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魚)
關燈
小
中
大
龜、鼈、墨魚、鲮鯉,以上俱見前卷。
鯉魚 鯉魚止渴消浮腫,腹有瘕食不宜,骨主女人崩赤白,青盲白翳膽尤奇。
鯉,理也。
三十六鱗,文理明也。
肉,甘平,無毒。
止渴,消水腫、黃膽、腳氣,主咳嗽上氣喘促。
安胎。
治懷孕身腫,煮為湯食之。
破冷氣,癖氣塊,橫關伏梁,作和蒜齑食之。
腹有宿瘕及天行病後俱不可食之,食之再發即死。
久服天門冬人不可食。
凡溪澗砂石中者有毒,多在腦内,不得食頭。
凡修理可去脊上兩筋,黑血有毒及目傍有骨如乙字,食之令人鲠。
肉忌葵菜,卵忌豬肝,忌豆葉,同食害人。
《衍義》雲:鯉魚至陰之物,陰極則陽複。
所以《素問》曰:魚熱中,食多發風熱。
《日華》雲:風家食魚,贻禍無窮。
骨,主女子帶下赤白。
陰蝕。
膽,苦。
久服強悍益志氣;點眼,治目熱赤痛,青盲白翳;滴耳中,療聾;塗小兒熱腫、咽喉痹腫,和竈心土塗之立瘥。
蜀漆為使。
脂,主諸痫及小兒痫疾驚忤,食之良。
腦髓,治暴聾,煮粥食之。
血,主小兒丹毒瘡腫,塗之即瘥。
眼睛,主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灰納瘡中,汗出即愈,諸魚目并好。
齒,主石淋,燒灰酒下。
腸,主及小兒肌瘡,取腸切作五段,火炙香,洗淨封之,冷即又易,覺癢蟲出即愈。
鱗,主産後血滞腹痛,燒灰酒下,兼治氣血,雜諸藥用之。
皮,主瘾疹。
蠡魚 蠡魚無毒味甘寒,下水消浮濕痹安,五痔炙腸安谷道,膽攻喉痹效如丹。
蠡,禮也。
頭戴七星而夜禮,北鬥也。
《衍義》雲:即今之黑鯉魚也。
道家為其頭有星為地厭,世有知之者,往往不敢食。
主濕痹,面目浮腫,二便壅塞。
又腸痔下血疼痛者,作和蒜齑食之。
腳氣、風氣亦宜。
丹溪治癞用此,以代花蛇,是亦去風。
古方有單用安胎者。
多食亦發痼疾。
腸,主五痔,以五味炙令香,綿裹納谷道中,一食頃蟲當出。
諸魚膽苦,惟此魚膽,味甘可食為異也。
臘月收,陰幹為末,遇急喉痹取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甚者水調灌之。
鲫魚 鲫魚調胃味甘溫,下血腸風釀白礬,久痢赤白堪為,惡瘡燒末醬塗痕。
丹溪雲,諸魚皆屬火,惟鲫魚屬土,故能入陽明而有調胃實腸之功。
若得之多者,未嘗不起火也。
又雲,魚在水中,無一息之停,故能動火,戒之!合菜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調中下氣,補虛益五髒。
釀白礬燒灰,治腸風下血。
作,主腸,水谷不調及赤白久痢。
腳氣,痔,諸惡瘡,燒灰和醬汁塗之,或取豬脂煎用。
又主腸癰。
開其腹,納少鹽燒之,治齒痛。
和蒜食之有少熱,和姜醬食之有少冷;夏月熱痢食之多益,冬月中則不治也。
若與砂糖、蒜、芥、豬肝、雉肉同食成疳蟲。
頭,燒灰服之,主咳嗽及敷小兒瘡、面瘡、頭瘡、口瘡、重舌、目翳。
又孕婦傷寒,燒灰酒下,取汗即瘥。
膽,主小兒腦疳,鼻癢,毛發作穗,面黃羸瘦,取汁滴鼻中,連三五日甚效。
子,主調中益肝氣。
單方:治男婦勞證,發熱咳嗽,湯藥不愈者,取活鲫一個,去鱗、腸,洗淨,入蓖麻子,如病患年幾數于腹内,以濕紙六重包,火中煨熟,晚上食之。
十日内食三尾見效。
青魚 青魚肉甘平無毒,主腳濕痹益心力,膽内鍛石塗惡瘡,吹喉又用點眼目。
俗名烏流魚。
主濕痹腳氣,軟弱煩悶,益心力。
和韭白煮食或作食之,與服石人相反。
忌蒜、葵,服術人不可食。
膽,主惡瘡,和鍛石塗之。
喉痹腫痛,調白礬末陰幹,以少許吹之。
眼目昏暗,取汁點之。
魚骨鲠,以少許含咽即愈。
臘月者佳。
頭中枕,蒸令氣通,日幹,可代琥珀,醋摩服,治水氣、血氣,心腹痛。
白魚 白魚甘平助胃脾,調氣助血令人肥,補肝明目去水氣,有瘡食之即出皮。
疑此即鲢魚也。
無毒。
主開胃助脾,消食下氣,調五髒氣,助血脈,令人肥健,補肝明目,去水氣,以五味蒸食之良。
新鮮者佳,經宿令腹冷生病,或淹或糟皆可。
惟患瘡疖人食之甚發膿
鯉魚 鯉魚止渴消浮腫,腹有瘕食不宜,骨主女人崩赤白,青盲白翳膽尤奇。
鯉,理也。
三十六鱗,文理明也。
肉,甘平,無毒。
止渴,消水腫、黃膽、腳氣,主咳嗽上氣喘促。
安胎。
治懷孕身腫,煮為湯食之。
破冷氣,癖氣塊,橫關伏梁,作和蒜齑食之。
腹有宿瘕及天行病後俱不可食之,食之再發即死。
久服天門冬人不可食。
凡溪澗砂石中者有毒,多在腦内,不得食頭。
凡修理可去脊上兩筋,黑血有毒及目傍有骨如乙字,食之令人鲠。
肉忌葵菜,卵忌豬肝,忌豆葉,同食害人。
《衍義》雲:鯉魚至陰之物,陰極則陽複。
所以《素問》曰:魚熱中,食多發風熱。
《日華》雲:風家食魚,贻禍無窮。
骨,主女子帶下赤白。
陰蝕。
膽,苦。
久服強悍益志氣;點眼,治目熱赤痛,青盲白翳;滴耳中,療聾;塗小兒熱腫、咽喉痹腫,和竈心土塗之立瘥。
蜀漆為使。
脂,主諸痫及小兒痫疾驚忤,食之良。
腦髓,治暴聾,煮粥食之。
血,主小兒丹毒瘡腫,塗之即瘥。
眼睛,主刺在肉中,中風,水腫痛者,燒灰納瘡中,汗出即愈,諸魚目并好。
齒,主石淋,燒灰酒下。
腸,主及小兒肌瘡,取腸切作五段,火炙香,洗淨封之,冷即又易,覺癢蟲出即愈。
鱗,主産後血滞腹痛,燒灰酒下,兼治氣血,雜諸藥用之。
皮,主瘾疹。
蠡魚 蠡魚無毒味甘寒,下水消浮濕痹安,五痔炙腸安谷道,膽攻喉痹效如丹。
蠡,禮也。
頭戴七星而夜禮,北鬥也。
《衍義》雲:即今之黑鯉魚也。
道家為其頭有星為地厭,世有知之者,往往不敢食。
主濕痹,面目浮腫,二便壅塞。
又腸痔下血疼痛者,作和蒜齑食之。
腳氣、風氣亦宜。
丹溪治癞用此,以代花蛇,是亦去風。
古方有單用安胎者。
多食亦發痼疾。
腸,主五痔,以五味炙令香,綿裹納谷道中,一食頃蟲當出。
諸魚膽苦,惟此魚膽,味甘可食為異也。
臘月收,陰幹為末,遇急喉痹取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甚者水調灌之。
鲫魚 鲫魚調胃味甘溫,下血腸風釀白礬,久痢赤白堪為,惡瘡燒末醬塗痕。
丹溪雲,諸魚皆屬火,惟鲫魚屬土,故能入陽明而有調胃實腸之功。
若得之多者,未嘗不起火也。
又雲,魚在水中,無一息之停,故能動火,戒之!合菜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調中下氣,補虛益五髒。
釀白礬燒灰,治腸風下血。
作,主腸,水谷不調及赤白久痢。
腳氣,痔,諸惡瘡,燒灰和醬汁塗之,或取豬脂煎用。
又主腸癰。
開其腹,納少鹽燒之,治齒痛。
和蒜食之有少熱,和姜醬食之有少冷;夏月熱痢食之多益,冬月中則不治也。
若與砂糖、蒜、芥、豬肝、雉肉同食成疳蟲。
頭,燒灰服之,主咳嗽及敷小兒瘡、面瘡、頭瘡、口瘡、重舌、目翳。
又孕婦傷寒,燒灰酒下,取汗即瘥。
膽,主小兒腦疳,鼻癢,毛發作穗,面黃羸瘦,取汁滴鼻中,連三五日甚效。
子,主調中益肝氣。
單方:治男婦勞證,發熱咳嗽,湯藥不愈者,取活鲫一個,去鱗、腸,洗淨,入蓖麻子,如病患年幾數于腹内,以濕紙六重包,火中煨熟,晚上食之。
十日内食三尾見效。
青魚 青魚肉甘平無毒,主腳濕痹益心力,膽内鍛石塗惡瘡,吹喉又用點眼目。
俗名烏流魚。
主濕痹腳氣,軟弱煩悶,益心力。
和韭白煮食或作食之,與服石人相反。
忌蒜、葵,服術人不可食。
膽,主惡瘡,和鍛石塗之。
喉痹腫痛,調白礬末陰幹,以少許吹之。
眼目昏暗,取汁點之。
魚骨鲠,以少許含咽即愈。
臘月者佳。
頭中枕,蒸令氣通,日幹,可代琥珀,醋摩服,治水氣、血氣,心腹痛。
白魚 白魚甘平助胃脾,調氣助血令人肥,補肝明目去水氣,有瘡食之即出皮。
疑此即鲢魚也。
無毒。
主開胃助脾,消食下氣,調五髒氣,助血脈,令人肥健,補肝明目,去水氣,以五味蒸食之良。
新鮮者佳,經宿令腹冷生病,或淹或糟皆可。
惟患瘡疖人食之甚發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