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門
關燈
小
中
大
内服。
木蘭 木蘭寒苦采皮幹,皮風癰癞面滿丹,赤鼻酒除濕癢,又消水腫治傷寒。
木香如蘭,狀如濃樸、桂皮。
無毒。
主風熱在皮膚中,面上黯,及癰疽癞風等疾。
松蘿 松蘿甘苦平無毒,主治頭風破瘿瘤,解怒消痰止虛汗,吐瘧利水也堪求。
即松樹上寄生,五月采陰幹。
兼治女子陰寒腫痛,令人得眠。
雲母 雲母甘平治中風,皮膚死肌惡瘡癰,補虛益精堅筋骨,止痢兼治帶白紅。
抱樸子雲:服十年,雲氣常覆其上。
蓋服其母以緻其子,仙經藥也。
無毒。
主中風寒熱如在舟車上,身皮死肌,一切惡瘡風疹遍身,百計不瘥。
粉清水調服,補腎虛冷少氣,益精堅筋續骨,止痢及女子帶下赤白,飽食後跌撲,以緻胸熱發狂,足不能履地,久服輕身耐寒暑。
出廬山中有五色,白者佳,黑者不用。
火紅醋淬七次,水飛曬幹,另研,凡石部藥皆然。
澤瀉為使,畏甲及流水。
石膽 石膽辛酸苦氣寒,主吐風痰療諸痫,惡瘡鼠齒甲痛,鼻息陰蝕崩淋安。
石中有汁如膽,即膽礬也。
有毒。
治國中風癱瘓,諸痫痙,醋湯調一字,吐痰立瘥。
一切惡瘡鼠,蟲牙落盡,鼻中肉,口瘡甲疽,燒煙盡為末,敷之。
女子陰蝕蝕痛,崩中下血,石淋,令人有子。
兼散諸毒積,咳逆上氣,能化鐵為銅成金銀。
出有銅處煎煉而成,清亮者佳。
水英為使,畏桂、芫花、辛夷、白蔹。
曾青 曾青無毒小酸寒,頭風目淚痹痛安,止渴破神氣爽,利竅通關益膽肝。
曾,層也,層層石中包含而色青也。
其形小,累累連珠相綴,與空青同山,不空者為曾青,甚難得。
主頭風腦中寒,目痛淚出,風痹。
止煩渴,破積,補陰,爽神氣,利關節,通九竅,養肝膽。
畏菟絲子。
空青 空青酸寒利竅關,能治頭風眼不看,開聾破積通血脈,強志養神最益肝。
石殼中空,有汁青色,無毒。
利關節九竅,故治頭風耳聾,目盲赤腫翳淚,瞳人破者可使複明。
兼破堅積,通血利水,下乳汁,強志養精益用。
點眼用汁,磨翳去殼,畏菟絲子。
以上治風通用。
菥?子 味辛,微溫。
無毒。
除風痹,治熱脹痛淚出,為末點四十夜,當有熱淚及惡物出,去肉。
兼治心腹痛,肝家積聚。
實葉皆似芥,俗呼為老疥,處處有之。
五月采陰幹。
惡幹姜、苦參。
得細辛、荊芥良。
石長生 味鹹苦,微寒。
有毒。
生石岩下,葉似蕨黑光如漆,花紫。
用莖葉治諸風疥癬寒熱,辟邪殺蟲。
鹿銜草 鹿有疾,銜此草則瘥,又名薇銜。
味苦平,微寒。
無毒。
主風濕痹痛痿蹶,驚痫吐舌,賊風鼠,癰腫暴,逐水明目。
岐伯治身熱解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名酒風,以澤瀉十分,薇銜五分,飯後服。
葉似茺蔚,叢生有毛,花黃根赤黑,七月采莖葉陰幹,得秦皮良。
馬先蒿 味苦平。
無毒。
主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無子。
又治馬疥。
八月采,角似小豆而銳長。
陸英 味苦寒。
無毒,葉似芹,故芹名水英,此名陸英。
立秋采花,所在有之。
主風痹痛攣,皮膚瘙癢,風腳水腫,陰痿。
海桐皮 味苦平。
無毒。
主腰膝腳痹痛風。
浸水洗眼除膚赤,疥癬牙齒蟲痛,并煮服含之。
兼治霍亂久痢。
胡桐淚 胡桐樹脂也。
出肅州,似黃礬而實,入水便消。
味鹹苦,大寒。
無毒。
主風蛀牙疼要藥。
大熱心腹煩滿和水服取吐,殺火毒并面毒。
又可作金銀焊藥,古方少用。
鈎藤 莖有刺,如鈎。
味甘苦,氣微寒。
無毒。
惟療小兒十二驚痫天吊客忤,胎風寒熱。
草烏 味苦甘,微溫。
有毒,生服痹喉。
治風濕麻痹疼痛,發破傷風汗。
姜汁炒,或豆腐煮曬幹。
天仙藤 似葛葉圓小有毛,夏采根苗用味苦溫。
微毒。
解風勞。
得麻黃發汗,得大黃堕胎,得安胎藥治子痫證。
石南藤 出天台,治風濕腰疼。
魚津草 亦名水英。
味苦寒。
無毒。
主男女無故腳膝腫痛急強,名骨風。
忌針灸。
服藥單煮此草頻浸,五日即瘥。
谷精草 生田中。
主喉痹齒痛諸瘡,兼治翳膜遮睛;又和面水調,貼偏正頭痛。
佛耳草 味酸熱。
治風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氣。
少用,過服損目。
款冬花為使。
地楊梅 四五月有子,似楊梅,苗如蓑草。
味辛平。
無毒。
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
郎耶草 生山澤,高三四尺,葉作雁齒如鬼針。
苗味苦平。
無毒。
主赤白久痢。
小兒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煎服。
蛞蝓 味鹹寒。
無毒。
主賊風僻,驚痫攣縮。
生研水服止渴,燒灰豬脂調敷脫肛,和蛤粉敷發背,石灰淹治牙蟲。
衣魚 即書内蠹魚。
味鹹溫。
無毒。
卒患偏風口眼斜,右摩左耳下,左摩右耳下,正即止。
婦人瘕疝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淋閉取摩臍及小腹即通。
研爛敷瘢瘡,又和乳汁點眼,治翳及沙石草落目中。
清風藤 生天台山,其苗蔓延木上,四時常有,彼土人采其葉入藥,治風有效。
礬石 礬,毒石也,與砒同。
火百日服,一刀圭,生用殺人。
鶴巢中得者最佳,冬月置水中不冰。
味辛甘大熱。
主風痹死肌,鼠蝕瘡,破堅積聚痼冷,去鼻中肉,不入湯藥。
青琅 琅,琉璃之類,火成之物,即玻璃也。
有五色,惟青者入藥。
味辛平。
無毒。
主皮膚風癢死肌,疥癞火瘡癰傷,磨目翳起陰氣,殺錫毒。
畏雞骨,得水銀良。
玄精石 玄,黑也;精,靈也;言石色黑而有靈也。
形如龜背,玄武北方之神故名。
太陰玄精,味鹹溫。
無毒。
主風冷邪氣濕痹,益精氣,婦人痼冷漏下,心腹積聚冷氣。
止頭疼解肌,傷寒及補藥亦用之。
搗碎細研,水飛日幹。
金星石 寒,無毒。
主大風疾。
治脾肺壅毒及肺損吐血嗽血,下熱涎,解衆毒。
銀星石 體性似金星石,但金星石于蒼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銀星石有銀色麸片。
俱出濠州,須火過用。
? 生西國。
玉石類,形似蚌蛤,有文理。
大寒。
無毒。
主安神鎮宅,解諸毒藥及蟲螫。
和玳瑁等,以人乳磨服極效。
珊瑚 生波斯國。
似玉紅潤。
味甘平。
無毒。
主風痫,消宿血,去目翳。
鼻衄,為末吹鼻中。
小兒眼有膚翳,單為末點之。
瑪瑙 生西國玉石間。
色紅白似馬腦,有紋如纏絲,砑木不熱者為上。
味辛寒。
無毒。
主辟惡,熨目赤爛。
蓬砂 蓬,茸茸也;砂,淋鹵結成砂也。
又名硼砂。
味苦辛溫。
無毒。
主消痰熱止嗽,破結喉痹。
不入湯藥。
色褐者味和效速,色白者味雜效緩。
古文錢 平,有毒,治翳障赤眼腫痛,鹽湯浸點,或刮生姜汁點。
婦人橫産心腹痛,月隔五淋,燒以酒淬飲之。
石燕 生山洞中,因雷雨飛出,堕于沙上化為石。
氣涼。
無毒。
偏治久年腸風痔,煮汁飲之。
諸淋有效。
婦人難産兩手各把一枚,立驗。
火醋淬七次。
另研。
以上治風雜用。
肝(川芎)心(細辛)脾(升麻)肺(防風)腎(獨活)胃(升麻)大腸(白芷)小腸(本) 三焦(黃)膀胱(羌活) 以上諸藥,發散風寒,升散郁火,兼治表濕之劑。
此古庵正藥也。
木蘭 木蘭寒苦采皮幹,皮風癰癞面滿丹,赤鼻酒除濕癢,又消水腫治傷寒。
木香如蘭,狀如濃樸、桂皮。
無毒。
主風熱在皮膚中,面上黯,及癰疽癞風等疾。
松蘿 松蘿甘苦平無毒,主治頭風破瘿瘤,解怒消痰止虛汗,吐瘧利水也堪求。
即松樹上寄生,五月采陰幹。
兼治女子陰寒腫痛,令人得眠。
雲母 雲母甘平治中風,皮膚死肌惡瘡癰,補虛益精堅筋骨,止痢兼治帶白紅。
抱樸子雲:服十年,雲氣常覆其上。
蓋服其母以緻其子,仙經藥也。
無毒。
主中風寒熱如在舟車上,身皮死肌,一切惡瘡風疹遍身,百計不瘥。
粉清水調服,補腎虛冷少氣,益精堅筋續骨,止痢及女子帶下赤白,飽食後跌撲,以緻胸熱發狂,足不能履地,久服輕身耐寒暑。
出廬山中有五色,白者佳,黑者不用。
火紅醋淬七次,水飛曬幹,另研,凡石部藥皆然。
澤瀉為使,畏甲及流水。
石膽 石膽辛酸苦氣寒,主吐風痰療諸痫,惡瘡鼠齒甲痛,鼻息陰蝕崩淋安。
石中有汁如膽,即膽礬也。
有毒。
治國中風癱瘓,諸痫痙,醋湯調一字,吐痰立瘥。
一切惡瘡鼠,蟲牙落盡,鼻中肉,口瘡甲疽,燒煙盡為末,敷之。
女子陰蝕蝕痛,崩中下血,石淋,令人有子。
兼散諸毒積,咳逆上氣,能化鐵為銅成金銀。
出有銅處煎煉而成,清亮者佳。
水英為使,畏桂、芫花、辛夷、白蔹。
曾青 曾青無毒小酸寒,頭風目淚痹痛安,止渴破神氣爽,利竅通關益膽肝。
曾,層也,層層石中包含而色青也。
其形小,累累連珠相綴,與空青同山,不空者為曾青,甚難得。
主頭風腦中寒,目痛淚出,風痹。
止煩渴,破積,補陰,爽神氣,利關節,通九竅,養肝膽。
畏菟絲子。
空青 空青酸寒利竅關,能治頭風眼不看,開聾破積通血脈,強志養神最益肝。
石殼中空,有汁青色,無毒。
利關節九竅,故治頭風耳聾,目盲赤腫翳淚,瞳人破者可使複明。
兼破堅積,通血利水,下乳汁,強志養精益用。
點眼用汁,磨翳去殼,畏菟絲子。
以上治風通用。
菥?子 味辛,微溫。
無毒。
除風痹,治熱脹痛淚出,為末點四十夜,當有熱淚及惡物出,去肉。
兼治心腹痛,肝家積聚。
實葉皆似芥,俗呼為老疥,處處有之。
五月采陰幹。
惡幹姜、苦參。
得細辛、荊芥良。
石長生 味鹹苦,微寒。
有毒。
生石岩下,葉似蕨黑光如漆,花紫。
用莖葉治諸風疥癬寒熱,辟邪殺蟲。
鹿銜草 鹿有疾,銜此草則瘥,又名薇銜。
味苦平,微寒。
無毒。
主風濕痹痛痿蹶,驚痫吐舌,賊風鼠,癰腫暴,逐水明目。
岐伯治身熱解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名酒風,以澤瀉十分,薇銜五分,飯後服。
葉似茺蔚,叢生有毛,花黃根赤黑,七月采莖葉陰幹,得秦皮良。
馬先蒿 味苦平。
無毒。
主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無子。
又治馬疥。
八月采,角似小豆而銳長。
陸英 味苦寒。
無毒,葉似芹,故芹名水英,此名陸英。
立秋采花,所在有之。
主風痹痛攣,皮膚瘙癢,風腳水腫,陰痿。
海桐皮 味苦平。
無毒。
主腰膝腳痹痛風。
浸水洗眼除膚赤,疥癬牙齒蟲痛,并煮服含之。
兼治霍亂久痢。
胡桐淚 胡桐樹脂也。
出肅州,似黃礬而實,入水便消。
味鹹苦,大寒。
無毒。
主風蛀牙疼要藥。
大熱心腹煩滿和水服取吐,殺火毒并面毒。
又可作金銀焊藥,古方少用。
鈎藤 莖有刺,如鈎。
味甘苦,氣微寒。
無毒。
惟療小兒十二驚痫天吊客忤,胎風寒熱。
草烏 味苦甘,微溫。
有毒,生服痹喉。
治風濕麻痹疼痛,發破傷風汗。
姜汁炒,或豆腐煮曬幹。
天仙藤 似葛葉圓小有毛,夏采根苗用味苦溫。
微毒。
解風勞。
得麻黃發汗,得大黃堕胎,得安胎藥治子痫證。
石南藤 出天台,治風濕腰疼。
魚津草 亦名水英。
味苦寒。
無毒。
主男女無故腳膝腫痛急強,名骨風。
忌針灸。
服藥單煮此草頻浸,五日即瘥。
谷精草 生田中。
主喉痹齒痛諸瘡,兼治翳膜遮睛;又和面水調,貼偏正頭痛。
佛耳草 味酸熱。
治風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氣。
少用,過服損目。
款冬花為使。
地楊梅 四五月有子,似楊梅,苗如蓑草。
味辛平。
無毒。
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
郎耶草 生山澤,高三四尺,葉作雁齒如鬼針。
苗味苦平。
無毒。
主赤白久痢。
小兒痞滿丹毒寒熱,取根莖煎服。
蛞蝓 味鹹寒。
無毒。
主賊風僻,驚痫攣縮。
生研水服止渴,燒灰豬脂調敷脫肛,和蛤粉敷發背,石灰淹治牙蟲。
衣魚 即書内蠹魚。
味鹹溫。
無毒。
卒患偏風口眼斜,右摩左耳下,左摩右耳下,正即止。
婦人瘕疝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淋閉取摩臍及小腹即通。
研爛敷瘢瘡,又和乳汁點眼,治翳及沙石草落目中。
清風藤 生天台山,其苗蔓延木上,四時常有,彼土人采其葉入藥,治風有效。
礬石 礬,毒石也,與砒同。
火百日服,一刀圭,生用殺人。
鶴巢中得者最佳,冬月置水中不冰。
味辛甘大熱。
主風痹死肌,鼠蝕瘡,破堅積聚痼冷,去鼻中肉,不入湯藥。
青琅 琅,琉璃之類,火成之物,即玻璃也。
有五色,惟青者入藥。
味辛平。
無毒。
主皮膚風癢死肌,疥癞火瘡癰傷,磨目翳起陰氣,殺錫毒。
畏雞骨,得水銀良。
玄精石 玄,黑也;精,靈也;言石色黑而有靈也。
形如龜背,玄武北方之神故名。
太陰玄精,味鹹溫。
無毒。
主風冷邪氣濕痹,益精氣,婦人痼冷漏下,心腹積聚冷氣。
止頭疼解肌,傷寒及補藥亦用之。
搗碎細研,水飛日幹。
金星石 寒,無毒。
主大風疾。
治脾肺壅毒及肺損吐血嗽血,下熱涎,解衆毒。
銀星石 體性似金星石,但金星石于蒼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銀星石有銀色麸片。
俱出濠州,須火過用。
? 生西國。
玉石類,形似蚌蛤,有文理。
大寒。
無毒。
主安神鎮宅,解諸毒藥及蟲螫。
和玳瑁等,以人乳磨服極效。
珊瑚 生波斯國。
似玉紅潤。
味甘平。
無毒。
主風痫,消宿血,去目翳。
鼻衄,為末吹鼻中。
小兒眼有膚翳,單為末點之。
瑪瑙 生西國玉石間。
色紅白似馬腦,有紋如纏絲,砑木不熱者為上。
味辛寒。
無毒。
主辟惡,熨目赤爛。
蓬砂 蓬,茸茸也;砂,淋鹵結成砂也。
又名硼砂。
味苦辛溫。
無毒。
主消痰熱止嗽,破結喉痹。
不入湯藥。
色褐者味和效速,色白者味雜效緩。
古文錢 平,有毒,治翳障赤眼腫痛,鹽湯浸點,或刮生姜汁點。
婦人橫産心腹痛,月隔五淋,燒以酒淬飲之。
石燕 生山洞中,因雷雨飛出,堕于沙上化為石。
氣涼。
無毒。
偏治久年腸風痔,煮汁飲之。
諸淋有效。
婦人難産兩手各把一枚,立驗。
火醋淬七次。
另研。
以上治風雜用。
肝(川芎)心(細辛)脾(升麻)肺(防風)腎(獨活)胃(升麻)大腸(白芷)小腸(本) 三焦(黃)膀胱(羌活) 以上諸藥,發散風寒,升散郁火,兼治表濕之劑。
此古庵正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