒼術(半兩米泔浸,去皮,切)山茵陳(半兩去梗)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數服出汗。

     麻黃葛根湯(三十二)治傷寒一日至二日,頭項 麻黃(用沸湯泡一二次焙幹秤)芍藥(各三兩)幹葛(四分)蔥白(七莖)豉(一合) 上锉如麻豆大。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中盞,去滓溫服。

    服了以濃衣蓋覆,如人行四五裡間,再服;良久如未得汗出,更煮蔥粥少許,熱投之取汗。

     敗毒散(三十三)治傷風、溫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目睛疼。

    尋常風眩、拘倦、風痰皆服,神效。

     羌活(洗去土)獨活(去蘆)前胡(去蘆梗(去蘆頭)人參(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件搗羅為末。

    每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