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門

關燈
少陰、足厥陰經。

    養氣血,除五髒血脈中熱,血痹,血瘀。

    止吐血、鼻衄、腸風、痔、翻胃、瀉痢、尿血、遺溺、脫精、女子赤沃漏下、帶下、月經不止、産難、胞衣不出、堕胎、大人小兒驚氣入腹、陰痿不起。

    經雲:怯則氣浮,重以鎮之。

    怯者,驚也;肝氣,浮也。

    小兒驚痫疳疾,服之健脾。

    兼治賊風瘾疹癢疼,鬼疰蠱毒。

    赤紅青色如雞冠有澤,上文頭有如浮漚丁者,謂之丁頭代赭,最勝。

     火醋淬七次,研粉水飛用。

    幹姜為使。

    畏附子、天雄。

    無真者,以牡蛎代之。

     亂發 亂發苦溫極補陰,止血止咳通閉淋,利水治風醫霍亂,産難驚熱斂瘡淫。

     發,拔也,拔躍而出。

    無毒。

    丹溪雲:發補陰之功甚捷。

    止鼻衄汗血、大小便下血、血痢、血悶、血暈。

     止咳嗽,轉脬,五淋,關格不通。

    利水,消黃膽、女勞疸。

    治中,破傷風及沐發後中風。

    定霍亂煩躁,催生及胎衣不下,小兒驚熱痫症。

    煎膏,長肉消瘀。

    治癰腫骨疽,金瘡雜瘡。

    不拘新剪舊落,或自己發,或無病患發,或童男胎發并好。

    用皂角水洗淨,入罐内燒存性。

    止血,或吹鼻,或酒下,或入補藥丸。

    單發灰散:燒為末,溫水或酒下二錢,治血淋甚效。

    又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服,治小兒熱痰,療百病。

    如胎熱生瘡,蔓延遍身,啼号不乳者,用此塗上,随以苦參粉糁即愈。

    又和蜂房、蛇蛻燒灰,酒下一錢,治瘡口不合,效。

    人發敷癰疽立愈。

     乳汁 乳汁甘寒潤發膚,填補五髒點睛珠,老病口瘡女經閉,惟有髒寒不可哺。

     婦人血下為月經,上為乳汁。

    無毒。

    治瘦悴,悅皮膚,潤毛發,補五髒,點眼止淚,消赤腫痛,老人虛熱,口瘡不食,婦人血枯經閉。

    昔張蒼常服,身肥白,年享百歲有餘。

    但性屬陰,髒寒人食之則瀉。

    服乳法:取甘香者入銀器内,加梨汁一半,鍋内頓滾,五更熱服。

    消痰潤肺,補虛生血,兼梨汁亦可,但服須吸入氣脘乃佳。

     又和豉汁飲之,解豬肝、牛肉毒,極效。

    曬乳粉法:遇有乳汁若幹,即下銀鍋内煎成膏,用大瓷盤盛于日下曬之,以水浸于盤下,乃未濟之妙也。

    不然,其乳久曬不幹。

     秋石 秋石丹霜體若金,陽煉壯陽陰補陰,洞髓還元無不治,點肉調湯味更深。

     味鹹,無毒。

    治色欲過度,羸弱久嗽,眼昏頭眩,腹脹喘滿,腰膝酸疼,遺精白濁,洞入骨髓,無所不治,真還元衛生之寶也。

    隻一小鍋可煉體若金石,永不暴潤。

    陽煉法:童便不拘多少,入銅鍋内熬幹,如鐵堅硬,鍋内亦放火,燒去臭氣,乘熱取出,打碎為末,再入鍋内,清水煮化,用綿紙七重濾過,複入鍋内熬幹。

     如此淋熬三次,白如霜雪,乃入砂罐内鹽泥固濟,火一日夜,隻取飛上鐵燈盞者為末,棗肉丸如綠豆大。

    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酒下,久服壯陽起痿,臍下如火。

    諸般冷疾,久年虛損,勞憊甚者,服之皆驗。

    陰煉法:童便不拘多少,入濃皂角汁少許,以殺其穢,以井水一半相和,旋攪百匝,令澄去清水,隻留濁腳,再換新水,如此澄攪數多,以白色無臭氣為度,曬幹,棗肉為丸。

    每服十丸,空心酒下,或以人乳汁和曬尤妙。

    此法去鹹味,不傷肺,大能滋陰降火。

    陰陽煉,即陰煉濁腳不曬,用火熬幹,忌入罐内火。

    治陰陽俱虛。

     以上治燥通用。

     天靈蓋 乃天生蓋,押一身之骨,未合即未有,隻有囟門、頂骨中一片如三指闊,十字解者是。

    味鹹平,無毒。

    主傳屍屍疰,鬼氣伏連,久瘴痨瘧,寒熱無時及肺痿乏力,羸瘦,骨蒸盜汗,兼治犬咬。

    凡使,須軍門斬賊得之方可,不然,惡疾病死,諸毒聚頂,服之反害,不如以虎頭骨及黃犬頭骨代之。

    近時方士好用此入補藥,以為勝于滋陰壯陽之劑,不知屍氣損神,且犯天條,罪禍莫測。

    其骨,男者色白,女者色赤,陽人使陰,陰人使陽。

    采得後用溏灰火罨一伏時,待腥氣盡,以檀香煎湯洗過,酥炙黃或燒黑研用。

    爪甲,催生,取細末點目中去翳障,搐鼻中止衄血,燒灰水調服,治轉胞,淋閉,尿血,凡用孕婦及自己者效。

     人胞衣 又名紫河車,乃男精女血構成。

    味甘溫,無毒。

    主氣血羸瘦,婦人勞損、面皮黑、腹内諸病漸瘦者。

    男用男胎,女用女胎,須首生者佳。

    如無,壯盛婦人亦可。

    用米泔洗四五次,不動筋膜。

    去草屑,以竹器盛長流水中浸一刻,以取生氣,用瓦盆放木甑内,或鍋内亦可,自卯至酉蒸爛如糊,取出于石臼内,同諸藥搗丸。

    一法:洗淨,用酒半碗,花椒少許,同入砂鍋内,口上用紙糊,慢火烘幹,重一兩半者佳,為末入藥。

     此藥不宜久留,恐服之令腹内生蟲也。

    産後胞衣埋地中,七八年化為清水者,味辛,無毒。

    主小兒丹毒,天行熱病,寒熱不歇,妄語狂言,頭上無辜發豎,虛痞等疾。

     紅鉛 即無病室女初行月水。

    味鹹,有毒。

    治男婦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左癱右瘓、中風不語、肢體疼痛、飲食少進,女子經閉等症,服之神效。

    取法:以黑鉛打一貝,形如黃冠子,俟月信動時,以此具置陰戶上,接取二三盅,傾瓷器内,待沉底,紅如朱砂者,此為母氣,真元也。

    黃色浮皮者用紙糁去,卻取澄過茯苓入紅鉛内和勻,作薄餅子陰幹為末,以麻黃煎膏為丸,辰砂為衣,銀器收貯服之。

    婦人月經并浣褲汁,解箭并女勞服,又馬血入瘡中并剝馬被骨刺破毒死者,以月經塗之效。

    近有奇術,能令刀斫不入,惟以月經塗之便死,此是污穢壞神氣也,故人合藥所以忌之。

    男子精塗金瘡出血不止,和鷹屎去面上靥瘢及湯火灼瘡。

     裆 即之當陰處,方圓六寸是也。

    主男婦陰陽易病。

    男病用女,女病用男,裆燒灰,水調服。

    經衣,即拭經水布也。

    燒灰為末,敷虎野狼傷,酒下主箭鍊入腹,陰陽易病。

     以上以人補人,今俗所尚,但秋石還元降火可也,河車、經餘不過後天渣滓。

    乳汁,古人以之乳子,猶恐饑人之子,而況煎熬成丸,變其純陰之質,化為燥烈之性,固未必能補,亦且可惜,偶病相宜,乍服對酒,或入藥服之亦可。

    亦嘗證諸本草,《别說》雲:神農人部惟發一物外,餘皆出于後世醫家,或禁流之術,奇怪之論,殊非仁人之用心。

    世稱孫思邈有大功于世,以殺命治命尚有陰責,況于是也!近數見醫家用天靈蓋以治傳屍,病未有一效者,信《本經》不用未為害也。

    殘忍傷神又不急于取效,苟有可易,仁者宜盡心焉。

    若不以是說為然,決為庸人惑亂。

    噫!以是為訓,迩來方士,猶有教人服死胎全體者,童男女交接水者。

    《聞見紀訓》載服此者盡皆惡死,且遇奇禍,戒之戒之! 玉泉 玉乃石之精,天地重寶;泉者,玉之泉液。

    一雲:玉消為水,故名玉泉。

    味甘平,無毒。

    主五髒百病,柔筋強骨,長肉益氣,利血脈,安魂魄,明耳目,耐寒暑,久服輕身不老,兼治婦人帶下十二病,除氣癃血塊等症,畏款冬花。

     玉屑 玉,肉也,溫濃光潤如肉也;屑,碎也,削之碎碎也。

    以苦酒浸之,令消如泥。

    潤心肺,滋毛發,明眼目,助聲喉,久服輕身長年,兼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

    屑如麻豆大,服之精潤髒腑,渣當完出。

    若為粉服之,使人淋。

    畏鹿角。

     砺石 砺,粗硬也,可作磨刀石。

    無毒。

    主破宿血,下石淋,除瘕結,伏鬼惡氣,燒赤投酒中飲之。

    磨汁滴目,除障暗。

     桃花石 形似赤石脂,色如桃花,光潤體重,舐之不着舌者佳。

    味甘溫,無毒。

    主大腸中冷,膿血痢,令肌熱能食。

     百藥煎 味酸,無毒。

    潤肺治嗽,化痰止渴,療腸風下血,為末糁諸瘡,幹水斂口。

    造法:用五倍子十斤,烏梅、白礬各一斤,酒曲四兩,又将水紅蓼三斤煎水去渣,入烏梅煎,不可多水,要得其所,卻入五倍粗末并礬曲和勻,如作酒曲樣,入瓷器内,遮不見風,候生白取出,曬幹聽用。

    染須者加綠礬一斤。

     女貞實 又名冬青子。

    味苦甘平,無毒。

    主補中,安五髒,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輕身不老。

    浸酒服,去風補血。

    立冬日采,曬幹用。

    皮,涼,去血,補益肌膚。

    葉,燒灰塗面治疸,兼減瘢疵,亦堪染绯。

     蕤核 仁味甘,微寒。

    無毒。

    主心腹邪結氣及心下結痰痞氣。

    益氣明目,治目腫爛風癢、赤痛淚出、鼻鼻衄。

    凡使,去殼取仁,湯泡去皮尖。

    每四兩用芒硝一兩,木通七兩,同煮一伏時,取仁研膏,任加減入藥,極治風熱。

    如風虛者,去皮尖,後用紙壓去油淨,以花椒煎濃汁調成膏,塗瓷碗底上,用蕲艾燒煙熏七次,然後取碗于火上,之若油起,即以竹紙拭去,直待油盡色黑,即取碗覆地上,以去火毒,随宜入片腦等,點眼甚效,治眼風或生翳,或赤,一切眼疾并主之。

    蕤仁研膏,入黃連末等分和勻,取幹棗三枚,割頭少許,去核,以前末填滿,以棗頭合定,用薄綿裹之,以水半碗,于銀器中文武火煎,取雞子殼以來,以綿濾過,待冷點眼,神效神效!。

     椰子 即海棕實也。

    味苦,無毒。

    黑發,止血,療鼻衄、吐逆、霍亂,煮汁服之。

    殼可為酒器,如酒中有毒則酒沸起。

    殼中肉益氣,殼中漿飲之得醉。

    主吐血、消渴、水腫,去風熱,塗頭令發黑。

    丹溪雲:屬土而有水。

    生海外極熱之地,土人賴以解夏月渴。

    多食動風。

     木槿 平,無毒。

    止腸風瀉血、赤白痢、痢後熱渴,作飲服之,令人得睡,入藥炒用。

    花涼。

    治同。

    作湯代茶吃,又治風。

     萱草 俗名鹿蔥。

    味甘涼,無毒。

    治沙淋、小便赤澀、身體煩熱,下水氣,退酒疸,取根絞汁服。

    破傷風,酒煎服。

    又和姜汁服,治大熱吐血,主安五髒,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輕身明目。

    取嫩苗及花作俎食,甚利胸膈。

    丹溪雲:萱草屬木性,下走陰分,花名宜男,甯無微意存焉?五月采藥,八月采根用。

     水蘇 一名雞蘇,處處有之。

    多生水旁,苗似旋複,兩葉相當。

    氣香馥,味辛微溫,無毒。

    主肺痿、吐血、衄血、血痢、崩中、帶下、産後中風及血不止,頭風目眩,諸氣疾腳腫。

    下氣消谷,除飲食,辟口臭,去惡毒氣,久服通神耐老。

    可作菜。

     雞腸草 生田野下濕地。

    莖梗細而中空,有似雞腸,斷之有絲縷,故又名蘩蒌。

    味酸平,無毒。

    主破血及産後血塊,炒熱和童便飲之,惡血盡出。

    燒灰揩齒止宣露。

    水煎服止淋,止小便利。

    又積年惡瘡毒腫不愈,搗汁敷之神效。

     鯉腸草 一名旱蓮草。

    味甘酸平,無毒。

    主血痢及針灸瘡血出不止,敷之立已。

    汁塗須發令黑而繁。

    煎膏點鼻中添腦,又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并。

    二八月采,陰幹。

     牛角腮 即黃牛角尖,燒存性用。

    味苦溫,性澀,無毒。

    主下閉血瘀,血疼痛。

    止婦人血崩、赤白帶下及腸風下血、冷痢瀉血、鼠乳瘧疾。

     木虻 味苦平,有毒。

    生木吐中,初出如白蛆,漸大羽化,色綠如蜩蟬,亦啖牛馬等血,故治瘀血、血閉寒熱、無子及目赤痛、傷淚出,又能堕胎。

    如蛇螫人九竅出血,取三七枚燒,服之效。

    五月采,去翅足,炒黃。

     蜚虻 即今啖牛血者,方家呼為虻蟲。

    味苦寒,有毒。

    主逐瘀血,破血積堅痞、瘕寒熱。

    通血脈,利九竅,女子月水不通,除賊血在胸腹五髒,治喉痹,消積膿,堕胎。

    去翅足炒,惡麻黃。

     蜚蠊 形似蠶蛾,腹下赤,多在林樹間,百十為聚,八九月知寒,多飛入人家,作姜氣者是。

    味鹹寒,有毒。

    主破瘀血堅,寒熱積聚,内寒無子。

    通血脈,治喉痹。

    去翅足,炒黃色。

     ?蟲 生沙中及人家牆下土中濕處,似鼠婦而大,形扁如鼈,故名土鼈,俗名簸箕蟲。

    味鹹寒,有毒,主心腹寒熱洗洗,破血積瘕,通月水血閉,下乳汁,婦人藥中多用。

    十月采,日幹炒。

    畏皂莢、菖蒲、屋遊。

     以上治燥雜用。

     肝(當歸)心(麥門冬)脾(麻仁)肺(杏仁)腎(柏實) 大腸(硝石)小腸(茴香)三焦(山藥)膀胱(茴香)胞絡(桃仁) 以上諸藥,治上中下三焦内燥,兼補血和血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