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用藥賦(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傷冷木香丁香以暖脾,
木香見丸巴霜五錢,荊三棱、神曲各十兩,木香、柴胡各二兩,香附、石三棱、草豆蔻各五兩,升麻三兩,為末,蒸餅丸綠豆大。
每二十丸白湯下,量所傷服之。
治傷生冷,心腹滿痛。
丁香脾積丸良姜醋煮、丁香、木香、巴豆各五錢,莪術、三棱各二兩,青皮一兩,皂莢燒灰三片,百草霜三匙,為末,糊丸麻子大。
每十丸至二十丸,五更湯下,利去三五行,以粥補住。
治諸般食積氣滞,胸膈脹滿,心腹刺痛。
如止脾積氣,陳皮煎湯下;吐酸,姜湯下;嘔吐,藿香、甘草煎湯下;小腸氣,炒茴香酒下;婦人氣血刺痛,醋湯下;嘔吐,菖蒲煎湯下;小兒疳氣,使君子煎湯下。
食熱二黃大黃堪備急。
二黃丸黃芩二兩,黃連一兩,升麻、柴胡各三錢,甘草二錢,枳實五錢,為末,蒸餅丸綠豆大。
每五七十丸,白湯或姜湯下。
治傷熱食痞,兀兀欲吐,煩悶不安。
大黃備急丸大黃、幹姜、巴豆各等分為末,蜜丸小豆大。
每三丸,熱水或酒下,量大小服之,忌生冷肥膩。
治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口噤屍厥,卒死等證。
除原散用原食傷物燒存性為末,以連根韭菜一握搗汁調服,過一二時服下藥催之,其所傷之物即下而愈。
星術丸牛膽、南星、白術、石膏、黃芩、芍藥、薄荷各等分為末,砂糖調成膏,津液化下,或為丸服亦好。
治吃茶成癖。
寬中山楂,全資神曲作糊; 單山楂丸山楂蒸熟曬幹為末,神曲煮糊丸梧子大。
每六七十丸,白湯下。
治脅膈痞悶,停滞飲食。
保和枳術,妙在荷葉搗汁。
保和丸山楂六兩,神曲、半夏、茯苓各二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為末,蒸餅丸梧子大。
每七八十丸,白湯下。
治一切食積,健脾加白術六兩,名大安丸。
枳術丸白術二兩或三兩,枳實一兩為末;先将荷葉搗,水浸米煮飯半熟,帶飯湯入完荷葉内,就灰火中煨熟,和前末搗丸綠豆大。
每五六十丸,米湯下。
此法一補一消,醫中王道,近世率以辛熱助火消陰,緻令胃火益旺,脾陰愈消,變為腸胃幹枯燥結,不知脾胃屬土屬濕,濕熱之病十常八九,豈可偏用熱劑?如傷胃脘,心腹滿悶,肢體沉重,加蘿蔔子五錢,神曲一兩,紅花一錢;傷濕熱不化,加茯苓、芩、連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神曲糊丸服;傷豆粉、濕面、油膩,加半夏、神曲各一兩,陳皮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錢;傷酥酪乳餅,一切冷病,加除濕湯一料:車前子,澤瀉各五錢,神曲一兩,幹生姜、半夏、紅花、甘草各三錢,茯苓七錢;氣弱食少,加陳皮;飲食難化,疼痛洩瀉,加人參、白芍、神曲、麥芽各一兩,砂仁、木香各五錢;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氣吞酸,或酒積洩結痛,加黃連、白芍、陳皮各一兩,石膏、甘草各五錢,砂仁、木香各二錢,川芎四錢;痞塊,加黃連、濃樸各五錢;積堅,加莪術、昆布各三錢;傷冷腹痛溏洩,加半夏一兩,砂仁、幹姜、神曲、麥芽各五錢;挾氣傷食,加川芎、香附各一兩,木香、黃連各五錢;胸膈不利,過服香燥,以緻胃脘幹燥,噎膈反胃。
加黃連、山栀、桔梗、甘草、石膏各五錢,白芍、當歸各一兩;胸膈頑痰交結,大便燥閉,加芒硝五錢;素有痰加半夏、陳皮、茯苓各一兩,芩、連各五錢;素有氣加木香一兩;能食好食,食後反飽難化,此胃火旺,脾陰虛也,加白芍一兩半,石膏一兩,人參七錢,甘草五錢,黃連、香附、木香各四錢;年高人脾虛血燥,易饑易飽,便燥,加白芍、當歸各一兩,人參七錢,升麻、甘草各四錢,山楂、麥芽、桃仁各五錢。
枳術湯枳實、白術等分,荷葉少許,水煎服。
治心腹堅大如盤,飲水所作,名曰氣分。
脾冷而食不磨,參草術兮,砂豆陳皮等分; 加減補中湯人參、黃、甘草、白術、砂仁、肉豆蔻、陳皮各等分,水煎服。
胃寒而飲不消,蒼樸橘甘兮,白蔻參苓再入。
豆蔻平胃散蒼術、陳皮、濃樸、甘草、白豆蔻、人參、茯苓等分由人,姜煎溫服。
治積因名立五方,全憑損增;
每二十丸白湯下,量所傷服之。
治傷生冷,心腹滿痛。
丁香脾積丸良姜醋煮、丁香、木香、巴豆各五錢,莪術、三棱各二兩,青皮一兩,皂莢燒灰三片,百草霜三匙,為末,糊丸麻子大。
每十丸至二十丸,五更湯下,利去三五行,以粥補住。
治諸般食積氣滞,胸膈脹滿,心腹刺痛。
如止脾積氣,陳皮煎湯下;吐酸,姜湯下;嘔吐,藿香、甘草煎湯下;小腸氣,炒茴香酒下;婦人氣血刺痛,醋湯下;嘔吐,菖蒲煎湯下;小兒疳氣,使君子煎湯下。
食熱二黃大黃堪備急。
二黃丸黃芩二兩,黃連一兩,升麻、柴胡各三錢,甘草二錢,枳實五錢,為末,蒸餅丸綠豆大。
每五七十丸,白湯或姜湯下。
治傷熱食痞,兀兀欲吐,煩悶不安。
大黃備急丸大黃、幹姜、巴豆各等分為末,蜜丸小豆大。
每三丸,熱水或酒下,量大小服之,忌生冷肥膩。
治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口噤屍厥,卒死等證。
除原散用原食傷物燒存性為末,以連根韭菜一握搗汁調服,過一二時服下藥催之,其所傷之物即下而愈。
星術丸牛膽、南星、白術、石膏、黃芩、芍藥、薄荷各等分為末,砂糖調成膏,津液化下,或為丸服亦好。
治吃茶成癖。
寬中山楂,全資神曲作糊; 單山楂丸山楂蒸熟曬幹為末,神曲煮糊丸梧子大。
每六七十丸,白湯下。
治脅膈痞悶,停滞飲食。
保和枳術,妙在荷葉搗汁。
保和丸山楂六兩,神曲、半夏、茯苓各二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為末,蒸餅丸梧子大。
每七八十丸,白湯下。
治一切食積,健脾加白術六兩,名大安丸。
枳術丸白術二兩或三兩,枳實一兩為末;先将荷葉搗,水浸米煮飯半熟,帶飯湯入完荷葉内,就灰火中煨熟,和前末搗丸綠豆大。
每五六十丸,米湯下。
此法一補一消,醫中王道,近世率以辛熱助火消陰,緻令胃火益旺,脾陰愈消,變為腸胃幹枯燥結,不知脾胃屬土屬濕,濕熱之病十常八九,豈可偏用熱劑?如傷胃脘,心腹滿悶,肢體沉重,加蘿蔔子五錢,神曲一兩,紅花一錢;傷濕熱不化,加茯苓、芩、連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神曲糊丸服;傷豆粉、濕面、油膩,加半夏、神曲各一兩,陳皮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錢;傷酥酪乳餅,一切冷病,加除濕湯一料:車前子,澤瀉各五錢,神曲一兩,幹生姜、半夏、紅花、甘草各三錢,茯苓七錢;氣弱食少,加陳皮;飲食難化,疼痛洩瀉,加人參、白芍、神曲、麥芽各一兩,砂仁、木香各五錢;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氣吞酸,或酒積洩結痛,加黃連、白芍、陳皮各一兩,石膏、甘草各五錢,砂仁、木香各二錢,川芎四錢;痞塊,加黃連、濃樸各五錢;積堅,加莪術、昆布各三錢;傷冷腹痛溏洩,加半夏一兩,砂仁、幹姜、神曲、麥芽各五錢;挾氣傷食,加川芎、香附各一兩,木香、黃連各五錢;胸膈不利,過服香燥,以緻胃脘幹燥,噎膈反胃。
加黃連、山栀、桔梗、甘草、石膏各五錢,白芍、當歸各一兩;胸膈頑痰交結,大便燥閉,加芒硝五錢;素有痰加半夏、陳皮、茯苓各一兩,芩、連各五錢;素有氣加木香一兩;能食好食,食後反飽難化,此胃火旺,脾陰虛也,加白芍一兩半,石膏一兩,人參七錢,甘草五錢,黃連、香附、木香各四錢;年高人脾虛血燥,易饑易飽,便燥,加白芍、當歸各一兩,人參七錢,升麻、甘草各四錢,山楂、麥芽、桃仁各五錢。
枳術湯枳實、白術等分,荷葉少許,水煎服。
治心腹堅大如盤,飲水所作,名曰氣分。
脾冷而食不磨,參草術兮,砂豆陳皮等分; 加減補中湯人參、黃、甘草、白術、砂仁、肉豆蔻、陳皮各等分,水煎服。
胃寒而飲不消,蒼樸橘甘兮,白蔻參苓再入。
豆蔻平胃散蒼術、陳皮、濃樸、甘草、白豆蔻、人參、茯苓等分由人,姜煎溫服。
治積因名立五方,全憑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