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醫鑒病鑒

關燈
炫人者是也陶氏序雲醫為司命之寄。

    不可權飾妄造今之承籍者多恃名。

    不能精心研習。

    郡國諸人。

    皆尚聲譽。

    不取實學聞風競獎。

    季命虛聲。

    良可惜也。

    徐春甫曰術不精則殺人。

    深怪世醫徒修邊幅習以口給。

    凡有治療。

    率爾狂誕。

    偶然幸效。

    需索百端。

    至誤傷則曰盡命。

    俗多習此為套。

    而曰醫學無難。

    語雲學到知羞處。

    方知藝不精。

    則又澌滅愧恥之心矣。

    支秉中曰昔越人因公扈志強氣弱。

    足于謀而餒于斷。

    趙齊嬰志弱氣強。

    少于慮而傷于專。

    乃飲以藥酒。

    而易置二人之心。

    使俱為名士。

    予觀今之求醫者。

    率以有時名者為重。

    初不計其書之讀不讀。

    脈之明不明。

    謂之時醫福醫名醫。

    一承權貴所舉。

    辄憑治療。

    雖殺其身。

    委命無怨。

    故為醫者往往奔走權門。

     谄容卑能。

    以求吹薦。

    綱利沽名。

    知者笑議仁心仁聞毫蔑有也安得飲以藥酒而易其心乎但若輩病患膏肪。

    牢不可破。

    真無法可治者。

    區區藥酒雲乎哉。

    愚又以為若輩形之龐也。

    類有德。

    聲之宏也類有能其黔之驢也夫。

     [卷之六:醫鑒]時醫即庸醫 徐東臯雲俗雲明醫不如時醫。

    蓋謂時醫雖不讀書明理。

    以其有時運造化。

    亦能僥效。

    常自矜雲趁我十年運。

    有病快來醫。

    又雲饒爾熟讀王叔和。

    不如我見病症多。

    裡諺有雲左心小腸肝膽腎。

    時來每日有千錢。

    所謂明醫不如時醫。

    良以有此也。

    衛生寶鑒有一醫者一人病四肢困倦躁熱。

    自汗氣短。

    飲食少進。

    咳嗽痰涎。

    胸膈不利。

    大便秘。

    形羸。

    一歲更數醫不愈。

    或曰某處有時醫雖不精方書。

    不明脈候。

    看症極多。

    治無不效患者信而延治。

    及至診之曰此病食滞。

    予治多矣。

    許必效。

    遂灸肺俞。

    藥以蠲飲等丸并消導之劑。

    不數服大便洩瀉。

    加以腹痛。

    飲食不進而殁。

    經雲形氣不足。

    病氣不足。

    瀉之則重不足。

    此陰陽俱弱。

    血氣皆盡。

    補之惟恐不及。

    反以小毒之劑瀉之虛之又虛損之又損不死何待夫明醫治病先審歲運太過不及次察形氣勇怯之殊病有虛實淺深在髒在腑之别治有緩急反正之異況醫為人之司命。

    不精則殺人。

    今之患者不達此理。

    委命時醫。

    其與自暴自棄。

    甘填溝壑者何異哉。

    嗟乎如此庸流。

    滔滔皆是。

    其奈之何。

     [卷之六:醫鑒]奸醫 薛氏醫案雲辛醜年餘在嘉興屠漸山第有林二守不時昏愦。

    請餘治之。

    谵語不絕。

    脈洪大。

    按之如無。

    此陽虛之病也。

    當用參附湯治之。

    有原醫者陽喜而迎曰。

    先得我心所同然。

    遂服之。

    即靜睡而進食午後再劑神思如故。

    其脈頓斂。

    餘返後。

    又詐雲用附子多矣。

    吾以黃連解之。

    陰仍用參附湯。

    竊觀仲景先生治傷寒雲桂枝下咽。

    陽盛則斃硝黃入胃。

    陰盛乃亡。

    不辨而自明矣。

    吾恐前言。

    緻誤患者。

    故表而出之。

    此立齋先生言也。

    愚以為此乃奸詭小人。

    推是念。

    何啻專務排擠操心讒妒已哉。

    或有窺病家之豐實。

    則朋謀而索質。

    假危言以示吓者。

    或病本易治。

    故投峻劑。

    緻令變症驚惶。

    從中詐财者。

    或病屬危急。

    誘利不遂。

    姑投緩劑。

    因緻因循誤死者。

    或值内亂之家。

    孤孽之子。

    牆競。

    産房帷妒寵。

    讦訟挾雠者乘病圖害假手進毒若輩唯利是圖絕人之嗣喪人之生既壞心術複壞仁術密藏陷阱殘忍窮奸孰奸于此乎古人教人延醫煎藥必素親信者始可托。

    旨深矣。

    其操危慮患之夫。

    尤當謹毖。

     [卷之六:醫鑒]淫醫 俗傳錢铿以妖淫敗道。

    殒厥修齡。

    呂仙亦為采補。

    受摘塵寰。

    今昔缙紳名公。

    耄年惑于方士。

    演術禦女。

    遭害傾生者按踵矣。

    老子曰房中之術。

    能生人亦能殺人。

    吾恐迷情枕席。

    全生者少。

    一遘芳華粉黛。

    誰是鐵心漢。

    能不動念乃至捐軀以徇抑何愚甚。

    仙茅一藥物耳。

    本草極贊其能壯陽益腎東海張弼刺之曰。

    使君昨日才持去。

    今日人來乞墓銘。

    丹溪亦論辟房中補益之非。

    萬曆年間江右世醫龔應圓者一代良工也着福壽丹書教人采戰之法詳列方論誨淫敗德絕人長命真岐黃之罪人也近來有等匪人借醫求食不通經書不谙方脈。

    乃專務旁門秘煉毒丸。

     獻媚權貴。

    枉道取悅挾此為載質之資。

    為肇名之端。

    豈知斯藥非剽悍之金石則毒烈之芳草燔灼腸胃耗竭精髓是醫本以活人而乃以殺人故曰淫醫不特此也。

    又有素行不端之徒。

    遇診婦寡女啟念挑淫。

    線索傳情術以濟奸無良極矣故孫思邈有雲心欲小而膽欲大才欲圓而行欲方。

     是瓜李之嫌。

    士君子最當避忌而存心光明正大尤是醫家本分事。

     [卷之六:醫鑒]女醫 語雲甯醫十男子莫醫一婦人。

    誠難之矣。

    世間有等癡愚蠢漢。

    以妻外家子女之性命付之醫婆之手。

    被其妄治傷生者衆矣。

    夫男子業醫。

    尚且庸謬。

    況婦人目不識丁。

    手不辨脈。

    一憑長舌取悅裙钗。

    三指藏刀。

    甘受隐戮。

    良足鑒耳。

    雖然此等狂潑。

    豈無所長乎。

    但其所挾下胎之藥。

    自謂最驗,故每見閨阃失節之婦。

    信其誘弄暧昧隐曲。

    無所不為。

    所以先輩着治家訓禁。

    六婆不入門。

    思之。

     [卷之六:醫鑒]瘍醫 醫甯小道乎而習醫之人則多小人也因人而輕醫所從來矣至吮癰痔。

    稱曰瘍醫尤是卑庸之流。

    世愈薄之。

    雖曰科分内外。

    症有表裡。

    豈知皮毛肌肉。

    悉系五髒六腑十二經絡。

    所聯屬灌溉者而外之瘡瘍由内之感發也何可膜外視之每見外科之醫。

    罔顧元氣虛實。

    病機寒熱。

    固執成方。

    概投涼劑。

    夫在元氣形氣病氣俱實者。

    用之則宜。

    設若俱虛。

    甯不傷生乎。

    若令外科治外。

    内科治内。

    必察脈氣完虧。

    庶免夭枉。

    若丹溪詳言癰疽之治。

    義可知矣。

     以上十三種醫評。

    陋識如餘不揣方人之譏。

    總緣生靈起見。

    特因其品行之貞邪。

    學識之賢愚。

     而直揭之。

    使世之患者識所慎擇焉。

     [卷之六:醫鑒]喻言 餘壯歲挾少年結燕趙遊。

    連镳驅馳。

    每見轅下畜。

    性甚穎。

    甫束鞍辔。

    待人乘騎。

    及粼粼登程。

    遵我周道。

    無迷岐路。

    遇小溝隙側徑。

    且能纡回屈曲而行。

    抵宿館停蹄。

    及執鞭者至。

     卸以載。

    揭以鞍镫。

    便自揚揚然入廄索食矣。

    日複如是。

    餘因詢曰。

    何以一畜而靈慧乃爾。

    比執鞭者曰。

    豢一騾驢可供三十年之用。

    每歲長途往反。

    不下六七度彼蓋輸蹄絡繹積有歲月故極熟于裡道館舍無煩鞭策耳越旬日過邯鄲薪米騰貴。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