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下元。
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幹姜(炮)附子(炮,上等分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生姜鹽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患瀉二宜湯下三十丸。
小兒赤痢,甘草橘皮湯下三丸至五丸。
量兒大小,加減與服。
白痢,幹湯下。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丁香脾積丸 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翻胃。
婦人血氣刺痛,并宜服之。
丁香木香(各半兩)皂莢(三大枚,燒存性)青橘皮(洗,一兩)莪術(三兩)三棱乘熱切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仁大。
每服五丸、七丸至十五、二十丸止。
食傷,随物下。
脾積氣,陳橘皮湯下。
口吐酸水,淡姜湯下。
翻吐,藿香甘草湯下。
丈夫小腸氣,炒茴香酒下。
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嘔逆,菖蒲湯下。
小兒疳氣,使君子湯下。
更量虛實加減。
如欲宣轉,可加丸數,五更初,冷茶清下,利三、五行後,以白粥補之。
孕婦不得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分心氣飲 治證與前分心氣飲同。
木通(去節)赤芍藥赤茯苓肉桂(去粗皮)半夏(湯洗七次)桑白皮(微炒)大腹兩)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個,燈心五莖,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常服消化滞氣,升降陰陽,調順三焦,和脾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分氣丸 治證與前木香分氣丸同木香丁香皮香附子(炒,去毛)蓬莪術(煨)縮砂仁甘草(各四兩)藿香葉川上十味曬幹,不見火,搗,羅為細末,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橘皮湯吞下,不計時候。
脾胃虛弱人最宜服之。
常服寬中順氣,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化氣湯 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
又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氣。
沉香胡椒(各一兩)木香縮砂(去殼)桂心(去粗皮,各二兩)丁香皮幹姜(炮)蓬莪術(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陳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四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下。
婦人淡醋湯下。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降氣湯 治中脘不快,心腹脹滿,陰陽壅滞,氣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氣,幹哕煩痰涎,口中無味,嗜卧減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脅下支結,常覺妨悶。
專治腳心腹堅滿,肢體浮腫,有妨飲食。
紫蘇葉(去梗,四兩)濃樸(去粗皮,姜汁制)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夏(湯洗七三兩半)上為咀。
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常服消痰飲,散滞氣,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千金大養脾丸 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氣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滿,脅肋虛脹,背膂,食少多傷,言微氣短,口苦舌澀,惡心嘔哕,喜唾咽酸,久病洩瀉,病氣不複常,飲食無味,形容憔悴,酒後多痰,并宜服之。
枳殼神曲陳皮(去白)麥(炒)茴香白姜(炮)縮砂(去皮)肉豆蔻三棱(香白術上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細嚼,白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常服養益脾胃,大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蟠蔥散 治男子、婦人脾胃虛冷,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洩瀉,膀胱氣刺,小腸及外腎腫痛;及治婦人血症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産後惡血不止,臍腹疼痛。
應一切虛冷,不并宜服之。
延胡索(三兩)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甘草(,各半斤)茯苓(白者,去皮)蓬肉桂(去粗皮)上搗,羅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連根蔥白一莖,煎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五皮散 治男子、婦人脾氣停滞,風濕客搏,脾經受濕,氣不流行,緻頭面虛浮,四肢腹膨脹,上氣促急,腹脅如鼓,繞臍脹悶,有妨飲食,上攻下注,來去不定,舉動皆治之。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之,不拘時候。
切忌生冷、油膩、堅硬等物。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四君子湯 治榮衛氣虛,髒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洩瀉,嘔哕吐逆,大宜人參(去蘆)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各等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鹽煎散 治證與前鹽煎散同。
良姜(炒)蒼術(去皮,各十二兩)縮砂(去皮)茴香(炒,各五兩)肉桂(去粗皮,山藥(半斤)上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鹽一字,煎至八分,空心,食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參苓壯脾丸 治脾胃虛弱,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怠惰,面色萎黃,及中焦痞,不任攻擊,髒腑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受怯弱,不能飲食,及久病洩痢,腸胃虛滑,并宜服之。
人參白術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縮砂(去皮)幹姜胡椒麥(上件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細嚼,白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常服育神養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丁香散 治大人、小兒嘔吐不已,粥飲湯藥不下。
凡嘔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調,脾失和,邪正相幹,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停痰留飲,不能運化,胸膈痞滿,嘔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飲食,漸至羸瘦。
及療女人妊娠愦,頭目眩重,憎聞食氣,嘔吐煩悶,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勝持,多卧病羸弱,脾胃虛極,中滿嘔逆,全不入食,并宜服之。
白芍藥(半斤)當歸(去蘆)丁香丁皮肉桂(去粗皮)蓬莪術人參(各二兩)幹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溫服。
小兒二歲可服半錢,水五分盞,生姜一片,同煎四分以下溫服,更宜量歲數加減與之。
常服和脾胃,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煮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或因内傷脾氣,嘔吐痰逆,寒熱往來,或時汗出。
又治腸胃冷濕,洩瀉注下,水谷不鳴,脅肋虛滿。
兼療傷寒陰盛,四肢逆冷。
人參(四兩)青皮(去白,十二兩)甘草(炙,十兩)幹姜(炮,六兩)三棱(煨,搗斤)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五片,棗三個,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溫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棗肉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卧,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氣反胃,并宜服之。
陳橘皮(去皮)濃樸(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兩)甘草(锉,炒)生姜紅棗上件锉碎,拌勻,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煮令水幹,取出焙燥,碾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鹽湯點,空心,食前。
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盧氏異方感應丸 與和劑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須如法,分兩最要勻停,隻是暖化,不不動髒腑,其功用妙處在用蠟之多,切不可減。
常服健脾進食,永無寒熱積滞以漸,自然無疾,遇酒食醉飽,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黃蠟(真者十兩)巴豆(百粒,去皮,研為粉,用紙數重裹捶,油透再易紙,至油盡成香(皮(湯洗,去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餘并為細末,卻同前四味拌和研勻。
先将上項黃蠟十兩,于銀、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綿濾去滓,以無灰好酒一升,于銀、石器内煮蠟熔,數滾取起,候冷,其蠟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
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兩,秋冬用油一兩半,于大銀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同化作汁,乘熱拌和前項藥末十分均勻了,候稍凝,分作劑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後方可服。
如服,旋丸如蘿蔔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無礙。
此藥以蠟多,雖難丸,然丸子愈細,其功愈博,臨睡須常服之。
若欲治病,不拘時候。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流氣飲 調順榮衛,通流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髒。
治諸氣痞滞不通,胸膈膨脹嘔吐少食,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結又治憂思太過,怔忪郁積,腳氣風熱,聚結腫痛,喘滿脹急。
半夏(湯洗七次,二兩)陳皮(去白,二斤)濃樸(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黑皮)幹木瓜火)蓬莪術(煨,通(去節,八兩)上粗末。
每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熱服。
如傷寒頭痛,才覺得疾,入連根蔥白三寸煎,升降陰陽,汗出立愈。
髒腑自利,入粳米煎。
婦人血氣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時。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五香散 升降諸氣,宣利三焦,疏導壅滞,發散邪熱。
治陰陽之氣郁結不消,諸熱蘊毒核,或似癰疖而非,使人頭痛惡心,寒熱氣急。
木香丁香沉香乳香藿香(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木香散 順氣寬中。
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氣疾,并皆治之。
木香(不見火)青皮(不去白,各三斤)姜黃麥(去土,炒,各五斤)甘草(锉,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計時候。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八味丁沉透膈湯 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氣,脅肋脹滿,心腹痛,痰逆惡心;或時嘔五噎,痞塞不通,噫氣吞酸,口苦失味,并皆主之。
白術(二兩)香附(炒)人參縮砂仁(各一兩)丁香(炙)麥肉豆蔻(煨)白豆樸(姜炒,各七錢半)神曲(炒)草果(各二錢半)沉香陳皮〔各七錢半,(一本無丁香、白上咀。
每四錢,水二大盞,姜三片,棗一個,煎八分,去滓,熱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麝香蘇合香丸 方與前蘇合香丸方同,隻去腦子。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廿四味流氣飲 方與木香流氣飲方同。
但無石菖蒲、藿香,有沉香、枳殼、大黃。
(沉瓤,麸炒,四兩。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二兩。
出《集驗方》)。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槟榔丸 疏導三焦,寬利胸膈,破痰逐飲,快氣消食,通潤大腸。
郁李仁(去皮)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曲(各二兩)槟榔枳殼(麸炒)木香(不見上為細末,别用皂角四兩,用漿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食後溫生姜湯下。
天南星(炮)羌活白芷甘草(炙)京三棱(醋浸,炮,捶)幹姜(炮)附子(炮,上等分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生姜鹽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患瀉二宜湯下三十丸。
小兒赤痢,甘草橘皮湯下三丸至五丸。
量兒大小,加減與服。
白痢,幹湯下。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丁香脾積丸 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翻胃。
婦人血氣刺痛,并宜服之。
丁香木香(各半兩)皂莢(三大枚,燒存性)青橘皮(洗,一兩)莪術(三兩)三棱乘熱切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麻仁大。
每服五丸、七丸至十五、二十丸止。
食傷,随物下。
脾積氣,陳橘皮湯下。
口吐酸水,淡姜湯下。
翻吐,藿香甘草湯下。
丈夫小腸氣,炒茴香酒下。
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
嘔逆,菖蒲湯下。
小兒疳氣,使君子湯下。
更量虛實加減。
如欲宣轉,可加丸數,五更初,冷茶清下,利三、五行後,以白粥補之。
孕婦不得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分心氣飲 治證與前分心氣飲同。
木通(去節)赤芍藥赤茯苓肉桂(去粗皮)半夏(湯洗七次)桑白皮(微炒)大腹兩)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個,燈心五莖,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常服消化滞氣,升降陰陽,調順三焦,和脾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分氣丸 治證與前木香分氣丸同木香丁香皮香附子(炒,去毛)蓬莪術(煨)縮砂仁甘草(各四兩)藿香葉川上十味曬幹,不見火,搗,羅為細末,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橘皮湯吞下,不計時候。
脾胃虛弱人最宜服之。
常服寬中順氣,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化氣湯 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
又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氣。
沉香胡椒(各一兩)木香縮砂(去殼)桂心(去粗皮,各二兩)丁香皮幹姜(炮)蓬莪術(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陳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四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下。
婦人淡醋湯下。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降氣湯 治中脘不快,心腹脹滿,陰陽壅滞,氣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氣,幹哕煩痰涎,口中無味,嗜卧減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脅下支結,常覺妨悶。
專治腳心腹堅滿,肢體浮腫,有妨飲食。
紫蘇葉(去梗,四兩)濃樸(去粗皮,姜汁制)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夏(湯洗七三兩半)上為咀。
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常服消痰飲,散滞氣,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千金大養脾丸 治脾胃虛弱,停寒留飲,膈氣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滿,脅肋虛脹,背膂,食少多傷,言微氣短,口苦舌澀,惡心嘔哕,喜唾咽酸,久病洩瀉,病氣不複常,飲食無味,形容憔悴,酒後多痰,并宜服之。
枳殼神曲陳皮(去白)麥(炒)茴香白姜(炮)縮砂(去皮)肉豆蔻三棱(香白術上各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細嚼,白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常服養益脾胃,大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蟠蔥散 治男子、婦人脾胃虛冷,攻築心腹,連脅肋刺痛,胸膈痞悶,背膊連項拘急疼飲食,時或嘔逆,霍亂轉筋,腹冷洩瀉,膀胱氣刺,小腸及外腎腫痛;及治婦人血症瘕塊硬,帶下赤白,或發寒熱,胎前産後惡血不止,臍腹疼痛。
應一切虛冷,不并宜服之。
延胡索(三兩)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甘草(,各半斤)茯苓(白者,去皮)蓬肉桂(去粗皮)上搗,羅為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連根蔥白一莖,煎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五皮散 治男子、婦人脾氣停滞,風濕客搏,脾經受濕,氣不流行,緻頭面虛浮,四肢腹膨脹,上氣促急,腹脅如鼓,繞臍脹悶,有妨飲食,上攻下注,來去不定,舉動皆治之。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之,不拘時候。
切忌生冷、油膩、堅硬等物。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四君子湯 治榮衛氣虛,髒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洩瀉,嘔哕吐逆,大宜人參(去蘆)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各等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常服溫和脾胃,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鹽煎散 治證與前鹽煎散同。
良姜(炒)蒼術(去皮,各十二兩)縮砂(去皮)茴香(炒,各五兩)肉桂(去粗皮,山藥(半斤)上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鹽一字,煎至八分,空心,食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參苓壯脾丸 治脾胃虛弱,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怠惰,面色萎黃,及中焦痞,不任攻擊,髒腑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受怯弱,不能飲食,及久病洩痢,腸胃虛滑,并宜服之。
人參白術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縮砂(去皮)幹姜胡椒麥(上件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細嚼,白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常服育神養氣,和補脾胃,進美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丁香散 治大人、小兒嘔吐不已,粥飲湯藥不下。
凡嘔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調,脾失和,邪正相幹,清濁不分,陰陽錯亂,停痰留飲,不能運化,胸膈痞滿,嘔脹痛,短氣噎悶,咳嘔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飲食,漸至羸瘦。
及療女人妊娠愦,頭目眩重,憎聞食氣,嘔吐煩悶,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勝持,多卧病羸弱,脾胃虛極,中滿嘔逆,全不入食,并宜服之。
白芍藥(半斤)當歸(去蘆)丁香丁皮肉桂(去粗皮)蓬莪術人參(各二兩)幹上為細末。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溫服。
小兒二歲可服半錢,水五分盞,生姜一片,同煎四分以下溫服,更宜量歲數加減與之。
常服和脾胃,進飲食。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煮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或因内傷脾氣,嘔吐痰逆,寒熱往來,或時汗出。
又治腸胃冷濕,洩瀉注下,水谷不鳴,脅肋虛滿。
兼療傷寒陰盛,四肢逆冷。
人參(四兩)青皮(去白,十二兩)甘草(炙,十兩)幹姜(炮,六兩)三棱(煨,搗斤)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五片,棗三個,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溫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棗肉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卧,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氣反胃,并宜服之。
陳橘皮(去皮)濃樸(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兩)甘草(锉,炒)生姜紅棗上件锉碎,拌勻,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煮令水幹,取出焙燥,碾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鹽湯點,空心,食前。
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盧氏異方感應丸 與和劑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須如法,分兩最要勻停,隻是暖化,不不動髒腑,其功用妙處在用蠟之多,切不可減。
常服健脾進食,永無寒熱積滞以漸,自然無疾,遇酒食醉飽,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黃蠟(真者十兩)巴豆(百粒,去皮,研為粉,用紙數重裹捶,油透再易紙,至油盡成香(皮(湯洗,去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餘并為細末,卻同前四味拌和研勻。
先将上項黃蠟十兩,于銀、石器内熔化作汁,用重綿濾去滓,以無灰好酒一升,于銀、石器内煮蠟熔,數滾取起,候冷,其蠟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
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兩,秋冬用油一兩半,于大銀器内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同化作汁,乘熱拌和前項藥末十分均勻了,候稍凝,分作劑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後方可服。
如服,旋丸如蘿蔔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無礙。
此藥以蠟多,雖難丸,然丸子愈細,其功愈博,臨睡須常服之。
若欲治病,不拘時候。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流氣飲 調順榮衛,通流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髒。
治諸氣痞滞不通,胸膈膨脹嘔吐少食,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結又治憂思太過,怔忪郁積,腳氣風熱,聚結腫痛,喘滿脹急。
半夏(湯洗七次,二兩)陳皮(去白,二斤)濃樸(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黑皮)幹木瓜火)蓬莪術(煨,通(去節,八兩)上粗末。
每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熱服。
如傷寒頭痛,才覺得疾,入連根蔥白三寸煎,升降陰陽,汗出立愈。
髒腑自利,入粳米煎。
婦人血氣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時。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五香散 升降諸氣,宣利三焦,疏導壅滞,發散邪熱。
治陰陽之氣郁結不消,諸熱蘊毒核,或似癰疖而非,使人頭痛惡心,寒熱氣急。
木香丁香沉香乳香藿香(各等分)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木香散 順氣寬中。
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氣疾,并皆治之。
木香(不見火)青皮(不去白,各三斤)姜黃麥(去土,炒,各五斤)甘草(锉,上為末。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計時候。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十八味丁沉透膈湯 治脾胃不和,中寒上氣,脅肋脹滿,心腹痛,痰逆惡心;或時嘔五噎,痞塞不通,噫氣吞酸,口苦失味,并皆主之。
白術(二兩)香附(炒)人參縮砂仁(各一兩)丁香(炙)麥肉豆蔻(煨)白豆樸(姜炒,各七錢半)神曲(炒)草果(各二錢半)沉香陳皮〔各七錢半,(一本無丁香、白上咀。
每四錢,水二大盞,姜三片,棗一個,煎八分,去滓,熱服。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麝香蘇合香丸 方與前蘇合香丸方同,隻去腦子。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廿四味流氣飲 方與木香流氣飲方同。
但無石菖蒲、藿香,有沉香、枳殼、大黃。
(沉瓤,麸炒,四兩。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二兩。
出《集驗方》)。
卷之三 〔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木香槟榔丸 疏導三焦,寬利胸膈,破痰逐飲,快氣消食,通潤大腸。
郁李仁(去皮)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曲(各二兩)槟榔枳殼(麸炒)木香(不見上為細末,别用皂角四兩,用漿水一碗搓揉熬膏,更入熟蜜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食後溫生姜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