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粥、酒)
關燈
小
中
大
爛煮飲,空心漸食。
赤小豆方 治水氣脹悶,手足浮腫,氣急煩滿。
用赤小豆三升,樟柳枝一升,同煮爛,空心取豆食之,湯即飲汁,勿食别物,效。
鯉魚 治水腫滿悶,氣急不能食,皮膚欲裂,四肢常疼,不可屈伸。
用鯉魚十兩、蔥白一握、麻子一升,取汁煮作羹,入鹽、豉、姜、椒調和,空心漸食。
鯉魚湯 治妊娠五六月,胎水腫大異常,高過心胸。
當歸、白芍各一錢半,茯苓、白術各二錢,用鯉魚一個,水煮清汁一盞半,入生姜七片,陳皮少許,同煎至一盞,空心服,未愈再服。
水牛肉方 治水氣,四肢腫悶沉重,喘息不安,用牛肉蒸爛,以鹽、豉、姜、醋拌勻,空心任意食之。
治虛腫虛脹,用水牛皮二斤去皮,橘皮一兩,同煮爛,以姜、醋、五味拌食之。
治心腹脹滿,四肢煩疼無力,用鯉魚二斤,陳皮二兩煮令爛,入青鹽少許拌和,空心食之。
生地黃粥 治妊娠下血漏胎。
用糯米二合煮粥,臨熟入生地汁一合,調勻,空心食之。
蘇麻粥 治産後血暈,汗多便秘。
用蘇子、麻子仁二味搗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
膂肉粥 用粳米煮粥,以膂肉切碎,入鹽少許及香油、川椒、茴香調和食之,以此養腎則水有所司。
天門冬酒 用天門冬浸汁拌曲,如常釀酒。
或為末和曲,或用生地、枸杞、火麻子俱可,或釀或浸飲之。
四汁膏 清痰降火,下氣止血。
用悉尼、甘蔗、泥藕、蘿蔔、薄荷各等分,搗碎濾汁,入銅鍋内慢火熬膏飲之。
青豆飲 治消渴熱中,飲水無度,常若不足。
用青豆煮爛,饑則食豆,渴即飲汁,或煮粥食。
消渴方 用出子蘿蔔薄切,曬為末,每二錢豬肉湯澄清調下,食後日三服而瘥。
地黃粥 生地不拘多少,搗自然汁浸粳米滲透,曬極幹,再浸再曬三次,每用瓷器煎湯一升令沸,入前米一合熬成稀粥,食遠食之,日久心火自降,肝血清涼,專治睡覺目赤腫,良久則無。
蓋人卧則血歸于肝,因血熱到肝,故睡起而目赤。
良久無事者,血複散于四肢也。
宜食此粥以涼肝血。
薄荷茶 治火動咳嗽、便閉及婦人經水不調。
細茶、薄荷各四兩,用水七碗煎至二碗,去渣,入蜂蜜四兩,候冷入童便二茶盅,露一宿,每空心溫服一盅,童子痨加姜汁少許。
黃連酒 有火證及發熱,絕不宜飲酒。
蓋酒性大熱,因而發熱,多緻不治。
或因喜慶欲飲,用黃連、枸杞各五錢,綠豆一錢,浸酒飲之,或以釀酒尤妙。
黃柏酒 有相火而好飲者宜。
如生瘡,用黃柏、豬胰各四兩,生浸飲之,潤髒滑肌。
綠豆酒 治陰虛痰火諸疾。
用綠豆、山藥各二兩,黃柏、牛膝、玄參、沙參、白芍、山栀、天門冬、黃芩、天花粉、蜂蜜各一兩,當歸一兩二錢,麥門冬一兩半,甘草三錢,以好酒浸服之。
内傷脾胃 人參粥 治翻胃吐酸。
用人參末、姜汁各五錢,粟米一合,煮粥空心食之。
麥門冬粥 治翻胃。
用麥門冬浸汁,和米煮粥食之,妊娠亦宜。
粟米粥 治脾胃虛弱,嘔吐不食,漸加羸瘦。
用粟米、白曲等分,煮粥空心食之,極和養胃氣。
理脾糕 百合、蓮肉、山藥、薏苡仁、芡實、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鬥二升,糯米粉三升,用砂糖一斤調勻蒸糕,曬幹常食。
參苓造化糕 人參、白茯苓各四兩,白術,蓮肉、山藥、芡實各三兩,為末,粳米粉一鬥,用砂糖調勻,如法蒸糕食之。
蘇蜜煎 治噎病吐逆,飲食不通。
用紫蘇二兩,白蜜、姜汁各五合,和勻微火煎沸,每半匙空心細細服之。
姜橘湯 治胸滿塞悶,飲食不下。
生姜二兩,陳皮一兩,空心水煎服。
脾瀉飯匙丸 飯鍋焦三兩,蓮肉、山藥各炒香二兩,為末,用前鍋焦末煮糊,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
濕熱甚,青皮湯下。
脾虛,白術湯下。
空心食遠服。
太和羹 最補脾胃,久服益精神,悅顔色。
山藥、芡實、蓮肉、茯苓各二兩,早米、糯米各半升,俱炒為末,茶、湯、酒任調服,或入砂糖蒸糕食尤妙。
赤小豆方 治水氣脹悶,手足浮腫,氣急煩滿。
用赤小豆三升,樟柳枝一升,同煮爛,空心取豆食之,湯即飲汁,勿食别物,效。
鯉魚 治水腫滿悶,氣急不能食,皮膚欲裂,四肢常疼,不可屈伸。
用鯉魚十兩、蔥白一握、麻子一升,取汁煮作羹,入鹽、豉、姜、椒調和,空心漸食。
鯉魚湯 治妊娠五六月,胎水腫大異常,高過心胸。
當歸、白芍各一錢半,茯苓、白術各二錢,用鯉魚一個,水煮清汁一盞半,入生姜七片,陳皮少許,同煎至一盞,空心服,未愈再服。
水牛肉方 治水氣,四肢腫悶沉重,喘息不安,用牛肉蒸爛,以鹽、豉、姜、醋拌勻,空心任意食之。
治虛腫虛脹,用水牛皮二斤去皮,橘皮一兩,同煮爛,以姜、醋、五味拌食之。
治心腹脹滿,四肢煩疼無力,用鯉魚二斤,陳皮二兩煮令爛,入青鹽少許拌和,空心食之。
生地黃粥 治妊娠下血漏胎。
用糯米二合煮粥,臨熟入生地汁一合,調勻,空心食之。
蘇麻粥 治産後血暈,汗多便秘。
用蘇子、麻子仁二味搗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
膂肉粥 用粳米煮粥,以膂肉切碎,入鹽少許及香油、川椒、茴香調和食之,以此養腎則水有所司。
天門冬酒 用天門冬浸汁拌曲,如常釀酒。
或為末和曲,或用生地、枸杞、火麻子俱可,或釀或浸飲之。
四汁膏 清痰降火,下氣止血。
用悉尼、甘蔗、泥藕、蘿蔔、薄荷各等分,搗碎濾汁,入銅鍋内慢火熬膏飲之。
青豆飲 治消渴熱中,飲水無度,常若不足。
用青豆煮爛,饑則食豆,渴即飲汁,或煮粥食。
消渴方 用出子蘿蔔薄切,曬為末,每二錢豬肉湯澄清調下,食後日三服而瘥。
地黃粥 生地不拘多少,搗自然汁浸粳米滲透,曬極幹,再浸再曬三次,每用瓷器煎湯一升令沸,入前米一合熬成稀粥,食遠食之,日久心火自降,肝血清涼,專治睡覺目赤腫,良久則無。
蓋人卧則血歸于肝,因血熱到肝,故睡起而目赤。
良久無事者,血複散于四肢也。
宜食此粥以涼肝血。
薄荷茶 治火動咳嗽、便閉及婦人經水不調。
細茶、薄荷各四兩,用水七碗煎至二碗,去渣,入蜂蜜四兩,候冷入童便二茶盅,露一宿,每空心溫服一盅,童子痨加姜汁少許。
黃連酒 有火證及發熱,絕不宜飲酒。
蓋酒性大熱,因而發熱,多緻不治。
或因喜慶欲飲,用黃連、枸杞各五錢,綠豆一錢,浸酒飲之,或以釀酒尤妙。
黃柏酒 有相火而好飲者宜。
如生瘡,用黃柏、豬胰各四兩,生浸飲之,潤髒滑肌。
綠豆酒 治陰虛痰火諸疾。
用綠豆、山藥各二兩,黃柏、牛膝、玄參、沙參、白芍、山栀、天門冬、黃芩、天花粉、蜂蜜各一兩,當歸一兩二錢,麥門冬一兩半,甘草三錢,以好酒浸服之。
内傷脾胃 人參粥 治翻胃吐酸。
用人參末、姜汁各五錢,粟米一合,煮粥空心食之。
麥門冬粥 治翻胃。
用麥門冬浸汁,和米煮粥食之,妊娠亦宜。
粟米粥 治脾胃虛弱,嘔吐不食,漸加羸瘦。
用粟米、白曲等分,煮粥空心食之,極和養胃氣。
理脾糕 百合、蓮肉、山藥、薏苡仁、芡實、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鬥二升,糯米粉三升,用砂糖一斤調勻蒸糕,曬幹常食。
參苓造化糕 人參、白茯苓各四兩,白術,蓮肉、山藥、芡實各三兩,為末,粳米粉一鬥,用砂糖調勻,如法蒸糕食之。
蘇蜜煎 治噎病吐逆,飲食不通。
用紫蘇二兩,白蜜、姜汁各五合,和勻微火煎沸,每半匙空心細細服之。
姜橘湯 治胸滿塞悶,飲食不下。
生姜二兩,陳皮一兩,空心水煎服。
脾瀉飯匙丸 飯鍋焦三兩,蓮肉、山藥各炒香二兩,為末,用前鍋焦末煮糊,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
濕熱甚,青皮湯下。
脾虛,白術湯下。
空心食遠服。
太和羹 最補脾胃,久服益精神,悅顔色。
山藥、芡實、蓮肉、茯苓各二兩,早米、糯米各半升,俱炒為末,茶、湯、酒任調服,或入砂糖蒸糕食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