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入骱(骨之小筍也)用手巧法
關燈
小
中
大
次,内服定痛散。
下颏一骱脫下者,遂不便言語飲食,其骱如剪刀股樣。
先以布包手大指入其口,餘指抵邊,輕輕捺下,用力向上一推,而進骱有響聲,齒能合者複位多。
得于腎虛者,外加布條兜裹于項後,常進補腎養血湯,次進補腎丸。
頸項骨難于損折,有登高倒跌,損骨外出者,重者三時死。
輕者捏平其骨,相對原筍。
貼損傷膏,次以布條連肩背絡之,投砂仁泡湯煎吉利散。
缺盆外鎖子骨傷斷者,先拿胸骨,将肩頭向内合之,揉摩斷骨令其複位,加帶挂肩于項,敷定痛散,不可搖動,服接骨藥。
肋骨斷者,骨不能對,須捏骨平正,外貼損傷膏,内服壯筋續骨丹。
肩骱與膝骱相似,肩骱落下,手不能舉,将上一手擒住其肩下,一手拿住其手,輕輕轉使其筋舒。
再令患者坐于低處,一人抱住其身,将手拔直,用推拿法。
又兩手捏其肩,抵住其臂骨,将膝夾住其手,齊力推上。
骱内有骱聲,乃複舊位,手自能舉動。
如無響聲者,骱未能上,仍照前法而行。
先以熟牛皮,長五寸、寬三寸,兩頭各開二孔,貫以棉繩,内貼損傷膏,加以棉花蓋之。
又用棉裹如雞卵大,夾于夾窩内,複以牛皮夾緊肩之前後,加布纏好後,以扶手闆,長二寸,寬四寸,兩頭穿繩,懸挂空中,令患者俯伏于上,不使其肩骨下垂,俟全愈方可撤闆。
若不根據此法,後必遺殘患蘆節。
服獨活桂枝湯。
臂骱落出者,以上一手擡住其灣,下一手拿住其脈踝,令其手伸直,拔下遂曲其上,後灣,捏平湊合其攏,内有響聲,使其手曲轉,搭着肩膊,骱可合縫矣。
貼損傷膏,多以布每頭釘帶四根,裹紮臂骨,複以竹簾照患處大小為度,圍緊布外,使骨縫無參差走脫之患,以引經藥煎湯和吉利散。
手掌處腕骨被跌撲打傷,骱骨脫出者,腕縫必開,以兩手先揉其腕,一手拿住其指,一住其凹處,拔其手指,伸直手掌,曲起手骱,曲下一伸而上,骱内有響聲,掌可活動,已複舊位。
但骱出不用綁。
如骨斷者先貼損傷膏,加布紮緊。
将闊闆一片,撐住患裡;再以木闆四片,長三寸,加布紮緊,俟愈方去闆。
煎桂枝湯和吉利散。
手指有三骱,中節脫出者,拔出捏正,拈其指伸出挺直,一推即上,能屈伸則愈。
不可洗,以桂枝煎活血止痛飲。
手指痛過于别處,若傷一指,痛必連心,中指尤甚。
一染破傷風,外敷金瘡藥,内服疏風理氣湯。
被人咬傷手指者,先以童便淋洗,捏去牙根毒氣。
用炙龜闆灰末麻油和敷,又以紙蘸麻火熏之。
如患處破傷風,進疏風理氣湯。
若刀斧砍斫傷者難治。
臀處肉濃,骨粗,骱脫比諸骱難于擒拿合攏(又名胯骨)。
若骱脫臼者,則觸在股内,須用大力人四個幫扶,使患者側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擒住膝上,先将臂骱拔直,上手擒住其腰,下手捧住其腿灣,将膝曲轉向上,使膝近其腹,再令伸直,骱内有響聲,即歸舊臼。
出左臀攀向右,向右拔直而上。
出右臀攀向左,向左拔直而上。
貼損傷膏,服生血補髓湯。
大腿骨骱脫者,一手擒住其膝,一手拿住其膀,上下拔直,将膝曲轉,抵住臀瓣,骱内聲,始為合攏。
敷定痛散,服生血補髓藥。
腿骨折兩段者,先煎寬筋散熏洗,令患者側卧于床,患足拿與無患足齊,貼損傷膏。
用布二條,長五寸、寬二寸、裹膏藥上。
外以紙包杉木闆八片,長七寸。
又用布三條,與木闆和紮齊緊。
先進活血止痛散,次投壯筋續骨丹。
大小腿皮破骨斷者,拿骨平正,貼損傷膏。
用杉木闆六片,長二寸半,上骨斷闆寬七分,下骨斷闆寬五分,加布紮緊,取其擔力,不緻歪走。
此症痛極,先以止痛丹,後投壯筋續骨丹。
膝骱處油盞骨,在膝蓋之處,其骱脫出于上者,使患者仰卧,一人擡起足踝,若出于左左而下;出于右,随右而下。
醫者緩緩雙手挾擒,上手拿住其膝,下手擒住其足,彎使骱對膝上,手擒膝下,手向上一擡則上。
貼損傷膏,服壯筋續骨丹。
膝蓋離
下颏一骱脫下者,遂不便言語飲食,其骱如剪刀股樣。
先以布包手大指入其口,餘指抵邊,輕輕捺下,用力向上一推,而進骱有響聲,齒能合者複位多。
得于腎虛者,外加布條兜裹于項後,常進補腎養血湯,次進補腎丸。
頸項骨難于損折,有登高倒跌,損骨外出者,重者三時死。
輕者捏平其骨,相對原筍。
貼損傷膏,次以布條連肩背絡之,投砂仁泡湯煎吉利散。
缺盆外鎖子骨傷斷者,先拿胸骨,将肩頭向内合之,揉摩斷骨令其複位,加帶挂肩于項,敷定痛散,不可搖動,服接骨藥。
肋骨斷者,骨不能對,須捏骨平正,外貼損傷膏,内服壯筋續骨丹。
肩骱與膝骱相似,肩骱落下,手不能舉,将上一手擒住其肩下,一手拿住其手,輕輕轉使其筋舒。
再令患者坐于低處,一人抱住其身,将手拔直,用推拿法。
又兩手捏其肩,抵住其臂骨,将膝夾住其手,齊力推上。
骱内有骱聲,乃複舊位,手自能舉動。
如無響聲者,骱未能上,仍照前法而行。
先以熟牛皮,長五寸、寬三寸,兩頭各開二孔,貫以棉繩,内貼損傷膏,加以棉花蓋之。
又用棉裹如雞卵大,夾于夾窩内,複以牛皮夾緊肩之前後,加布纏好後,以扶手闆,長二寸,寬四寸,兩頭穿繩,懸挂空中,令患者俯伏于上,不使其肩骨下垂,俟全愈方可撤闆。
若不根據此法,後必遺殘患蘆節。
服獨活桂枝湯。
臂骱落出者,以上一手擡住其灣,下一手拿住其脈踝,令其手伸直,拔下遂曲其上,後灣,捏平湊合其攏,内有響聲,使其手曲轉,搭着肩膊,骱可合縫矣。
貼損傷膏,多以布每頭釘帶四根,裹紮臂骨,複以竹簾照患處大小為度,圍緊布外,使骨縫無參差走脫之患,以引經藥煎湯和吉利散。
手掌處腕骨被跌撲打傷,骱骨脫出者,腕縫必開,以兩手先揉其腕,一手拿住其指,一住其凹處,拔其手指,伸直手掌,曲起手骱,曲下一伸而上,骱内有響聲,掌可活動,已複舊位。
但骱出不用綁。
如骨斷者先貼損傷膏,加布紮緊。
将闊闆一片,撐住患裡;再以木闆四片,長三寸,加布紮緊,俟愈方去闆。
煎桂枝湯和吉利散。
手指有三骱,中節脫出者,拔出捏正,拈其指伸出挺直,一推即上,能屈伸則愈。
不可洗,以桂枝煎活血止痛飲。
手指痛過于别處,若傷一指,痛必連心,中指尤甚。
一染破傷風,外敷金瘡藥,内服疏風理氣湯。
被人咬傷手指者,先以童便淋洗,捏去牙根毒氣。
用炙龜闆灰末麻油和敷,又以紙蘸麻火熏之。
如患處破傷風,進疏風理氣湯。
若刀斧砍斫傷者難治。
臀處肉濃,骨粗,骱脫比諸骱難于擒拿合攏(又名胯骨)。
若骱脫臼者,則觸在股内,須用大力人四個幫扶,使患者側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擒住膝上,先将臂骱拔直,上手擒住其腰,下手捧住其腿灣,将膝曲轉向上,使膝近其腹,再令伸直,骱内有響聲,即歸舊臼。
出左臀攀向右,向右拔直而上。
出右臀攀向左,向左拔直而上。
貼損傷膏,服生血補髓湯。
大腿骨骱脫者,一手擒住其膝,一手拿住其膀,上下拔直,将膝曲轉,抵住臀瓣,骱内聲,始為合攏。
敷定痛散,服生血補髓藥。
腿骨折兩段者,先煎寬筋散熏洗,令患者側卧于床,患足拿與無患足齊,貼損傷膏。
用布二條,長五寸、寬二寸、裹膏藥上。
外以紙包杉木闆八片,長七寸。
又用布三條,與木闆和紮齊緊。
先進活血止痛散,次投壯筋續骨丹。
大小腿皮破骨斷者,拿骨平正,貼損傷膏。
用杉木闆六片,長二寸半,上骨斷闆寬七分,下骨斷闆寬五分,加布紮緊,取其擔力,不緻歪走。
此症痛極,先以止痛丹,後投壯筋續骨丹。
膝骱處油盞骨,在膝蓋之處,其骱脫出于上者,使患者仰卧,一人擡起足踝,若出于左左而下;出于右,随右而下。
醫者緩緩雙手挾擒,上手拿住其膝,下手擒住其足,彎使骱對膝上,手擒膝下,手向上一擡則上。
貼損傷膏,服壯筋續骨丹。
膝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