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關燈
小
中
大
連劑服,清熱養血治頑奇。
腳疽論 人有腳趾上,忽然發癢,而後作痛,指甲現黑色,第二日連腳趾俱黑,第三日連腳面俱黑,黑至腿上,過膝即死,亦無名腫毒之一種也。
因人貪歡,過服春藥,是火熱之毒,非腳疽可比。
若腳疽止黑在腳趾,而不至腳面也。
然腳疽最兇,雖不如無名腫毒之橫,而殺人則一也。
蓋腳為四餘之末,宜毒之所不到者也,何以兇惡至此?正以謂毒所不到之處而毒聚不散,反出于腳趾之間,則毒盛非常,而治之不可輕視也。
然則用洩毒之藥治之可乎?而孰知不然。
凡人身氣血,周流上下,則毒瓦斯不能聚結于一處,惟氣血虧損,不能遍走經絡,而火毒惡邪,乃固結于骨節之際。
腳疽之生,正因氣血之虧,不能周流之故,安可單洩其毒,以再傷其氣血乎?治之法,必須大補氣血,而佐以洩毒之品,則安全之道也。
方用顧步湯: 牛膝(一兩)黃芪(一兩)石斛(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三兩)人參(三錢)水煎服,一劑而黑色解,二劑而疼痛止,三劑愈。
若已潰爛,多服數劑,無不愈也。
此方用金銀花以解毒,非用牛膝、石斛,則不能直達于腳趾;非用人參、歸、芪,亦不能使氣血流通以散毒也。
故用此方治腳疽多效,即是無名腫毒用此方治之,亦可得生。
世醫用刀割去腳趾,亦是治法,不若此方于補中散毒。
起死為生,既無痛楚之傷,又有全活之效也。
秘訣: 顧步湯藥治腳疽,牛芪石斛一兩歸, 三兩銀花參三錢,未潰三劑潰四奇。
本症用地丁飲亦效: 紫花地丁(一兩)甘菊花(一兩)牛膝(一兩)甘草(五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未潰二劑,已潰再服二劑收功,多服為妙。
秘訣: 又有腳疽紫地丁,甘菊牛膝一兩同, 甘草五錢粉三錢,未潰二劑潰再功。
人有腳腿之上,忽然腫起一塊,皮色如常又不痛,人以為癰疽也,誰知是氣血大虛之故乎?夫癰疽而皮色不變,乃氣血之虛,而曰非生癰也,其誰信之?嗟乎!氣所以行血者也。
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若氣血相活,縱有邪氣亦難成腫。
邪氣之盛,由于氣血之衰,其腫為癰,每每作痛,而色必變為紅赤也。
然是癰也,腫而不痛不赤,皮色不變,有腫名而無腫實,純是氣虛而血無以養,邪盛而氣不能制也。
治之法,宜補氣以養血,何必化毒以祛邪哉? 方用補中益氣湯: 白術(一兩)黃芪(一兩)升麻(五分)柴胡(一錢)陳皮(一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制半夏(二錢)人參(五錢)當歸(五錢)水煎服,十劑而腫自消矣。
此方乃益氣之聖藥,非消腫之神劑,何以用之而腫即消也?差真氣奪則虛,邪氣盛則實,真氣愈虛,邪氣愈盛,不能補氣之藥,而氣何以能行,腫何以能消哉?蓋補中益氣湯善能補氣,故能消腫,何況又益以消腫去濕之品,所以易于建功耳。
秘訣: 補中益氣兩術芪,升麻五分錢柴陳, 苓三甘草制夏二,參歸五錢十劑神。
又用下方亦效: 當歸(五錢)人參(五錢)黃芪(一兩)牛膝(五分)荊芥(三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三錢)附子(三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秘訣: 還有五錢當歸參,一兩黃芪牛五分, 荊芥苓粉俱三錢,附子三錢草錢存。
多骨疽論(原缺秘訣,今仿之) 人有大腿邊旁長強穴之間,忽然腫變成癰疽,久則肉内生骨,以鐵夾取出,已而又生,人以為疽之生骨也,誰知是濕熱之毒所化乎?蓋此疽之生,皆因多食鮮果、濕熱之物所緻,治之若早,一二劑便可解散,若因循失治,及治不得其法,遂至濕雍而添熱,熱盛而化骨,日久遷延,卧床不起。
或謂初起之時,未嘗有骨,故可内散,若既生骨則爛骨必須外取,未可全持内藥解也,殊不知疽中之骨無形,所化非肉中直生之骨也,乃似骨非骨也,真骨難化,似骨何難化乎?,利其濕、清其熱而主之以補氣補血,則不必化骨而骨自化矣。
方用五神散: 茯苓(一兩)車前子(一兩)金銀花(三兩)牛膝(五錢)紫花地丁(一兩)水煎服,一二劑輕,三劑骨消,四五劑而愈。
此方用茯苓、車前子以利濕,地丁以清熱,金銀花、牛膝而中散毒,安得不效乎? 秘訣:(仿造) 消疽妙法用茯苓,車前紫花均相當。
牛膝五錢三兩忍,五神降下定叫昌。
此症用九轉神丹亦效: 茯苓(一兩)車前子(五錢)地丁(五錢)連翹(三錢)牛旁子(三錢)萆解(五錢)白礬(二錢)穿山甲(一片)水煎服,四劑而骨消矣。
秘訣:(仿造) 九轉神丹妙無窮,車前地丁萆解用。
牛旁連翹穿山甲,茯苓白礬顯奇功。
再加四君子湯調理之: 人參(五錢)牛膝(五錢)白術(一兩)茯苓(一兩)金銀花(一兩)生甘草(二錢)水煎服,以愈為度。
秘訣:(仿造) 牛膝人參與術苓,四個良材人人誇。
調理濕熱尊教化,國老奉上金銀花。
痔漏論 人有肛門内外四旁,忽然生長紅瘰,先癢後痛,漸漸成痔,日久不愈,此症皆由濕熱所成也,多因地氣之濕,加以嗜飲酒熱之毒,所以結于肛門邊而不能遽化矣。
夫肛門通于大腸,若内有濕熱,宜從大腸而出,何以結而成痔?以濕熱在大腸不能久留,勢必盡趨于肛門,而肛門乃大腸之鎖鑰,未免有開閉防範之意,不容濕熱出于其外,則蓄積日久,而濕熱之毒,肛門獨受其害矣。
雖有内痔外痔之殊,而其為濕毒則一也。
治之法,何能舍濕毒而他求乎?肛門雖去脾胃甚遠,而化濕熱之毒,則不能不假道于脾胃,肛門未受其益,而脾胃先受其損,所以多無成功也。
故用藥必須無損于脾胃,而有益于肛門,治之始能奏功也。
方用益後湯: 山藥(一兩)茯苓(一兩)白芍(一兩)玉米(一兩)地榆(三錢)山甲(炒,一片)水煎服,四劑寬快;再四劑愈後,将此方每味加十倍研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空心開水送服五錢,服完即愈。
此方利水清熱,無傷于脾胃,而有益于肛門,兩全之道也。
秘訣: 内外生痔益後湯,山藥茯苓芍兩襄, 玉米一兩地榆三,山甲一片土炒黃, 四劑寬快再四愈,加倍研末蜜丸嘗。
此症用榆槐飲亦效: 槐米(二錢)地榆(三錢)茯苓(三錢)車前子(三錢)水煎服,四劑痊愈。
秘訣: 榆槐飲中藥四味,槐米二錢三地榆, 茯苓車前亦用三,四劑痊愈無容慮。
人有肛門先因有痔瘡,因不慎酒色,遂至腐爛,變成漏瘡,不能收口,生長肉管,流膿淌血,甚以為苦。
醫人治法,多用刀針挂線,徒受苦楚,内毒未除,外口難長,經年累月,不能奏功。
蓋肛門之肉,不比他處之肉,非橫生則縱生也。
而肛門之肉有縱有橫,最難生合。
況大便不時經過,又易損傷,然經刀針挂線,是已傷而益傷,安能遽長皮肉乎?故刀線不可輕用,惟有消濕熱之毒,内治為佳。
然漏生既久,氣血必虛,徒事止漏,反傷氣血,亦難奏功也。
方用青龜丸: 烏龜(一個)茯苓(五兩)薏苡仁(四兩)羊蹄後爪(四對)土炒山甲(五錢)人參(二兩)黃芪(八兩)當歸(三兩)白芷(二兩)槐米(二兩)瓦松(二錢)幹青苔(一兩)共研末,将烏龜用石臼搗死,同藥拌勻,鍋内蒸熟,焙幹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早開水送服三錢,服至半月漏自幹,連服兩月而漏痂滿,一料服完痊愈。
必須嚴戒酒色三月,不然不能奏功。
此方去濕而不散氣,散毒而不損血,補漏于無形,填隙于有孔。
願人堅持三月酒色之戒,以去十年之病也。
秘訣: 青龜丸用苓薏仁,羊蹄後爪山甲參, 芪八歸三芷槐二,瓦松二錢苔兩斟。
人有大便時先射出血,而後便糞,人以為便血之病也,誰知是肛門内生血痔乎?夫痔久必變為漏,宜流膿血。
但人之受病不同,而見症亦異。
此症得于多飲燒酒,釀成熱毒,走于直腸,不得遽洩,乃結成小痔而不化,久則皮破血流,此乃血出于直腸之外,非出血直腸之中,乃膀胱之血也。
膀胱化氣而不化血,酒毒滲入膀胱,則氣化水,出于陰器。
酒毒燥血,無路可
腳疽論 人有腳趾上,忽然發癢,而後作痛,指甲現黑色,第二日連腳趾俱黑,第三日連腳面俱黑,黑至腿上,過膝即死,亦無名腫毒之一種也。
因人貪歡,過服春藥,是火熱之毒,非腳疽可比。
若腳疽止黑在腳趾,而不至腳面也。
然腳疽最兇,雖不如無名腫毒之橫,而殺人則一也。
蓋腳為四餘之末,宜毒之所不到者也,何以兇惡至此?正以謂毒所不到之處而毒聚不散,反出于腳趾之間,則毒盛非常,而治之不可輕視也。
然則用洩毒之藥治之可乎?而孰知不然。
凡人身氣血,周流上下,則毒瓦斯不能聚結于一處,惟氣血虧損,不能遍走經絡,而火毒惡邪,乃固結于骨節之際。
腳疽之生,正因氣血之虧,不能周流之故,安可單洩其毒,以再傷其氣血乎?治之法,必須大補氣血,而佐以洩毒之品,則安全之道也。
方用顧步湯: 牛膝(一兩)黃芪(一兩)石斛(一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三兩)人參(三錢)水煎服,一劑而黑色解,二劑而疼痛止,三劑愈。
若已潰爛,多服數劑,無不愈也。
此方用金銀花以解毒,非用牛膝、石斛,則不能直達于腳趾;非用人參、歸、芪,亦不能使氣血流通以散毒也。
故用此方治腳疽多效,即是無名腫毒用此方治之,亦可得生。
世醫用刀割去腳趾,亦是治法,不若此方于補中散毒。
起死為生,既無痛楚之傷,又有全活之效也。
秘訣: 顧步湯藥治腳疽,牛芪石斛一兩歸, 三兩銀花參三錢,未潰三劑潰四奇。
本症用地丁飲亦效: 紫花地丁(一兩)甘菊花(一兩)牛膝(一兩)甘草(五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未潰二劑,已潰再服二劑收功,多服為妙。
秘訣: 又有腳疽紫地丁,甘菊牛膝一兩同, 甘草五錢粉三錢,未潰二劑潰再功。
人有腳腿之上,忽然腫起一塊,皮色如常又不痛,人以為癰疽也,誰知是氣血大虛之故乎?夫癰疽而皮色不變,乃氣血之虛,而曰非生癰也,其誰信之?嗟乎!氣所以行血者也。
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若氣血相活,縱有邪氣亦難成腫。
邪氣之盛,由于氣血之衰,其腫為癰,每每作痛,而色必變為紅赤也。
然是癰也,腫而不痛不赤,皮色不變,有腫名而無腫實,純是氣虛而血無以養,邪盛而氣不能制也。
治之法,宜補氣以養血,何必化毒以祛邪哉? 方用補中益氣湯: 白術(一兩)黃芪(一兩)升麻(五分)柴胡(一錢)陳皮(一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制半夏(二錢)人參(五錢)當歸(五錢)水煎服,十劑而腫自消矣。
此方乃益氣之聖藥,非消腫之神劑,何以用之而腫即消也?差真氣奪則虛,邪氣盛則實,真氣愈虛,邪氣愈盛,不能補氣之藥,而氣何以能行,腫何以能消哉?蓋補中益氣湯善能補氣,故能消腫,何況又益以消腫去濕之品,所以易于建功耳。
秘訣: 補中益氣兩術芪,升麻五分錢柴陳, 苓三甘草制夏二,參歸五錢十劑神。
又用下方亦效: 當歸(五錢)人參(五錢)黃芪(一兩)牛膝(五分)荊芥(三錢)茯苓(三錢)天花粉(三錢)附子(三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秘訣: 還有五錢當歸參,一兩黃芪牛五分, 荊芥苓粉俱三錢,附子三錢草錢存。
多骨疽論(原缺秘訣,今仿之) 人有大腿邊旁長強穴之間,忽然腫變成癰疽,久則肉内生骨,以鐵夾取出,已而又生,人以為疽之生骨也,誰知是濕熱之毒所化乎?蓋此疽之生,皆因多食鮮果、濕熱之物所緻,治之若早,一二劑便可解散,若因循失治,及治不得其法,遂至濕雍而添熱,熱盛而化骨,日久遷延,卧床不起。
或謂初起之時,未嘗有骨,故可内散,若既生骨則爛骨必須外取,未可全持内藥解也,殊不知疽中之骨無形,所化非肉中直生之骨也,乃似骨非骨也,真骨難化,似骨何難化乎?,利其濕、清其熱而主之以補氣補血,則不必化骨而骨自化矣。
方用五神散: 茯苓(一兩)車前子(一兩)金銀花(三兩)牛膝(五錢)紫花地丁(一兩)水煎服,一二劑輕,三劑骨消,四五劑而愈。
此方用茯苓、車前子以利濕,地丁以清熱,金銀花、牛膝而中散毒,安得不效乎? 秘訣:(仿造) 消疽妙法用茯苓,車前紫花均相當。
牛膝五錢三兩忍,五神降下定叫昌。
此症用九轉神丹亦效: 茯苓(一兩)車前子(五錢)地丁(五錢)連翹(三錢)牛旁子(三錢)萆解(五錢)白礬(二錢)穿山甲(一片)水煎服,四劑而骨消矣。
秘訣:(仿造) 九轉神丹妙無窮,車前地丁萆解用。
牛旁連翹穿山甲,茯苓白礬顯奇功。
再加四君子湯調理之: 人參(五錢)牛膝(五錢)白術(一兩)茯苓(一兩)金銀花(一兩)生甘草(二錢)水煎服,以愈為度。
秘訣:(仿造) 牛膝人參與術苓,四個良材人人誇。
調理濕熱尊教化,國老奉上金銀花。
痔漏論 人有肛門内外四旁,忽然生長紅瘰,先癢後痛,漸漸成痔,日久不愈,此症皆由濕熱所成也,多因地氣之濕,加以嗜飲酒熱之毒,所以結于肛門邊而不能遽化矣。
夫肛門通于大腸,若内有濕熱,宜從大腸而出,何以結而成痔?以濕熱在大腸不能久留,勢必盡趨于肛門,而肛門乃大腸之鎖鑰,未免有開閉防範之意,不容濕熱出于其外,則蓄積日久,而濕熱之毒,肛門獨受其害矣。
雖有内痔外痔之殊,而其為濕毒則一也。
治之法,何能舍濕毒而他求乎?肛門雖去脾胃甚遠,而化濕熱之毒,則不能不假道于脾胃,肛門未受其益,而脾胃先受其損,所以多無成功也。
故用藥必須無損于脾胃,而有益于肛門,治之始能奏功也。
方用益後湯: 山藥(一兩)茯苓(一兩)白芍(一兩)玉米(一兩)地榆(三錢)山甲(炒,一片)水煎服,四劑寬快;再四劑愈後,将此方每味加十倍研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空心開水送服五錢,服完即愈。
此方利水清熱,無傷于脾胃,而有益于肛門,兩全之道也。
秘訣: 内外生痔益後湯,山藥茯苓芍兩襄, 玉米一兩地榆三,山甲一片土炒黃, 四劑寬快再四愈,加倍研末蜜丸嘗。
此症用榆槐飲亦效: 槐米(二錢)地榆(三錢)茯苓(三錢)車前子(三錢)水煎服,四劑痊愈。
秘訣: 榆槐飲中藥四味,槐米二錢三地榆, 茯苓車前亦用三,四劑痊愈無容慮。
人有肛門先因有痔瘡,因不慎酒色,遂至腐爛,變成漏瘡,不能收口,生長肉管,流膿淌血,甚以為苦。
醫人治法,多用刀針挂線,徒受苦楚,内毒未除,外口難長,經年累月,不能奏功。
蓋肛門之肉,不比他處之肉,非橫生則縱生也。
而肛門之肉有縱有橫,最難生合。
況大便不時經過,又易損傷,然經刀針挂線,是已傷而益傷,安能遽長皮肉乎?故刀線不可輕用,惟有消濕熱之毒,内治為佳。
然漏生既久,氣血必虛,徒事止漏,反傷氣血,亦難奏功也。
方用青龜丸: 烏龜(一個)茯苓(五兩)薏苡仁(四兩)羊蹄後爪(四對)土炒山甲(五錢)人參(二兩)黃芪(八兩)當歸(三兩)白芷(二兩)槐米(二兩)瓦松(二錢)幹青苔(一兩)共研末,将烏龜用石臼搗死,同藥拌勻,鍋内蒸熟,焙幹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早開水送服三錢,服至半月漏自幹,連服兩月而漏痂滿,一料服完痊愈。
必須嚴戒酒色三月,不然不能奏功。
此方去濕而不散氣,散毒而不損血,補漏于無形,填隙于有孔。
願人堅持三月酒色之戒,以去十年之病也。
秘訣: 青龜丸用苓薏仁,羊蹄後爪山甲參, 芪八歸三芷槐二,瓦松二錢苔兩斟。
人有大便時先射出血,而後便糞,人以為便血之病也,誰知是肛門内生血痔乎?夫痔久必變為漏,宜流膿血。
但人之受病不同,而見症亦異。
此症得于多飲燒酒,釀成熱毒,走于直腸,不得遽洩,乃結成小痔而不化,久則皮破血流,此乃血出于直腸之外,非出血直腸之中,乃膀胱之血也。
膀胱化氣而不化血,酒毒滲入膀胱,則氣化水,出于陰器。
酒毒燥血,無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