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噫!節勞逸,氣血自然循常;甘淡伯,水土随處可襲。
氣失其平之謂疾,有升無降之謂逆。
或為胸腹痞滿,或為脅疝痛刺。
分氣、順氣、降氣、撞氣用何方?辛涼、辛平、辛溫、辛熱任君擇。
木香分氣丸木香、甘松各一兩,甘草六兩,香附一斤,莪術半斤,為末,糊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姜湯橘皮煎湯任下。
治一切氣逆,心胸痞悶,腹脅虛脹。
或加丁皮、藿香、姜黃、砂仁、檀香,常服寬中進食。
木香順氣丸木香、蘿蔔子、大腹皮各五錢,枳殼、陳皮、香附各一兩,黑醜六兩,故紙一兩,使氣升降而歸于腎也,為末,水丸梧子大。
每五六十丸,溫水下。
沉香降氣湯沉香二錢,砂仁五錢,甘草一兩二錢,香附四兩,為末。
每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服。
治陰陽壅滞,氣不升降,胸膈痞悶,喘促短氣,噎醋吞酸,肝胃留飲,脅下支結妨悶。
阿魏撞氣丸小茴、青皮、甘草、陳皮、莪術、川芎各一兩,生姜四兩,用鹽五錢淹一宿,胡椒、白芷、肉桂、砂仁、丁香皮炒各五錢,為末,用阿魏一錢半和面糊丸芡實大,每藥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每三五丸,男子氣痛炒姜鹽湯下,婦人血氣痛醋湯下。
治五種噎疾,九種心痛,癖氣塊,冷氣攻刺,腹痛腸鳴,嘔吐酸水,男子疝氣,女人血氣。
交感丹,治郁甚矣脫營; 茯神四兩,香附一斤,為末,蜜丸彈子大。
每一丸,空心細嚼,用本方加甘草少許為末,調熱湯送下。
治心腎不交,驚悸痞塞,食少遺精夢洩,大能益氣清神,降火升水。
清氣湯,退熱煩也氣逆。
退熱清氣湯柴胡、橘皮、茯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錢,香附七分,川芎五分,砂仁七粒,木香、甘草各三分,姜煎溫服。
治氣逆身熱,中脘痞滿。
破氣滞,枳橘須加引經; 枳橘湯橘皮八錢,枳殼一錢半,生姜四錢,郁甚加姜黃少許,水煎食遠溫服。
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須審氣滞何部分,以引經藥導之。
橘皮一物湯:橘皮洗淨一兩,新汲水煎溫服。
治諸氣攻刺及感風寒暑濕初證通用,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妨悶,嘔吐吞酸。
止刺痛,蒼莎善能清隔。
清膈蒼莎丸蒼術二兩,香附一兩半,黃芩、黃連各五錢,為末,用紅熟栝蒌去皮搗糊和丸綠豆大,每三十丸溫湯下。
治因濕熱痰水氣滞。
枳實薤白(湯)除胸痹,枳殼一枚,薤白二兩,濃樸一兩,肉桂、栝蒌仁各五錢,先煮枳、樸減半,入諸藥煎濃,食遠服。
治心中痞滿,此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木香槟榔(丸)消膈食。
木香、枳殼、青皮、杏仁、槟榔各一兩,郁李仁、皂角、半夏曲各二兩,為末,别用皂角熬膏,入蜜少許,和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食後姜湯下。
導三焦,寬胸膈,破痰逐飲,快氣消食。
一方去杏仁、皂角、半夏、郁李仁、加當歸、黃連、黃芩、黃柏、陳皮、三棱、莪術、大黃、牽牛,糊丸服。
治濕熱濕痰,氣實耳聾,兼治諸氣諸積,腹脹痢疾。
神保(丸)一切痛疼, 全蠍七個,巴霜十個,木香、胡椒各二錢半,為末,蒸餅丸麻子大。
朱砂為衣,每五七丸。
心膈痛,柿蒂、燈心煎湯下;腹痛,柿蒂、煨姜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肺氣甚者,以白礬、蛤粉各二錢,黃丹一錢,同研煎桑白皮、糯米飲下;氣小喘,隻用桑白皮,糯米飲下;脅不痛,炒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入槟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煎湯下;宿食不消,茶酒漿任下。
治諸積氣痛,項背注痛,宣通髒腑。
仙傳一塊氣(丸)積。
補骨脂、幹漆、幹姜、姜黃俱炒,莪術、三棱、玄胡索、木香、砂仁、使君子、五靈脂、人參、白術、茴香、槟榔、肉豆蔻、丁香、丁皮、茯苓、雷丸、大黃、枳殼、巴豆(炒)各一錢一字,蘿蔔子(炒)、青皮、陳皮各五錢,皂角一片,芫花五分,牽牛、大麥芽各炒一兩,為末,醋糊丸綠豆大
氣失其平之謂疾,有升無降之謂逆。
或為胸腹痞滿,或為脅疝痛刺。
分氣、順氣、降氣、撞氣用何方?辛涼、辛平、辛溫、辛熱任君擇。
木香分氣丸木香、甘松各一兩,甘草六兩,香附一斤,莪術半斤,為末,糊丸梧子大。
每三十丸,姜湯橘皮煎湯任下。
治一切氣逆,心胸痞悶,腹脅虛脹。
或加丁皮、藿香、姜黃、砂仁、檀香,常服寬中進食。
木香順氣丸木香、蘿蔔子、大腹皮各五錢,枳殼、陳皮、香附各一兩,黑醜六兩,故紙一兩,使氣升降而歸于腎也,為末,水丸梧子大。
每五六十丸,溫水下。
沉香降氣湯沉香二錢,砂仁五錢,甘草一兩二錢,香附四兩,為末。
每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服。
治陰陽壅滞,氣不升降,胸膈痞悶,喘促短氣,噎醋吞酸,肝胃留飲,脅下支結妨悶。
阿魏撞氣丸小茴、青皮、甘草、陳皮、莪術、川芎各一兩,生姜四兩,用鹽五錢淹一宿,胡椒、白芷、肉桂、砂仁、丁香皮炒各五錢,為末,用阿魏一錢半和面糊丸芡實大,每藥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每三五丸,男子氣痛炒姜鹽湯下,婦人血氣痛醋湯下。
治五種噎疾,九種心痛,癖氣塊,冷氣攻刺,腹痛腸鳴,嘔吐酸水,男子疝氣,女人血氣。
交感丹,治郁甚矣脫營; 茯神四兩,香附一斤,為末,蜜丸彈子大。
每一丸,空心細嚼,用本方加甘草少許為末,調熱湯送下。
治心腎不交,驚悸痞塞,食少遺精夢洩,大能益氣清神,降火升水。
清氣湯,退熱煩也氣逆。
退熱清氣湯柴胡、橘皮、茯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錢,香附七分,川芎五分,砂仁七粒,木香、甘草各三分,姜煎溫服。
治氣逆身熱,中脘痞滿。
破氣滞,枳橘須加引經; 枳橘湯橘皮八錢,枳殼一錢半,生姜四錢,郁甚加姜黃少許,水煎食遠溫服。
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須審氣滞何部分,以引經藥導之。
橘皮一物湯:橘皮洗淨一兩,新汲水煎溫服。
治諸氣攻刺及感風寒暑濕初證通用,凡酒食所傷,中脘痞塞妨悶,嘔吐吞酸。
止刺痛,蒼莎善能清隔。
清膈蒼莎丸蒼術二兩,香附一兩半,黃芩、黃連各五錢,為末,用紅熟栝蒌去皮搗糊和丸綠豆大,每三十丸溫湯下。
治因濕熱痰水氣滞。
枳實薤白(湯)除胸痹,枳殼一枚,薤白二兩,濃樸一兩,肉桂、栝蒌仁各五錢,先煮枳、樸減半,入諸藥煎濃,食遠服。
治心中痞滿,此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木香槟榔(丸)消膈食。
木香、枳殼、青皮、杏仁、槟榔各一兩,郁李仁、皂角、半夏曲各二兩,為末,别用皂角熬膏,入蜜少許,和丸梧子大。
每五十丸,食後姜湯下。
導三焦,寬胸膈,破痰逐飲,快氣消食。
一方去杏仁、皂角、半夏、郁李仁、加當歸、黃連、黃芩、黃柏、陳皮、三棱、莪術、大黃、牽牛,糊丸服。
治濕熱濕痰,氣實耳聾,兼治諸氣諸積,腹脹痢疾。
神保(丸)一切痛疼, 全蠍七個,巴霜十個,木香、胡椒各二錢半,為末,蒸餅丸麻子大。
朱砂為衣,每五七丸。
心膈痛,柿蒂、燈心煎湯下;腹痛,柿蒂、煨姜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肺氣甚者,以白礬、蛤粉各二錢,黃丹一錢,同研煎桑白皮、糯米飲下;氣小喘,隻用桑白皮,糯米飲下;脅不痛,炒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入槟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煎湯下;宿食不消,茶酒漿任下。
治諸積氣痛,項背注痛,宣通髒腑。
仙傳一塊氣(丸)積。
補骨脂、幹漆、幹姜、姜黃俱炒,莪術、三棱、玄胡索、木香、砂仁、使君子、五靈脂、人參、白術、茴香、槟榔、肉豆蔻、丁香、丁皮、茯苓、雷丸、大黃、枳殼、巴豆(炒)各一錢一字,蘿蔔子(炒)、青皮、陳皮各五錢,皂角一片,芫花五分,牽牛、大麥芽各炒一兩,為末,醋糊丸綠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