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心胸滿悶,腹脅虛脹,飲食不消,幹嘔吐逆,胸膈痞滿,上氣不升降,并宜服之。
木香甘松(洗去泥,各一兩)甘草(炙,六兩)香附子(十六兩)蓬莪術(煨,八兩)上為細末,水糊為丸。
每服二十粒,煎生姜橘皮湯下,不計時。
脾胃虛弱人最宜服。
常服寬中順氣進食。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鐵刷湯 治男子脾積心氣痛;婦人血氣刺痛,及治中酒惡心,一切瘧、痢氣疾,陽風下滑腸洩瀉。
良姜(油炒,六兩)茴香(炒,二兩)甘草(炙,八兩半)蒼術(米泔浸一宿,八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姜三片,鹽一撚,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或熱酒調下亦得。
如脾寒,用酒一盞煎,臨發時連進三服。
兼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兒髒寒脫肛,并用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冒暑伏熱,擦生姜冷水調下。
若行路早起,棗一枚去核,包藥少許,同生姜三片嚼下。
能辟四時非節疫疠、痧瘴等疾。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燒脾散 治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脾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不思飲婦人血氣攻刺,腹脅撮痛,服之立效。
赤芍藥幹姜(炮,各六兩半)良姜(油炒,十兩)甘草(炙,四兩)上為末。
每服二大錢,白湯點下,不拘時候。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新法半夏湯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吞酸,中酒吐酒,嘁逆惡心,頭痛煩渴,倦怠嗜卧,不思飲食。
陳皮(去白)神曲(炒,各四兩)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二兩三錢)幹姜(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鹽湯點服,不拘時候。
常服溫中破痰,開胃健脾,消酒進食。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白術六一湯 治脾胃不和,心腹痞悶,脅肋脹,口苦無味,嘔哕惡心,不思飲食,面自利,肌體瘦弱,膈氣翻胃。
白術(去蘆,六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或沸湯點服亦得。
常服育神溫胃,逐濕消痰,不以四時,并宜服之。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鹽煎散 治男子、婦人一切冷氣,攻沖胸脅,及前後心連背膂疼痛,轉項拘急;或脾胃思飲食,時發嘔吐,霍亂轉筋,臍腹冷疼,洩瀉不止,及膀胱成陣刺痛,小腸氣吊疼。
又治婦人血氣刺痛,血積血瘕,繞臍撮痛,并皆治之。
又方見後。
草果仁(去皮,煨)縮砂(去殼取仁)槟榔(炮,锉)濃樸(去粗皮)肉豆蔻(煨)羌良姜(油炒)茯各二兩)上件碾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鹽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神仙沉麝丸 治一切氣痛不可忍者。
沒藥(研)血竭(研)沉香(锉)麝香(研細)辰砂(各一兩)木香(半兩)甘草(二上為末,熬甘草為膏搜和。
每服一丸,用姜鹽湯嚼下。
血氣,醋湯下。
松滋令萬君拟寶此藥,婦人産後血痛、氣痛,不可忍者,隻一丸立愈。
萬君神秘之,每有人病,止肯與半丸,往往亦瘥,神效不可盡述。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複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瘥後,胸中有寒,時加咳唾,并宜服之。
人參甘草(炒)幹姜(炮)白術(锉)青皮(炒)陳皮(洗,去白,各一兩)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或霍亂後氣虛。
未禁熱藥者,尤宜服之。
卷之三 〔淳新添方〕 枳實理中丸 理中焦,除痞滿,逐痰飲,止腹痛。
大治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實滿近。
枳實(麸炒,一兩)白術人參(去蘆)甘草(炙)白茯苓(去皮)幹姜(炮,各二兩)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
每服一丸,熱湯化下。
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不拘時候。
卷之三 〔淳新添方〕 進食散 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及久病患脾虛全不食者,隻一、二服頓覺能食。
青橘皮(去瓤)陳皮(去白)高良姜(薄切,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姜五片,煎至七分,食前服。
卷之三 〔淳新添方〕 白沉香散 治一切冷氣攻沖心腹,脅肋脹滿,噫醋吞酸,胸膈噎塞,飲食減少。
常服墜川白姜(炒)半夏曲白茯苓附子(炮熟、去皮)诃子肉幹山藥沉香白術(煨)上為細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生姜三片,棗三枚,木瓜一片,煎七分,食前服。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丁香煮散 治脾髒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悶,心腹刺痛,痰逆惡心,寒嗽中滿,髒腑減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但是沉寒痼冷,無問久新,功效不可俱述。
丁香(不見火)紅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烏(炮,去皮、臍)陳皮(去兩)上件锉為粗散。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鹽一撚,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極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雞舌香散 治男子、女人陰陽不和,髒腑虛弱,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胸膈引痛,攻刺腹脅,有妨飲食;又治中酒、吐酒,停飲浸漬,嘔逆惡心,噫氣吞酸香附子(炒,去毛)赤芍藥天台烏(去木)良姜(去蘆,麻油炒)肉桂(去粗皮,各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用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二姜丸 養脾溫胃,去冷消痰。
大治心脾疼痛,寬胸下氣,進美飲食。
療一切冷物所傷之。
幹姜(炮)良姜(去蘆頭)上件等分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橘皮湯下。
妊娠婦人不宜服。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姜合丸 治男子、婦人氣血虛弱,久積陰冷,留滞不化,結聚成形,心腹膨脹,刺痛成胸脅;或脾胃久虛,内傷冷物,洩瀉注下,腹痛腸鳴;或久痢純白,時下青黑,腸又治胃脘停痰,嘔吐吞酸,痞塞不通,不思飲食,身體沉重,面色萎黃,或久患心服之永除根本。
丁香(不見火)木香(不見火)人參(各一兩)白術(焙)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炮,各二兩)上件為細末,入砂八錢,姜汁、面打糊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
每服一丸,用老姜一塊,如拇指頭大,切開作合子,安藥于内,用濕紙裹,慢火煨一頓飯久,取出去紙,和姜細嚼,白湯送下。
孕婦不得服。
小兒一粒分四服。
老人、小兒内有傷積,服之無不神驗。
此藥不損髒腑。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順氣術香散 治氣不升降,嘔逆惡心,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及酒食所傷,噫氣吞酸,便不調,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兼療婦人血氣刺痛,及一切冷氣,并皆治之。
丁香皮(不見火)縮砂仁良姜(去蘆,炒)肉桂(去粗皮)幹姜(炮)甘草()香(炒,各三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
或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常服寬中順氣,和胃進食。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和氣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脹滿,嘔吐酸水,脾疼洩不調,飲食減少。
應男子、女人一切氣疾,并宜服之。
香附子(炒,去毛)陳皮(去白)肉桂(去粗皮)良姜(去蘆)青皮(去白)甘草(上件搗為細末。
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或鹽酒調下,不拘時候。
常服溫脾胃進飲食。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快氣湯 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縮砂仁(八兩)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甘草(,四兩)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
常服快氣美食,溫養脾胃。
或锉為粗末,入生姜同煎,名小降氣湯。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蓬煎丸 治脾胃虛弱,久有傷滞,中脘氣痞,心腹膨脹,脅下堅硬,胸中痞塞,噎氣不通,嘔吐痰水,不思飲食;或心腹引痛,氣刺氣急;及療食症酒癖,血瘕氣塊,時發疼痛,面黃肌瘦,精神困倦,四肢少力。
又治女人血氣不調,小腹痛,并皆治之。
豬胰(一具)京三棱蓬莪術(二味醋煮令透,切,焙,為末,各四兩)以上二味,同豬胰入砂熬膏。
川楝子(去核)山藥槟榔枳殼(去瓤,麸炒)茴香(炒)附子(炮,去皮、臍,各上件碾細末,入豬胰、砂膏,同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湯下,婦人淡醋湯下,不計時候,更量虛實加減。
常服順氣寬中,消積滞,化痰飲。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守中金丸 理中焦不和,脾胃積冷,心下虛痞,腹中疼痛;或飲酒過多,胸脅逆滿,噎嗽無時,嘔吐冷痰,飲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飲食。
又裡寒外熱,霍亂吐利,心腹絞疼,手足不和,身熱不渴,腸鳴自利,米谷不化幹姜(炮)甘草()蒼術(米泔浸)桔梗(去蘆)上件各等分,锉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食前,沸湯嚼下。
又治脾胃留濕,體重節痛,面色萎黃,肌肉消瘦。
常服溫脾暖胃,消痰逐飲,順三焦,進美飲食,辟風、寒、濕、冷。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集香丸 治一切氣疾,胸膈痛悶,脅肋脹滿,心腹疼痛,噫氣吞酸,嘔逆惡心,不思飲酒過傷,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白豆蔻仁縮砂仁木香(不見火)姜黃(各四兩)丁香(不見火,六兩)香附子(炒煎膏)上件除研藥,碾為細末,入麝香拌勻,用甘草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二丸,細嚼咽津,不拘時候。
常服寬中順氣,消宿酒,進飲食,磨積滞,去症塊。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異香散 治腎氣不和,腹脅膨脹,痞悶噎塞,喘滿不快,飲食難化,噫氣吞酸;一切氣刺痛。
此藥能破症瘕結聚,大消宿冷沉積,常服調五髒三焦,和胃進食。
石蓮肉(去皮,一兩)蓬莪術(煨)京三棱(炮)益智仁(炮)甘草(,各六兩)青上件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個,鹽一撚,煎至七分,通口服,不計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肉豆蔻丸 治氣瀉,療脾胃氣虛弱,飲食減少。
诃黎勒皮龍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兩)肉豆蔻仁縮砂仁(各一兩)赤石脂上件藥搗,羅為末,粟米飲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計時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三棱散 治酒食所傷,胸膈不快,腹脅脹滿,嘔吐酸水,翻胃脾疼,及食積氣塊,攻刺思飲食,日漸羸瘦。
又治年高氣弱,三焦痞塞,常覺妨悶,并宜服之。
蓬莪術(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兩)白茯苓(焙,四兩)甘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水一大盞,棗一枚擘破,鹽少許,同煎至半盞,溫服,不拘時候。
常服寬胸利膈,消酒食,和胃。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如神丸 治一切冷熱氣,消癖氣,和脾胃,補
木香甘松(洗去泥,各一兩)甘草(炙,六兩)香附子(十六兩)蓬莪術(煨,八兩)上為細末,水糊為丸。
每服二十粒,煎生姜橘皮湯下,不計時。
脾胃虛弱人最宜服。
常服寬中順氣進食。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鐵刷湯 治男子脾積心氣痛;婦人血氣刺痛,及治中酒惡心,一切瘧、痢氣疾,陽風下滑腸洩瀉。
良姜(油炒,六兩)茴香(炒,二兩)甘草(炙,八兩半)蒼術(米泔浸一宿,八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姜三片,鹽一撚,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或熱酒調下亦得。
如脾寒,用酒一盞煎,臨發時連進三服。
兼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兒髒寒脫肛,并用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冒暑伏熱,擦生姜冷水調下。
若行路早起,棗一枚去核,包藥少許,同生姜三片嚼下。
能辟四時非節疫疠、痧瘴等疾。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燒脾散 治脾胃虛弱,久寒積冷,心氣脾痛,冷痰翻胃,臍腹刺痛,嘔吐惡心,不思飲婦人血氣攻刺,腹脅撮痛,服之立效。
赤芍藥幹姜(炮,各六兩半)良姜(油炒,十兩)甘草(炙,四兩)上為末。
每服二大錢,白湯點下,不拘時候。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新法半夏湯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吞酸,中酒吐酒,嘁逆惡心,頭痛煩渴,倦怠嗜卧,不思飲食。
陳皮(去白)神曲(炒,各四兩)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二兩三錢)幹姜(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鹽湯點服,不拘時候。
常服溫中破痰,開胃健脾,消酒進食。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白術六一湯 治脾胃不和,心腹痞悶,脅肋脹,口苦無味,嘔哕惡心,不思飲食,面自利,肌體瘦弱,膈氣翻胃。
白術(去蘆,六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或沸湯點服亦得。
常服育神溫胃,逐濕消痰,不以四時,并宜服之。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鹽煎散 治男子、婦人一切冷氣,攻沖胸脅,及前後心連背膂疼痛,轉項拘急;或脾胃思飲食,時發嘔吐,霍亂轉筋,臍腹冷疼,洩瀉不止,及膀胱成陣刺痛,小腸氣吊疼。
又治婦人血氣刺痛,血積血瘕,繞臍撮痛,并皆治之。
又方見後。
草果仁(去皮,煨)縮砂(去殼取仁)槟榔(炮,锉)濃樸(去粗皮)肉豆蔻(煨)羌良姜(油炒)茯各二兩)上件碾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入鹽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神仙沉麝丸 治一切氣痛不可忍者。
沒藥(研)血竭(研)沉香(锉)麝香(研細)辰砂(各一兩)木香(半兩)甘草(二上為末,熬甘草為膏搜和。
每服一丸,用姜鹽湯嚼下。
血氣,醋湯下。
松滋令萬君拟寶此藥,婦人産後血痛、氣痛,不可忍者,隻一丸立愈。
萬君神秘之,每有人病,止肯與半丸,往往亦瘥,神效不可盡述。
卷之三 〔寶慶新增方〕 治中湯 治脾胃不和,飲食減少,短氣虛羸而複嘔逆,霍亂吐瀉,胸痹心痛,逆氣短氣痞,膈塞不通;或大病瘥後,胸中有寒,時加咳唾,并宜服之。
人參甘草(炒)幹姜(炮)白術(锉)青皮(炒)陳皮(洗,去白,各一兩)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中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或霍亂後氣虛。
未禁熱藥者,尤宜服之。
卷之三 〔淳新添方〕 枳實理中丸 理中焦,除痞滿,逐痰飲,止腹痛。
大治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實滿近。
枳實(麸炒,一兩)白術人參(去蘆)甘草(炙)白茯苓(去皮)幹姜(炮,各二兩)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
每服一丸,熱湯化下。
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不拘時候。
卷之三 〔淳新添方〕 進食散 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及久病患脾虛全不食者,隻一、二服頓覺能食。
青橘皮(去瓤)陳皮(去白)高良姜(薄切,炒)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姜五片,煎至七分,食前服。
卷之三 〔淳新添方〕 白沉香散 治一切冷氣攻沖心腹,脅肋脹滿,噫醋吞酸,胸膈噎塞,飲食減少。
常服墜川白姜(炒)半夏曲白茯苓附子(炮熟、去皮)诃子肉幹山藥沉香白術(煨)上為細末。
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生姜三片,棗三枚,木瓜一片,煎七分,食前服。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丁香煮散 治脾髒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悶,心腹刺痛,痰逆惡心,寒嗽中滿,髒腑減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但是沉寒痼冷,無問久新,功效不可俱述。
丁香(不見火)紅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烏(炮,去皮、臍)陳皮(去兩)上件锉為粗散。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鹽一撚,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極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雞舌香散 治男子、女人陰陽不和,髒腑虛弱,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胸膈引痛,攻刺腹脅,有妨飲食;又治中酒、吐酒,停飲浸漬,嘔逆惡心,噫氣吞酸香附子(炒,去毛)赤芍藥天台烏(去木)良姜(去蘆,麻油炒)肉桂(去粗皮,各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用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二姜丸 養脾溫胃,去冷消痰。
大治心脾疼痛,寬胸下氣,進美飲食。
療一切冷物所傷之。
幹姜(炮)良姜(去蘆頭)上件等分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橘皮湯下。
妊娠婦人不宜服。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姜合丸 治男子、婦人氣血虛弱,久積陰冷,留滞不化,結聚成形,心腹膨脹,刺痛成胸脅;或脾胃久虛,内傷冷物,洩瀉注下,腹痛腸鳴;或久痢純白,時下青黑,腸又治胃脘停痰,嘔吐吞酸,痞塞不通,不思飲食,身體沉重,面色萎黃,或久患心服之永除根本。
丁香(不見火)木香(不見火)人參(各一兩)白術(焙)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炮,各二兩)上件為細末,入砂八錢,姜汁、面打糊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
每服一丸,用老姜一塊,如拇指頭大,切開作合子,安藥于内,用濕紙裹,慢火煨一頓飯久,取出去紙,和姜細嚼,白湯送下。
孕婦不得服。
小兒一粒分四服。
老人、小兒内有傷積,服之無不神驗。
此藥不損髒腑。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順氣術香散 治氣不升降,嘔逆惡心,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及酒食所傷,噫氣吞酸,便不調,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兼療婦人血氣刺痛,及一切冷氣,并皆治之。
丁香皮(不見火)縮砂仁良姜(去蘆,炒)肉桂(去粗皮)幹姜(炮)甘草()香(炒,各三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至八分,稍熱服,不拘時。
或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常服寬中順氣,和胃進食。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和氣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滞,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脹滿,嘔吐酸水,脾疼洩不調,飲食減少。
應男子、女人一切氣疾,并宜服之。
香附子(炒,去毛)陳皮(去白)肉桂(去粗皮)良姜(去蘆)青皮(去白)甘草(上件搗為細末。
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或鹽酒調下,不拘時候。
常服溫脾胃進飲食。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快氣湯 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縮砂仁(八兩)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甘草(,四兩)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
常服快氣美食,溫養脾胃。
或锉為粗末,入生姜同煎,名小降氣湯。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蓬煎丸 治脾胃虛弱,久有傷滞,中脘氣痞,心腹膨脹,脅下堅硬,胸中痞塞,噎氣不通,嘔吐痰水,不思飲食;或心腹引痛,氣刺氣急;及療食症酒癖,血瘕氣塊,時發疼痛,面黃肌瘦,精神困倦,四肢少力。
又治女人血氣不調,小腹痛,并皆治之。
豬胰(一具)京三棱蓬莪術(二味醋煮令透,切,焙,為末,各四兩)以上二味,同豬胰入砂熬膏。
川楝子(去核)山藥槟榔枳殼(去瓤,麸炒)茴香(炒)附子(炮,去皮、臍,各上件碾細末,入豬胰、砂膏,同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生姜湯下,婦人淡醋湯下,不計時候,更量虛實加減。
常服順氣寬中,消積滞,化痰飲。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守中金丸 理中焦不和,脾胃積冷,心下虛痞,腹中疼痛;或飲酒過多,胸脅逆滿,噎嗽無時,嘔吐冷痰,飲食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不思飲食。
又裡寒外熱,霍亂吐利,心腹絞疼,手足不和,身熱不渴,腸鳴自利,米谷不化幹姜(炮)甘草()蒼術(米泔浸)桔梗(去蘆)上件各等分,锉為細末。
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食前,沸湯嚼下。
又治脾胃留濕,體重節痛,面色萎黃,肌肉消瘦。
常服溫脾暖胃,消痰逐飲,順三焦,進美飲食,辟風、寒、濕、冷。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集香丸 治一切氣疾,胸膈痛悶,脅肋脹滿,心腹疼痛,噫氣吞酸,嘔逆惡心,不思飲酒過傷,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白豆蔻仁縮砂仁木香(不見火)姜黃(各四兩)丁香(不見火,六兩)香附子(炒煎膏)上件除研藥,碾為細末,入麝香拌勻,用甘草膏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二丸,細嚼咽津,不拘時候。
常服寬中順氣,消宿酒,進飲食,磨積滞,去症塊。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異香散 治腎氣不和,腹脅膨脹,痞悶噎塞,喘滿不快,飲食難化,噫氣吞酸;一切氣刺痛。
此藥能破症瘕結聚,大消宿冷沉積,常服調五髒三焦,和胃進食。
石蓮肉(去皮,一兩)蓬莪術(煨)京三棱(炮)益智仁(炮)甘草(,各六兩)青上件為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個,鹽一撚,煎至七分,通口服,不計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肉豆蔻丸 治氣瀉,療脾胃氣虛弱,飲食減少。
诃黎勒皮龍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兩)肉豆蔻仁縮砂仁(各一兩)赤石脂上件藥搗,羅為末,粟米飲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計時候。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三棱散 治酒食所傷,胸膈不快,腹脅脹滿,嘔吐酸水,翻胃脾疼,及食積氣塊,攻刺思飲食,日漸羸瘦。
又治年高氣弱,三焦痞塞,常覺妨悶,并宜服之。
蓬莪術(煨)益智仁京三棱(煨,切)青皮(去白,各二兩)白茯苓(焙,四兩)甘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水一大盞,棗一枚擘破,鹽少許,同煎至半盞,溫服,不拘時候。
常服寬胸利膈,消酒食,和胃。
卷之三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如神丸 治一切冷熱氣,消癖氣,和脾胃,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