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關燈
小
中
大
種子于單年單月便生男,雙年雙月即是兒,若還不根據天地法,欲求生男偏是女。
孕推男女法四十九數加孕月,減行年歲定無疑。
一除至九多餘數,逢雙是女隻生兒。
法曰:置四十九加孕月八共五十七,減年二十八餘二十九,減天除一,地除二,人除三,四時除四,五行除五,六律除六,七星除七,不盡之數奇為男,偶為女也。
如數多再以八風除八。
男子種子仙棗二方(香山縣蔣令傳,該縣七十老人服之連生三子) 杜仲(一兩,姜汁炒)菟絲子(六兩,水洗)當歸(二兩,酒洗)大附子(三錢)黃柏(一兩,蜜炙)知母(一兩)遠志肉(一兩)肉苁蓉(一兩,酒洗)茯苓(一兩)熟地(二兩,酒洗)枸杞子(一兩)小茴香(五錢)淫羊藿(二兩,去枝葉邊刺羊油炒,酒亦可) 以上各藥如法炮制,入瓦罐内上放,揀淨黑棗三斤,加水滿過棗,微火煮幹去藥,收棗煎汁曬幹,藏于磁瓶,勿令洩氣,每早空心服五七枚,開水送下(可勻服月餘)。
圖 圖 婦人服用方當歸(二兩)生地(二兩)紅花(五錢)蘇子(五錢)艾葉(二兩)韭子(二兩)香附(二兩,醋炒) 用黑棗二斤照前煮法,于半熟時加白芍一兩,香附(醋炒四次)二兩,于棗上煮好,去底面之藥,亦照前法曬藏,每早空心服三五枚,亦勻服月餘。
以上二樣仙棗,男女同服同止,不但保養月餘,種子神驗,且能百病消除,萬驗萬應。
真仙方也。
四奇毓麟丸粉龍骨(用五色者陰陽瓦,一錢)陽起石(見太陽飛動者真,三錢)白芷(用銅器焙幹,黃色者佳,三錢)蓖麻(去殼用子,去淨油,四十九粒)黃春季桂(幹研極細末,五錢)砂仁(去殼幹炒,酒洗淨,焙,一錢)鬧楊花(焙,研末,一錢)參蘆(研細末,五錢)枸杞子(去核淨肉炒,研末,一錢)麝香(曬幹研末,一錢)紫梢花(色潤紫者佳,一錢)北細辛(水泡一夜,炒幹研末,三錢)肉苁蓉(紅色者佳,稍焙幹研末,一錢)真肉桂(去皮研細,二錢)旱地浮萍(肥大者佳,用淨葉,二錢)吳茱萸(醋炒一夜炒幹,二錢)石榴皮(陰陽瓦焙幹、研極細末,一錢)川椒(開口者佳,研末,一錢)真鴉片膏(一錢)瑣陽(醋洗淨,三錢)象皮(研末,一錢) 上藥二十一味各研極細末,稱足,用半生蜜為丸如龍眼核大,外用丁香油為衣,再加蠟殼,每遇紅盡之日去殼,将丸放入戶内約一頓飯時,藥化可行,無不靈驗。
下卷 山陰倪涵初治痢奇效三方 痢為險惡之症,生死所關,不惟時醫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速收全效。
今立方何以為奇,不濕成法故奇也。
立論何以為妙,不膠成說,故妙也。
然其藥品又不外乎常用,而已有識者,切不可更張,勿為庸醫所誤,遵而用之,百試百效者也。
初起煎方川黃連(去蘆,一錢二分)條黃芩(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二分)山楂肉(一錢二分)陳枳殼(去穣,八分)紫濃樸(去皮八分,姜汁拌炒)堅槟榔(八分)濃青皮(去穣,八分)當歸(五分)甘草(五分)地榆(五分)紅花(酒炒,三分)桃仁(去皮尖,一錢,研如粉)南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
渣再煎服。
此中或紅或白,裡急後重,身熱腹痛者俱可服。
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紅四分,木香三分;如滞澀甚,或大黃二錢,用酒拌炒,服一二劑仍除之。
若用一劑,滞澀已去,不必又用二劑矣。
用大黃于年幼之人,又不可拘用二錢也。
上方用之三五日神效,用之于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
另詳于下。
加減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條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肉(一錢)大白芍藥(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廣橘紅(四分)濃青皮(四分)堅槟榔(四分)甘草(炙,三分,生二分)當歸(五分)地榆(四分)桃仁粉(六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
渣再煎服。
如延至月餘覺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具法如下:補理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條黃芩(酒炒,六分)大白芍(酒炒,四分)廣橘紅(六分)當歸(五分)人參(五分)白術(土炒,五分)炙甘草(五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煎,空心服。
渣再煎服。
以上三方,如婦人有胎者,去桃仁、紅花、槟榔。
以上三方,随用辄效。
其有不效者,必初時投參術等補劑太早,補塞邪氣在内,久而正氣己虛,邪氣益盛纏綿不已,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遂至于不可救。
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投溫補殺之也。
下卷 微理妙論 古今治痢,皆曰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初起熱盛則下之,有表症則汗之,小便赤澀則分利之,此五者舉世信用如規矩準繩,不可易。
予
孕推男女法四十九數加孕月,減行年歲定無疑。
一除至九多餘數,逢雙是女隻生兒。
法曰:置四十九加孕月八共五十七,減年二十八餘二十九,減天除一,地除二,人除三,四時除四,五行除五,六律除六,七星除七,不盡之數奇為男,偶為女也。
如數多再以八風除八。
男子種子仙棗二方(香山縣蔣令傳,該縣七十老人服之連生三子) 杜仲(一兩,姜汁炒)菟絲子(六兩,水洗)當歸(二兩,酒洗)大附子(三錢)黃柏(一兩,蜜炙)知母(一兩)遠志肉(一兩)肉苁蓉(一兩,酒洗)茯苓(一兩)熟地(二兩,酒洗)枸杞子(一兩)小茴香(五錢)淫羊藿(二兩,去枝葉邊刺羊油炒,酒亦可) 以上各藥如法炮制,入瓦罐内上放,揀淨黑棗三斤,加水滿過棗,微火煮幹去藥,收棗煎汁曬幹,藏于磁瓶,勿令洩氣,每早空心服五七枚,開水送下(可勻服月餘)。
圖 圖 婦人服用方當歸(二兩)生地(二兩)紅花(五錢)蘇子(五錢)艾葉(二兩)韭子(二兩)香附(二兩,醋炒) 用黑棗二斤照前煮法,于半熟時加白芍一兩,香附(醋炒四次)二兩,于棗上煮好,去底面之藥,亦照前法曬藏,每早空心服三五枚,亦勻服月餘。
以上二樣仙棗,男女同服同止,不但保養月餘,種子神驗,且能百病消除,萬驗萬應。
真仙方也。
四奇毓麟丸粉龍骨(用五色者陰陽瓦,一錢)陽起石(見太陽飛動者真,三錢)白芷(用銅器焙幹,黃色者佳,三錢)蓖麻(去殼用子,去淨油,四十九粒)黃春季桂(幹研極細末,五錢)砂仁(去殼幹炒,酒洗淨,焙,一錢)鬧楊花(焙,研末,一錢)參蘆(研細末,五錢)枸杞子(去核淨肉炒,研末,一錢)麝香(曬幹研末,一錢)紫梢花(色潤紫者佳,一錢)北細辛(水泡一夜,炒幹研末,三錢)肉苁蓉(紅色者佳,稍焙幹研末,一錢)真肉桂(去皮研細,二錢)旱地浮萍(肥大者佳,用淨葉,二錢)吳茱萸(醋炒一夜炒幹,二錢)石榴皮(陰陽瓦焙幹、研極細末,一錢)川椒(開口者佳,研末,一錢)真鴉片膏(一錢)瑣陽(醋洗淨,三錢)象皮(研末,一錢) 上藥二十一味各研極細末,稱足,用半生蜜為丸如龍眼核大,外用丁香油為衣,再加蠟殼,每遇紅盡之日去殼,将丸放入戶内約一頓飯時,藥化可行,無不靈驗。
下卷 山陰倪涵初治痢奇效三方 痢為險惡之症,生死所關,不惟時醫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千家,多不得其道,是以不能速收全效。
今立方何以為奇,不濕成法故奇也。
立論何以為妙,不膠成說,故妙也。
然其藥品又不外乎常用,而已有識者,切不可更張,勿為庸醫所誤,遵而用之,百試百效者也。
初起煎方川黃連(去蘆,一錢二分)條黃芩(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二分)山楂肉(一錢二分)陳枳殼(去穣,八分)紫濃樸(去皮八分,姜汁拌炒)堅槟榔(八分)濃青皮(去穣,八分)當歸(五分)甘草(五分)地榆(五分)紅花(酒炒,三分)桃仁(去皮尖,一錢,研如粉)南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
渣再煎服。
此中或紅或白,裡急後重,身熱腹痛者俱可服。
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加橘紅四分,木香三分;如滞澀甚,或大黃二錢,用酒拌炒,服一二劑仍除之。
若用一劑,滞澀已去,不必又用二劑矣。
用大黃于年幼之人,又不可拘用二錢也。
上方用之三五日神效,用之于旬日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
另詳于下。
加減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條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肉(一錢)大白芍藥(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廣橘紅(四分)濃青皮(四分)堅槟榔(四分)甘草(炙,三分,生二分)當歸(五分)地榆(四分)桃仁粉(六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
渣再煎服。
如延至月餘覺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具法如下:補理煎方川黃連(酒炒,六分)條黃芩(酒炒,六分)大白芍(酒炒,四分)廣橘紅(六分)當歸(五分)人參(五分)白術(土炒,五分)炙甘草(五分) 上咀片,如法炮制,用水煎,空心服。
渣再煎服。
以上三方,如婦人有胎者,去桃仁、紅花、槟榔。
以上三方,随用辄效。
其有不效者,必初時投參術等補劑太早,補塞邪氣在内,久而正氣己虛,邪氣益盛纏綿不已,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遂至于不可救。
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投溫補殺之也。
下卷 微理妙論 古今治痢,皆曰熱則清之,寒則溫之,初起熱盛則下之,有表症則汗之,小便赤澀則分利之,此五者舉世信用如規矩準繩,不可易。
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