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寒門
關燈
小
中
大
古方單角茴散,炒為末,酒下二錢,治腰重痛有效。
胡蘆芭 胡蘆芭熱治腎冷,面青腹脅膨如鲠,膀胱疝痛腎虛寒,壯陽消痰力最猛。
即番蘿葡子也,胡俗呼為蘆芭。
味苦,氣大溫。
純陽,無毒。
得硫黃、附子,治腎虛冷、面色青黑、腹肋脹滿;得茴香、桃仁治膀胱冷、疝氣,甚效;得補骨脂、肉豆蔻,治元髒虛寒易洩;得硫黃、茴香,治陽衰陰痿、冷痰壅上。
酒洗微炒用。
吳茱萸 吳茱萸辛熱毒小,治心腹冷痛如絞,疝痹腸風腳氣攻,霍亂咳逆咽膈飽,食萸性同療水浮,顆粒差大力卻少。
出吳地。
可升可降,陽也。
震坤合見,其色青綠,氣味俱濃。
入足三陰經。
療心腹冷氣,冷痰,冷食,癖,心腹絞痛難忍,中惡及魚骨入腹刺痛,亦效。
又下焦寒濕、疝痛、寒氣,不可缺也。
逐風邪,開腠理,除濕滞血冷,遍身痿痹,腰腳軟弱。
利大腸壅氣,腸風痔疾,殺腸中三蟲。
腳氣沖心,單用和生姜汁飲之,下氣最速。
止霍亂轉筋,胸滿,吞酸吐酸,瀉痢。
又寒邪所膈,氣不得上下,食則口開目瞪,久則寒中脹滿者,立效。
東垣雲:咽嗌寒氣,噎寒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一切咳逆寒熱或厥冷并驗。
蓋此藥性好上沖胸膈,下則開胃濃腸。
兼治産後餘血。
虛羸盜汗,或子腸脫出。
凡陽衰虛冷者最宜。
但多服亦散元氣,腸虛者尤不可單服。
凡使,湯浸去苦汁六七遍,然後用鹽水或黃連水炒。
蓼實為使。
惡丹參、硝石、白垩。
畏紫石英。
東行根白皮,殺三蟲,寸白、蛔蟲。
治喉痹、咳逆、洩注下痢、食不消、女子經産餘血,兼治白癬。
南行枝,主大小便卒關格不通,取斷如手第二指中節長,含之即下。
食茱萸,處處有之,比吳産者顆差大,經久色黃皮黑,辛熱,無毒。
療水腫甚佳,功同吳萸,但力少劣耳。
多服沖眼脫發,六七月食之,傷氣發瘡。
山茱萸 山茱萸酸澀微濕,補腎強陰固精無,去頭面風除疝瘕,逐痹調經益肝源。
生山中。
茱,言色紅;萸,肥潤也。
無毒。
補腎氣,興陽道,堅長陰莖,添精髓,止遺精及小便利,去頭風骨痛,風氣去來,鼻塞鼻,目黃,耳鳴耳聾,面面瘡,腸胃風邪亦驗。
又除疝瘕,逐寒濕痹,治女子月水不定。
本草雲:發汗通九竅,去心下寒熱邪氣。
本澀劑也,何以能通發耶?蓋諸病皆系下部虛寒,用之補養肝腎,以益其源,則五髒安和,閉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藥輕飄疏通之謂也。
酒浸去核,每一斤取皮肉四兩,慢火焙幹。
核能滑精,故去之。
蓼實為使。
惡桔梗、防風、防己。
杜仲 杜仲辛甘溫無毒,腎虛風冷背腰縮,腳弱陰癢小便遺,強志堅盤精自足。
昔有人姓杜名仲,用治腰痛而愈,故名。
沉而降,陽也。
治腎虛冷生風,腰疼背痛,甚則腰脊攣縮,渾身強直,腳膝酸疼不欲踐地,陰下濕癢,小便餘瀝,強志,堅筋骨,益精氣,兼治婦人胎髒不安,産後諸疾。
削去粗皮,酥蜜塗炙,或姜汗塗炙,以絲斷為度。
惡蛇蛻、玄參。
葉嫩時采食之,主風毒腳氣及久積風冷,腸痔下血。
續斷 續斷苦辛溫壯陽。
止精能令腰腳強,止血調經安胎産,破瘀消癰療折傷。
無毒。
主勞傷不足,益氣力,興陽道,止洩精,縮小便。
治腰疼腳軟,關節緩急,與桑寄生同功。
止血,婦人崩漏帶下,尿血為最。
又能宣通經脈,胎前胎動漏血,産後血暈,寒熱難禁,恹恹氣欲絕,單煎一兩,溫服,即驗。
一切面黃虛腫、結,子宮冷症皆治。
破瘀血,消瘡腫癰毒、乳癰瘰,折傷撲損、金瘡,乃所主也。
蓋因能止痛生肌續筋骨,故名曰續斷。
出川中,皮黃皺,節節斷有煙塵起者佳。
酒浸焙。
地黃為使。
惡雷丸。
萆 萆無毒苦甘平,腎冷停水背腰疼,陰痿失溺白濁證,風痹惡瘡多怒情。
萆,卑下也;,解也;言性能治下部疾也。
主腎虛冷,停蓄宿水,腰痛背強,陰痿失溺,小便混濁,癱瘓軟風,關節老血,寒濕周痹,惡瘡不瘳,腸風痔漏,熱氣傷中,恚怒。
兼補水髒,堅筋骨,益精明目。
出川中虛軟者佳。
酒浸,或鹽水煮焙。
幹薏苡為使。
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蛎。
烏藥 烏藥辛溫疏寒疫,腎冷沖心腹及脊,消食寬膨霍亂甯,諸氣諸風諸瘡熄。
色黑,根似烏樟;藥乃治病總名,從草從樂,草部居多,人病則憂,病去則樂也。
無毒。
入足陽明、少陰經,乃疏氣散寒之劑。
治天行寒疫及陰毒傷寒,能發汗回陽立瘥;治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心腹疼痛。
《衍義》雲:與沉香磨服,治胸膈冷氣甚驗。
消宿食,寬膨脹,除黃膽,利小便,止霍亂吐瀉、下痢。
得香附,治諸般氣症;入風藥疏一切風;入瘡藥治諸癰疖疥癞。
兼治中惡、鬼疰、蠱毒,心腹疼痛,婦人血氣刺痛,小兒腹中諸蟲及貓犬百病。
此藥氣勝味薄,無滋益,但取辛散凝滞而已。
香附治内,内和而外自釋。
烏藥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嶺南者色褐而堅硬,天台者色白而香軟可愛,但天台出者難得,土産者亦好。
去皮心,略炒。
葉及根嫩時采,代茶服,補中益氣,偏止小便滑數。
以上治下焦虛寒藥。
黃精 黃精無毒味甘平,大補勞傷心肺清,除風濕益牌胃氣,十年專服可長生。
得太陽之精也。
補五勞七傷,潤心肺,除風濕,益脾胃,補中益氣,安五髒,耐寒暑,服十年乃可延年不饑。
其花勝其實,但難得耳。
二月采正精,陰幹入藥,生用。
若單服之,先用滾水綽去苦汁,九蒸九曬。
但此物與鈎吻相似,誤用殺人。
鈎吻即野葛,蔓生,葉頭尖處有兩毛鈎子。
黃精如竹葉相對,根如嫩姜,黃色。
又偏精不用。
蓍實 蓍實性平酸苦味,開心強志有先知,明目聰耳兼益氣,輕身不老亦不饑。
即蓍草之實,天地間壽考物也。
五芝 五芝青黃赤白黑,平補五髒應五色,惟有紫芝性更溫,療痔醫聾皆難得。
王者仁慈,則芝生于土,瑞草也。
青芝,色如翠羽,味酸平,補肝氣,明目安魂;黃芝,色如紫金,味甘平,益脾氣,治心腹五邪;赤芝,色如珊瑚,味苦平,補心氣,去胸中結滞;白芝,色如截肪,味辛平,益肺氣,治咳逆,通利口鼻;黑芝,色如澤漆,味鹹平,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甘溫,保神,益精氣,堅筋骨,悅顔色,利關節,治耳聾,療痔瘡。
相傳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
但芝自難得,豈能久服輕身不老耶? 仙茅 仙茅氣溫味甘辛,補腎興陽益老人,虛勞失溺腳腰痹,散胃冷令食入唇。
葉似茅,服之延年,故稱仙。
有毒。
主腎虛無子,益陽道,老人失溺,丈夫虛勞,腰腳冷風攣痹不能行,開胃下氣。
治心腹冷氣不能食,久服通神強記,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明目。
傳雲:服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
蜀川江湖兩浙有之。
葉青如茅,冬枯春發,三月有花如栀子黃,不結實,獨根傍有細根相附,外皮粗褐,内肉黃白。
二月八月采根,陰幹,米泔浸去赤汁。
忌鐵、牛肉。
單方:合五加皮等分煎膏,最益人。
石龍芮 石龍芮苦平無毒,平腎胃補陰不足,莖冷失精多躁煩,起痹通關和心腹。
處處有之,一叢數莖,莖青紫色,每莖莖葉其芮芮短小多刻。
五月采子如葶苈,色黃;二八月采皮,陰幹用。
陸生者葉有毛而子銳,主平腎胃氣,補陰不足,莖常冷失精,久服輕身不老,明目潤肌,令人有子;生水中者,葉光而子圓,主風寒濕痹,逐諸風,利關節,治心腹邪氣,煩滿熱燥。
大戟使,畏吳茱、蛇蛻。
骨碎補 骨碎補苦溫無毒,破血止血折傷續,勞極骨内血風疼,下虛齒痛耳鳴促。
本名胡孫姜,唐明皇以其主折傷有功,故名。
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骨碎,療骨中毒氣,血風疼痛,五勞六極,右手不收,上熱下冷。
亦入婦人血氣藥用。
兼治下虛齒痛耳鳴及惡瘡蝕爛肉,殺蟲。
生樹石上,五月采根,銅刀削去毛,細切,蜜水蒸,曬幹。
淫羊藿 淫羊藿辛性亦平,補腎助陽壯陰莖,又治冷風筋骨痹,益氣強志消癰形。
羊食之則淫,人食之好為陰陽,故名。
俗雲仙靈脾。
無毒。
補腎虛助陽,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小便不利,丈夫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産。
又治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
益氣力,強心志,老人昏耄,中年健忘,消赤癰瘰,下部有瘡洗蟲出。
按此興陽之劑,本草雲久服無子者,何也?蓋不補真元,徙助虛陽,緻動欲火,妄交妄合,精氣不實,宜乎無子也。
惟陽衰陰痿,略用以鼓動則可。
生漢中不聞水聲者良,夾刀夾去葉四旁花枝,細锉,羊脂拌炒。
山藥為使,得酒良。
腽肭臍 腽肭臍鹹熱無毒,療痨屍疰攻心腹,精冷面黑膝腰疼,補中破癖并血宿。
腽,溫也;肭,内也;臍,劑也,溫内之劑。
又水物多以臍交,言其性也。
東垣雲:療痨瘵,更壯元陽,脾腎虛損極有功也。
主鬼氣屍疰,夢與鬼交,鬼魅狐魁及中惡邪氣,心腹作痛,腎衰精冷,陰痿面黑,腰膝酸疼,脾衰臍腹積冷,少氣羸瘦,痞塊癖。
此藥補中益氣,又兼消導,能破宿血,治驚狂痫疾。
出東海,狀若鹿,長尾,兩足,頭似狗,故名海狗。
遇日出,浮于水面,弓矢采之,取其補腎,上有紅紫斑點,兩重薄膜裹其肉核。
收密器中,常潤濕如新,取置睡犬傍,犬忽驚跳若狂者真。
又嚴冬置盂水浸之,不凍者真。
凡使,火燎去毛,酒浸一日,微微火上炙令香,細锉另研用。
如無真者,以黃狗腎三枚可代一枚。
原蠶蛾 原蠶蛾鹹熱強陰,尿血洩精亦可尋,砂治痹風瘾疹起,退消疔腫血風侵,紙主諸血口牙病,絲吐消渴不能禁。
原,再也。
是第二番蠶,以其敏于生育也。
蠶蛾、蠶砂、蠶蛻、蠶紙皆取第二番者佳。
蠶蛾雄者,小毒。
主強陰道,交接不倦,止洩精
胡蘆芭 胡蘆芭熱治腎冷,面青腹脅膨如鲠,膀胱疝痛腎虛寒,壯陽消痰力最猛。
即番蘿葡子也,胡俗呼為蘆芭。
味苦,氣大溫。
純陽,無毒。
得硫黃、附子,治腎虛冷、面色青黑、腹肋脹滿;得茴香、桃仁治膀胱冷、疝氣,甚效;得補骨脂、肉豆蔻,治元髒虛寒易洩;得硫黃、茴香,治陽衰陰痿、冷痰壅上。
酒洗微炒用。
吳茱萸 吳茱萸辛熱毒小,治心腹冷痛如絞,疝痹腸風腳氣攻,霍亂咳逆咽膈飽,食萸性同療水浮,顆粒差大力卻少。
出吳地。
可升可降,陽也。
震坤合見,其色青綠,氣味俱濃。
入足三陰經。
療心腹冷氣,冷痰,冷食,癖,心腹絞痛難忍,中惡及魚骨入腹刺痛,亦效。
又下焦寒濕、疝痛、寒氣,不可缺也。
逐風邪,開腠理,除濕滞血冷,遍身痿痹,腰腳軟弱。
利大腸壅氣,腸風痔疾,殺腸中三蟲。
腳氣沖心,單用和生姜汁飲之,下氣最速。
止霍亂轉筋,胸滿,吞酸吐酸,瀉痢。
又寒邪所膈,氣不得上下,食則口開目瞪,久則寒中脹滿者,立效。
東垣雲:咽嗌寒氣,噎寒而不通,胸中冷氣閉塞而不利,一切咳逆寒熱或厥冷并驗。
蓋此藥性好上沖胸膈,下則開胃濃腸。
兼治産後餘血。
虛羸盜汗,或子腸脫出。
凡陽衰虛冷者最宜。
但多服亦散元氣,腸虛者尤不可單服。
凡使,湯浸去苦汁六七遍,然後用鹽水或黃連水炒。
蓼實為使。
惡丹參、硝石、白垩。
畏紫石英。
東行根白皮,殺三蟲,寸白、蛔蟲。
治喉痹、咳逆、洩注下痢、食不消、女子經産餘血,兼治白癬。
南行枝,主大小便卒關格不通,取斷如手第二指中節長,含之即下。
食茱萸,處處有之,比吳産者顆差大,經久色黃皮黑,辛熱,無毒。
療水腫甚佳,功同吳萸,但力少劣耳。
多服沖眼脫發,六七月食之,傷氣發瘡。
山茱萸 山茱萸酸澀微濕,補腎強陰固精無,去頭面風除疝瘕,逐痹調經益肝源。
生山中。
茱,言色紅;萸,肥潤也。
無毒。
補腎氣,興陽道,堅長陰莖,添精髓,止遺精及小便利,去頭風骨痛,風氣去來,鼻塞鼻,目黃,耳鳴耳聾,面面瘡,腸胃風邪亦驗。
又除疝瘕,逐寒濕痹,治女子月水不定。
本草雲:發汗通九竅,去心下寒熱邪氣。
本澀劑也,何以能通發耶?蓋諸病皆系下部虛寒,用之補養肝腎,以益其源,則五髒安和,閉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藥輕飄疏通之謂也。
酒浸去核,每一斤取皮肉四兩,慢火焙幹。
核能滑精,故去之。
蓼實為使。
惡桔梗、防風、防己。
杜仲 杜仲辛甘溫無毒,腎虛風冷背腰縮,腳弱陰癢小便遺,強志堅盤精自足。
昔有人姓杜名仲,用治腰痛而愈,故名。
沉而降,陽也。
治腎虛冷生風,腰疼背痛,甚則腰脊攣縮,渾身強直,腳膝酸疼不欲踐地,陰下濕癢,小便餘瀝,強志,堅筋骨,益精氣,兼治婦人胎髒不安,産後諸疾。
削去粗皮,酥蜜塗炙,或姜汗塗炙,以絲斷為度。
惡蛇蛻、玄參。
葉嫩時采食之,主風毒腳氣及久積風冷,腸痔下血。
續斷 續斷苦辛溫壯陽。
止精能令腰腳強,止血調經安胎産,破瘀消癰療折傷。
無毒。
主勞傷不足,益氣力,興陽道,止洩精,縮小便。
治腰疼腳軟,關節緩急,與桑寄生同功。
止血,婦人崩漏帶下,尿血為最。
又能宣通經脈,胎前胎動漏血,産後血暈,寒熱難禁,恹恹氣欲絕,單煎一兩,溫服,即驗。
一切面黃虛腫、結,子宮冷症皆治。
破瘀血,消瘡腫癰毒、乳癰瘰,折傷撲損、金瘡,乃所主也。
蓋因能止痛生肌續筋骨,故名曰續斷。
出川中,皮黃皺,節節斷有煙塵起者佳。
酒浸焙。
地黃為使。
惡雷丸。
萆 萆無毒苦甘平,腎冷停水背腰疼,陰痿失溺白濁證,風痹惡瘡多怒情。
萆,卑下也;,解也;言性能治下部疾也。
主腎虛冷,停蓄宿水,腰痛背強,陰痿失溺,小便混濁,癱瘓軟風,關節老血,寒濕周痹,惡瘡不瘳,腸風痔漏,熱氣傷中,恚怒。
兼補水髒,堅筋骨,益精明目。
出川中虛軟者佳。
酒浸,或鹽水煮焙。
幹薏苡為使。
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蛎。
烏藥 烏藥辛溫疏寒疫,腎冷沖心腹及脊,消食寬膨霍亂甯,諸氣諸風諸瘡熄。
色黑,根似烏樟;藥乃治病總名,從草從樂,草部居多,人病則憂,病去則樂也。
無毒。
入足陽明、少陰經,乃疏氣散寒之劑。
治天行寒疫及陰毒傷寒,能發汗回陽立瘥;治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心腹疼痛。
《衍義》雲:與沉香磨服,治胸膈冷氣甚驗。
消宿食,寬膨脹,除黃膽,利小便,止霍亂吐瀉、下痢。
得香附,治諸般氣症;入風藥疏一切風;入瘡藥治諸癰疖疥癞。
兼治中惡、鬼疰、蠱毒,心腹疼痛,婦人血氣刺痛,小兒腹中諸蟲及貓犬百病。
此藥氣勝味薄,無滋益,但取辛散凝滞而已。
香附治内,内和而外自釋。
烏藥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嶺南者色褐而堅硬,天台者色白而香軟可愛,但天台出者難得,土産者亦好。
去皮心,略炒。
葉及根嫩時采,代茶服,補中益氣,偏止小便滑數。
以上治下焦虛寒藥。
黃精 黃精無毒味甘平,大補勞傷心肺清,除風濕益牌胃氣,十年專服可長生。
得太陽之精也。
補五勞七傷,潤心肺,除風濕,益脾胃,補中益氣,安五髒,耐寒暑,服十年乃可延年不饑。
其花勝其實,但難得耳。
二月采正精,陰幹入藥,生用。
若單服之,先用滾水綽去苦汁,九蒸九曬。
但此物與鈎吻相似,誤用殺人。
鈎吻即野葛,蔓生,葉頭尖處有兩毛鈎子。
黃精如竹葉相對,根如嫩姜,黃色。
又偏精不用。
蓍實 蓍實性平酸苦味,開心強志有先知,明目聰耳兼益氣,輕身不老亦不饑。
即蓍草之實,天地間壽考物也。
五芝 五芝青黃赤白黑,平補五髒應五色,惟有紫芝性更溫,療痔醫聾皆難得。
王者仁慈,則芝生于土,瑞草也。
青芝,色如翠羽,味酸平,補肝氣,明目安魂;黃芝,色如紫金,味甘平,益脾氣,治心腹五邪;赤芝,色如珊瑚,味苦平,補心氣,去胸中結滞;白芝,色如截肪,味辛平,益肺氣,治咳逆,通利口鼻;黑芝,色如澤漆,味鹹平,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甘溫,保神,益精氣,堅筋骨,悅顔色,利關節,治耳聾,療痔瘡。
相傳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
但芝自難得,豈能久服輕身不老耶? 仙茅 仙茅氣溫味甘辛,補腎興陽益老人,虛勞失溺腳腰痹,散胃冷令食入唇。
葉似茅,服之延年,故稱仙。
有毒。
主腎虛無子,益陽道,老人失溺,丈夫虛勞,腰腳冷風攣痹不能行,開胃下氣。
治心腹冷氣不能食,久服通神強記,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明目。
傳雲:服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
蜀川江湖兩浙有之。
葉青如茅,冬枯春發,三月有花如栀子黃,不結實,獨根傍有細根相附,外皮粗褐,内肉黃白。
二月八月采根,陰幹,米泔浸去赤汁。
忌鐵、牛肉。
單方:合五加皮等分煎膏,最益人。
石龍芮 石龍芮苦平無毒,平腎胃補陰不足,莖冷失精多躁煩,起痹通關和心腹。
處處有之,一叢數莖,莖青紫色,每莖莖葉其芮芮短小多刻。
五月采子如葶苈,色黃;二八月采皮,陰幹用。
陸生者葉有毛而子銳,主平腎胃氣,補陰不足,莖常冷失精,久服輕身不老,明目潤肌,令人有子;生水中者,葉光而子圓,主風寒濕痹,逐諸風,利關節,治心腹邪氣,煩滿熱燥。
大戟使,畏吳茱、蛇蛻。
骨碎補 骨碎補苦溫無毒,破血止血折傷續,勞極骨内血風疼,下虛齒痛耳鳴促。
本名胡孫姜,唐明皇以其主折傷有功,故名。
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骨碎,療骨中毒氣,血風疼痛,五勞六極,右手不收,上熱下冷。
亦入婦人血氣藥用。
兼治下虛齒痛耳鳴及惡瘡蝕爛肉,殺蟲。
生樹石上,五月采根,銅刀削去毛,細切,蜜水蒸,曬幹。
淫羊藿 淫羊藿辛性亦平,補腎助陽壯陰莖,又治冷風筋骨痹,益氣強志消癰形。
羊食之則淫,人食之好為陰陽,故名。
俗雲仙靈脾。
無毒。
補腎虛助陽,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小便不利,丈夫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産。
又治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
益氣力,強心志,老人昏耄,中年健忘,消赤癰瘰,下部有瘡洗蟲出。
按此興陽之劑,本草雲久服無子者,何也?蓋不補真元,徙助虛陽,緻動欲火,妄交妄合,精氣不實,宜乎無子也。
惟陽衰陰痿,略用以鼓動則可。
生漢中不聞水聲者良,夾刀夾去葉四旁花枝,細锉,羊脂拌炒。
山藥為使,得酒良。
腽肭臍 腽肭臍鹹熱無毒,療痨屍疰攻心腹,精冷面黑膝腰疼,補中破癖并血宿。
腽,溫也;肭,内也;臍,劑也,溫内之劑。
又水物多以臍交,言其性也。
東垣雲:療痨瘵,更壯元陽,脾腎虛損極有功也。
主鬼氣屍疰,夢與鬼交,鬼魅狐魁及中惡邪氣,心腹作痛,腎衰精冷,陰痿面黑,腰膝酸疼,脾衰臍腹積冷,少氣羸瘦,痞塊癖。
此藥補中益氣,又兼消導,能破宿血,治驚狂痫疾。
出東海,狀若鹿,長尾,兩足,頭似狗,故名海狗。
遇日出,浮于水面,弓矢采之,取其補腎,上有紅紫斑點,兩重薄膜裹其肉核。
收密器中,常潤濕如新,取置睡犬傍,犬忽驚跳若狂者真。
又嚴冬置盂水浸之,不凍者真。
凡使,火燎去毛,酒浸一日,微微火上炙令香,細锉另研用。
如無真者,以黃狗腎三枚可代一枚。
原蠶蛾 原蠶蛾鹹熱強陰,尿血洩精亦可尋,砂治痹風瘾疹起,退消疔腫血風侵,紙主諸血口牙病,絲吐消渴不能禁。
原,再也。
是第二番蠶,以其敏于生育也。
蠶蛾、蠶砂、蠶蛻、蠶紙皆取第二番者佳。
蠶蛾雄者,小毒。
主強陰道,交接不倦,止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