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熱門
關燈
小
中
大
。
苦參 苦參氣寒吐大熱,平胃能除心腹結,逐水利疸破瘕,大風惡瘡蟲疥殺。
味至苦,入口則吐。
無毒。
沉也,純陰,入足少陽經。
主時氣惡病大熱,伏熱結胸,用此為末,醋調吐之。
平胃氣補中,養肝膽氣,安五髒,定志益精,利九竅。
治疸逐水,除心腹結氣瘕積聚,及大風赤癞眉脫,遍身胸胫臍腹近陰處生風熱細疥癢痛,殺疥瘡蟲、下部。
又能明目止淚,治卒心痛、腸熱痢、熱毒風、皮膚煩躁止渴醒酒,狂邪發惡,飲食中毒。
丹溪雲:苦參屬水而有火,能峻補陰氣。
有用揩齒而緻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非傷腎之謂也。
胃弱者慎用。
糯米泔浸一宿,蒸三時久,曬幹,少入湯藥,多作丸服。
治瘡,浸酒;治腸風,炒至煙起為末。
玄參為使,惡貝母、菟絲子,反藜蘆。
防己 防己苦辛氣亦平,善治腰腳腫且疼,風濕熱寒邪可利,瘧喘瘡癰用亦靈。
已,止也,防止足疾也。
無毒。
沉也,陽中之陰也,太陽本經藥,通行一十二經。
主腰以下至足血分濕熱腫疼腳氣,中風手足攣急,諸痫,傷寒,寒熱邪氣,通腠理,利九竅。
膀胱有熱、二便不利者最宜。
風濕頭汗身重便難者必用之。
又治風寒溫瘧及水腫風腫,肺氣喘嗽,膈間支滿,肺痿咯血多痰,殺癰腫疥癬蟲瘡。
出漢中,紋如車輻,黃實而香者勝;出華州,青白虛軟者名木防己,次之。
但漢主水氣,木主風氣,古方亦通用之。
酒洗去皮,治肺生用。
雷公以車前根同蒸,去車前用。
殷孽為使,惡細辛,畏萆、女菀、鹵鹹,殺雄黃毒。
柴胡 柴胡苦寒瀉三焦,在肌行經髒血調,傷寒溫瘧胎産主,升清且退内傷潮。
柴,木也;胡,系也,以木代系相承也。
無毒。
升也,陰中之陽也。
瀉三焦火邪,所以能除手足少陽寒熱,瀉肝火也。
東垣雲:在肌主氣行經,在髒主血調經。
凡外感内傷及溫瘧往來寒熱,胸脅滿疼,諸痰熱咳,腸胃結氣,五髒遊氣,皆在經而未入于髒也,宜此行經和中解肌,佐以人參适宜。
凡婦人經脈不調,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秦艽、牡丹皮輩調之;若有血積,更加三棱、莪術之類。
又經行适外感熱入血室,夜潮谵語,及胎前産後感冒,時行寒熱不可汗吐下者,仲景用小柴合四物四君子和之。
經雲推陳緻新,除大腸停水作脹,發黃,飲食積聚,骨節煩疼,肩背強急,濕痹拘攣,皆在髒而為血分疾也。
宜此宣暢血脈,佐以黃芩尤妙。
《象》雲:除虛勞,去早晨潮熱,惟内傷勞役元氣不陷者,佐參、升氣而祛邪則可。
若元氣下絕及陰火多汗者,誤服必死。
抑論傷寒大、小柴胡湯,以功言也,非柴胡有大小二種。
其南柴胡最粗不用,俱用關陝江湖近道間所産莖長軟皮赤黃者佳。
外感生用,内傷升氣酒炒三遍,有咳汗者蜜水炒,半夏為使。
畏皂莢、女菀、藜蘆,忌銅鐵。
又有一種出銀州白色者,治勞蒸用之,以其色白入肺,質稍實不輕散。
本草惟言銀州者勝,未嘗分言也。
草龍膽 草龍膽寒味苦澀,益肝膽治下熱濕,止痢消疸去腸蟲,蒸骨兒疳癰腫急。
葉似龍葵,味苦如膽。
無毒。
沉而降,純陰。
主益肝膽,止驚痫健忘邪氣。
酒浸則上行,療兩目赤腫睛脹,翳膜瘀肉高起,疼痛不可忍,眼疾必用之藥。
治胃中伏熱,時氣溫熱黃膽;除下焦濕腫,熱洩下痢下血;去腸中小蟲,骨間寒熱,小兒客忤疳氣,癰腫瘡疥口瘡。
又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止煩益智,殺蠱毒。
若空腹餌之,令之溺不禁。
銅刀刮去須土,甘草水浸一宿,曬虛入酒炒黑,貫衆為使,惡防葵、地黃。
通草 通草辛甘瀉小腸,利便故除脾疸黃,止煩哕疏九孔竅,散癰破血下乳房。
即木通,心空有瓣,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無毒。
陽也。
賦雲:瀉小腸火積不散,無他藥可比;利小便熱閉不通,與琥珀同功。
惟其利便開關格,故療脾疸及浮腫多睡,胃熱反胃嘔哕,一切脾胃寒熱不通,小腹虛滿,耳聾鼻塞聲音不出,及婦人血閉血塊,月水準勻,難産胞衣不下,乳汁不通。
珍雲:甘平以緩陰血是也。
惟其瀉火,故治心煩躁悶,止肺熱渴,散癰腫惡瘡,金瘡鼠折,一切瘡疖瘿瘤,排膿止痛俱效,兼殺惡蟲三蟲。
要之,瀉火則便溺自利,利便則火升自降。
通行一十二經,故因名為通草。
其花上粉,主惡瘡痔,取粉摻瘡中。
去皮節生用。
車前子 車前子味甘鹹寒,止瀉通淋治産難,除濕祛風明赤眼,葉消瘀衄刀傷殘。
喜生駕車牛迹中。
無毒。
止暴洩者,利水道,厘清濁也。
雖利水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
主五淋閉痛,催難産橫生。
除濕痹,去肝中風熱沖目,赤痛翳障腫痛淚出。
療肝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
葉及根,主鼻衄瘀血下血尿血血瘕,金瘡止血。
又能止煩下氣,除小蟲。
熱痢用根葉搗汁一盞,入蜜少許煎服。
血淋用根葉水煎多飲,名單車前飲。
取子葉根完全者力全,用葉瓦上攤幹,用子略炒搗碎,用葉勿用子。
地膚子 地膚子苦利膀胱,治瘕疝兮又興陽,皮風目痛皆堪洗,葉主淋痢及瘡瘍。
苗弱不舉,布地而生。
堪為掃蒂。
氣寒。
無毒。
主膀胱熱,利小便,療疝瘕,補中強陰益精。
本草雲:與陽起石同用,治丈夫陰痿及陰卵潰疾。
煎湯洗皮膚中風熱,令人潤澤;洗目去熱暗雀盲澀痛。
葉主大腸洩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解惡瘡毒,客熱丹腫及妊娠患淋,小便熱痛,手中煩疼。
形如蒿,莖赤葉青,大如荊芥。
十月采實陰幹,入補丸。
石葦 石葦苦甘平無毒,主治勞熱通淋瀝,止煩下氣祛惡風,背發炒末酒調服。
蔓延石上,葉生斑點如皮,處處有之。
主勞熱邪氣,補五勞,安五髒,治脬囊結熱五淋癃閉,利水道,止遺溺,益精氣,止煩下氣,祛惡風。
又炒為末,冷酒調服治發背效。
三月采山谷中,不聞水聲及人聲者,陰幹。
丸用去黃毛微炙,毛射入肺,令嗽不可療,杏仁為使,得菖蒲良。
有生瓦上者名瓦韋,亦治淋。
地榆 地榆甘苦酸微寒,治下熱痢血諸般,婦人崩帶乳硬痛,止渴諸瘡膿可排。
葉似榆而初生布地。
味濃。
無毒。
沉也,陽中微陰。
東垣雲:主下部積熱之血痢。
止下焦不禁之月經。
一切吐血衄血腸風便血,婦人血崩帶下一十二病,胎前産後諸般血疾,及婦人乳痙硬痛,消酒止渴,補絕傷,治諸惡瘡熱瘡,除惡肉排膿止痛。
熬膏敷金瘡,煎湯浸代指逆腫,煮濃汁飲,治小兒疳熱瀉痢,釀酒服治風痹,惟虛寒冷痢禁用。
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故也。
去蘆,惡麥門冬,得發良。
秦皮 秦皮苦寒解熱痢,清肝主風寒濕痹,補精止帶洗驚痫,點赤眼腫除翳淚。
生秦地陝西州郡,取出漬水皮紙,碧色不脫者真。
無毒。
《液》雲:主熱痢下重,以苦堅之,黃柏、白頭翁、秦皮是也。
治肝中久熱,兩目赤腫疼痛,風寒濕痹,洗洗寒氣,男子少精發白,婦人帶下亦宜。
作湯浴小兒驚痫身熱,水煎澄清洗赤眼,或冷水浸點眼,除青翳白膜、風淚不止。
如草間花黃蜘蛛螫人似癞,煮汁飲一鬥即瘥。
去骨,大戟為使,惡吳萸、苦匏、防葵。
龜甲 龜甲鹹甘治勞蒸,補陰自能去瘀,崩痔瘧痢血分痹,小兒合囟頭瘡靈。
龜,收藏義也;甲,函也。
氣平,無毒。
主内傷陰虛骨蒸寒熱,及勞倦骨痿,傷寒勞複肌體寒熱欲死。
力猛能去瘀血,破瘕,瘧,五痔,血分濕痹,四肢重弱不能久立。
婦人漏下、赤白,陰瘡難産及産前後痢。
又治驚恚氣,心腹痛,腰背疼,兼治小兒囟不合。
頭瘡不燥,燒灰敷之。
久服益氣資智且能食。
丹溪雲:龜乃陰中至陰之物,禀北方之氣而生,故能補陰血不足。
陰足而血氣調和則瘀血自去,瘕崩痔瘧痢痹疾自消,筋骨自健,故曰大有補陰之功。
以其靈于物,故用以補心甚驗,令人有靈。
入湯作丸,取江湖中水龜,生脫水中濕者良。
其次蔔師鑽過者名敗龜版,大者亦佳,酥炙,或豬脂酒皆可。
惡沙參、蜚蠊,畏狗膽。
肉釀酒服,主大風攣急,或癱瘓不收。
作羹食,主久咳嗽,大補而有神靈。
不可輕殺,十二月食龜肉殺人。
血治脫肛。
骨帶入山,令人不迷路。
尿主久嗽斷瘧。
又有一種秦地所産山龜,極大而壽,今四方亦有之,味苦無毒,主除濕痹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
鼈甲 鼈甲鹹平治勞熱,止瘧破下氣血,更消陰蝕與痔瘡,堕胎止崩寬兒脅,肉味雖甘補中氣,陰虛之人乃可啜。
其聽以眼,故稱守神。
甲,介蟲之甲函也。
無毒。
主屍疰勞瘦骨熱,療溫瘧勞瘧老瘧,心腹瘕堅積寒熱,止上氣急滿,消惡血并撲損瘀血,去鼻中肉,陰蝕痔惡肉,消瘡腫腸癰,婦人漏下五色,羸瘦,催生堕胎,女子經閉,小兒脅下堅痫疾。
又治卒腰痛及石淋,杵末酒下。
多忘善誤,丙午日取甲着衣帶上。
丈夫陰癰醫不能治,取鼈頭燒灰,雞子白調敷之。
曆年脫肛及産後陰脫,取灰幹摻托上。
用九肋多裙重七兩者,生剔去肉,取甲酽醋炙黃色,去勞熱用小便煮一日夜,惡礬石。
肉,主補中益氣,峻補陰,去血熱及濕痹,但不可久食則損人,以其性冷耳。
有獨目者,厭下有如王字者,頭足不縮者,三足獨足者,目四陷者,皆不可食。
胸前有軟骨謂之醜,食之令人水腫,若誤中其毒,令人昏塞,以黃、吳藍煎湯,服之立解。
又合苋菜食之,生蟲、生鼈瘕;合雞子食之殺人。
又江中有闊一二丈者,名鼋肉,補,以鹽淹可食。
主濕氣、諸邪氣、血熱,殺蠱毒,消百藥毒,療諸惡瘡瘰,功同鼈甲。
?(同)鼍魚甲 魚甲酸性微溫,主心腹積有熱煩,腸風崩痔引陰痛,涕泣驚腰獨可食。
性嗜睡,恒閉目,形如龍,長一二丈。
能吐氣緻雨,力猛能攻江岸。
有毒。
主心腹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瘡疥死肌,五邪涕泣時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皆漬。
用之當炙,蜀漆為使,畏狗膽、芫花、甘遂。
肉至補益,主小氣呼吸,足不立地,能發痼疾。
皮可貫鼓,膏摩惡瘡。
鼍骨散,用皮及骨燒灰,入紅雞冠花、白礬灰為末,空心米飲調服,治腸風痔疾甚效。
牡蛎 牡蛎鹹寒除寒熱,止渴止嗽寬胸脅,定驚收汗澀血精,更療癰腫及疽甲。
牡,雄也,鹹水結成。
又雲:百歲鵬化成。
無毒。
入足少陰經。
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
除留熱在關節及榮衛虛熱,去來不定。
止煩渴,療咳嗽,除心痛氣結,脅下痞熱。
定驚恚怒氣,止盜汗,瀉水氣,除老血,澀大小腸。
男子虛勞之損,遺精夢洩,補腎正氣,病患虛而多熱者,加而用之。
女子崩中、赤白帶下,療一切癰腫鼠,瘰喉痹,甲疽膿血疼痛,小兒驚痫。
久服強骨節,除拘緩,殺鬼延年。
本草雲:鹹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以麻黃根、蛇床子、幹姜為佐,能去陰汗,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
本腎經藥也。
取殼以頂向北,腹向南視之,口斜向東者為左顧。
尖頭大者勝。
先用鹽水煮一時,後入火紅研粉用。
貝母為使,惡麻黃、吳萸、辛荑,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子良,肉主虛損調中,解丹毒,美顔色。
于火上炙,令沸,去殼食,或姜醋淹生食之。
海族中最美且貴者,海牡蛎,丈夫食之無須。
文蛤、海蛤 文蛤海蛤味皆鹹,治胸脅腰痛因痰,能降疝氣澀崩帶,瘿瘰痔惡瘡仍兼。
出東海表,相合而生。
《說文》雲:千歲燕化為海蛤,伏翼化為魁蛤。
雁食海蛤從糞中出,大如巨勝,有紫文彩、未爛者為文蛤,無文彩、已爛者為海蛤。
二蛤相類,主治大同,惟分新久。
文蛤無毒。
主咳逆胸痹、腰痛脅急,墜痰軟堅,止渴,燥濕,收澀固濟之劑也。
止大孔出血,崩中漏下,惡瘡鼠五痔等證。
又治疝
苦參 苦參氣寒吐大熱,平胃能除心腹結,逐水利疸破瘕,大風惡瘡蟲疥殺。
味至苦,入口則吐。
無毒。
沉也,純陰,入足少陽經。
主時氣惡病大熱,伏熱結胸,用此為末,醋調吐之。
平胃氣補中,養肝膽氣,安五髒,定志益精,利九竅。
治疸逐水,除心腹結氣瘕積聚,及大風赤癞眉脫,遍身胸胫臍腹近陰處生風熱細疥癢痛,殺疥瘡蟲、下部。
又能明目止淚,治卒心痛、腸熱痢、熱毒風、皮膚煩躁止渴醒酒,狂邪發惡,飲食中毒。
丹溪雲:苦參屬水而有火,能峻補陰氣。
有用揩齒而緻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非傷腎之謂也。
胃弱者慎用。
糯米泔浸一宿,蒸三時久,曬幹,少入湯藥,多作丸服。
治瘡,浸酒;治腸風,炒至煙起為末。
玄參為使,惡貝母、菟絲子,反藜蘆。
防己 防己苦辛氣亦平,善治腰腳腫且疼,風濕熱寒邪可利,瘧喘瘡癰用亦靈。
已,止也,防止足疾也。
無毒。
沉也,陽中之陰也,太陽本經藥,通行一十二經。
主腰以下至足血分濕熱腫疼腳氣,中風手足攣急,諸痫,傷寒,寒熱邪氣,通腠理,利九竅。
膀胱有熱、二便不利者最宜。
風濕頭汗身重便難者必用之。
又治風寒溫瘧及水腫風腫,肺氣喘嗽,膈間支滿,肺痿咯血多痰,殺癰腫疥癬蟲瘡。
出漢中,紋如車輻,黃實而香者勝;出華州,青白虛軟者名木防己,次之。
但漢主水氣,木主風氣,古方亦通用之。
酒洗去皮,治肺生用。
雷公以車前根同蒸,去車前用。
殷孽為使,惡細辛,畏萆、女菀、鹵鹹,殺雄黃毒。
柴胡 柴胡苦寒瀉三焦,在肌行經髒血調,傷寒溫瘧胎産主,升清且退内傷潮。
柴,木也;胡,系也,以木代系相承也。
無毒。
升也,陰中之陽也。
瀉三焦火邪,所以能除手足少陽寒熱,瀉肝火也。
東垣雲:在肌主氣行經,在髒主血調經。
凡外感内傷及溫瘧往來寒熱,胸脅滿疼,諸痰熱咳,腸胃結氣,五髒遊氣,皆在經而未入于髒也,宜此行經和中解肌,佐以人參适宜。
凡婦人經脈不調,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秦艽、牡丹皮輩調之;若有血積,更加三棱、莪術之類。
又經行适外感熱入血室,夜潮谵語,及胎前産後感冒,時行寒熱不可汗吐下者,仲景用小柴合四物四君子和之。
經雲推陳緻新,除大腸停水作脹,發黃,飲食積聚,骨節煩疼,肩背強急,濕痹拘攣,皆在髒而為血分疾也。
宜此宣暢血脈,佐以黃芩尤妙。
《象》雲:除虛勞,去早晨潮熱,惟内傷勞役元氣不陷者,佐參、升氣而祛邪則可。
若元氣下絕及陰火多汗者,誤服必死。
抑論傷寒大、小柴胡湯,以功言也,非柴胡有大小二種。
其南柴胡最粗不用,俱用關陝江湖近道間所産莖長軟皮赤黃者佳。
外感生用,内傷升氣酒炒三遍,有咳汗者蜜水炒,半夏為使。
畏皂莢、女菀、藜蘆,忌銅鐵。
又有一種出銀州白色者,治勞蒸用之,以其色白入肺,質稍實不輕散。
本草惟言銀州者勝,未嘗分言也。
草龍膽 草龍膽寒味苦澀,益肝膽治下熱濕,止痢消疸去腸蟲,蒸骨兒疳癰腫急。
葉似龍葵,味苦如膽。
無毒。
沉而降,純陰。
主益肝膽,止驚痫健忘邪氣。
酒浸則上行,療兩目赤腫睛脹,翳膜瘀肉高起,疼痛不可忍,眼疾必用之藥。
治胃中伏熱,時氣溫熱黃膽;除下焦濕腫,熱洩下痢下血;去腸中小蟲,骨間寒熱,小兒客忤疳氣,癰腫瘡疥口瘡。
又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止煩益智,殺蠱毒。
若空腹餌之,令之溺不禁。
銅刀刮去須土,甘草水浸一宿,曬虛入酒炒黑,貫衆為使,惡防葵、地黃。
通草 通草辛甘瀉小腸,利便故除脾疸黃,止煩哕疏九孔竅,散癰破血下乳房。
即木通,心空有瓣,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無毒。
陽也。
賦雲:瀉小腸火積不散,無他藥可比;利小便熱閉不通,與琥珀同功。
惟其利便開關格,故療脾疸及浮腫多睡,胃熱反胃嘔哕,一切脾胃寒熱不通,小腹虛滿,耳聾鼻塞聲音不出,及婦人血閉血塊,月水準勻,難産胞衣不下,乳汁不通。
珍雲:甘平以緩陰血是也。
惟其瀉火,故治心煩躁悶,止肺熱渴,散癰腫惡瘡,金瘡鼠折,一切瘡疖瘿瘤,排膿止痛俱效,兼殺惡蟲三蟲。
要之,瀉火則便溺自利,利便則火升自降。
通行一十二經,故因名為通草。
其花上粉,主惡瘡痔,取粉摻瘡中。
去皮節生用。
車前子 車前子味甘鹹寒,止瀉通淋治産難,除濕祛風明赤眼,葉消瘀衄刀傷殘。
喜生駕車牛迹中。
無毒。
止暴洩者,利水道,厘清濁也。
雖利水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
主五淋閉痛,催難産橫生。
除濕痹,去肝中風熱沖目,赤痛翳障腫痛淚出。
療肝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
葉及根,主鼻衄瘀血下血尿血血瘕,金瘡止血。
又能止煩下氣,除小蟲。
熱痢用根葉搗汁一盞,入蜜少許煎服。
血淋用根葉水煎多飲,名單車前飲。
取子葉根完全者力全,用葉瓦上攤幹,用子略炒搗碎,用葉勿用子。
地膚子 地膚子苦利膀胱,治瘕疝兮又興陽,皮風目痛皆堪洗,葉主淋痢及瘡瘍。
苗弱不舉,布地而生。
堪為掃蒂。
氣寒。
無毒。
主膀胱熱,利小便,療疝瘕,補中強陰益精。
本草雲:與陽起石同用,治丈夫陰痿及陰卵潰疾。
煎湯洗皮膚中風熱,令人潤澤;洗目去熱暗雀盲澀痛。
葉主大腸洩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解惡瘡毒,客熱丹腫及妊娠患淋,小便熱痛,手中煩疼。
形如蒿,莖赤葉青,大如荊芥。
十月采實陰幹,入補丸。
石葦 石葦苦甘平無毒,主治勞熱通淋瀝,止煩下氣祛惡風,背發炒末酒調服。
蔓延石上,葉生斑點如皮,處處有之。
主勞熱邪氣,補五勞,安五髒,治脬囊結熱五淋癃閉,利水道,止遺溺,益精氣,止煩下氣,祛惡風。
又炒為末,冷酒調服治發背效。
三月采山谷中,不聞水聲及人聲者,陰幹。
丸用去黃毛微炙,毛射入肺,令嗽不可療,杏仁為使,得菖蒲良。
有生瓦上者名瓦韋,亦治淋。
地榆 地榆甘苦酸微寒,治下熱痢血諸般,婦人崩帶乳硬痛,止渴諸瘡膿可排。
葉似榆而初生布地。
味濃。
無毒。
沉也,陽中微陰。
東垣雲:主下部積熱之血痢。
止下焦不禁之月經。
一切吐血衄血腸風便血,婦人血崩帶下一十二病,胎前産後諸般血疾,及婦人乳痙硬痛,消酒止渴,補絕傷,治諸惡瘡熱瘡,除惡肉排膿止痛。
熬膏敷金瘡,煎湯浸代指逆腫,煮濃汁飲,治小兒疳熱瀉痢,釀酒服治風痹,惟虛寒冷痢禁用。
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故也。
去蘆,惡麥門冬,得發良。
秦皮 秦皮苦寒解熱痢,清肝主風寒濕痹,補精止帶洗驚痫,點赤眼腫除翳淚。
生秦地陝西州郡,取出漬水皮紙,碧色不脫者真。
無毒。
《液》雲:主熱痢下重,以苦堅之,黃柏、白頭翁、秦皮是也。
治肝中久熱,兩目赤腫疼痛,風寒濕痹,洗洗寒氣,男子少精發白,婦人帶下亦宜。
作湯浴小兒驚痫身熱,水煎澄清洗赤眼,或冷水浸點眼,除青翳白膜、風淚不止。
如草間花黃蜘蛛螫人似癞,煮汁飲一鬥即瘥。
去骨,大戟為使,惡吳萸、苦匏、防葵。
龜甲 龜甲鹹甘治勞蒸,補陰自能去瘀,崩痔瘧痢血分痹,小兒合囟頭瘡靈。
龜,收藏義也;甲,函也。
氣平,無毒。
主内傷陰虛骨蒸寒熱,及勞倦骨痿,傷寒勞複肌體寒熱欲死。
力猛能去瘀血,破瘕,瘧,五痔,血分濕痹,四肢重弱不能久立。
婦人漏下、赤白,陰瘡難産及産前後痢。
又治驚恚氣,心腹痛,腰背疼,兼治小兒囟不合。
頭瘡不燥,燒灰敷之。
久服益氣資智且能食。
丹溪雲:龜乃陰中至陰之物,禀北方之氣而生,故能補陰血不足。
陰足而血氣調和則瘀血自去,瘕崩痔瘧痢痹疾自消,筋骨自健,故曰大有補陰之功。
以其靈于物,故用以補心甚驗,令人有靈。
入湯作丸,取江湖中水龜,生脫水中濕者良。
其次蔔師鑽過者名敗龜版,大者亦佳,酥炙,或豬脂酒皆可。
惡沙參、蜚蠊,畏狗膽。
肉釀酒服,主大風攣急,或癱瘓不收。
作羹食,主久咳嗽,大補而有神靈。
不可輕殺,十二月食龜肉殺人。
血治脫肛。
骨帶入山,令人不迷路。
尿主久嗽斷瘧。
又有一種秦地所産山龜,極大而壽,今四方亦有之,味苦無毒,主除濕痹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
鼈甲 鼈甲鹹平治勞熱,止瘧破下氣血,更消陰蝕與痔瘡,堕胎止崩寬兒脅,肉味雖甘補中氣,陰虛之人乃可啜。
其聽以眼,故稱守神。
甲,介蟲之甲函也。
無毒。
主屍疰勞瘦骨熱,療溫瘧勞瘧老瘧,心腹瘕堅積寒熱,止上氣急滿,消惡血并撲損瘀血,去鼻中肉,陰蝕痔惡肉,消瘡腫腸癰,婦人漏下五色,羸瘦,催生堕胎,女子經閉,小兒脅下堅痫疾。
又治卒腰痛及石淋,杵末酒下。
多忘善誤,丙午日取甲着衣帶上。
丈夫陰癰醫不能治,取鼈頭燒灰,雞子白調敷之。
曆年脫肛及産後陰脫,取灰幹摻托上。
用九肋多裙重七兩者,生剔去肉,取甲酽醋炙黃色,去勞熱用小便煮一日夜,惡礬石。
肉,主補中益氣,峻補陰,去血熱及濕痹,但不可久食則損人,以其性冷耳。
有獨目者,厭下有如王字者,頭足不縮者,三足獨足者,目四陷者,皆不可食。
胸前有軟骨謂之醜,食之令人水腫,若誤中其毒,令人昏塞,以黃、吳藍煎湯,服之立解。
又合苋菜食之,生蟲、生鼈瘕;合雞子食之殺人。
又江中有闊一二丈者,名鼋肉,補,以鹽淹可食。
主濕氣、諸邪氣、血熱,殺蠱毒,消百藥毒,療諸惡瘡瘰,功同鼈甲。
?(同)鼍魚甲 魚甲酸性微溫,主心腹積有熱煩,腸風崩痔引陰痛,涕泣驚腰獨可食。
性嗜睡,恒閉目,形如龍,長一二丈。
能吐氣緻雨,力猛能攻江岸。
有毒。
主心腹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瘡疥死肌,五邪涕泣時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皆漬。
用之當炙,蜀漆為使,畏狗膽、芫花、甘遂。
肉至補益,主小氣呼吸,足不立地,能發痼疾。
皮可貫鼓,膏摩惡瘡。
鼍骨散,用皮及骨燒灰,入紅雞冠花、白礬灰為末,空心米飲調服,治腸風痔疾甚效。
牡蛎 牡蛎鹹寒除寒熱,止渴止嗽寬胸脅,定驚收汗澀血精,更療癰腫及疽甲。
牡,雄也,鹹水結成。
又雲:百歲鵬化成。
無毒。
入足少陰經。
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
除留熱在關節及榮衛虛熱,去來不定。
止煩渴,療咳嗽,除心痛氣結,脅下痞熱。
定驚恚怒氣,止盜汗,瀉水氣,除老血,澀大小腸。
男子虛勞之損,遺精夢洩,補腎正氣,病患虛而多熱者,加而用之。
女子崩中、赤白帶下,療一切癰腫鼠,瘰喉痹,甲疽膿血疼痛,小兒驚痫。
久服強骨節,除拘緩,殺鬼延年。
本草雲:鹹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以麻黃根、蛇床子、幹姜為佐,能去陰汗,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
本腎經藥也。
取殼以頂向北,腹向南視之,口斜向東者為左顧。
尖頭大者勝。
先用鹽水煮一時,後入火紅研粉用。
貝母為使,惡麻黃、吳萸、辛荑,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子良,肉主虛損調中,解丹毒,美顔色。
于火上炙,令沸,去殼食,或姜醋淹生食之。
海族中最美且貴者,海牡蛎,丈夫食之無須。
文蛤、海蛤 文蛤海蛤味皆鹹,治胸脅腰痛因痰,能降疝氣澀崩帶,瘿瘰痔惡瘡仍兼。
出東海表,相合而生。
《說文》雲:千歲燕化為海蛤,伏翼化為魁蛤。
雁食海蛤從糞中出,大如巨勝,有紫文彩、未爛者為文蛤,無文彩、已爛者為海蛤。
二蛤相類,主治大同,惟分新久。
文蛤無毒。
主咳逆胸痹、腰痛脅急,墜痰軟堅,止渴,燥濕,收澀固濟之劑也。
止大孔出血,崩中漏下,惡瘡鼠五痔等證。
又治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