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十二)

關燈


    每三五丸至十丸,茶酒任下。

    取積,陳皮煎湯下十五丸;如傷食,就以所傷之物煎湯下。

    治氣喘,心氣、膈氣、脅氣、疝氣、腰氣、腳氣、積氣。

    瘴氣,兼治不伏水土氣,酒食氣傷。

    不思飲食,赤白痢疾,女人幹血氣,小兒積證,久服治痨瘵亦效。

    不助虛陽,不損真氣,又能殺蟲。

     單芙蓉散用芙蓉葉,有花帶花,有子帶子,采一朵搗泥爛,将井水濾去渣即效。

    治男無室,女無夫,思欲動火,以緻胃脘諸痛,自汗,唇紅頰赤,脈亂。

     噫!勿以喜怒斫元氣,養性全功;勿以腸胃暖生冷,保身上策。

     氣屬陽而血屬陰,陽有餘而陰不足。

    挾火則必妄行,有郁則便凝蓄,吐血熱者四生搗汁,山栀雞蘇兮,古葛連和膏為丸如梧;
四生丸生薄荷、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細搗為丸雞子大。

    每一丸,水煎或鹽湯化服。

    治血熱妄行吐衄。

     山栀地黃湯山栀一錢二分,生地、芍藥、知母、貝母、栝蒌仁各一錢,天花粉、牡丹皮、麥門冬水煎服。

     治痰積熱,先痰後血。

     雞蘇散薄荷、黃、生地、阿膠、貝母、白茅根各五分,桔梗、麥門冬、甘草各二分半,姜煎服。

    治勞傷肺經,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龍腦雞蘇丸薄荷一斤,麥門冬四兩,蒲黃、阿膠各二兩,甘草一兩半,人參、黃各一兩,為末,銀柴胡、木通各二兩,用湯半碗浸二宿取汁,用蜜兩斤,煉一二沸,入生地末六兩攪勻,入柴木汁慢火熬成膏,然後将前末同和為丸豌豆大。

    每二十丸,嚼破熟水下。

    虛寒煩渴驚悸,人參煎湯下;咳唾葉衄下血,麥門冬煎湯下;血淋,茅花煎湯調百草霜末下;諸淋,車前子煎湯下。

    治心中郁熱煩渴,涼上膈,解酒毒及諸血發寒熱,驚悸勞煩,咳嗽諸淋,胃熱口臭,肺熱喉腥,脾疸口甜,膽疸口苦,并皆治之。

    一方去門冬、參、膠、蒲黃、木通、柴胡、加荊、防、菊花、片腦、川芎、桔梗,蜜丸,麥門冬煎湯下。

     古葛連丸葛花、黃連各四兩為末,用大黃末熬膏為丸梧子大。

    每百丸溫水下,或煎服亦可。

    治飲酒過多,熱蘊胸膈,以緻吐衄。

     吐血虛者三黃補血,參柏狗膽兮,好京墨磨蛋化水一掬。

    
三黃補血湯熟地一錢,生地、黃、當歸各八分,白芍七分,柴胡、升麻、牡丹皮、川芎各五分,水煎服。

    治諸血不止,自汗身熱。

     加減四物湯生地、當歸、白芍、山栀、牡丹皮、貝母、知母、黃柏、陳皮、白術、甘草、玄參、麥門冬各等分,水煎服。

    如身熱,加地骨皮、子芩;嘔吐血,加知母、石膏以瀉胃火;衄咳血,加茅根、黃芩以瀉肺火;唾咯血,加栀、柏及肉桂少許以瀉腎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幹姜、柏葉、茜根、大小薊;便血不止,加槐花、地榆、百草霜;溺血不止,倍山栀,加車子、小薊、黃連俱炒焦;諸失血久,加升麻、阿膠、人參,入童便、姜汁、韭汁。

     古參柏糊沙參、側柏葉各一錢半,為末,入飛羅面三錢,水調如糊啜服。

    治男婦九竅血如泉湧。

    或用生地、藕節、生梨搗汁,磨京墨徐徐服之;或生姜蘸百草霜含咽;或荊芥燒灰,米飲調服。

     狗膽丸五靈脂為末,用狗膽汁和丸芡實大。

    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進白粥,不可太多。

    治男婦連日吐血不止。

     單京墨丸京墨二兩,為末,用雞子白三個和丸梧子大。

    每十丸,生地黃汁下,治吐血、衄血。

    一方用烏雞子白以手磨千百次,自然化成水,入人參末二錢,調勻五更服,服時不得語,仰啜自然,覺心肺俱涼,滿口津液而吐咯血止。

     衄血解郁,天地茜梅莎芎; 解郁湯柴胡、黃連、黃芩、黃、地骨皮、生地、熟地、白芍各等分,水煎服。

     古天地膠天門冬一斤,熟地黃八兩,蜜丸酒下,治咳血,又可辟谷。

    或用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