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魚)

關燈
五髒虛損,吐血,理腰腳氣,潤毛發,消食,除腹中冷,破癖瘕,治産後血結冷痛,崩中帶下,漏下,男子久痢,并宜以五味煮食之。

    多食令頭悶目暗,可微利即止。

     海粉 海粉無毒氣寒鹹,能治熱燥濕頑痰,更療肺脹多咳喘,海石痰火病相兼。

     出閩、廣。

    海粉、海石同種。

    石,其根也。

    近有造海粉法,終不如生成為美。

    海粉,治肺燥,郁脹咳喘。

     熱痰能降,濕痰能燥,塊痰能軟,頑痰能消,取其鹹以軟堅也。

    止入丸藥,水洗曬幹,另研。

    又有造成者,湯、丸俱宜。

    八月取紫口蛤蜊,火為末,取黃栝蒌皮、子共搗和為餅,陰幹,次年聽用。

    海石,味淡,氣平。

    治痰燥在咽不出,痰塊,血塊、食塊,痰火,痛風,心痛,疝痛,洩瀉,咳血,遺精,白濁,帶下。

    入藥火或醋煮,研用。

     蛤蜊 蛤蜊性冷元無毒,主癖解醒開胃腸,消渴婦人生血塊,殼燒研敷火湯傷。

     蜊,利也,言其肉滑利也。

    主老癖能為寒熱者,煮食之。

    解酒毒,開胃止消渴,治婦人血塊。

    此物性冷,乃與丹石相反,服丹石人食之,令小腹結痛。

    殼,主湯火傷,取燒灰為末,油調塗之,神效。

     蚌蛤 冷,無毒。

    明目,除濕,止消渴,除煩解熱,壓丹石藥毒,補婦人虛勞下血,并痔,血崩,帶下。

    以黃連末納之,取汁點赤眼昏暗,良。

    又能治疳止痢并嘔逆。

    癰腫,醋調敷。

    爛殼,粉飲下,治反胃痰飲。

     蚶 生海中。

    殼如瓦屋,故又名瓦壟子。

    性溫,無毒。

    補中益氣,治心腹冷氣,腰脊冷風,利五髒,益血色,消食健胃,令人能食。

    每食了,以幹飯壓之,不爾令人口幹。

    殼,燒紅,醋淬三次,後埋令爛,醋膏丸,治一切血氣痰積、瘕冷氣。

     蚬 小于蛤,黑色,生水泥中,候風雨能以殼為翅飛者。

    肉,冷,無毒。

    去暴熱,明目,利小便,下熱氣、腳氣、濕毒,開胃,解酒毒,目黃。

    多食發嗽并冷氣,消腎。

    又煮汁飲,治時氣,壓丹石藥,下乳汁。

    生浸取汁服,止消渴,洗疔瘡。

    陳爛殼,溫。

    燒灰飲下,主反胃吐食,除心胸痰水,咳嗽不止,止痢及失精,治陰瘡。

     馬刀 在處有之。

    長三四寸,闊五六分,頭小、銳,形如斬馬刀,多在沙泥中,即蚌之類也。

    味辛,微寒,有毒。

    破石淋,主漏下赤白寒熱,殺禽獸賊鼠,除五髒間熱,肌中鼠,止煩滿,補中,去厥痹,利機關。

     用之當煉得水,爛人腸肉,可為,然發風痰。

    丹溪雲:馬刀與蚌蛤、蚶、蚬、螺蛳大同小異,屬金而有水、木、土。

    《衍義》言其冷而不言濕,多食發疾,以其濕中有火,久則氣上升不降,因生疾多熱,則生風矣,何冷之有?今蛤粉皆此類為之。

     蝦 平,小毒。

    食之不益人。

    主五痔,引風動發疥瘡。

    小兒食之,令腳屈不能行,有風病、嗽病者忌食。

    小兒赤白遊腫,生搗汁塗之。

    生水田溝渠中,小者有小毒。

    海蝦長一尺,作毒人至死。

    有無須及煮色白者,不可食。

     水母 俗名海蜇。

    味鹹,無毒。

    主生氣,婦人勞損血滞,小兒風疾丹毒。

     河豚 味甘,溫,大毒。

    主補虛,去二氣,理腳氣,去痔疾,殺蟲。

    其味極美,肝尤毒,然修治不如法,食之殺人,橄榄、蘆根、糞汁解之。

    濃生者不食亦好。

     海豚魚 生大海。

    候風潮即出,形如豚,味鹹,無毒。

    主飛屍蠱毒、瘴瘧,作脯食之,一如水牛肉味,小兒耳皮中肪膏摩惡瘡、疥癬、痔、犬馬疥殺蟲。

     鳜魚 甘,平,無毒。

    補虛勞,益脾胃,治腸風下血,去腹内惡血、小蟲,益氣力,令人肥健。

    膽,臘月陰幹,治一切骨鲠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取少許酒煎呷之,得吐,骨随涎出;未吐,再服。

    在髒腑日久黃瘦者亦宜。

     時魚 平,補虛勞,稍發疳痼。

     鲟魚 生江中。

    背如龍,長一二丈。

    甘,平,無毒。

    主益氣補虛,令人肥健。

    煮汁飲之,止血淋。

    鼻上肉作脯,補虛下氣。

    然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