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中

關燈
[卷之中]脈訣歌 欲産之婦脈離經,(一息六至,一息三至,皆曰離經。

    又雲:脈如歇止,亦謂之離經。

    )沉細而滑也同名。

    (腎脈沉滑與離經同。

    )夜半覺痛應分娩,來朝日午定當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見脈黑且青,卷舌流涎腹覺冷,腹中子女已歸陰。

    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是定斷。

    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雙雙入鬼案。

    面青舌赤沫又頻,母死子活定知真。

    新産婦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相侵。

    若得沉而小者昌,忽若堅牢命不長。

    寸口澀疾不調死,沉細附骨不絕生。

    吉兇生死全憑脈,胗者須教指下明。

     《啟蒙》曰:欲産之婦脈離經,離經之脈認分明。

    其來大小不調勻,或如雀啄屋漏應。

    腰疼腹痛眼生花,産在須臾卻非病。

    《脈經》雲:脈勻細易産,大浮緩,氣散難産。

     [卷之中]保産論 凡妊娠之于分娩,母子性命懸于頃刻,調理失宜,安反成危。

    将養有方,逆可使順。

    故凡胎前諸證,當随證加減,保護調理,甫及臨月。

    若婦女初産,原未慣經,不免驚畏失錯。

    雖慣産之婦,然氣血亦傷,又安得恃為無虞也。

    是以保産之方,斷不可廢。

    故達生散宜用于八九月之時,而養胎、神寝等藥,當用于臨月之際。

    倘遇過月不産,則補血行氣之方不可稍緩。

    至于居處失宜,頓撲動胎,及身居安逸,食物不節,憂樂不常,緻胎氣難轉,或胞漿先破,惡水來多,胎幹不下,則保生、千金不換、萬全、保氣、滑胎等劑猶宜,按證選方制服。

    予家傳胎産金丹,不特治胎前産後為第一奇藥,即臨産服之,保生易産,且勝催生諸藥,更無産後諸患。

    若制此藥備用,較勝諸藥萬萬矣。

    至于神煞、符咒,亦難謂盡妄。

     如受胎之後,胎殺所在,不惟損胎,甚至損母,俱宜謹慎。

    而臨月安産,産下藏衣,猶為緊要,不可不知。

    至所謂雷公、招搖、運鬼力士、天狗等神方向,及生氣方之宜向,禍害月、絕命方、八床方之宜避,昔人填入産圖,使人知所趨避,似屬太瑣。

    若拘拘于圖,又不免避此觸彼之疑,不若體玄子之借地法,既可以避神煞,又可以消俗疑,因并錄之于後。

     達生散 孕婦八九個月時,宜服數劑。

     人參陳皮紫蘇(各五分)白芍(酒炒)白術(土炒)當歸(酒炒。

    各一錢)炙草(三分)大腹皮(一錢五分,用黑豆汁洗,曬)黃楊腦(三個,即黃楊樹葉梢兒也)蔥白(三根)水煎服。

    春加防風五分,川芎五分。

    夏加酒炒黃芩五分,酒炒黃連五分,五味子十粒。

    秋加澤瀉五分。

     冬加砂仁五分。

    或通加炒枳殼、砂仁。

    胎動不安,加金銀箔些須,野苎根一錢,生地黃一錢。

    氣上逼心,加柴胡、紫蘇。

    多怒人,加炒黃芩佐之。

    食少者,加砂仁、炒神曲。

    口渴,加去心麥冬、酒炒黃芩。

    能食,倍加黃楊腦。

    (此味瘦胎,若胎瘦不用。

    )有痰,加姜制半夏,炒黃芩。

    予按達生散,即紫蘇飲方去川芎,加黃楊腦、白術。

    又一方,無當歸、白芍、白術。

     秘傳達生散 孕至八九個月服之易産。

    奇效。

     大腹皮(三錢,黑豆水洗淨)人參紫蘇(連莖葉)陳皮炙草砂仁(各五分)白術(土炒)白芍(酒炒)當歸(酒炒。

    各二錢)枳殼(七分,麸炒)青蔥五根,水煎,食前服。

    至十餘劑,甚得力。

    予謂前達生散不及此方穩妥有效,但大腹皮體輕,此方用三錢似乎太過,不若根據前方一錢五分,或加至二錢,則此方更覺全美矣。

     養胎散 宜與神寝丸兼用。

     當歸(酒洗)川芎黃芩陳皮白術(土炒)制香附(各一錢)白芷甘草(各三分)人參(七分,人虛者倍之)水煎,去渣,調益元散服。

    臨産小便多者,不宜加益元散。

     神寝丸 臨月服之易産。

    氣盛者可服,素虛者忌用。

     乳香(一兩,透明者,另研)枳殼(二兩,麸炒)為末,煉蜜成丸,如梧子大。

    每早溫酒送下三十丸。

     保生無憂散 臨産服之,補其血順其氣,自然易産。

     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枳殼(麸炒)乳香木香血餘上等分,每服二三錢,水煎,日二服,神效。

    為末,服三錢亦可。

    或胞肥濃,根蒂堅牢者,服之使其易産。

    又治小産瘀血腹痛。

    如臨産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氣困憊,非此藥可治,急用八珍湯斤許,水數碗,煎熟,時飲救之,亦有得生。

     千金不換方 (一名保産無憂散。

    )當歸(酒浸)川芎菟絲子(各一錢五分)黃(八分,蜜炙)白芍(一錢二分,冬季用一錢)川貝母(一錢,去心)枳殼(六分,麸炒)濃樸(七分,姜汁炒)蕲艾羌活(各五分)荊芥穗(八分)生草(五分)加生姜二片,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

    臨産不拘時服,制度分兩不可加減。

    如臨産一二日前,覺動履不安,服一劑可保無憂。

    此方屢經試效。

     保氣丸 治孕婦居處失宜,頓撲動胎,服此寬氣進食,瘦胎易産。

     制香附木香(各四分)山藥(二兩)益智仁(五分)砂仁粉草(各一兩)紫蘇葉(五分)為末,煉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錢,滾水送下。

     滑胎煎 胎氣臨月,宜常服數劑,以便易生。

     當歸(三五錢)熟地(三錢)杜仲(鹽水炒斷絲)山藥(炒。

    各二錢)川芎枳殼(麸炒。

    各七分)水二鐘,煎八分,食前溫服。

    如氣體虛弱者,加人參、土炒白術,随宜用之。

    如便實多滞者,加牛膝一二錢。

     滑胎散 臨月服之易産。

     人參(八分,如壯實不用)陳皮(七分)川芎制香附黃芩紫蘇大腹皮(各八分。

    黑豆水洗淨)白芍(炒)白術(土炒)當歸(酒洗。

    各一錢)砂仁(五分)炙草(三分)加姜三片,蔥頭一個,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如冬月,加麸炒枳殼一錢。

    《尊生》書雲:孕婦月足臨産,八珍湯預服十數劑,最易生育,再無難産之患。

     家傳胎産金丹 治婦人經水不調,諸虛百損,種子安胎,及胎前産後諸證,應效如神。

     當歸(酒洗)丹皮(水洗,曬幹,勿見火)蕲艾(醋煮)延胡索(酒拌,炒幹)川芎益母草(取上頭半截,童便浸,曬幹)青蒿(人多内熱者更宜,不用亦可)白薇(洗淨,人乳拌)人參赤石脂(火,水飛亦可)白茯苓川本(洗淨)白術(土炒。

    各二兩)生地(酒洗,煮不犯鐵器)鼈甲(醋炙。

    各四兩)香附(共四兩、醋、酒、鹽、童便各浸一兩)桂心沒藥(去油)粉草(酒炒。

    各一兩二錢)北五味(一兩,去梗,焙)沉香(六錢)以上共為細末,再用新鮮頭次男胎紫河車一具,長流水浸半日,洗淨。

    黑鉛打成大鉛罐一個,将河車放在鉛罐内,再将黃柏四兩,放在河車下,加白酒釀二斤,清水二碗,灌滿鉛罐,仍以鉛化封口。

    再以鐵鍋盛水,将鉛罐懸在鍋内,煮兩日夜為度,取出搗爛,和入藥内,拌勻曬幹。

    再研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丸重三錢五分,水飛朱砂為衣,再以黃蠟為皮,如蠟丸式收貯。

    治證開後。

     一、婦人臨産,米湯化服一丸,助精神氣力,分娩順利。

     一、産下,童便好酒服一丸,神清體健,再無崩暈之患。

     一、産後,每日服一丸,服過五日,氣血完固,自無他病。

     一、行經後,川芎當歸湯服一丸,服之三日,必然有孕。

     一、苦于小産者,胎動欲産,白滾湯服一丸,睡半日其胎自安。

    每月常服二三丸,保全足月,分娩無憂。

     一、産後血崩,童便好酒服一丸,即止。

     一、産後血暈者,當歸川芎湯服一丸,即醒。

     一、産後驚風,防風湯服一丸,即解。

     一、兒枕痛者,山楂黑砂糖湯服一丸,即止。

     一、胞衣不下,幹姜炒黑煎湯服一丸,即下。

     一、産後虛怯者,川芎當歸湯每日服一丸,十丸全愈。

     一、凡産後諸證,俱加好酒、童便服,皆保命護身,回生起死,其功不能盡述。

    家有孕婦者,宜早備之。

     催生萬全湯 (見本卷催生門。

    ) 益元散 (見下卷淋證門。

    ) 八珍湯 (見上卷諸痛門。

    ) [卷之中]胎殺方位(孕婦宜避) 正月在房床。

    二月在窗戶。

    三月在門堂。

    四月在竈。

    五月在身床。

    六月在床倉。

     七月在磨碓。

    八月在側戶。

    九月在門房。

    十月在床房。

    十一月在爐竈。

    十二月在房床。

    子醜日在中堂。

     寅卯辰酉日在竈。

    巳午日在門。

    戌亥日在房。

    未申日在籬下。

     [卷之中]房中遊神方位(忌安床、換帳)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日,在房内東。

    庚子、辛醜、壬寅日,在房内南。

    六戊、六己日,在房内北。

     [卷之中]生子宜向方 子午卯酉日,宜西南。

    寅申巳亥日,宜西北。

    辰戌醜未日,宜東南。

     [卷之中]安産藏衣宜向方 正、三、五、七、九、十一月,壬日安産,丙位藏衣。

    其餘皆雙月。

    甲位安産,庚位藏衣。

    又雲:藏衣忌太歲方、三殺方。

    宜用稍大、平穩瓷瓶,将衣胞内安入五種果子,如棗兒、蓮子之類,每樣數枚,宜單,取再生兒之意。

    并将胞埋深土,以防畜類刨挖。

    安放平穩,令兒不驚,瓶器稍大,兒不吐乳。

    至于遊年白虎殺神,安産藏衣俱忌,太歲退一位即是也。

    如子年在亥,醜年在子,餘以類推。

     [卷之中]體玄子借地法 凡孕婦臨月,擇天月二德吉日,令善書者,先期齋戒三日。

    至日,汲新水研朱,于黃紙上焚香書曰:東借十步,西借十步,南借十步,北借十步,上借十步,下借十步,壁方之中四十餘步,安産借地。

     或有污穢,或有東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遊将軍,白虎夫人,遠去十丈,軒轅、招搖舉高十丈,天符、地軸入地十丈,令地空閑。

    産婦某氏安居,無所妨礙,無所畏忌,諸神擁護,百邪速去,急急如律令。

    書畢,帖孕歸牆壁上,則不須避忌矣。

     [卷之中]臨産須知十四則 一、孕婦似産未産須知:凡胎孕臨月,胎忽亂動而腹痛不甚,或作或止,或一二日,或三五日之後方生,名曰弄胎。

    不可孟浪坐草,須靜以待時。

    或胎水已來,腰不酸痛而不生者,亦曰弄胎。

    所以有瀝漿生,其漿流一二日不産,俟流漿漸少方生。

    倘漿來過多,恐胞幹難産,亦非所宜,須八珍時服,助其血氣可望無慮。

    又有一月前,忽然腹痛,狀如即産,卻不産者,名曰試月。

    又有腹雖痛而腰不酸痛,脈未離經而不産者。

    又有腹雖痛而未下垂,胎雖轉而兒身未正,亦非當産時也。

    要知腹中痛陣,乃兒破衣轉身也。

    氣壯者轉身自易,氣弱者轉身較難,衣薄則破速,衣濃則破遲,所以有腹痛一二日方生。

    凡孕婦須當寬心,以待其自然之勢,切不可亂用氣力強産,以緻枉命。

    至于自然當産之時,必有緊陣,如臍腹痛急,腰酸重痛,眼中如火,肛門迸急等類齊至,待兒身已正,頭到産門,用力一送即下。

    然亦有腹覺微痛或腹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