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編
關燈
小
中
大
水之劑:木通滑石瞿麥蓄車前炒栀甘草(各七分)豬苓澤瀉(各五分)白術醜牛(各六分)肉桂(三錢)通草(三錢)燈心引上水煎空心服。
另以熏洗湯濃煎一大碗,候水溫時,将龜頭入罐中浸之,使藥氣通入尿道管内(如照新法,利用水節,将藥水注入尿道中洗之,更妙),然後取後列小藥插入莖中:五倍子一枚,開一小孔,将明礬末裝入使滿,以碗片一塊掩蓋其孔,外用藥泥包裹,慢火将泥燒幹後,再入炭火中燒之,至泥發裂起煙時取出,冷定去泥,将倍、礬研末,用棉紙卷成條,塗以面糊,粘惹藥末于條上,陰幹,插入莖中,一日更換二次,不過七、八日,莖中之患即一掃而去,其膿遂亦不生矣。
然後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上天然散時亦如前法,以面糊紙條粘惹天然散入莖中,使其生肌,但不可犯發物,并内服中九丸以輔助之。
又一治法,系以牡蛎一錢,白蓮須、丹皮、棗皮、茯苓、芡實各一兩,澤瀉五錢,地黃二兩(脾胃不健者可加白術一兩,枳實一兩,麥冬一錢),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兼服中九丸、三香丸,外用下面摻藥:黃柏一兩,去皮洗淨,以豬膽一枚,将柏皮烘熱,搽豬膽汁,又烘又搽,然後研為細末備用。
腦疽 此症生于後腦骨上,其症狀為患部初時硬起一塊,因其不紅不腫,遂忽視之,及至漸漸腫痛時,方始察覺者頗不乏人。
治法初起時以麻涼膏敷之,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其毒自散;如不散時,必定成膿,可照前面治之法治之。
如穿頭膿水不幹,延至日久,恐成繭時,當以藥線日插三次,六、七日間其繭則落,用熏洗湯洗淨,以天然散生肌、平口。
對口瘡 此瘡生于後頸窩對喉之處,險症也,遷延失治,足以緻死。
治法先以麻涼膏敷之,看其疼痛若何,若敷後痛止者,是為易治之症,内服中九丸,并照治癰疔法,以清涼之劑敷散之;若初起時搔癢,皮内黑硬,如石一條橫插,影響兩耳腫痛,日輕夜重,久不成膿,飲食不思者,是犯七惡,亦照前治癰疔法,施以托裡排膿之劑,六、七日黑色轉紅,四圍起白泡,如粟米大小,内成膿而腐爛,先用熏洗湯洗之,次貼隔紙膏,至腐肉淨後,以加味天然散加雞内金末摻之,即愈。
左肩花症 此瘡生于左肩井穴上窩心内,治法與前乳花同,服中九丸生肌、平口。
右肩花症 此瘡與左肩花同,治法亦然。
左右發背症 此瘡生于左右飯匙骨上,治法與肩花同。
附骨疽 此瘡多生于大胯上有肉之處,因患者體濃,嗜食煎炒濃味,又兼酒色過度,招受風濕,緻痰濕凝滞不行,屢積而成,其初起時梆骨作脹,不甚大痛,攻起一塊,外面肉色灰白,延至期月,遂大如鬥,潮熱,頭痛,身疼,六、七日後,潮熱不退者,其大胯内之梆骨必然作痛,醫者每多作風濕痰凝或筋骨疼痛治之,故恒不效。
豈知此乃陰毒之症,故痛則日輕夜重。
治法以火蔥一斤,生姜一斤,搗爛,入鍋炒熱,用布包之,以熨痛處,冷了又換又熨,熨後再加石菖蒲二兩入内,再炒再熨,其毒必出于皮膚而轉紅腫,内服中九丸,并前方托裡之劑加人參三錢,外敷麻涼膏,至膿幹應指時,以化肉膏貼之,視肉變黑色時,以針撥開瘡頭,使膿随針出,若無膿出者,再以化肉膏插入孔内,再爛一個時辰,再用針撥,膿必出矣。
若膿久不幹者,可用藥線插入一次,以解毒膏貼之,常服中九丸,解去熱毒,方不生變,當忌發物。
鶴膝風 此症生于膝眼上兩鬼眼穴内,腫起痛如針刺,其症之起因,大抵由少年時不知保重身體,過于酒色斫喪,兼受風濕所緻。
治法在初起時,可用八法神針針入鬼眼穴内,補瀉運氣,起針後,用艾火灸十餘壯,痛即可止,内服中九丸兼藥酒,酒方如次:當歸赤芍川芎白芷防風牛膝木瓜苡仁羌活濃樸蒼術陳皮荊芥土苓熟地升麻甘草桑寄生石楠藤白蒺藜上共锉成片,布袋盛之,以好酒十斤放罐内,入藥其中,罐口用荷葉封住,放在火内燒三炷香久,冷定取起,每日空心飲之,盡量而止。
腫處以棉包裡,不可受風,以常溫暖為佳。
腳背花 此瘡生于腳背,不拘左右。
初起治法與前背花同,服中九丸,熏洗,生肌、平口。
手掌花 此瘡生于掌心中,治法與疔花相同,服中九丸,熏洗貼,生肌、平口。
耳層 此瘡生于耳内,初起微癢作腫,或外面腫而作膿,單方以胭脂水滴入耳内,亦有以鳝魚血滴入而生效者。
吾門治法,用棉紙條以漿糊潤濕,粘惹線末,曬幹後插入耳内,一日兩換,至七日後,膿水自幹而愈。
鼻 此瘡生于兩鼻孔内,有一肉瘤掉出鼻孔,常時作痛,兼出腥臭膿水,乃肺經積熱所緻也。
治法宜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祛肺熱,外用化肉膏貼肉瘤上,至肉黑時,以針撥開一孔,插入藥線三次,七日後其瘤自脫,用熏洗湯洗後,以加味天然散吹入鼻内以生肌,再服清肺之劑,以清餘毒。
清肺飲栝蒌仁(去油)桔梗黃連生地二冬陳皮(各七分)黃芩栀子連翹赤芍前胡半夏川芎茯苓豬苓木通花粉白芷(各五分)燈心引又方于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陰幹,臨用時以一分研末,再用白礬少許,棉裹塞鼻。
牙洩 此症牙龈腫痛,用水漱口,則滿牙齒流血不止,故名牙洩。
治法以止血為主,先用側柏葉一握,搗自然汁噙之,熱了又換,數次後,以後方搽之:青黛(三錢)食鹽(三錢)倍子(三錢)枯礬(一錢)百草霜(錢半)真京墨(一錢)紅褐子灰(三錢)上共和勻,以米泔水漱淨口後,将此末搽于牙龈上,内服中九丸以解熱毒。
喉風 此症喉嚨腫痛,痛不可忍,一發如雷,乃急病也。
水米不能下咽,生死危在頃刻,但亦有延至六、七日者。
治法内服中九丸,兼服加減甘桔湯及敗毒散,若外面紅腫者,以麻涼膏敷之,再吹加味冰硼散。
加減甘桔湯桔梗元參白芷防風赤芍川芎前胡獨活連翹荊芥甘草(各五分)醜牛豆根黃芩射幹生地(各五錢)竹葉(七疋引)上水煎食後服。
加味冰硼散熊膽(三分)兒茶(五分)血竭乳香沒藥硼砂寒水石(各五錢)青黛(六錢)冰片(一錢)上共研末,吹入喉中,使其盡量流出涎水,約七日後出膿,即愈。
龍癬瘡 此瘡生于胸前兩脅,初起作痛,如粟成叢,肉皮紅腫,不敢搔抓,有單方四個,或可治愈。
一方:以鏡面草為末調水搽之。
一方:用大黃末調水搽之。
一方:用田螺搗爛敷之。
一方:用海金砂末調清油搽之。
如用以上各方均不效時,可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解去熱毒,外敷麻涼膏,疼痛即止。
如患處已成膿者,用隔紙膏貼之,後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龍纏瘡(俗名纏腰) 此瘡生于腰間系帶之處,初起紅腫,痛如火燒而不可忍,約三日間破皮出水,但不成膿,乃急症也。
治法内服中九丸解毒,外用青黛敷于患處,以止其痛,看其所敷之物幹了又換;至紅腫消退而不作熱時,再以麻涼膏敷之(加倍子末一兩于膏内),如恐其幹燥,可滴入少許清油以調劑之,水幹即愈。
紫癜瘋 此瘡或生于手,或生于胸,色紫而奇癢。
治法以銅綠過五分,巴霜五分,枯礬二錢,白蠟一錢,共為細末,以核桃油搗爛和勻,作一大丸,以紙一張裹之,火上烘熱,搽塗患處,以久搽為妙,至不奇癢及肉不烏時,即告痊愈。
瘿瘤 此症有痰、氣、酒、風、血等五種之分,痰瘤穿潰後如豬腦髓;氣瘤浮泡不堅;血瘤紅線纏滿;酒瘤吃酒時則濃堅不軟,不吃酒時則軟而堅;風瘤其硬如石,受風濕則奇癢難堪。
隻有痰瘤可治,其餘四瘤皆為不治之症。
不可亂動刀針,否則翻弦不收,其症危矣。
治法宜以順氣行痰為主,藥方如下:桔梗茯苓陳皮半夏黃芩栀子防風麥冬白芷赤芍昆布海藻海帶(各五錢)木香(一錢)甘草(一錢)上水煎服,并服中九丸、金蚣丸。
若已穿頭者,用化肉膏貼之,至肉黑後,取出腐肉,以藥線日插三次,約六、七日落盡腐肉,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棉子瘡 此症多因早年患楊梅毒時,服食輕粉、汞劑過多,欲求速效,緻後日發生此種粉霜毒氣,遍身關節疼痛,骨裡潮熱,氣逆則痰不行,遂結成豆子大小之粒,漸漸長大,皮膚不紅,肉内作痛,延至日久,醫者多以行痰順氣之劑治之,屢治不效,後遂潰而出水,與棉絮相似,此刻其痛更甚,初不知其為誤服輕粉,毒入骨髓之所緻也。
治法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再加托裡排膿之劑,成膿者可治,不成膿者難治。
成膿後,用解毒膏貼之,插藥線三次,俟膿幹,取出絮團後,以熏洗湯洗淨,再摻加味天然散收功。
天泡瘡 此症肉皮赤腫,發泡痛甚,破皮後則排洩清水,痛如針刺,乃熱極也。
治法
另以熏洗湯濃煎一大碗,候水溫時,将龜頭入罐中浸之,使藥氣通入尿道管内(如照新法,利用水節,将藥水注入尿道中洗之,更妙),然後取後列小藥插入莖中:五倍子一枚,開一小孔,将明礬末裝入使滿,以碗片一塊掩蓋其孔,外用藥泥包裹,慢火将泥燒幹後,再入炭火中燒之,至泥發裂起煙時取出,冷定去泥,将倍、礬研末,用棉紙卷成條,塗以面糊,粘惹藥末于條上,陰幹,插入莖中,一日更換二次,不過七、八日,莖中之患即一掃而去,其膿遂亦不生矣。
然後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上天然散時亦如前法,以面糊紙條粘惹天然散入莖中,使其生肌,但不可犯發物,并内服中九丸以輔助之。
又一治法,系以牡蛎一錢,白蓮須、丹皮、棗皮、茯苓、芡實各一兩,澤瀉五錢,地黃二兩(脾胃不健者可加白術一兩,枳實一兩,麥冬一錢),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兼服中九丸、三香丸,外用下面摻藥:黃柏一兩,去皮洗淨,以豬膽一枚,将柏皮烘熱,搽豬膽汁,又烘又搽,然後研為細末備用。
腦疽 此症生于後腦骨上,其症狀為患部初時硬起一塊,因其不紅不腫,遂忽視之,及至漸漸腫痛時,方始察覺者頗不乏人。
治法初起時以麻涼膏敷之,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其毒自散;如不散時,必定成膿,可照前面治之法治之。
如穿頭膿水不幹,延至日久,恐成繭時,當以藥線日插三次,六、七日間其繭則落,用熏洗湯洗淨,以天然散生肌、平口。
對口瘡 此瘡生于後頸窩對喉之處,險症也,遷延失治,足以緻死。
治法先以麻涼膏敷之,看其疼痛若何,若敷後痛止者,是為易治之症,内服中九丸,并照治癰疔法,以清涼之劑敷散之;若初起時搔癢,皮内黑硬,如石一條橫插,影響兩耳腫痛,日輕夜重,久不成膿,飲食不思者,是犯七惡,亦照前治癰疔法,施以托裡排膿之劑,六、七日黑色轉紅,四圍起白泡,如粟米大小,内成膿而腐爛,先用熏洗湯洗之,次貼隔紙膏,至腐肉淨後,以加味天然散加雞内金末摻之,即愈。
左肩花症 此瘡生于左肩井穴上窩心内,治法與前乳花同,服中九丸生肌、平口。
右肩花症 此瘡與左肩花同,治法亦然。
左右發背症 此瘡生于左右飯匙骨上,治法與肩花同。
附骨疽 此瘡多生于大胯上有肉之處,因患者體濃,嗜食煎炒濃味,又兼酒色過度,招受風濕,緻痰濕凝滞不行,屢積而成,其初起時梆骨作脹,不甚大痛,攻起一塊,外面肉色灰白,延至期月,遂大如鬥,潮熱,頭痛,身疼,六、七日後,潮熱不退者,其大胯内之梆骨必然作痛,醫者每多作風濕痰凝或筋骨疼痛治之,故恒不效。
豈知此乃陰毒之症,故痛則日輕夜重。
治法以火蔥一斤,生姜一斤,搗爛,入鍋炒熱,用布包之,以熨痛處,冷了又換又熨,熨後再加石菖蒲二兩入内,再炒再熨,其毒必出于皮膚而轉紅腫,内服中九丸,并前方托裡之劑加人參三錢,外敷麻涼膏,至膿幹應指時,以化肉膏貼之,視肉變黑色時,以針撥開瘡頭,使膿随針出,若無膿出者,再以化肉膏插入孔内,再爛一個時辰,再用針撥,膿必出矣。
若膿久不幹者,可用藥線插入一次,以解毒膏貼之,常服中九丸,解去熱毒,方不生變,當忌發物。
鶴膝風 此症生于膝眼上兩鬼眼穴内,腫起痛如針刺,其症之起因,大抵由少年時不知保重身體,過于酒色斫喪,兼受風濕所緻。
治法在初起時,可用八法神針針入鬼眼穴内,補瀉運氣,起針後,用艾火灸十餘壯,痛即可止,内服中九丸兼藥酒,酒方如次:當歸赤芍川芎白芷防風牛膝木瓜苡仁羌活濃樸蒼術陳皮荊芥土苓熟地升麻甘草桑寄生石楠藤白蒺藜上共锉成片,布袋盛之,以好酒十斤放罐内,入藥其中,罐口用荷葉封住,放在火内燒三炷香久,冷定取起,每日空心飲之,盡量而止。
腫處以棉包裡,不可受風,以常溫暖為佳。
腳背花 此瘡生于腳背,不拘左右。
初起治法與前背花同,服中九丸,熏洗,生肌、平口。
手掌花 此瘡生于掌心中,治法與疔花相同,服中九丸,熏洗貼,生肌、平口。
耳層 此瘡生于耳内,初起微癢作腫,或外面腫而作膿,單方以胭脂水滴入耳内,亦有以鳝魚血滴入而生效者。
吾門治法,用棉紙條以漿糊潤濕,粘惹線末,曬幹後插入耳内,一日兩換,至七日後,膿水自幹而愈。
鼻 此瘡生于兩鼻孔内,有一肉瘤掉出鼻孔,常時作痛,兼出腥臭膿水,乃肺經積熱所緻也。
治法宜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祛肺熱,外用化肉膏貼肉瘤上,至肉黑時,以針撥開一孔,插入藥線三次,七日後其瘤自脫,用熏洗湯洗後,以加味天然散吹入鼻内以生肌,再服清肺之劑,以清餘毒。
清肺飲栝蒌仁(去油)桔梗黃連生地二冬陳皮(各七分)黃芩栀子連翹赤芍前胡半夏川芎茯苓豬苓木通花粉白芷(各五分)燈心引又方于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陰幹,臨用時以一分研末,再用白礬少許,棉裹塞鼻。
牙洩 此症牙龈腫痛,用水漱口,則滿牙齒流血不止,故名牙洩。
治法以止血為主,先用側柏葉一握,搗自然汁噙之,熱了又換,數次後,以後方搽之:青黛(三錢)食鹽(三錢)倍子(三錢)枯礬(一錢)百草霜(錢半)真京墨(一錢)紅褐子灰(三錢)上共和勻,以米泔水漱淨口後,将此末搽于牙龈上,内服中九丸以解熱毒。
喉風 此症喉嚨腫痛,痛不可忍,一發如雷,乃急病也。
水米不能下咽,生死危在頃刻,但亦有延至六、七日者。
治法内服中九丸,兼服加減甘桔湯及敗毒散,若外面紅腫者,以麻涼膏敷之,再吹加味冰硼散。
加減甘桔湯桔梗元參白芷防風赤芍川芎前胡獨活連翹荊芥甘草(各五分)醜牛豆根黃芩射幹生地(各五錢)竹葉(七疋引)上水煎食後服。
加味冰硼散熊膽(三分)兒茶(五分)血竭乳香沒藥硼砂寒水石(各五錢)青黛(六錢)冰片(一錢)上共研末,吹入喉中,使其盡量流出涎水,約七日後出膿,即愈。
龍癬瘡 此瘡生于胸前兩脅,初起作痛,如粟成叢,肉皮紅腫,不敢搔抓,有單方四個,或可治愈。
一方:以鏡面草為末調水搽之。
一方:用大黃末調水搽之。
一方:用田螺搗爛敷之。
一方:用海金砂末調清油搽之。
如用以上各方均不效時,可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解去熱毒,外敷麻涼膏,疼痛即止。
如患處已成膿者,用隔紙膏貼之,後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龍纏瘡(俗名纏腰) 此瘡生于腰間系帶之處,初起紅腫,痛如火燒而不可忍,約三日間破皮出水,但不成膿,乃急症也。
治法内服中九丸解毒,外用青黛敷于患處,以止其痛,看其所敷之物幹了又換;至紅腫消退而不作熱時,再以麻涼膏敷之(加倍子末一兩于膏内),如恐其幹燥,可滴入少許清油以調劑之,水幹即愈。
紫癜瘋 此瘡或生于手,或生于胸,色紫而奇癢。
治法以銅綠過五分,巴霜五分,枯礬二錢,白蠟一錢,共為細末,以核桃油搗爛和勻,作一大丸,以紙一張裹之,火上烘熱,搽塗患處,以久搽為妙,至不奇癢及肉不烏時,即告痊愈。
瘿瘤 此症有痰、氣、酒、風、血等五種之分,痰瘤穿潰後如豬腦髓;氣瘤浮泡不堅;血瘤紅線纏滿;酒瘤吃酒時則濃堅不軟,不吃酒時則軟而堅;風瘤其硬如石,受風濕則奇癢難堪。
隻有痰瘤可治,其餘四瘤皆為不治之症。
不可亂動刀針,否則翻弦不收,其症危矣。
治法宜以順氣行痰為主,藥方如下:桔梗茯苓陳皮半夏黃芩栀子防風麥冬白芷赤芍昆布海藻海帶(各五錢)木香(一錢)甘草(一錢)上水煎服,并服中九丸、金蚣丸。
若已穿頭者,用化肉膏貼之,至肉黑後,取出腐肉,以藥線日插三次,約六、七日落盡腐肉,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棉子瘡 此症多因早年患楊梅毒時,服食輕粉、汞劑過多,欲求速效,緻後日發生此種粉霜毒氣,遍身關節疼痛,骨裡潮熱,氣逆則痰不行,遂結成豆子大小之粒,漸漸長大,皮膚不紅,肉内作痛,延至日久,醫者多以行痰順氣之劑治之,屢治不效,後遂潰而出水,與棉絮相似,此刻其痛更甚,初不知其為誤服輕粉,毒入骨髓之所緻也。
治法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再加托裡排膿之劑,成膿者可治,不成膿者難治。
成膿後,用解毒膏貼之,插藥線三次,俟膿幹,取出絮團後,以熏洗湯洗淨,再摻加味天然散收功。
天泡瘡 此症肉皮赤腫,發泡痛甚,破皮後則排洩清水,痛如針刺,乃熱極也。
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