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遂愈。

     又雲∶凡人冬月向火,火氣入内,緻兩股生瘡,其汁淋漓不止,世莫能識。

    用黃柏末摻之立愈。

    一婦病此,人無識者,亦用此而愈。

     李樓《怪症方》雲∶有一女年十四,腕軟處生物,如黃豆大,半在肉中,紅紫色,痛不可忍,諸藥不效。

    一方士以水銀四兩,白棉紙二張揉熟,蘸水銀擦之,三日自落而愈。

     《本事方》雲∶唐時有一商人,左膊上有瘡,生如人面,亦無他苦。

    商人戲以酒滴口中,其面色赤,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則膊肉脹起,或不食則一臂痹焉。

    有名醫教其曆試諸藥,悉無所苦,進至貝母其瘡乃聚眉閉目,商人喜因以小葦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

    然不知何疾也,《本經》言是金瘡,此豈金瘡之類欤?《肘後方》雲∶有人患手指赤色,随月生死。

    以生薤一把苦酒煮熟,搗爛塗之,疾乃止。

     〔源按〕此症由寒邪逆于肉理,營氣不從,血凝不行,留于脈絡之間,以随人之氣血盛衰,而隐現其血之色也。

     《内經》有雲∶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

    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以此推之,月始生則氣血初盛,赤色亦随氣外浮,以漸而生也。

    郭滿則血氣充實,故色悉現于外,郭空則氣血衰而經絡虛,衛氣去而形獨居(猶日魂去而月魄獨居也),故又漸隐于内也,于是則知所患赤色,故有随月生死耳。

    薤白辛溫散血散氣,更用苦酒以作向導,使氣散血行則寒自滅,故搗塗而愈。

     《太原故事》雲∶徐之才治一人患腳根腫痛,諸醫莫能識。

    徐曰∶此蛤精疾也,由乘舟入海垂腳水中。

    疾者曰∶實曾如此。

    之才為剖得蛤二枚,大如榆莢。

     鄧氏《筆峰方》雲∶有人患腳底木硬。

    以牛皮生姜汁化開,調南星末塗上,烘物熨之。

     〔源按〕此症為腎髒受寒,營氣凝而不行,以成此疾,即《内經》所謂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又曰∶北方生寒在氣為堅是也。

     道士王裕曰∶有忽患腳心如中箭,痛苦無奈,發歇不時,此腎之風毒,瀉腎愈。

     《南宮從岣嵝神書》雲∶南方地卑濕,人多患足瘡,歲久生蟲如蛭而出,乃風毒攻注而然。

    用牛肚或羊肚或豬去糞不洗,研如泥,看瘡大小,入泥礬半兩,塗帛上貼之,須臾瘡癢入心,徐徐連帛取下,火上炙之,中出如絲發毛尾千萬,或青白赤黑,以湯洗之,三日一作,不過數次,蟲盡瘡愈。

     《翰林叢記》雲∶李定言石藏用良醫也,有人承檐溜浣手,覺物入爪甲,初若絲發,數日如線,伸縮不能,始悟其龍伏藏也。

    乃叩藏用求治,藏用曰∶方書無此,以意求之耳。

    螳螂為末塗指,庶免震厄,其人如其言,後有雷火繞身,急針挑之,果見一物跳出,亦不為災。

     《霏雪錄》雲∶山東民間婦人,一臂有物隐然,屈曲如蛟龍狀,婦喜以臂浸水中,一日雷電自牖出,臂果一龍擘雲而去。

     蔡元長知開封正據案治事,忽如有蟲自足心行至腰間,即墜筆暈絕,久之方醒。

    據吏雲∶此病非俞山人不能療,驅使召之,俞曰∶此真香港腳也。

    法當灸風市,為灸一壯,蔡晏然複常,明日病如初,再召,俞曰∶除病根非千艾不可。

    從其言,灸五百壯,自此遂愈。

     《名醫錄》雲∶學究任道,患腿間瘡腫黑,狀狹而長。

    北醫王通曰∶此魚臍瘡也,一因風毒蘊結,二因誤食人汗而然。

    乃以一異散敷之,數日而愈。

    懇求其方,曰∶但雪玄一味耳,任遍訪無知之者。

    有名醫郝允曰∶《聖惠方》治此,用臘豬頭燒灰,雞卵白調敷,即此也。

     張子和治新寨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稅,官杖六十,得驚氣成風搐,已三年矣。

    病大發則手足顫掉,不能持物,食則令人代哺,口目張HT,唇口嚼爛,抖擻之狀如線引傀儡,每發市人皆聚觀,夜卧發熱,衣被盡蹇,遍身燥癢,中熱而反外寒,欲自盡,手不能繩。

    傾産求醫,至破其家,而病益堅。

    叟之子邑中舊小吏也,以父母訊戴人,戴人曰∶此病甚易治,若隆暑時不過一湧,再湧奪則愈矣。

    今已秋寒,可三之,如未,更刺穴必愈。

    先以通聖散汗之,繼服湧劑,則吐痰一二升,至晚又五七行,其疾小愈,待五日再一湧,出痰三四升,如雞黃成塊,狀如湯熱,叟以手顫不能自探,妻與代探,咽嗌腫傷,昏愦如醉,約一二時許,漸省,又下數行,立覺足輕顫減,熱亦不作,足亦能步,手能栉巾,可持匙箸,未至三湧,病去如躍,病後但覺極寒。

    戴人曰∶當以食補之,久則自退,蓋大疾之去,衛氣未複,故宜以散氣導氣之藥,切不以熱劑溫之,恐反成他病也。

     〔源按〕顫振一症,古雲木火上盛,腎陰不充,為下虛上實之症。

    實為痰火,虛則腎虧,法宜清上補下。

    如戴人所治,叟病泥用古法,則痰何由而去,故醫宜變通,若果标實本虛,治之又宜從古矣。

     又治西華李政之病寒厥,其妻熱厥,前後十餘年,共服逍遙散十餘劑不效。

    二人脈皆浮大而無力,政之曰∶吾手足之寒,時時漬以熱湯,寒不能止;吾婦手足之熱,沃以冷水而不能已,何也?子和曰∶寒熱之厥也。

    此皆得之貪飲食,縱嗜欲。

    遂出《内經》厥論證之,政之喜曰∶《内經》真聖書也,餘年之疑,今而釋然,總不服藥,愈過半矣。

    熱厥者,寒在上也,寒在上者,以溫劑補其肺;寒厥者,熱在上也,熱在上者,以涼劑清其心。

    分處二藥令服之,不旬日而愈。

     東垣雲∶有人患兩手十指疼痛,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後即腫,骨中痛、膝痛,先左膝痛了,然後右膝痛,發時多則五日,少則三日,晝輕夜重,痛時覺熱行則痛輕,腫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