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熱門

關燈
溫服之。

    藏淹一切果實良。

    冬霜無毒。

    主解酒後諸熱、傷寒鼻塞,治暑月汗漬,腋下赤腫及痱瘡,和蛇粉敷之立愈。

    凡用瓦木上霜,以雞翎掃取,收瓷瓶中,時久不壞。

    秋露水,味甘美,無毒。

    在百花上者,止消渴,愈百疾,調五髒,潤肌膚;在柏葉上者,主明目,俱于朝露未時拂取之。

     正月雨水,夫妻各飲一杯,還房當獲時有子神效。

    若煎服之,令人陽氣上升。

    夏冰,味甘大寒無毒,主去熱煩,熱熨人乳石發熱腫。

    暑夏盛熱與氣候相反,當時暫快,久皆成疾。

     人黃 人黃氣寒諸毒散,時行大熱癫狂亂,破開疔腫醋和敷,中毒惡瘡清汁灌。

     即人屎。

    味苦。

    無毒。

    解諸毒,時行大熱心躁,狂亂奔走,狀似癫痫,言語不定及骨蒸勞熱溫病,勞後食複。

    宜用幹陳者入罐内,以泥固濟,火半日,取出去火毒,研末,新汲水或沸湯調服三錢,未效再服。

    又善破疔腫,開以新者封之,一日根爛。

    發背欲死,燒灰醋調,敷腫處良。

    糞清汁冷,亦主天行熱狂熱疾,中毒并惡瘡蕈毒箭毒,取汁服。

    取法:臘月截淡竹一段去毒,留底二節,上節發竅,以大甘草納竹筒内,以木塞上竅,以留節一頭插于糞缸中,浸一月,取出曬幹待用。

    廁溺坑中青泥,療喉痹,消癰腫,若已有膿即潰。

     人溺 人溺氣寒能降火,鼻洪吐血血攻心,勞嗽肺痿胎難産,撲杖蛇傷患處淋。

     即人尿。

    味鹹。

    無毒。

    療寒熱頭疼溫氣,童男者尤良。

    丹溪雲:降火最速,熱勞方中多用之。

    主吐血衄血卒血攻心,和姜汁煎二三沸乘熱服瘥。

    止勞嗽失音肺痿,破積,明目益氣,潤肌膚,利大腸,推陳緻新之藥,胃虛及氣血虛無熱者不可用。

    又治難産及胞衣不下,和姜蔥煎三沸,熱服即下。

    産後飲一杯,壓下敗血惡物,免血暈之疾。

    傷胎血結心腹痛,并撲打瘀血攻心,單煎,服之效。

    被蛇犬等咬,以熱尿淋患處。

    人中白,即尿桶中澄底結白者,須置風露下,經二三年者可用,又名秋白霜。

    丹溪雲:能瀉肝火,降陰火,故治傳屍熱勞肺痿,心膈熱,鼻衄吐血,羸瘦渴疾。

    又敷湯火灼瘡及緊辱瘡。

    凡用須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幹研末。

     以上治熱通用。

     防葵 出興州,根似防風,葉似葵,每莖三葉,一本十莖,中發一幹,花如蔥花,與野狼毒相似,但置水不沉耳,世亦稀有。

    味苦辛,氣平寒。

    無毒。

    主膀胱熱結溲溺不下,疝瘕腸洩。

    療五髒虛氣,小腹支滿胪脹。

    止癫痫驚邪狂走,咳逆濕喑鬼瘧。

    消氣血瘤,殺百邪。

    久服益氣強志,堅筋骨,除腎邪。

    中火者不可服。

    去蟲末,甘草水浸一宿曬幹。

     景天 葉似馬齒苋而大作層,上莖極脆,開紅紫花,今人以盆養于屋上以辟火,故又名慎火草。

    味苦酸。

     氣平。

    無毒。

    主大熱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疵寒熱,諸不足。

    治火瘡風疹惡癢,遊風瘡毒。

    小兒丹毒赤腫,生搗敷之。

    其花主女人漏下赤白。

    七月采陰幹。

     ?蓄 在處有之,苗似瞿麥,葉細綠如竹,莖赤如钗,股有節,花青黃色,可食。

    味苦,氣平。

    無毒。

    主熱黃五痔,及丹石毒發沖眼腫痛,并搗汁頓服。

    霍亂吐利不止,以五味調和煮羹食之。

    又主浸淫疥瘙熱腫,惡瘡癢痛,并搗敷之女子陰蝕。

    小兒蛔蟲攻心心痛,面青口中沫出欲死者,空心服之,其蟲自下。

    五月采苗,陰幹用。

     王不留行 在處有之,高七八寸,葉尖如小匙頭,實如松子,四月開花黃紫色,本名剪金花。

    因蜀主素好此花,後因降宋遷汴,人言此花曰王不留行。

    味苦甘,氣平。

    無毒。

    陽中之陰也。

    止心煩鼻衄,除諸風痙風痹内寒,金瘡止血,逐痛出刺,癰疽惡瘡乳發背遊風風疹。

    通血脈,調月經,催難産,下乳汁。

    三月收苗,五月收子,蒸兩時,入漿水浸一宿,取出焙幹用。

     貫衆 生山谷陰處,苗赤葉綠,如葉莖幹三棱,似雉尾,根大如瓜,紫黑色,有毛,淩冬不死,又謂之貫節。

    味苦,微寒。

    有毒。

    主腹中邪熱氣諸毒,除頭風,破瘕,止鼻血金瘡,殺三蟲,去寸白。

    二八月采根陰幹,去毛皮。

    赤小豆使。

     白英 生山谷,似葛葉有毛,實如龍葵子,一名白草。

    春采葉,夏采莖,秋采花,冬采根用。

    味甘,寒。

     無毒。

    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故作羹飲,甚療勞。

    夏月煮粥食,極解熱毒。

    又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煮汁飲之。

     爵床 生田野,似香薷葉長而大,今人謂之香蘇。

    味鹹寒。

    無毒。

    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艱難。

    除熱可作浴湯。

     翹根 味甘,寒平。

    小毒,主下熱氣,益陰精。

    久服悅顔明目耐老,以作蒸飲酒病患。

     屈草 味苦,微寒。

    無毒。

    主胸脅下痛邪氣,腸間寒熱陰痹。

    久服益氣,輕身耐老。

     羊桃 山野甚多,似家桃,又非山桃,葉蔓,花赤,實如棗核。

    味苦,寒。

    有毒。

    主熱身暴赤色,風水積聚,除小兒熱,去五髒五水大腹,利小便,益氣。

    可作浴湯,洗風癢惡瘍,諸瘡腫毒。

    二月采陰幹。

     溲疏 與枸杞相似,但有刺,味辛苦耳,氣寒,無毒。

    主皮膚中熱,除邪氣,止氣溺,通水道,除胃中熱下氣。

    漏蘆為使。

     梓白皮 即梓樹之皮。

    處處有之,似桐而葉小花紫色,即揪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

    味苦,寒。

    無毒。

    主熱,去三蟲,療目中疾,及吐逆反胃,小兒熱瘡身頭熱煩蝕瘡,湯浴之。

    葉搗敷手腳火爛瘡;飼豬,肥三倍。

    一法:立秋日太陽未升時,采葉煎膏,敷瘡瘰。

    昔有人患發背,腸胃可窺,百方不瘥,一醫者用此膏敷其外,用雲母膏作小丸,服盡四兩止,不累日,雲母丸透出膚外,與膏藥相着,其瘡遂瘥。

    凡使勿誤用椅樹皮,椅皮梓實相反。

     桐葉 處處有之,用白桐二月開淡紅花,結子可作油者。

    葉,味苦,寒。

    無毒。

    主惡蝕瘡着陰皮,主五痔,殺三蟲,療贲豚氣病。

    皮,主五淋,浴發去頭風,生發滋潤,及癰瘡疽痔惡瘡小兒丹,煎膏敷之。

    其花飼豬,肥大三倍。

    油,冷微毒。

    主消水腫,敷惡瘡疥及鼠咬。

    一種梧桐,四月開淡黃小花如棗花,五六月結子,此即月令桐始花者,其子多食之動風氣。

    白皮,主腸中生痔,肛門邊有核者,又可敷瘡,并酒服之。

     理石 生兩石間,皮黃赤,肉白,作斜理文,不似石膏。

    味辛甘,大寒。

    無毒。

    主身熱,利胃解煩,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

    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

    破積聚,去三蟲,益精明目。

    滑石為之使,惡麻黃。

     長石 生長子縣,文如馬齒,方而潤澤,頗似石膏,但濃大縱理而長為别。

    味辛苦,寒。

    無毒。

    主身熱胃中結氣,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及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砂,下三蟲,殺蠱毒。

     幹苔 生石上者,名幹苔。

    味鹹,氣寒。

    主心腹煩悶,冷水研飲。

    療痔殺蟲,及霍亂嘔吐不止,煮汁服之。

    又發諸瘡疥,下一切丹石,殺諸藥毒,不可多食,令人痿黃少血色。

    生水中者名陟厘,南人取為紙,名苔紙,色青黃體澀,味甘大溫。

    主心腹大寒,溫中消谷,強胃氣,止洩痢斷下藥用之。

     屋遊 即古瓦屋上北陰青苔衣也。

    八月采,去泥陰幹。

    味甘,寒。

    無毒。

    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及小兒痫熱,時氣煩渴。

    生古牆側北陰青苔衣,名垣衣。

    三月采,陰幹。

    味酸。

    無毒。

    主黃膽心煩咳逆,血氣暴熱在腸胃中,金瘡内塞。

    久服補中益氣,長肌悅顔。

    生牆上者名土馬鬃,歲多雨則茂盛,比垣衣更長。

    治骨熱煩毒壅鼻衄。

    井中苔,味苦寒。

    無毒。

    主熱瘡漆瘡水腫,殺野葛、巴豆諸毒,療湯火瘡。

     海金砂 味甘,平。

    無毒。

    主通利小便,得栀子、馬牙硝共療傷寒熱狂。

    收全料紙襯曬幹,以杖擊之,其砂自落。

     苎根 即今織布苎麻根也。

    味甘,滑冷。

    無毒。

    主天行熱疾大渴大狂,服金石藥人心膈熱,善能安胎,小兒赤丹,其漬苎汁療渴甚驗。

    丹溪雲:苎屬水,而有土與金,大補肺金而行滞血,故能破血止血暈,及産後腹痛。

    又治五種淋疾,水煎濃汁服之即通。

    治諸癰疽發背、乳癰初起、熱丹毒腫毒、箭蛇蟲咬,并搗根敷上,日夜數易,腫消則瘥。

     菰根 生水中,葉如蒲葦,刈以抹馬甚肥,春亦生筍,堪啖,歲久者中心生白胎如小兒臂,謂之菰手,南人呼為茭草。

    味甘,大寒。

    無毒。

    主腸胃痼熱煩渴,止小便利,去胸中浮熱風,利五髒邪氣,酒面赤、白癞、瘰瘍火瘡,除目黃,止熱痢。

    雜鲫魚為羹,開胃口,解酒毒,壓丹石發熱。

    多食動冷氣,滋牙齒,傷陽道,令下焦冷,發痼疾。

    不食為妙。

     甘焦根 即巴焦也。

    嶺南者有花有實,味極甘美;北地者但有花而無實;他處雖有,而作花者亦少。

    主天行熱狂、煩悶,消渴、黃膽。

    患癰毒并金石發熱悶,口幹,并絞汁服;熱腫遊風風疹,并搗敷之。

    油,無毒。

     治暗風痫病、暈悶欲倒者,飲之得吐便瘥。

    又塗須發令黑不落,及湯火瘡,取法用竹筒插皮中,如取漆法。

     馬勃 即馬龍菌也。

    生濕地及腐木上,虛軟如紫絮,彈之粉出。

    主喉閉咽痛。

    去膜,蜜水調服。

    敷諸惡瘡馬疥甚良。

     孩兒茶 味苦、甘,氣寒。

    無毒。

    消血,治一切瘡毒。

    古方兒茶、薄荷葉,細茶為末,蜜丸,飯後含化三五粒消痰。

     紫背天葵 俗名葉下紅,葉似胡荽,根如香附子。

    三月采,陰幹。

    治乳癰,擂酒,内服外敷;治喉痹腫痛,擂汁,咽立消。

    凡煮雲母、石鐘乳粉、曾青,用此草與甘草同制極妙。

     泉水 味甘,平。

    無毒。

    主消渴反胃,熱痢熱淋,小便赤澀,兼洗漆瘡癰腫。

    久服卻溫,調中,下熱氣。

     新汲水,治心腹冷病,又解合口椒毒,又主魚骨鲠,令合口向水,張口取水氣,鲠當自下。

    凡飲諸水療病,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暖,非惟無力,固亦損人。

    又陰地流泉飲之,發瘧軟腳。

     井華水 即井中平旦第一汲者。

    味甘,平。

    無毒。

    主洗目膚翳,及酒後熱痢。

    又治大驚、九竅出血,以水面,勿令知之。

    平旦含口,去口臭;和朱砂服,好顔色。

    又堪煉諸藥石,投酒醋令不腐。

     半天河水 即竹籬頭及高樹間天澤水也。

    微寒。

    無毒。

    主鬼疰狂邪氣,殺蠱毒鬼精,恍惚妄語,與飲勿令知之。

    諸氣惡瘡瘙癢,取水溫洗之。

    抑考半天河水,天澤水也,故治心病狂邪惡毒;臘雪寒也,故解一切熱毒;井水澄澈也,故通九竅。

    後世又用東流水者,取其快順疾速也;倒流水者,取其回旋留止,上而不下者也。

     漿水 味甘。

    酸,性涼,善走。

    無毒。

    主調中引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消渴霍亂洩痢。

    消宿食,化滞物,宜作粥薄暮啜之。

    解煩去睡,調理髒腑,粟米新熟白花者佳。

    煎令醋止嘔哕,白膚體。

    惟水漿至冷,孕婦食之堕胎,或令兒骨瘦不成人。

    漿水不可同李實食,令人吐利。

     地漿 即掘地坑,以水沃之,攪令濁,俄頃取之。

    氣寒。

    無毒。

    主熱渴煩悶,解中諸毒諸菌毒,及食生肉中毒。

     以上治熱雜用。

     肝(氣柴胡血黃芩)心(氣麥門冬血黃連)脾(氣白芍血大黃)肺(氣石膏血山栀)腎(氣玄參血黃柏) 膽(氣連翹血柴胡)胃(石葛根血大黃)三焦(氣連翹血地皮)膀胱(氣滑石血黃柏)大腸(氣連翹血大黃) 小腸(氣赤茯血木通)胞絡(氣麥門冬血牡丹皮) 肝(氣當歸血柴胡)心(氣生地血黃連)脾(氣芍藥血木瓜)肺(氣石膏血桑皮)腎(氣知母血生地) 膽(氣柴胡血栝蒌)胃(氣血膏血芒硝)三焦(氣石膏血竹葉)膀胱(氣滑石血澤瀉)大腸(氣芒硝血大黃) 小腸(氣赤茯血木通) 以上諸藥,治上中下三焦内熱,兼治濕熱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