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治門(蔬)
關燈
小
中
大
風下血,皆甘以緩火之意也。
根及枯莖葉煎湯漬,洗凍瘡良。
又苦茄樹小有刺,其子主痹,醋磨塗癰腫,效。
白冬瓜 白冬瓜甘寒無毒,除熱止渴性最速,更利水脹治諸淋,久病瘦人最忌服,子醒脾胃悅人顔,更消膿血聚腸腹。
初生青綠,經冬則皮白如塗粉,故名。
主解胸中積熱煩悶,止消渴,除小腹水脹,療五淋,利大小便。
壓丹石毒、魚毒,并絞汁服之。
又煮食,練五髒,為下氣故也。
欲瘦健者可長食,欲肥者勿食。
丹溪雲:性急而走,久病與陰虛者忌之。
《衍義》雲:發背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亦取其走而急也。
九月食霜瓜令反胃。
葉,殺蜂螫腫毒。
藤,燒灰洗黑并瘡疥濕。
子,甘平,無毒。
醒脾滞,除煩滿不樂,令人悅澤,好顔色。
《别錄》雲:主腹内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内壅要藥。
又去皮膚風刺、黑,潤肌膚,可作面脂。
多年損傷不瘥,熬末溫酒調服。
入藥須霜後取,置之經年,破出核,洗燥,去殼取仁,微炒用之。
凡瓜皆能寒中,惟冬瓜則溫中也。
胡荽 胡荽辛溫微有毒,善止頭疼熱四肢,消谷更通心腹氣,噴痘酒煎不用醫。
胡,狐也;荽,臊也,久食令人腋氣如狐臊也。
止頭疼,拔四肢熱,消谷,通心竅,通大小腸,通小腹氣。
小兒痘瘡不出,用酒煎沸,以物蓋定,候冷去渣,微微從項以下遍身噴之,除面不噴,其痘速出。
久食損人精神、多忘,發胡臭、腳氣、痼疾。
子,主腸風五痔,蠱毒,及食肉中毒,下血不止,頓痞黃者,煮冷汁服之。
齒痛,煎湯含之。
小兒秃,油煎敷之。
入藥炒用。
又石胡荽,俗名鵝不食草,氣寒,無毒。
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不任食。
又熟挪内鼻中,去翳膜。
水芹 水芹味甘平無毒,能益氣血養精神,更消煩渴除黃膽,帶下崩中治婦人。
芹,英也。
産于水浒,而英秀異于他菜,可作菹食。
無毒。
益氣,保血脈,養精神,壯筋力,令人肥健嗜食。
除身熱煩渴,利大小腸,治五種黃病,女人赤沃,崩中漏下,小兒霍亂吐瀉;兼去頭中熱風,殺石藥毒。
醋和食之損齒,患鼈瘕人不可食。
又三月、八月龍帶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變成蛟龍瘕,發則似癫面色青,小腹滿痛,狀如懷胎,服硬糖二三升,日二服,吐出如龍子,遂愈。
芸苔 芸苔最不宜多食,發病生蟲極損陽,主破瘕通結血,更除丹腫乳癰瘡。
《衍義》雲:芸苔不甚香,經冬根不死,辟蠹。
于諸菜中亦不甚佳,此人間所啖菜也。
味辛,溫,無毒。
久食損陽氣,發痼疾,發瘡,口齒痛,生腹中諸蟲,先患腰腳及胡臭人不可食。
但能破瘕血結,産後血風瘀血,療遊風,丹腫,乳癰。
子,壓油敷頭,令發長黑。
婦人經後食之斷産。
竹筍 竹筍化痰更利水,爽胃利膈消渴止,冷證腳氣人休餐,幹者難化滞脾土,地筍即是澤蘭根,吐衄血病堪作主。
味甘,無毒。
下氣,消痰,利水,爽胃氣,利膈化熱,止消渴,益氣,可常食。
惟有冷證、動氣、腳氣人不可食。
新者稍可食,陳者難化不益脾。
昔有小兒食幹筍噎喉中,喘急瞑目,似慢驚,以巴豆藥吐出乃愈。
諸筍皆發冷血及氣,惟苦竹筍不發痰,主不睡,去面目舌上熱黃,止渴除熱,解酒毒,明目健人,利水道,理風熱腳氣,取蒸煮食之。
地筍,甘溫,無毒。
利九竅,通血脈,止吐血、衄血,治産後心腹痛,一切血證食之,肥白人。
蒲筍,即棕筍也。
甘寒,無毒。
去熱燥,利小便。
蘆筍,即蘆根也。
茭筍,即菰根也。
俱見前卷。
菌 菌味甘芳性本溫,開胃止瀉悅神魂,木耳涼血故止血,石耳清心養胃元。
菌有五色,種則一類,俗呼為菇。
芳者呼為蕈菇,不芳者呼為荒菇。
生滑幹澀。
有地生者,有木生者,或又名木雞。
有土壤糞灰中,或竹林虛坯處夏雨後盡生,此及濕熱相感而成。
多食發濕熱,少食其氣芳香,悅神開胃。
其味稍澀,能止瀉止吐。
冬間及春初無毒,夏秋有毒,為蛇過也,誤中脹悶欲死者,急與甘草湯或黑豆煮汁飲解之。
又楓樹上菌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漿水解之,亦解諸菌毒。
木耳,性冷,無毒,涼血,止腸下
根及枯莖葉煎湯漬,洗凍瘡良。
又苦茄樹小有刺,其子主痹,醋磨塗癰腫,效。
白冬瓜 白冬瓜甘寒無毒,除熱止渴性最速,更利水脹治諸淋,久病瘦人最忌服,子醒脾胃悅人顔,更消膿血聚腸腹。
初生青綠,經冬則皮白如塗粉,故名。
主解胸中積熱煩悶,止消渴,除小腹水脹,療五淋,利大小便。
壓丹石毒、魚毒,并絞汁服之。
又煮食,練五髒,為下氣故也。
欲瘦健者可長食,欲肥者勿食。
丹溪雲:性急而走,久病與陰虛者忌之。
《衍義》雲:發背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亦取其走而急也。
九月食霜瓜令反胃。
葉,殺蜂螫腫毒。
藤,燒灰洗黑并瘡疥濕。
子,甘平,無毒。
醒脾滞,除煩滿不樂,令人悅澤,好顔色。
《别錄》雲:主腹内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内壅要藥。
又去皮膚風刺、黑,潤肌膚,可作面脂。
多年損傷不瘥,熬末溫酒調服。
入藥須霜後取,置之經年,破出核,洗燥,去殼取仁,微炒用之。
凡瓜皆能寒中,惟冬瓜則溫中也。
胡荽 胡荽辛溫微有毒,善止頭疼熱四肢,消谷更通心腹氣,噴痘酒煎不用醫。
胡,狐也;荽,臊也,久食令人腋氣如狐臊也。
止頭疼,拔四肢熱,消谷,通心竅,通大小腸,通小腹氣。
小兒痘瘡不出,用酒煎沸,以物蓋定,候冷去渣,微微從項以下遍身噴之,除面不噴,其痘速出。
久食損人精神、多忘,發胡臭、腳氣、痼疾。
子,主腸風五痔,蠱毒,及食肉中毒,下血不止,頓痞黃者,煮冷汁服之。
齒痛,煎湯含之。
小兒秃,油煎敷之。
入藥炒用。
又石胡荽,俗名鵝不食草,氣寒,無毒。
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不任食。
又熟挪内鼻中,去翳膜。
水芹 水芹味甘平無毒,能益氣血養精神,更消煩渴除黃膽,帶下崩中治婦人。
芹,英也。
産于水浒,而英秀異于他菜,可作菹食。
無毒。
益氣,保血脈,養精神,壯筋力,令人肥健嗜食。
除身熱煩渴,利大小腸,治五種黃病,女人赤沃,崩中漏下,小兒霍亂吐瀉;兼去頭中熱風,殺石藥毒。
醋和食之損齒,患鼈瘕人不可食。
又三月、八月龍帶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變成蛟龍瘕,發則似癫面色青,小腹滿痛,狀如懷胎,服硬糖二三升,日二服,吐出如龍子,遂愈。
芸苔 芸苔最不宜多食,發病生蟲極損陽,主破瘕通結血,更除丹腫乳癰瘡。
《衍義》雲:芸苔不甚香,經冬根不死,辟蠹。
于諸菜中亦不甚佳,此人間所啖菜也。
味辛,溫,無毒。
久食損陽氣,發痼疾,發瘡,口齒痛,生腹中諸蟲,先患腰腳及胡臭人不可食。
但能破瘕血結,産後血風瘀血,療遊風,丹腫,乳癰。
子,壓油敷頭,令發長黑。
婦人經後食之斷産。
竹筍 竹筍化痰更利水,爽胃利膈消渴止,冷證腳氣人休餐,幹者難化滞脾土,地筍即是澤蘭根,吐衄血病堪作主。
味甘,無毒。
下氣,消痰,利水,爽胃氣,利膈化熱,止消渴,益氣,可常食。
惟有冷證、動氣、腳氣人不可食。
新者稍可食,陳者難化不益脾。
昔有小兒食幹筍噎喉中,喘急瞑目,似慢驚,以巴豆藥吐出乃愈。
諸筍皆發冷血及氣,惟苦竹筍不發痰,主不睡,去面目舌上熱黃,止渴除熱,解酒毒,明目健人,利水道,理風熱腳氣,取蒸煮食之。
地筍,甘溫,無毒。
利九竅,通血脈,止吐血、衄血,治産後心腹痛,一切血證食之,肥白人。
蒲筍,即棕筍也。
甘寒,無毒。
去熱燥,利小便。
蘆筍,即蘆根也。
茭筍,即菰根也。
俱見前卷。
菌 菌味甘芳性本溫,開胃止瀉悅神魂,木耳涼血故止血,石耳清心養胃元。
菌有五色,種則一類,俗呼為菇。
芳者呼為蕈菇,不芳者呼為荒菇。
生滑幹澀。
有地生者,有木生者,或又名木雞。
有土壤糞灰中,或竹林虛坯處夏雨後盡生,此及濕熱相感而成。
多食發濕熱,少食其氣芳香,悅神開胃。
其味稍澀,能止瀉止吐。
冬間及春初無毒,夏秋有毒,為蛇過也,誤中脹悶欲死者,急與甘草湯或黑豆煮汁飲解之。
又楓樹上菌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漿水解之,亦解諸菌毒。
木耳,性冷,無毒,涼血,止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