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門

關燈
藥多用根。

    無毒。

     主中風暴熱,四肢拘攣不能動搖,趺筋結肉,一切瘡瘍斑剝,時行風溫頭疼,目痛爛淚出,寒熱心腹結氣,濕毒霍亂洩瀉,煩渴,腰膝痛,莖中寒。

    兼治虛痨客熱,潤心肺,補中氣。

    晉嵇紹有胸中寒疹,每酒後苦,服之得愈。

    水洗,竹刀刮去皮,蜜水蒸焙幹。

    畏鹵鹹。

     巴戟 巴戟辛甘氣本溫,大風血癞面多痕,小腸陰痛相牽引,一切虛勞可複元。

     生巴郡,根有棘刺。

    無毒。

    主大風邪氣血癞頭面遊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補五勞陰痿不起,益精堅筋骨,止夢洩,男子陽虛者最宜。

    兼治水腫,内紫微白如粉者佳,鹽水煮去心。

    覆盆子為使,惡雷丸、丹參。

     天竺黃 天竺(黃)甘寒性和緩,去諸風熱(滋)養五髒,鎮心明目療金瘡,兒驚天吊痰壅上。

     生天竺國,竹内如黃土成片。

    無毒。

    涼心去熱,小兒藥最宜,和緩故也。

     五加皮 五加皮苦辛溫寒,風痹蜷急步履難,疽瘡瘀血肌皮滞,心腹疝痛陰不幹。

     上應五車星精而生,故葉生五出者佳。

    無毒。

    主風痹四肢攣急,腰脊而腳疼痛緩弱,小兒三五歲不能行尤驗。

    治疽瘡陰蝕,及多年瘀血在皮肌,心腹疝氣痛,男子陰痿囊下濕,婦人陰癢。

    釀酒久服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延年不老,仙經藥也。

    遠志為使,惡蛇蛻、玄參。

     桑寄生 桑寄生平苦苦味,主腰背強祛風廢,癰腫金瘡皆可療,下乳止崩安胎墜。

     近海地暖,不蠶桑木氣濃,枝葉上自然生出,非因鳥食子落而生也。

    無毒。

    主背腰腿腳遍身骨節疼痛,祛風痹頑麻廢疾,癰腫金瘡皆療。

    又治婦人崩中不止,胎前漏血,産後乳難,小兒背強,實明目輕身通神。

     深黃色并實中有汁稠粘者真。

    忌火忌鐵。

    誤服他木寄生殺人。

     以上清熱潤燥藥。

     ?草 草苦寒能補,麻痹偏風有涎吐,治肝腎行大腸氣,瘡煩滿汁少許。

     ,豬也;,臭也。

    氣如豬氣,經蒸暴則散。

    小毒。

    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偏風口,時時吐涎及跌墜失音。

    亦能行大腸氣,治三十六般風,久服明目烏須健骨,衰老風疾,婦人久冷尤宜。

    又治熱煩滿不能食,生搗汁服三四合,多則令人吐。

    蒸法為丸。

     水萍 水萍辛酸治諸風,癱瘓瘙癢惡瘡癰,利水勝酒長須發,時行發汗有奇功。

     浮生水面,與水相平,氣寒無毒。

    歌雲:不在山兮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癰風與緩風,些小微風都不算,黑豆淋酒下三丸,鐵頭上也出汗。

    一切惡瘡癰腫煎湯洗之。

    發背癰疽初起及面生細瘡,湯火瘡,和雞子清貼之。

    治水腫及中水毒,小便不利者,日幹為末,服方寸匕,或搗汁飲之。

    時行熱病發汗,速于麻黃,兼能勝酒,長須發,止消渴。

    孫真人雲:五月采浮萍陰幹,燒煙去蚊。

    葉圓寸許,紫背者佳。

     絡石 絡石味苦性微寒,風熱死肌口舌幹,背癰咽腫漿難入,堅筋利竅主腰髋。

     根須布絡石上而生,葉細圓者良,絡木者不用,又名石薜荔。

    無毒。

    主風熱死肌,惡瘡疥癬,白癜瘍,口幹舌焦,咽腫水漿不入。

    古方治喉痹,單用水煎,細細呷之。

    治背癰和蜜服之。

    去蛇毒心悶刀傷,内服外封。

     此物感陰濕而生,淩冬不凋,故解熱毒如是。

    《本草》雲:治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髋痛,亦以其能堅筋骨,利關節,破瘀血耳。

    粗布揩去莖葉上毛,甘草水浸曬幹。

    杜仲、牡丹為使,畏貝母、菖蒲,忌鐵。

     白鮮皮 白鮮皮味苦鹹寒,風癱濕痹屈伸難,治諸疥癬清頭目,咳逆淋疸尤能安。

     白色,鮮。

    膻氣似羊膻,俗呼白羊鮮。

    無毒。

    主風癱手足不舉,筋骨弱乏濕痹,死肌不可屈伸,一切熱毒惡瘡風癬,眉發脫落。

    又治時行頭風目痛,腹熱飲水欲狂,咳逆。

    《日華》雲:通小腸水氣,故淋瀝黃膽用之。

     兼療女子陰中腫痛,小兒驚痫。

    昔葛洪治鼠已有口,膿血出者,煮服一升,吐鼠子而愈。

    水洗去粗皮,惡螵蛸、桔梗、茯苓。

     漏蘆 漏蘆大寒鹹且苦,皮膚風熱筋骨偻,腸風尿血及遺精,通經脈又能行乳。

     漏,流動而長也;蘆,虛也。

    無毒。

    主皮膚風熱,惡瘡瘙癢。

    凡痔漏瘰乳癰發背,服之排膿止痛。

    瘾疹如麻痘者,可作浴湯。

    又治濕痹不仁,及跌撲續筋骨,敷金瘡斷血長肉。

    止腸風尿血洩精,通經脈,下乳汁。

     兼治赤眼,及小兒無辜疳瀉痢,冷熱不調,殺蟲。

    出黃帝葬所喬山及單州者佳。

    味苦酸者僞。

    去蘆細锉,甘草拌炒,去甘草。

    南人用苗,北人用根。

    一雲即飛廉。

     辛夷 辛夷辛溫治腦風,眩冒如在船車中,面腫齒痛并鼻塞,解肌利竅殺諸蟲。

     辛,辛香也;夷,滅也。

    善滅面,以功言也。

    無毒。

    主頭風痛,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兀函如在舟車上,通鼻塞涕出。

    又解肌去五髒身體寒熱,利九竅,去白蟲。

    去皮心及外毛,毛射入肺令咳。

    水洗微炙,川芎為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

     蓖麻子 蓖麻子平甘辛味,偏風腫痛服且熨,疥癞水證單用之,下胎兼辟疰惡氣。

     子如牛蛑蟲,葉似麻,屬陰,能出有形滞物。

    有毒。

    主偏風口噤,一切腫痛,内服外熨疠風手指攣曲鼻塌,瘰丹瘤,瘡疥剩骨,榨油塗之,或服三五粒。

    惟水腫水可研二十粒服之,吐惡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瘥則止。

    難産及胞衣不下,取七粒研膏,塗腳心,下即洗去,兼辟屍疰惡氣。

    又研膏和蛤粉等分,治湯泡,用油調;治火燒,用水調敷之。

    鹽水煮半日,去皮取子。

    葉主腳氣腫痛不仁,搗蒸薄裹三次,效。

     ?茹 茹寒氣辛酸味,主大風熱惡瘡疽,殺蟲消瘀排膿毒,善忘不樂亦歡娛。

     形如庵可茹。

    小毒。

    惡肉敗瘡死肌要藥。

    陰幹黑頭者良。

    甘草使,惡麥門冬。

     茵芋葉 茵芋葉苦溫有毒,諸風濕痹筋蜷縮,寒熱如瘧肌體羸,邪氣入裡痛心腹。

     《局方》罕用。

    古人以三建等藥佐之,浸酒治偏風。

     杜若 杜若微溫氣味辛,風腦頭疼涕淚頻,溫中下氣平胸脅,益精明目更輕身。

     杜,土也,處處土産,若細辛芳香,故又名土細辛。

    無毒。

    去皮蜜水浸,曬幹用。

     羊踯躅 羊踯躅辛溫大毒,皮膚痛癢賊風酷,疰瘧安然痢痹消,善除蠱毒兼諸毒。

     羊誤食則踯躅而死。

    凡用不可近眼。

    惡諸石及面。

    治風,諸酒方用之,不入湯藥。

     莨菪子 莨菪子苦甘寒有毒,專能截風治痫搐,殺蟲齒痛定癫狂,多服放蕩無拘束。

     即天仙子,多服久以善走。

    先用醋煮,次牛乳浸黑者真。

    曬幹,生用瀉火。

     南藤 南藤氣溫味辛烈,除痹排風和氣血(逐冷氣治血風),滋補衰老能興陽,強腰膝兮變白發。

     生根據南樹,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

    無毒。

    八月采。

    日幹或浸酒服。

     石南葉 石南葉辛苦卻平,筋骨皮毛最靈,養腎強陰療腳弱,痹風蠱毒子堪憑。

     生終南石上,如枇杷葉,無毛。

    有毒。

    女人久服思男。

    初夏采。

    豬脂炒,五加皮使。

     蚤休 蚤休味苦氣微寒,驚搐癫痫弄舌端,瘡癰瘰皆堪用,殺蟲解毒不等閑。

     即紫河車,又名重樓金線。

    初夏早采根,日幹為美。

    有毒。

    主驚痫、搖頭弄舌、胎風手足抽搐,熱氣在腹,癫疾。

    殺三蟲,解百毒,能吐瀉人堕胎。

    古方治癰毒蛇毒,醋磨外敷,酒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