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關燈
小
中
大
出,而毒結于直腸之外,毒而内攻,而直腸之痔生矣。
然生痔必有其隙可乘,而膀胱之血注之久,且以血引血,不獨膀胱之血盡歸之矣。
乘大便之開閉,血先奪門而出,故從大便而直射,正見其欲出之速耳。
治法似宜急杜其血隙,使之無出路為第一策。
然私窦既開,漏血易洩,不急清其上遊之源,而但截其下流之隙,非計之善也。
方用清源散: 全蠍(二兩)土炒山甲(二兩)珍珠(豆腐煮,三錢)瓦松(一條)研末,每日開水調一茶匙服之,服至一月即效。
如不願調服,用米飯搗爛,為丸梧子大,每日開水送下二十丸。
服時必須戒酒色。
秘訣: 清源全蠍用二兩,山甲亦二土炒黃, 珍珠三錢豆腐煮,瓦松一條陰幹嘗, 每日開水調茶匙,服至一月妙無方。
又方: 茯苓(五錢)白芍(五錢)白術(五錢)白芷(三錢)槐花(三錢)人參(三錢)地榆(三錢)黃連(三錢)車前子(二錢)葛根(二錢)三七參(二錢)山甲(研沖一兩)水煎,調山甲、三七參末沖服,三劑血減去黃連,再三劑則愈矣。
嚴戒酒色三月可痊。
此方妙在以黃連解酒熱之毒,所謂先清其源也。
蓋上遊無病,而下流自安。
況諸藥分發得宜,無非去濕化熱之味,堵塞有方,何患洪水沖決哉? 秘訣: 肉痔苓芍術五錢,芷槐三錢參榆連, 車葛二錢三七參,一錢山甲沖服安, 三劑去連再三劑,嚴戒酒色乃可痊。
方用止射丹亦效: 黃芩(三錢)槐花(三錢)荊芥(三錢)瓦松(一條)生地(一兩)當歸(一兩)水煎服,連服四劑則血幹矣。
或此方加十倍研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徐徐自愈。
秘訣: 又有一名止射丹,芩槐荊芥俱三錢, 瓦松一條地歸兩,連服四劑血自幹。
金瘡門 人有刀斧傷而氣不絕,或皮破而血大流,或肉綻而腸已出或箭入皮膚或刀斷臂指,皆死生頃刻,豈可不急救者乎?,大約金瘡者必流血,血盡必以渴,渴而飲水,飲水即死,故必禁其飲水也,然亦有飲水而愈者,不可執以為法也,但渴既不可飲水則何以解渴?安不外補血耳。
既補血以止渴,而血洩不止,亦必死之道也,故補血之中仍須止渴止血之藥,而止血之内更須用生肌之品,則惡血不緻攻心,内火不緻燒胃,庶破者可補,斷者可續,而死者亦可生也。
方用完膚續命湯治之: 生地90克當歸90克麥冬90克玄參90克人參60克生甘草10克三七15克續斷15克地榆30克劉寄奴10克花蕊石6克白術15克乳香末1克沒藥末1克 水煎服,一劑而渴止,二劑而瘡合,三劑而逢合,四劑而全愈。
此方補血而加澀血之味,使血不流而肉易長,何用助氣之藥?蓋傷不易速生,補氣則血易生也,蓋血生以接肉,又不若氣旺以接肉之更易也,故兼補氣耳。
雖不用參術亦可建功,然不能成功之速也,此方有刀傷皆可治,以傷之輕重分藥之多寡也。
此症用補血救亡湯亦可: 生地120克玄參60克黃芪120克當歸60克地榆12克荊芥炒15克木耳60克敗龜闆二個 水五碗煎汁二碗,恣其酣飲。
則口渴止而瘡品閉,此神方也。
此症用完璧散外治亦佳:黃柏120克黃連90克黃丹水飛90克黃葵花90克真降香30克密陀僧30克芍藥30克龍骨30克鉛粉30克槟榔60克血竭60克麝香10克乳香10克木别子15克海螵蛸90克輕粉3克共研極細粉末,淨罐裝貯勿令出氣聽用,如血不止者,幹敷,傷久者,以鹽水洗淨試以幹唾調貼,紙蓋留孔出膿。
接骨門 人有跌傷、骨折必須以杉木闆将骨湊合端正,不可偏斜歪曲,用綿帛緊緊紮縛,不可因其疼痛而少緻輕松,反緻後患,然後用内服之藥,倘皮血出,猶須外藥治之,然不即外傷亦須内外夾攻。
更加内治之法,必須活血去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續也。
方用續骨神丹: 當歸60克大黃15克生地30克敗龜闆30克丹皮10克續斷10克桃仁20粒羊踯躅3克紅花6克白芍30克乳香6克沒藥6克 水煎服,二劑而瘀散,骨合再服二劑去大黃,又服四劑全愈矣。
此症用全體膏外治亦神效: 當歸60克生地60克續斷30克牛膝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茜草30克小薊30克木瓜30克杏仁10克人參30克皂角6克川芎30克劉寄奴30克桑皮120克紅花60克白術30克黃芪30克柴胡10克荊芥10克 用麻油三斤煎數沸用麻布瀝去渣,再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飛過廣丹一斤四兩收成膏藥用乳香、沒藥各10克自然銅(醋爍七次)10克花蕊石10克上血竭15克白蠟、海螵蛸100克各為細末乘膏藥未冷時投入,用桑木棍攪勻,以瓦器盛之,攤時每個膏藥一兩重,再入細藥。
方用勝命丹亦效: 麝香10克血竭30克古石灰30克海螵蛸30克自然銅(醋制)3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花蕊石10克冰片3克樟腦30克土狗十個地虱3克土木鼈3克人參30克象皮10克琥珀3克兒茶30克紫石英60克三七30克木耳炭30克生甘草15克。
上為細末,每膏藥一個,用丹10克,大約接骨,重者用二個收功,倘骨未傷,隻用膏藥,不必用丹也,三方皆異人人傳授,不可輕忽也。
此症用湊骨湯治之亦效: 大黃10克丹皮30克當歸30克羊踯躅3克桃仁十粒土狗末三個土别蟲十四個乳香10克水煎服調土狗末、地别蟲末服,一劑而愈矣。
附:接骨麻藥方: 細辛、川椒皮、川烏、畢拔、蟾酥各等分共為細末,用火酒調敷。
又方:新南星、半夏、荜拔各等分共研爛,擦之自然不知痛。
華陀麻藥方:牙皂、木鼈子、半夏、川芎、烏藥、白芷、川烏各10克草烏0。
6克小茴香6克對坐草6克土當歸15克、蔓陀羅花(火酒蒸七次)6克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約6克)酒下,任意割治,不知痛。
附:跌堕昏死 人有從高處墜下,昏死不醒,人以為惡血奔心也,誰知氣為血雍乎?,夫跌仆之傷多是瘀血攻心,其間出乎不意,未必心動也。
若從高處墜下,失足之時,心必驚悸而先動也。
故氣血錯亂,每每暈絕而不救,治之法,逐其瘀血而必佐醒氣之藥,則血易散而氣易開,倘若隻攻瘀血,則氣閉而不宣,恐難救生也。
用醒氣湯治之; 真乳香末3克沒藥3克紫蘇葉10克當歸15克丹皮10克大黃6克桃仁十四粒羊踯躅1。
5克白芍15克荊芥10克山羊血末1。
5克 水煎服調藥末,服三劑全愈,此方醒氣血兼而活血而用之,故奏功獨神,妙在羊踯躅、紫蘇葉、荊芥因其氣亂而用之,則血易活而醒也。
此症用散惡湯亦妙: 柴胡3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大黃10克天南星6克荊芥6克當歸30克枳殼3克杏仁十四粒紅花10克敗龜闆120克莒蒲3克水煎服數劑自愈矣。
刑杖門 人有腿受官刑,皮肉未爛,死血未散,疼痛之極。
似宜用膏藥末藥外治之,然受弄深重,若不急從内治,則安能衛心,而保惡血之不相犯乎?世人外治多有神方,而内治絕無妙藥,往往有一時心亂而死,雖犯法宜然,而其中豈無屈棒乎?冤氣在心,雖死能不憫乎?氣之填急尤易引血入心。
餘得異方,即時煎服官兵可無性命之虞,後用外治而瘡口亦易愈也,方用内治衛心丹: 當歸30克大黃10克紅花10克桃仁二十粒生地30克丹皮3克木耳10克白芥子6克水煎服,一劑而惡血散矣,後以膏藥貼之。
外用護身丹:大黃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白臘30克松香15克骨碎補15克當歸30克三七10克敗龜闆30克麝香1。
5克 各為細末豬油30克搗勻為膏,貼傷處,外用油紙包裡,再用青布縛住,輕者一個即愈,重者二個,若夾棍傷重,不過四個膏藥,即可步行矣二方至奇,前使惡血盡散後使肌肉速生合而用之奏功神妙,人有犯法或冤及重刑,必不可免者,預服此藥後以待刑自無性命之虞哉。
方用蓋體湯亦妙: 木耳30克蘇子15克小薊15克水煎服。
獸傷門 人為獸所傷
然生痔必有其隙可乘,而膀胱之血注之久,且以血引血,不獨膀胱之血盡歸之矣。
乘大便之開閉,血先奪門而出,故從大便而直射,正見其欲出之速耳。
治法似宜急杜其血隙,使之無出路為第一策。
然私窦既開,漏血易洩,不急清其上遊之源,而但截其下流之隙,非計之善也。
方用清源散: 全蠍(二兩)土炒山甲(二兩)珍珠(豆腐煮,三錢)瓦松(一條)研末,每日開水調一茶匙服之,服至一月即效。
如不願調服,用米飯搗爛,為丸梧子大,每日開水送下二十丸。
服時必須戒酒色。
秘訣: 清源全蠍用二兩,山甲亦二土炒黃, 珍珠三錢豆腐煮,瓦松一條陰幹嘗, 每日開水調茶匙,服至一月妙無方。
又方: 茯苓(五錢)白芍(五錢)白術(五錢)白芷(三錢)槐花(三錢)人參(三錢)地榆(三錢)黃連(三錢)車前子(二錢)葛根(二錢)三七參(二錢)山甲(研沖一兩)水煎,調山甲、三七參末沖服,三劑血減去黃連,再三劑則愈矣。
嚴戒酒色三月可痊。
此方妙在以黃連解酒熱之毒,所謂先清其源也。
蓋上遊無病,而下流自安。
況諸藥分發得宜,無非去濕化熱之味,堵塞有方,何患洪水沖決哉? 秘訣: 肉痔苓芍術五錢,芷槐三錢參榆連, 車葛二錢三七參,一錢山甲沖服安, 三劑去連再三劑,嚴戒酒色乃可痊。
方用止射丹亦效: 黃芩(三錢)槐花(三錢)荊芥(三錢)瓦松(一條)生地(一兩)當歸(一兩)水煎服,連服四劑則血幹矣。
或此方加十倍研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徐徐自愈。
秘訣: 又有一名止射丹,芩槐荊芥俱三錢, 瓦松一條地歸兩,連服四劑血自幹。
金瘡門 人有刀斧傷而氣不絕,或皮破而血大流,或肉綻而腸已出或箭入皮膚或刀斷臂指,皆死生頃刻,豈可不急救者乎?,大約金瘡者必流血,血盡必以渴,渴而飲水,飲水即死,故必禁其飲水也,然亦有飲水而愈者,不可執以為法也,但渴既不可飲水則何以解渴?安不外補血耳。
既補血以止渴,而血洩不止,亦必死之道也,故補血之中仍須止渴止血之藥,而止血之内更須用生肌之品,則惡血不緻攻心,内火不緻燒胃,庶破者可補,斷者可續,而死者亦可生也。
方用完膚續命湯治之: 生地90克當歸90克麥冬90克玄參90克人參60克生甘草10克三七15克續斷15克地榆30克劉寄奴10克花蕊石6克白術15克乳香末1克沒藥末1克 水煎服,一劑而渴止,二劑而瘡合,三劑而逢合,四劑而全愈。
此方補血而加澀血之味,使血不流而肉易長,何用助氣之藥?蓋傷不易速生,補氣則血易生也,蓋血生以接肉,又不若氣旺以接肉之更易也,故兼補氣耳。
雖不用參術亦可建功,然不能成功之速也,此方有刀傷皆可治,以傷之輕重分藥之多寡也。
此症用補血救亡湯亦可: 生地120克玄參60克黃芪120克當歸60克地榆12克荊芥炒15克木耳60克敗龜闆二個 水五碗煎汁二碗,恣其酣飲。
則口渴止而瘡品閉,此神方也。
此症用完璧散外治亦佳:黃柏120克黃連90克黃丹水飛90克黃葵花90克真降香30克密陀僧30克芍藥30克龍骨30克鉛粉30克槟榔60克血竭60克麝香10克乳香10克木别子15克海螵蛸90克輕粉3克共研極細粉末,淨罐裝貯勿令出氣聽用,如血不止者,幹敷,傷久者,以鹽水洗淨試以幹唾調貼,紙蓋留孔出膿。
接骨門 人有跌傷、骨折必須以杉木闆将骨湊合端正,不可偏斜歪曲,用綿帛緊緊紮縛,不可因其疼痛而少緻輕松,反緻後患,然後用内服之藥,倘皮血出,猶須外藥治之,然不即外傷亦須内外夾攻。
更加内治之法,必須活血去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續也。
方用續骨神丹: 當歸60克大黃15克生地30克敗龜闆30克丹皮10克續斷10克桃仁20粒羊踯躅3克紅花6克白芍30克乳香6克沒藥6克 水煎服,二劑而瘀散,骨合再服二劑去大黃,又服四劑全愈矣。
此症用全體膏外治亦神效: 當歸60克生地60克續斷30克牛膝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茜草30克小薊30克木瓜30克杏仁10克人參30克皂角6克川芎30克劉寄奴30克桑皮120克紅花60克白術30克黃芪30克柴胡10克荊芥10克 用麻油三斤煎數沸用麻布瀝去渣,再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飛過廣丹一斤四兩收成膏藥用乳香、沒藥各10克自然銅(醋爍七次)10克花蕊石10克上血竭15克白蠟、海螵蛸100克各為細末乘膏藥未冷時投入,用桑木棍攪勻,以瓦器盛之,攤時每個膏藥一兩重,再入細藥。
方用勝命丹亦效: 麝香10克血竭30克古石灰30克海螵蛸30克自然銅(醋制)3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花蕊石10克冰片3克樟腦30克土狗十個地虱3克土木鼈3克人參30克象皮10克琥珀3克兒茶30克紫石英60克三七30克木耳炭30克生甘草15克。
上為細末,每膏藥一個,用丹10克,大約接骨,重者用二個收功,倘骨未傷,隻用膏藥,不必用丹也,三方皆異人人傳授,不可輕忽也。
此症用湊骨湯治之亦效: 大黃10克丹皮30克當歸30克羊踯躅3克桃仁十粒土狗末三個土别蟲十四個乳香10克水煎服調土狗末、地别蟲末服,一劑而愈矣。
附:接骨麻藥方: 細辛、川椒皮、川烏、畢拔、蟾酥各等分共為細末,用火酒調敷。
又方:新南星、半夏、荜拔各等分共研爛,擦之自然不知痛。
華陀麻藥方:牙皂、木鼈子、半夏、川芎、烏藥、白芷、川烏各10克草烏0。
6克小茴香6克對坐草6克土當歸15克、蔓陀羅花(火酒蒸七次)6克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約6克)酒下,任意割治,不知痛。
附:跌堕昏死 人有從高處墜下,昏死不醒,人以為惡血奔心也,誰知氣為血雍乎?,夫跌仆之傷多是瘀血攻心,其間出乎不意,未必心動也。
若從高處墜下,失足之時,心必驚悸而先動也。
故氣血錯亂,每每暈絕而不救,治之法,逐其瘀血而必佐醒氣之藥,則血易散而氣易開,倘若隻攻瘀血,則氣閉而不宣,恐難救生也。
用醒氣湯治之; 真乳香末3克沒藥3克紫蘇葉10克當歸15克丹皮10克大黃6克桃仁十四粒羊踯躅1。
5克白芍15克荊芥10克山羊血末1。
5克 水煎服調藥末,服三劑全愈,此方醒氣血兼而活血而用之,故奏功獨神,妙在羊踯躅、紫蘇葉、荊芥因其氣亂而用之,則血易活而醒也。
此症用散惡湯亦妙: 柴胡3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大黃10克天南星6克荊芥6克當歸30克枳殼3克杏仁十四粒紅花10克敗龜闆120克莒蒲3克水煎服數劑自愈矣。
刑杖門 人有腿受官刑,皮肉未爛,死血未散,疼痛之極。
似宜用膏藥末藥外治之,然受弄深重,若不急從内治,則安能衛心,而保惡血之不相犯乎?世人外治多有神方,而内治絕無妙藥,往往有一時心亂而死,雖犯法宜然,而其中豈無屈棒乎?冤氣在心,雖死能不憫乎?氣之填急尤易引血入心。
餘得異方,即時煎服官兵可無性命之虞,後用外治而瘡口亦易愈也,方用内治衛心丹: 當歸30克大黃10克紅花10克桃仁二十粒生地30克丹皮3克木耳10克白芥子6克水煎服,一劑而惡血散矣,後以膏藥貼之。
外用護身丹:大黃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白臘30克松香15克骨碎補15克當歸30克三七10克敗龜闆30克麝香1。
5克 各為細末豬油30克搗勻為膏,貼傷處,外用油紙包裡,再用青布縛住,輕者一個即愈,重者二個,若夾棍傷重,不過四個膏藥,即可步行矣二方至奇,前使惡血盡散後使肌肉速生合而用之奏功神妙,人有犯法或冤及重刑,必不可免者,預服此藥後以待刑自無性命之虞哉。
方用蓋體湯亦妙: 木耳30克蘇子15克小薊15克水煎服。
獸傷門 人為獸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