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粥、酒)
關燈
小
中
大
蓮肉膏
治病後胃弱不能飲食,用蓮肉、粳米各炒四兩,茯苓二兩,為末,砂糖調膏,每五六匙,白滾湯下。
豆麥粉 治飲食不住口,仍易饑餓。
用綠豆、糯米、小麥各一升炒熟為末,每一杯滾湯調服。
糯米糊 治洩瀉。
少進飲食,大有滋補。
精冷者服之有孕。
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
慢火炒幹,入山藥一兩為末,每半盅加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許浸,晨極滾湯調服。
雌雞馄饨 治脾胃虛弱,少食痿黃,益髒腑,悅顔色。
用黃雞肉五兩,白面七兩,蔥白二合,如法切作馄饨,入醬、鹽、椒、豉,調和煮熟,空心食之。
赤石 治脾胃冷氣,痢下不止。
用赤石脂五兩、白面七兩煮作羹,臨熟加蔥、醬、鹽、豉調勻,空心食之。
白米飲 治咽食入口,即氣壅塞澀不下。
用白米研杵頭糠塵一兩,煮熱飲調勻,空心食之。
醉鄉寶屑 健脾進食,飲酒不醉。
用幹葛、白豆蔻、砂仁、丁香各五錢,甘草、百藥煎各一分,木瓜四兩,炒鹽一兩,為末,不能飲酒者,溫酒調服一錢即能飲。
助元散 白術三兩,白茯苓、陳皮各一兩,蓮肉一兩半,麥芽五錢,為末,入白糖二錢,瓷器收貯,常安火邊。
空心或食遠滾白湯調服三錢,上補元氣脾胃,令人能食,年老之人,最宜常服。
助胃膏 治小兒吐瀉,大和脾胃,進飲食。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各二錢半,白豆七個,肉豆蔻二個,木香一錢,山藥五錢,砂仁二十個,為末,蜜丸皂子大,每一丸空心米湯下。
米湯 治洩瀉。
用粱米、糯米、黍米各二合,黃蠟一錢,空心服。
一方隻用早米半升,以東壁土一兩,吳萸三錢,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湯服之。
杏仁粥 治上氣喘嗽。
用杏仁去皮尖二兩,研爛,或加豬肺,和粳米三合煮粥食之。
桃仁粥 治上氣咳嗽及冷心氣痛,和米煮粥食之。
蘿蔔子粥 治氣喘用子三合,和糯米煮粥食之。
紫蘇子粥 治腳氣毒悶,身體不任,行履不便,下一切痰氣及冷心氣痛,明目,利小便。
用蘇子搗汁,和粳米煮粥食之。
麻子仁粥 治腳氣痹弱,煩悶吐逆,不下食。
用麻子一斤取汁,和粳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荜茇粥 治冷氣。
荜茇末二合,胡椒一分,和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豬腰粥 治腳氣煩痹緩弱,行履不能。
用豬腰一對,粳米四合,蔥白半握和煮粥,臨熟入椒、鹽、姜、豉,空心食之。
豬肪湯 治上氣喘嗽,身體壯熱,口幹渴燥,用豬肪膏一斤,切碎入沸湯中煮,臨熟入鹽、豉調和食之。
豬胰酒 治上氣喘急,坐卧不安,用豬胰三具細切,青州棗三十枚,以好酒三升浸,春夏一二日,秋冬三五日,密封,以布絞汁,空心溫酒,任性漸服。
玄胰散 治膜外氣及氣塊,用豬胰切片炙熱,蘸玄胡索末食之。
平鲫丸 治隔氣不食。
用大鲫魚一個,去腸留膦,以大蒜去皮切片,填魚腹内,濕紙包,黃泥固濟,慢火煨熟,去鱗骨,入平胃散末,杵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翻雞湯 治轉食,用翻翅雞一隻,煮熟去骨,入人參、當歸、鹽末各五錢,再煮取食,或為丸服亦好。
阿膠粥 止血,補虛,濃腸胃,兼治胎動不安。
用糯米煮粥,臨熟入阿膠末一兩,和勻食之。
桑耳粥 治五痔下血,常煩熱羸瘦。
用桑耳二兩,取汁和糯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蘿蔔菜 治酒疾下血,旬日不止,用蘿蔔二十枚,留葉寸餘及根,入罐内水極爛,以姜、鹽、醋淹,空心食之,立止。
槐茶 治熱風下血,明目,益氣,除邪,止齒疼,利髒腑,順氣。
采嫩槐葉蒸熟曬幹,每日煎如茶食。
柏茶 采側柏葉曬幹,煎湯代茶,止血滋陰。
醍醐酒 治鼻衄。
蘿蔔自然汁入好酒一半和勻,溫過熱服。
豬胰片 治肺損嗽血、咯血。
用煮熟豬胰切片,蘸薏苡末,微空心食之。
蓋薏苡能補肺,豬胰引入經絡耳。
如肺癰用米飲調服或水煎服。
豬肝脯
豆麥粉 治飲食不住口,仍易饑餓。
用綠豆、糯米、小麥各一升炒熟為末,每一杯滾湯調服。
糯米糊 治洩瀉。
少進飲食,大有滋補。
精冷者服之有孕。
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
慢火炒幹,入山藥一兩為末,每半盅加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許浸,晨極滾湯調服。
雌雞馄饨 治脾胃虛弱,少食痿黃,益髒腑,悅顔色。
用黃雞肉五兩,白面七兩,蔥白二合,如法切作馄饨,入醬、鹽、椒、豉,調和煮熟,空心食之。
赤石 治脾胃冷氣,痢下不止。
用赤石脂五兩、白面七兩煮作羹,臨熟加蔥、醬、鹽、豉調勻,空心食之。
白米飲 治咽食入口,即氣壅塞澀不下。
用白米研杵頭糠塵一兩,煮熱飲調勻,空心食之。
醉鄉寶屑 健脾進食,飲酒不醉。
用幹葛、白豆蔻、砂仁、丁香各五錢,甘草、百藥煎各一分,木瓜四兩,炒鹽一兩,為末,不能飲酒者,溫酒調服一錢即能飲。
助元散 白術三兩,白茯苓、陳皮各一兩,蓮肉一兩半,麥芽五錢,為末,入白糖二錢,瓷器收貯,常安火邊。
空心或食遠滾白湯調服三錢,上補元氣脾胃,令人能食,年老之人,最宜常服。
助胃膏 治小兒吐瀉,大和脾胃,進飲食。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各二錢半,白豆七個,肉豆蔻二個,木香一錢,山藥五錢,砂仁二十個,為末,蜜丸皂子大,每一丸空心米湯下。
米湯 治洩瀉。
用粱米、糯米、黍米各二合,黃蠟一錢,空心服。
一方隻用早米半升,以東壁土一兩,吳萸三錢,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湯服之。
杏仁粥 治上氣喘嗽。
用杏仁去皮尖二兩,研爛,或加豬肺,和粳米三合煮粥食之。
桃仁粥 治上氣咳嗽及冷心氣痛,和米煮粥食之。
蘿蔔子粥 治氣喘用子三合,和糯米煮粥食之。
紫蘇子粥 治腳氣毒悶,身體不任,行履不便,下一切痰氣及冷心氣痛,明目,利小便。
用蘇子搗汁,和粳米煮粥食之。
麻子仁粥 治腳氣痹弱,煩悶吐逆,不下食。
用麻子一斤取汁,和粳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荜茇粥 治冷氣。
荜茇末二合,胡椒一分,和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
豬腰粥 治腳氣煩痹緩弱,行履不能。
用豬腰一對,粳米四合,蔥白半握和煮粥,臨熟入椒、鹽、姜、豉,空心食之。
豬肪湯 治上氣喘嗽,身體壯熱,口幹渴燥,用豬肪膏一斤,切碎入沸湯中煮,臨熟入鹽、豉調和食之。
豬胰酒 治上氣喘急,坐卧不安,用豬胰三具細切,青州棗三十枚,以好酒三升浸,春夏一二日,秋冬三五日,密封,以布絞汁,空心溫酒,任性漸服。
玄胰散 治膜外氣及氣塊,用豬胰切片炙熱,蘸玄胡索末食之。
平鲫丸 治隔氣不食。
用大鲫魚一個,去腸留膦,以大蒜去皮切片,填魚腹内,濕紙包,黃泥固濟,慢火煨熟,去鱗骨,入平胃散末,杵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翻雞湯 治轉食,用翻翅雞一隻,煮熟去骨,入人參、當歸、鹽末各五錢,再煮取食,或為丸服亦好。
阿膠粥 止血,補虛,濃腸胃,兼治胎動不安。
用糯米煮粥,臨熟入阿膠末一兩,和勻食之。
桑耳粥 治五痔下血,常煩熱羸瘦。
用桑耳二兩,取汁和糯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蘿蔔菜 治酒疾下血,旬日不止,用蘿蔔二十枚,留葉寸餘及根,入罐内水極爛,以姜、鹽、醋淹,空心食之,立止。
槐茶 治熱風下血,明目,益氣,除邪,止齒疼,利髒腑,順氣。
采嫩槐葉蒸熟曬幹,每日煎如茶食。
柏茶 采側柏葉曬幹,煎湯代茶,止血滋陰。
醍醐酒 治鼻衄。
蘿蔔自然汁入好酒一半和勻,溫過熱服。
豬胰片 治肺損嗽血、咯血。
用煮熟豬胰切片,蘸薏苡末,微空心食之。
蓋薏苡能補肺,豬胰引入經絡耳。
如肺癰用米飲調服或水煎服。
豬肝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