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正七十六)、豬苓湯也(正六十七)。

    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于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

    仲景雲: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幹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主之(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

    往來寒熱,胸脅滿痛,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去人參、大棗,加五味子、幹姜)。

    若少陰證咳嗽,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而咳,真武湯主之(真武湯加五味子、幹姜。

    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

    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則小青龍湯主之;病在陰,則真武湯主之)。

    四肢厥逆,腹中痛,或洩利而咳,四逆散主之(四逆散加五味子、幹姜)。

    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正六十七)。

    《古今錄驗》 (八十一)問咽喉痛 咽喉痛有陰陽二證:脈浮數,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者,此陽毒也;(在第四卷中二十一問)脈沉遲,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陰證也。

    《病源》雲:此為下部脈都不至,陰陽隔絕,邪客于足少陰之絡,毒氣上沖,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

    傷寒脈陰陽俱緊,及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

    汗出者,本粉敷之;咽喉痛者,甘草湯、(正五十四)桔梗湯(正方一百二)、豬膚湯(正方一百一)、半夏散(正方一百三)、通脈四逆去芍藥加桔梗湯(正方八十一)、麻黃升麻湯(正二十五)可選而用之。

    又有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氣于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草湯(雜五十三),次四逆散主之(正七十六)。

    此病隻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八十二)問口燥咽幹 脾髒有熱,則津液枯少,故令口燥而舌幹。

    仲景雲:傷寒無大熱,口燥渴而煩,背微寒者,白虎湯加人參也(正六十五)。

    又雲:陽明病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若咽幹者,慎不可發汗,發汗則重亡津液。

    少陽證口苦咽幹者,小柴胡主之;(正二十九)少陰證,口燥咽幹者,急下之。

    病患默默欲眠,目不能開,起居不安,其聲嘎,或咽幹者,當作狐惑治之。

     (八十三)問病患但漱水不欲咽 陽明證頭疼,身熱口燥,但漱水不欲入咽者,必衄也。

    若病患無表證,不發寒熱,胸腹滿,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為有瘀血,必發狂也,輕者犀角地黃湯,(雜八六)甚者抵當湯。

    (正九十一) (八十四)問不欲眠 太陽證發汗,大汗出,胃中幹,煩燥不得眠,欲飲水者,當少少與之,胃中和即愈;若脈浮,小便不利,發渴者,五苓散(正六十六)主之。

     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幹姜附子湯主之。

    (正七十三)若發汗,若吐,若下後,虛煩不得眠,劇則反複颠倒,心中懊者,宜栀子豉湯(正四十五)吐之(栀子豉湯一盞半為一劑,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後服)。

    傷寒大熱,幹嘔,呻吟錯語,不得眠,黃連解毒湯主之(雜八十七)。

    傷寒吐下後,心煩乏氣,晝夜不得眠,酸棗湯主之(雜八十八)。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黃連阿膠湯主之(雜一百四)。

    若少陰病,下利而渴,不得眠豬苓湯主之。

    (正六十七)又問傷寒瘥後不得眠,何也?蓋熱氣與諸陽相并,陰氣未複,所以病後仍不得睡也,栀子烏梅湯主之。

    (雜八十九) (八十五)問多眠 多眠有四證:有風溫證,有小柴胡證,有少陰證,有狐惑證。

    病患尺寸脈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者,風溫證也。

    風溫不可發汗,宜葳蕤湯。

    (雜四十五)(在第六卷中第四十五問)病患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太陽證也。

    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

    (正二十九)脈但浮者,麻黃湯主之(正二十)。

    病患尺寸脈俱沉細,但欲寐者,少陰證也,急作四逆湯,(正七十五)複其陽,不可緩也。

    若狀如傷寒,四肢沉重,忽忽喜眠,須看上下唇,上唇有瘡,蟲蝕五髒;下唇有瘡,蟲蝕下部,當作狐惑治之。

    (在第十一卷中第九十九問) (八十六)問身涼汗出兩脅疼痛或幹嘔 此十棗湯證也。

    仲景雲: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其人,發作有時,頭痛,心中痞硬滿,引脅下痛,幹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正八十九)大抵脅下痛者,此為有飲,須分表裡,幹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荛花主之;身體涼,表證罷,幹嘔而脅下痛,為裡有水,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非小青龍湯之比,須量人虛實,不可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