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獸)
關燈
小
中
大
,黃膽,水腫,鼓脹,瘕,腳氣,小便不通,微火煎,加糖服之。
湯火灼頭瘡,白秃,五色丹毒及鼠惡瘡已有膿血者,以熱屎敷之,或燒灰雞子白調敷。
又塗門戶辟惡氣,置席下止小兒夜啼。
尿,主水腫腹脹腳滿,利小便,漸漸以銅器取新者服二三升愈。
牛黃,牛角腮另見前卷。
正胃散,用牛喉末,陳米飲調服,治膈食。
羊肉 羊肉味甘性大熱,補髒虛寒形羸劣,安心止汗又止驚,益腎壯陽堅骨節,骨治寒中頭退熱,血止諸血及暈血。
羊有三四種,以北地青色者入藥,有一種無角白羊亦堪食。
北地驅至南方,筋力勞損,亦不益人。
南方羊受濕吃毒草,故不及。
羊肉,無毒。
治五勞七傷,髒氣虛寒,形體羸劣,補中益氣,安心止汗止驚,益腎氣,壯陽道,堅筋骨,健腰膝,婦人産後虛羸,脾胃冷氣,字乳餘疾及頭腦風眩,小兒驚痫。
惟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殺人,時疾、瘧疾、瘡痍初起皆忌。
孕婦亦不可多食,皆以其熱也。
若虛人癰疽潰後則宜,古人以之比黃。
養生者忌與酒同食。
六月食之傷神。
心,主憂恚膈氣,有孔者殺人。
肝,冷。
主肝風虛熱目赤及天行後嘔逆不食。
若合豬肝、梅子、小豆同食傷人心。
肺,主咳嗽,止渴,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如馬尾,不可食。
腎,主補精壯陽陰痿,治耳聾、盜汗、腳膝無力。
肚,補胃,治虛羸、盜汗、溺數及水氣在脅,不食、煩熱,和白術作湯食之。
膽,平。
主青盲、赤瘴,白膜、風淚。
骨,熱。
主虛勞寒中羸瘦。
嫩脊骨,治腎冷腰痛,轉動不得,搗碎煮爛和蒜齑或酒空心食之。
胫骨,熱。
治牙齒疏豁疼痛,火為末,入飛鹽二錢和勻,每早擦牙齒上,以水漱去。
齒,主小兒羊痫寒熱。
頭,涼。
治骨蒸腦熱,頭眩,明目,止小兒驚痫。
血,主女人産後中風,血悶血暈欲絕,或下血不止,飲一升即愈。
卒驚悸,九竅出血,取新血熱飲即止。
治硫黃毒發氣悶,飲一合,效。
脂,治遊風并黑,又能柔銀軟銅。
髓,甘、溫,無毒。
主男婦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以酒服之。
皮,補虛勞,去一切風,治腳中虛風,去毛作食之。
屎,燔之,主小兒洩痢腸鳴,驚痫,兼理聍耳,生發毛,及箭镞、木刺入肉,豬脂和塗自出;煮湯服,治大小便不通;燒煙熏鼻,主中惡心腹刺痛;熏瘡療諸瘡痔等。
角,治見前卷。
羚羊肉,肥軟益人,兼主冷勞,山岚瘧痢,婦人赤白帶下,但此羊多啖石香薷,故腸髒熱人不宜多食。
山羊肉,味甘于家羊,食之健人筋力,其皮可為靴履。
馬肉 馬肉有毒味苦冷,除熱壯筋馬痫惺,胫骨降火代芩連,莖益精氣陰強猛,驢肉甘涼療風狂,尿治反胃吐不省。
《易》曰:幹為馬。
言行健也。
入藥用白者為勝,得金之正色也。
馬肉,主消熱下氣,壯筋骨,強腰脊,強志輕身;又馬痫動發無時,筋脈不收,周痹,肌肉不仁,用肉煮粥或五味和食之。
凡食,須清水搦洗三五次以去毒,煮得爛熟方可食,食後以清酒殺之。
忌與蒼耳、生姜同食。
有瘡疥人勿食,馬病疥及馬自死者不可食。
五月食之傷神。
胫骨,甘,寒。
可代黃芩、黃連,以治痰火之疾。
中氣不足者用之。
火過細研用。
陰莖,味鹹,甘,平,無毒。
主男子陰痿不起,益精氣,有子。
凡使,須當春遊牝時力勢正強者生取得,陰幹百日锉用。
心,主喜忘,患痢人忌食。
肝,有毒,食之殺人。
肺,主寒熱,莖痿。
懸蹄,白者主白崩,赤者主赤崩。
眼,主驚痫。
齒,主小兒驚痫,水摩服。
頭骨,主多睡,作枕枕之。
尾,主小兒馬毒客忤,取尾于兒面前燒之,令兒吸煙氣而愈。
屎,微溫。
主吐、下血,鼻衄及婦人崩中,金瘡止血,男子易病,産後百病,絞汁和酒服之。
又杖瘡打損,患疔腫中風疼痛者,炒熨五十遍,極效。
多年惡瘡痛及剝馬被骨刺中毒欲死者敷之,或燒灰敷之,效。
馬咬、馬汗毒亦效。
尿,微寒。
主消渴,破瘕積聚,男子伏梁積疝,婦人瘕疾,銅器承飲之。
頭瘡白秃,惡刺瘡,乳腫,取尿熱漬洗之。
驢肉,無毒。
黑者最良。
主療風狂,解心煩,治憂愁不樂,安心氣,多食動風,脂肥尤甚。
尿,鹹,平,小毒。
主反胃,吐食不止。
每二合早晚溫飲之,效。
兼破癖,下水毒,治牙齒痛。
屎,熬之熨風腫瘡,絞汁服,主心腹卒痛,諸疰忤。
脂,治久瘧久聾,癫狂不語、不識人,和酒服之。
惡瘡疥癬風腫,研爛敷之。
眼中肉,和石鹽點兩頭,一月即效。
皮和毛煎膏,治一切風毒,骨節疼痛,取其發散皮膚之外也。
仍須烏者,取其水色
湯火灼頭瘡,白秃,五色丹毒及鼠惡瘡已有膿血者,以熱屎敷之,或燒灰雞子白調敷。
又塗門戶辟惡氣,置席下止小兒夜啼。
尿,主水腫腹脹腳滿,利小便,漸漸以銅器取新者服二三升愈。
牛黃,牛角腮另見前卷。
正胃散,用牛喉末,陳米飲調服,治膈食。
羊肉 羊肉味甘性大熱,補髒虛寒形羸劣,安心止汗又止驚,益腎壯陽堅骨節,骨治寒中頭退熱,血止諸血及暈血。
羊有三四種,以北地青色者入藥,有一種無角白羊亦堪食。
北地驅至南方,筋力勞損,亦不益人。
南方羊受濕吃毒草,故不及。
羊肉,無毒。
治五勞七傷,髒氣虛寒,形體羸劣,補中益氣,安心止汗止驚,益腎氣,壯陽道,堅筋骨,健腰膝,婦人産後虛羸,脾胃冷氣,字乳餘疾及頭腦風眩,小兒驚痫。
惟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殺人,時疾、瘧疾、瘡痍初起皆忌。
孕婦亦不可多食,皆以其熱也。
若虛人癰疽潰後則宜,古人以之比黃。
養生者忌與酒同食。
六月食之傷神。
心,主憂恚膈氣,有孔者殺人。
肝,冷。
主肝風虛熱目赤及天行後嘔逆不食。
若合豬肝、梅子、小豆同食傷人心。
肺,主咳嗽,止渴,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蟲如馬尾,不可食。
腎,主補精壯陽陰痿,治耳聾、盜汗、腳膝無力。
肚,補胃,治虛羸、盜汗、溺數及水氣在脅,不食、煩熱,和白術作湯食之。
膽,平。
主青盲、赤瘴,白膜、風淚。
骨,熱。
主虛勞寒中羸瘦。
嫩脊骨,治腎冷腰痛,轉動不得,搗碎煮爛和蒜齑或酒空心食之。
胫骨,熱。
治牙齒疏豁疼痛,火為末,入飛鹽二錢和勻,每早擦牙齒上,以水漱去。
齒,主小兒羊痫寒熱。
頭,涼。
治骨蒸腦熱,頭眩,明目,止小兒驚痫。
血,主女人産後中風,血悶血暈欲絕,或下血不止,飲一升即愈。
卒驚悸,九竅出血,取新血熱飲即止。
治硫黃毒發氣悶,飲一合,效。
脂,治遊風并黑,又能柔銀軟銅。
髓,甘、溫,無毒。
主男婦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以酒服之。
皮,補虛勞,去一切風,治腳中虛風,去毛作食之。
屎,燔之,主小兒洩痢腸鳴,驚痫,兼理聍耳,生發毛,及箭镞、木刺入肉,豬脂和塗自出;煮湯服,治大小便不通;燒煙熏鼻,主中惡心腹刺痛;熏瘡療諸瘡痔等。
角,治見前卷。
羚羊肉,肥軟益人,兼主冷勞,山岚瘧痢,婦人赤白帶下,但此羊多啖石香薷,故腸髒熱人不宜多食。
山羊肉,味甘于家羊,食之健人筋力,其皮可為靴履。
馬肉 馬肉有毒味苦冷,除熱壯筋馬痫惺,胫骨降火代芩連,莖益精氣陰強猛,驢肉甘涼療風狂,尿治反胃吐不省。
《易》曰:幹為馬。
言行健也。
入藥用白者為勝,得金之正色也。
馬肉,主消熱下氣,壯筋骨,強腰脊,強志輕身;又馬痫動發無時,筋脈不收,周痹,肌肉不仁,用肉煮粥或五味和食之。
凡食,須清水搦洗三五次以去毒,煮得爛熟方可食,食後以清酒殺之。
忌與蒼耳、生姜同食。
有瘡疥人勿食,馬病疥及馬自死者不可食。
五月食之傷神。
胫骨,甘,寒。
可代黃芩、黃連,以治痰火之疾。
中氣不足者用之。
火過細研用。
陰莖,味鹹,甘,平,無毒。
主男子陰痿不起,益精氣,有子。
凡使,須當春遊牝時力勢正強者生取得,陰幹百日锉用。
心,主喜忘,患痢人忌食。
肝,有毒,食之殺人。
肺,主寒熱,莖痿。
懸蹄,白者主白崩,赤者主赤崩。
眼,主驚痫。
齒,主小兒驚痫,水摩服。
頭骨,主多睡,作枕枕之。
尾,主小兒馬毒客忤,取尾于兒面前燒之,令兒吸煙氣而愈。
屎,微溫。
主吐、下血,鼻衄及婦人崩中,金瘡止血,男子易病,産後百病,絞汁和酒服之。
又杖瘡打損,患疔腫中風疼痛者,炒熨五十遍,極效。
多年惡瘡痛及剝馬被骨刺中毒欲死者敷之,或燒灰敷之,效。
馬咬、馬汗毒亦效。
尿,微寒。
主消渴,破瘕積聚,男子伏梁積疝,婦人瘕疾,銅器承飲之。
頭瘡白秃,惡刺瘡,乳腫,取尿熱漬洗之。
驢肉,無毒。
黑者最良。
主療風狂,解心煩,治憂愁不樂,安心氣,多食動風,脂肥尤甚。
尿,鹹,平,小毒。
主反胃,吐食不止。
每二合早晚溫飲之,效。
兼破癖,下水毒,治牙齒痛。
屎,熬之熨風腫瘡,絞汁服,主心腹卒痛,諸疰忤。
脂,治久瘧久聾,癫狂不語、不識人,和酒服之。
惡瘡疥癬風腫,研爛敷之。
眼中肉,和石鹽點兩頭,一月即效。
皮和毛煎膏,治一切風毒,骨節疼痛,取其發散皮膚之外也。
仍須烏者,取其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