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寒門
關燈
小
中
大
多神昏目暗,入藥搗汁,冬月用根,搗時臭于蔥薤。
養生者忌之,又不可與蜜同食。
子,主陽衰精冷,夢洩白濁,暖腰膝,壯陽道。
入藥微炒。
單韭子散:治夢洩失精。
炒為末,酒下二錢,效。
花主動風,根主養發。
白芥菜 白芥菜辛散冷氣,子利胸膈止翻胃,痰生膜外面皮黃,腫毒諸癰膽調敷。
芥味辛辣,有剛介之性,青、紫、白三種。
白芥甚辛美,氣溫,無毒。
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
其子微炒,研碎入藥。
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髒。
止夜多小便。
丹溪雲: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
又治走注風毒疼痛,如遊風腫毒諸癰,為末,豬膽汁調敷,日三易之。
兼辟邪魅、射工、鬼疰,氣發無常,撲損瘀血。
紫芥,作食之甚美,入藥不及白者力大。
青芥極辣,通鼻,溫中,除腎寒邪氣,心痛,腰痛,風痹,利九竅,三芥子,葉大同,多食俱動風氣,有便血痔疾者忌之。
萊菔 萊菔辛甘氣亦平,溫中消食去痰凝,汁潤肺消并咳血,下氣多餐反澀榮,子吐風痰寬喘脹,倒壁推牆不順情。
性能制來面毒,故名。
俗雲溫菘,又雲蘿蔔,無毒。
大者肉堅,蒸食煮食,能消谷,去胸膈痰凝氣滞;小者白脆,生啖或搗汁飲之,止消渴,寬中甚驗。
又治肺痿吐血,咳嗽勞瘦,和羊肉、鲫魚煮食之妙。
總為調脾潤肺之劑,故丹溪雲:屬土而有金與水。
本草雖言下氣最速,但熟食則辛散味去而甘緩獨存,反滞膈停飲,澀榮衛,令人發白早。
子,吐風痰,治喘嗽膨脹,瘕積聚,黃膽;利五髒及大小二便,有推牆倒壁之功;兼治頭痛,明目去風。
孕婦水道不通,單為末,燈心湯下。
諸癰醋研塗之。
入丸散略炒研用。
蕪菁,即蘿蔔苗也。
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内,為末酒下,又治犬咬。
一方乳癰初腫,疼痛作寒熱,取根葉入鹽少許搗敷,覺熱易之。
花陰幹為末,空心水調服,治虛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
艾葉 艾葉苦溫最熱中,霍亂腹心痛有功,殺蟲調血和肝氣,崩漏安胎暖子宮,生汁止痢并吐衄,實主壯陽明目瞳。
艾灸百病,有懲創意,令人痛切自治。
幹熟者性溫,無毒。
辟外感風寒,溫胃,止霍亂轉筋,心腹痛,殺蛔蟲,熏痔,利肝滞冷氣作痛,調和血脈。
治婦人崩漏帶下,安胎倒産,子死腹中,産後瀉血不止,暖子宮,令人有子。
生搗汁,性寒有毒。
治赤白痢、吐血、衄血、瀉血及心腹惡氣刺痛、毒發熱氣上沖發狂,或有瘡出血者,端午日日未出時不語采,日幹,陳久良者。
《衍義》用艾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硫黃相和為炷,灸穴。
實,主壯陽,助水髒,暖腰膝及子宮,明目,兼療一切鬼邪毒氣。
治火眼,用艾燒令煙起,以碗蓋之,候煙上碗成煤,取下用水調化,洗或點,更入黃連尤妙。
槟榔 槟榔辛苦善調中,下氣墜藥殺三蟲,消谷逐水除痰癖,瘧痢腳氣與諸風。
槟榔,男子之稱,故向陽者為槟榔,向陰者為大腹子。
無毒。
降也,陰也。
又雲陰中陽也。
調中健脾,散滞氣,瀉胸中至高之氣,止嘔吐醋心,逐出寸白蟲,消谷逐水,除痰癖,祛瘴瘧。
治痢裡急後重如神,腳氣沖心。
治諸風、諸積、諸氣。
以其性沉,有若鐵石之重,故能墜降諸藥下行。
閩廣多服之者,蓋以地暖郁蒸氣多,居民藏之,氣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耳。
槟榔,白者味辛,多散氣;赤者味苦、澀,殺蟲。
生時甚大易爛,用灰汁煮熟焙幹,始堪停久。
尖長有紫紋者名槟,力小;圓而矮者名榔,力大。
今不複分,但取雞心正穩、中實如錦紋者佳。
刀刮去底,細切。
急治生用,經火則無力;緩治略炒,或醋煮過。
常山 常山辛苦除寒熱,逐水消痰瘧可截,善治腹塊并項瘿,老弱虛人忌入舌,蜀漆即是常山苗,性同更醫逆氣結。
生常山道中,微寒,有毒。
主傷寒、溫瘧寒熱,破胸腹停水水脹,胸中痰結吐逆,凡瘧皆痰與水為之,故截瘧必用此吐痰去水。
又治瘧母及腹中積聚邪氣,痞結堅,鬼毒蠱疰,項下瘿瘤鼠。
丹溪雲:性暴悍,善驅逐傷氣。
老弱虛人及久病忌之。
凡使,細實色黃形如雞骨者佳。
生用令人大吐,酒浸一日,蒸熟或炒,或醋浸煮熟,則善化痞而不吐,畏玉劄,忌菘菜、蔥。
蜀漆,生蜀中,采時莖内有汁如漆,純陽有毒。
吐瘧破療鬼疰,與常山一同,更治咳逆氣結。
入藥用甘草水蒸二次,曬幹。
栝蒌、桔梗為使,惡貫衆。
草果 草果辛溫溫脾胃,消痰止嘔吐酸味,益氣又能消氣膨,瘧母果積真難費。
東垣雲:草果仁溫脾胃而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之劑也。
益真氣,又消一切冷氣膨脹,化瘧母,消宿食。
解酒毒果積,乃其主也。
兼辟瘴解瘟。
去内外殼取仁,或用面裹煨熟。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溫,理氣腹心腰痛尊,活血調經淋露止,破血專救産餘昏。
生胡國。
玄,言其色;索,言其苗交紐也。
無毒。
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入手足太陰、足厥陰經。
善理氣痛及膜外氣塊,止心氣痛及小腸、腎氣、腰暴痛,活精血,調婦人月經,腹中結塊,崩中淋露,又破血及堕落車馬疼痛不止。
酒磨或煮服,醋煮亦好。
五靈脂 五靈(脂)甘溫治氣刺,止血又能行血脈,善治産後血昏迷,腸風冷痹及疳疫。
色含五彩而有靈,即寒号蟲屎也。
無毒。
主行諸氣,心腹刺痛。
炒熟止崩漏,生用利氣脈,通經閉,行瘀血,善救産後血暈,又治腸風及風次氣血閉,遍身疼痛冷麻,小兒五疳積聚,兼辟疫,除目翳,治吐逆連日不止,婦人小兒方多用之。
入肝甚速。
出北地,色黑如鐵,生用者酒研飛煉去砂石。
熟用者飛後炒令煙起,另研。
郁金 郁金辛苦寒無毒,冷氣脹痛醋磨服,涼心止血破血凝,金瘡用之即生肉。
郁金亦不甚香,但其氣輕揚,能緻達酒氣于高遠以降神也。
正如龍涎無香,能散諸香之氣耳。
古人用以治郁。
金,言其色也。
純陽。
主下氣寬中,心腹冷氣結聚脹痛,溫醋磨服之。
涼心止血,破惡血血積,血淋尿血、諸失血亦用之。
療金瘡,生肌甚速,兼治馬熱病,女人小兒方多用之。
出蜀地。
色赤似姜黃,中空如蟬肚者佳。
水洗焙,或醋煮。
姜黃 姜黃氣烈似郁金,治冷氣脹痛腹心,破血積能通經水,退風熱消癰腫深。
形似生姜而色黃。
《日華》雲:海南生者名莪術,江南生者為姜黃。
味苦、辛,氣大寒,功力烈于郁金。
治氣為最,冷氣宿食,心腹結積脹痛用之。
破惡血、血塊、瘕,通月經,産後敗血沖心尤驗。
兼除風熱,暴風疼痛;消癰腫,治撲損瘀血。
醋炒用。
巴豆 巴豆大毒味辛熱,主蕩胃中寒積結,氣血痰食水癖消,更通月水排膿血。
出巴蜀,形如豆。
一種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者,能殺人。
本草雲:生溫熟寒。
其實熱,毒藥也。
惟急治通水谷道,生用去心膜,紙挹去油;緩治消堅磨積,水煮五次,或炒煙盡色黑研用。
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此雷公說也。
主蕩滌胃中寒積,瘕,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宣一切壅滞閉塞,氣痢積瘧,女子月閉,爛胎,惟傷寒熱閉忌用。
兼去惡内,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
東垣雲:斬關奪門之劑。
不可輕用,誤中其毒,以黃連、大豆汁解之,芫花為使,惡草,畏大黃、黃連、藜蘆。
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
古枳巴丸:大枳殼兩個去瓤,每個入巴豆一粒在内,線紮,置砂鍋内,以醋浸一宿,煮幹為末,濕紙蘸藥敷根上,痔去,即用生肌散;如日久頑漏,用津液調敷,敗肉自去。
或去巴豆,醋糊為丸,梧子大,每十五丸茶清下,治痔漏下血癢痛。
以上治中焦寒藥。
菟絲子 菟絲子甘辛平補衛,腎寒精遺腰腳痹,潤心肺止口渴幹,明目去積健脾胃。
其根初生似兔,其苗初生若絲,得他草木則纏繞而上寄,未必專附松也。
中春結實,禀中和凝正陽氣,性平,無毒。
偏補衛氣,助人筋脈。
主腎虛陰莖中寒精自出,遺溺尿血。
強陰益精,髓堅筋骨,續絕傷,腰膝酸痛頑麻。
潤心肺燥,止口渴舌苦。
治肝虛風,明目,小兒頭瘡、疹痘癢塌,痔痛。
益脾胃,進飲食,去寒血為積。
令人服健,久肥延年輕身,有子。
仙方多有為末單服者,久則氣壅便閉,宜以潤藥解之。
若單為丸,則久服無妨。
不入湯藥。
水淘洗去砂土曬幹,擇去雜子,酒浸二三日,蒸出芽,搗爛如膏為丸;或作餅,曬幹入藥亦好。
緊急隻用酒炒研末。
根行血,可和丹藥。
苗搗汁,塗面瘢神效。
補骨脂 補骨脂辛大溫燥,腎傷腰痛陰濕瘙,精冷髓敗便溺頻,風虛頑痹尤可靠。
能補骨中脂髓,又名破故紙,因番語呼為婆固脂,即胡韭子也。
無毒。
主房勞過度,腎經有傷,腰痛,陰囊濕癢,陽衰精冷自流,骨髓傷敗,小便利,腹中冷,易洩;又治風虛冷痹,四肢疼痛及婦人血氣堕胎,兼明耳目。
一切勞傷火衰者用之。
雷公雲:性大燥。
酒浸一宿,漉出,用水浸三宿,蒸三時久,日幹,緊急微炒,止洩面炒,補腎用麻子仁炒。
惡甘草,忌羊肉。
茴香 茴香無毒味辛平,助陽開胃止痛疼,冷疝腳氣并霍亂,諸惡癰葉更靈。
又雲香者,茴,,聲相近也。
助陽者,溫腎與膀胱、小腸。
治冷氣疝腫痛及幹濕腳氣。
一雲本膀胱藥,以其先丙能潤燥,丙與壬合。
此藥入手足少陰,太陽,以開上下三經之通道,而回陽散冷,故曰茴香。
開胃者,調和胃氣,止嘔吐,定霍亂及瘴瘧,破一切臭氣口氣。
止疼痛者,一切腎冷脾寒,心腹氣痛,肋如刀刺及外肢節疼痛。
又治諸漏,生肌止痛,蓋陽氣回而邪自散也。
凡使,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
又有一種八角茴香,氣味燥烈,專主腰疼。
養生者忌之,又不可與蜜同食。
子,主陽衰精冷,夢洩白濁,暖腰膝,壯陽道。
入藥微炒。
單韭子散:治夢洩失精。
炒為末,酒下二錢,效。
花主動風,根主養發。
白芥菜 白芥菜辛散冷氣,子利胸膈止翻胃,痰生膜外面皮黃,腫毒諸癰膽調敷。
芥味辛辣,有剛介之性,青、紫、白三種。
白芥甚辛美,氣溫,無毒。
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
其子微炒,研碎入藥。
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氣,中風不語,面目色黃,安五髒。
止夜多小便。
丹溪雲:痰在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
又治走注風毒疼痛,如遊風腫毒諸癰,為末,豬膽汁調敷,日三易之。
兼辟邪魅、射工、鬼疰,氣發無常,撲損瘀血。
紫芥,作食之甚美,入藥不及白者力大。
青芥極辣,通鼻,溫中,除腎寒邪氣,心痛,腰痛,風痹,利九竅,三芥子,葉大同,多食俱動風氣,有便血痔疾者忌之。
萊菔 萊菔辛甘氣亦平,溫中消食去痰凝,汁潤肺消并咳血,下氣多餐反澀榮,子吐風痰寬喘脹,倒壁推牆不順情。
性能制來面毒,故名。
俗雲溫菘,又雲蘿蔔,無毒。
大者肉堅,蒸食煮食,能消谷,去胸膈痰凝氣滞;小者白脆,生啖或搗汁飲之,止消渴,寬中甚驗。
又治肺痿吐血,咳嗽勞瘦,和羊肉、鲫魚煮食之妙。
總為調脾潤肺之劑,故丹溪雲:屬土而有金與水。
本草雖言下氣最速,但熟食則辛散味去而甘緩獨存,反滞膈停飲,澀榮衛,令人發白早。
子,吐風痰,治喘嗽膨脹,瘕積聚,黃膽;利五髒及大小二便,有推牆倒壁之功;兼治頭痛,明目去風。
孕婦水道不通,單為末,燈心湯下。
諸癰醋研塗之。
入丸散略炒研用。
蕪菁,即蘿蔔苗也。
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内,為末酒下,又治犬咬。
一方乳癰初腫,疼痛作寒熱,取根葉入鹽少許搗敷,覺熱易之。
花陰幹為末,空心水調服,治虛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
艾葉 艾葉苦溫最熱中,霍亂腹心痛有功,殺蟲調血和肝氣,崩漏安胎暖子宮,生汁止痢并吐衄,實主壯陽明目瞳。
艾灸百病,有懲創意,令人痛切自治。
幹熟者性溫,無毒。
辟外感風寒,溫胃,止霍亂轉筋,心腹痛,殺蛔蟲,熏痔,利肝滞冷氣作痛,調和血脈。
治婦人崩漏帶下,安胎倒産,子死腹中,産後瀉血不止,暖子宮,令人有子。
生搗汁,性寒有毒。
治赤白痢、吐血、衄血、瀉血及心腹惡氣刺痛、毒發熱氣上沖發狂,或有瘡出血者,端午日日未出時不語采,日幹,陳久良者。
《衍義》用艾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硫黃相和為炷,灸穴。
實,主壯陽,助水髒,暖腰膝及子宮,明目,兼療一切鬼邪毒氣。
治火眼,用艾燒令煙起,以碗蓋之,候煙上碗成煤,取下用水調化,洗或點,更入黃連尤妙。
槟榔 槟榔辛苦善調中,下氣墜藥殺三蟲,消谷逐水除痰癖,瘧痢腳氣與諸風。
槟榔,男子之稱,故向陽者為槟榔,向陰者為大腹子。
無毒。
降也,陰也。
又雲陰中陽也。
調中健脾,散滞氣,瀉胸中至高之氣,止嘔吐醋心,逐出寸白蟲,消谷逐水,除痰癖,祛瘴瘧。
治痢裡急後重如神,腳氣沖心。
治諸風、諸積、諸氣。
以其性沉,有若鐵石之重,故能墜降諸藥下行。
閩廣多服之者,蓋以地暖郁蒸氣多,居民藏之,氣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耳。
槟榔,白者味辛,多散氣;赤者味苦、澀,殺蟲。
生時甚大易爛,用灰汁煮熟焙幹,始堪停久。
尖長有紫紋者名槟,力小;圓而矮者名榔,力大。
今不複分,但取雞心正穩、中實如錦紋者佳。
刀刮去底,細切。
急治生用,經火則無力;緩治略炒,或醋煮過。
常山 常山辛苦除寒熱,逐水消痰瘧可截,善治腹塊并項瘿,老弱虛人忌入舌,蜀漆即是常山苗,性同更醫逆氣結。
生常山道中,微寒,有毒。
主傷寒、溫瘧寒熱,破胸腹停水水脹,胸中痰結吐逆,凡瘧皆痰與水為之,故截瘧必用此吐痰去水。
又治瘧母及腹中積聚邪氣,痞結堅,鬼毒蠱疰,項下瘿瘤鼠。
丹溪雲:性暴悍,善驅逐傷氣。
老弱虛人及久病忌之。
凡使,細實色黃形如雞骨者佳。
生用令人大吐,酒浸一日,蒸熟或炒,或醋浸煮熟,則善化痞而不吐,畏玉劄,忌菘菜、蔥。
蜀漆,生蜀中,采時莖内有汁如漆,純陽有毒。
吐瘧破療鬼疰,與常山一同,更治咳逆氣結。
入藥用甘草水蒸二次,曬幹。
栝蒌、桔梗為使,惡貫衆。
草果 草果辛溫溫脾胃,消痰止嘔吐酸味,益氣又能消氣膨,瘧母果積真難費。
東垣雲:草果仁溫脾胃而止嘔吐,治脾寒濕寒痰之劑也。
益真氣,又消一切冷氣膨脹,化瘧母,消宿食。
解酒毒果積,乃其主也。
兼辟瘴解瘟。
去内外殼取仁,或用面裹煨熟。
玄胡索 玄胡索味苦辛溫,理氣腹心腰痛尊,活血調經淋露止,破血專救産餘昏。
生胡國。
玄,言其色;索,言其苗交紐也。
無毒。
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入手足太陰、足厥陰經。
善理氣痛及膜外氣塊,止心氣痛及小腸、腎氣、腰暴痛,活精血,調婦人月經,腹中結塊,崩中淋露,又破血及堕落車馬疼痛不止。
酒磨或煮服,醋煮亦好。
五靈脂 五靈(脂)甘溫治氣刺,止血又能行血脈,善治産後血昏迷,腸風冷痹及疳疫。
色含五彩而有靈,即寒号蟲屎也。
無毒。
主行諸氣,心腹刺痛。
炒熟止崩漏,生用利氣脈,通經閉,行瘀血,善救産後血暈,又治腸風及風次氣血閉,遍身疼痛冷麻,小兒五疳積聚,兼辟疫,除目翳,治吐逆連日不止,婦人小兒方多用之。
入肝甚速。
出北地,色黑如鐵,生用者酒研飛煉去砂石。
熟用者飛後炒令煙起,另研。
郁金 郁金辛苦寒無毒,冷氣脹痛醋磨服,涼心止血破血凝,金瘡用之即生肉。
郁金亦不甚香,但其氣輕揚,能緻達酒氣于高遠以降神也。
正如龍涎無香,能散諸香之氣耳。
古人用以治郁。
金,言其色也。
純陽。
主下氣寬中,心腹冷氣結聚脹痛,溫醋磨服之。
涼心止血,破惡血血積,血淋尿血、諸失血亦用之。
療金瘡,生肌甚速,兼治馬熱病,女人小兒方多用之。
出蜀地。
色赤似姜黃,中空如蟬肚者佳。
水洗焙,或醋煮。
姜黃 姜黃氣烈似郁金,治冷氣脹痛腹心,破血積能通經水,退風熱消癰腫深。
形似生姜而色黃。
《日華》雲:海南生者名莪術,江南生者為姜黃。
味苦、辛,氣大寒,功力烈于郁金。
治氣為最,冷氣宿食,心腹結積脹痛用之。
破惡血、血塊、瘕,通月經,産後敗血沖心尤驗。
兼除風熱,暴風疼痛;消癰腫,治撲損瘀血。
醋炒用。
巴豆 巴豆大毒味辛熱,主蕩胃中寒積結,氣血痰食水癖消,更通月水排膿血。
出巴蜀,形如豆。
一種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者,能殺人。
本草雲:生溫熟寒。
其實熱,毒藥也。
惟急治通水谷道,生用去心膜,紙挹去油;緩治消堅磨積,水煮五次,或炒煙盡色黑研用。
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此雷公說也。
主蕩滌胃中寒積,瘕,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宣一切壅滞閉塞,氣痢積瘧,女子月閉,爛胎,惟傷寒熱閉忌用。
兼去惡内,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
東垣雲:斬關奪門之劑。
不可輕用,誤中其毒,以黃連、大豆汁解之,芫花為使,惡草,畏大黃、黃連、藜蘆。
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
古枳巴丸:大枳殼兩個去瓤,每個入巴豆一粒在内,線紮,置砂鍋内,以醋浸一宿,煮幹為末,濕紙蘸藥敷根上,痔去,即用生肌散;如日久頑漏,用津液調敷,敗肉自去。
或去巴豆,醋糊為丸,梧子大,每十五丸茶清下,治痔漏下血癢痛。
以上治中焦寒藥。
菟絲子 菟絲子甘辛平補衛,腎寒精遺腰腳痹,潤心肺止口渴幹,明目去積健脾胃。
其根初生似兔,其苗初生若絲,得他草木則纏繞而上寄,未必專附松也。
中春結實,禀中和凝正陽氣,性平,無毒。
偏補衛氣,助人筋脈。
主腎虛陰莖中寒精自出,遺溺尿血。
強陰益精,髓堅筋骨,續絕傷,腰膝酸痛頑麻。
潤心肺燥,止口渴舌苦。
治肝虛風,明目,小兒頭瘡、疹痘癢塌,痔痛。
益脾胃,進飲食,去寒血為積。
令人服健,久肥延年輕身,有子。
仙方多有為末單服者,久則氣壅便閉,宜以潤藥解之。
若單為丸,則久服無妨。
不入湯藥。
水淘洗去砂土曬幹,擇去雜子,酒浸二三日,蒸出芽,搗爛如膏為丸;或作餅,曬幹入藥亦好。
緊急隻用酒炒研末。
根行血,可和丹藥。
苗搗汁,塗面瘢神效。
補骨脂 補骨脂辛大溫燥,腎傷腰痛陰濕瘙,精冷髓敗便溺頻,風虛頑痹尤可靠。
能補骨中脂髓,又名破故紙,因番語呼為婆固脂,即胡韭子也。
無毒。
主房勞過度,腎經有傷,腰痛,陰囊濕癢,陽衰精冷自流,骨髓傷敗,小便利,腹中冷,易洩;又治風虛冷痹,四肢疼痛及婦人血氣堕胎,兼明耳目。
一切勞傷火衰者用之。
雷公雲:性大燥。
酒浸一宿,漉出,用水浸三宿,蒸三時久,日幹,緊急微炒,止洩面炒,補腎用麻子仁炒。
惡甘草,忌羊肉。
茴香 茴香無毒味辛平,助陽開胃止痛疼,冷疝腳氣并霍亂,諸惡癰葉更靈。
又雲香者,茴,,聲相近也。
助陽者,溫腎與膀胱、小腸。
治冷氣疝腫痛及幹濕腳氣。
一雲本膀胱藥,以其先丙能潤燥,丙與壬合。
此藥入手足少陰,太陽,以開上下三經之通道,而回陽散冷,故曰茴香。
開胃者,調和胃氣,止嘔吐,定霍亂及瘴瘧,破一切臭氣口氣。
止疼痛者,一切腎冷脾寒,心腹氣痛,肋如刀刺及外肢節疼痛。
又治諸漏,生肌止痛,蓋陽氣回而邪自散也。
凡使,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
又有一種八角茴香,氣味燥烈,專主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