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損
關燈
小
中
大
大意
虛者。
血氣之空虛也。
損者。
髒腑之損壞也。
(繩墨)大抵七情五髒之火飛越。
男女聲色之欲過度。
是皆虛損之所緻也。
(正傳) 内因 由足三陰虛損。
當炎夏金衰水涸。
不能啬養。
至冬月火氣潛藏。
時親帏。
或精血未滿。
而早年斫喪。
或氣血方長。
而勞心虧損。
皆能緻之。
(立齋) 外候 外症食少體倦。
潮熱自汗。
身熱咳嗽。
腰協作痛。
男子則遺精寝汗。
女人必帶漏經枯。
素問雲。
二陽之病發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則不月。
此之謂也。
(彙補) 外因新損 感寒損陽。
自上而下。
一損于肺。
則皮聚毛落。
二損于心。
則血脈不榮。
三損于胃。
則飲食不為肌膚。
感熱傷陰。
自下而上。
一損于腎。
則骨痿不起。
二損于肝。
則筋緩不收。
三損于脾。
則飲食不能消化。
(難經) 内因久虛 積虛成損。
積損成勞。
經年不愈。
謂之久虛。
有五勞六極七傷之分。
五勞應五髒。
曲運神機則勞心。
盡力謀慮則勞肝。
意外過思則勞脾。
預事而憂則勞肺。
矜持志節則勞腎。
六極應六腑。
血極則面枯咽腫。
發堕善忘。
筋極則拘攣轉筋。
爪黯甲痛。
肉極則體瘦肉削。
倦怠嗜卧。
氣極則喘嗽少氣。
皮枯毛焦。
骨極則面垢齒浮。
腰酸脊痛。
精極則目暗耳鳴。
遺濁莖弱。
七傷者。
推原勞極之由。
如久視傷血。
久卧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房勞思慮傷心腎。
(入門) 辨因 凡陰陽虧損。
皆因水火不濟。
(入門)真陰内虧。
虛火炎灼。
肺金受傷。
無以生腎水。
腎水枯竭。
無以濟心火。
心火一旺。
腎火從之。
而夢遺精脫之病作。
肺氣一虛。
則腠理疏豁。
而盜汗自汗之病生。
火動其血。
血随火升。
而咳嗽吐紅之症起。
(指掌) 辨症 虛損之症。
因名以責實。
不過氣虛血虛陰虛之異耳。
凡脾肺不足。
皆氣虛也。
心肝不足。
皆血虛也。
腎水不足。
即陰虛也。
(指掌)故心肺損而色憊汗多為陽虛。
腎肝損而形痿汗多為陰虛。
(機要) 脈法 虛脈多弦。
弦大無力為血虛。
弦微無力為氣虛。
沉微為氣虛甚。
沉澀為血虛甚。
寸微尺大。
為血虛有火。
浮急中空。
為血脫氣孤。
(彙補) 治法 陽有餘而陰不足。
則當補陰。
陰有餘而陽不足。
則當補陽。
(子和)損其肺者。
益其氣。
損其心者。
補其營血。
損其脾者。
調其飲食。
适其寒溫。
損其肝者。
緩其中。
損其腎者。
益其精。
(難經) 用藥 氣虛主以補中益氣湯。
血虛主以四物湯。
氣血俱虛。
主以歸脾湯。
陽虛主以黃建中湯。
陰虛主以六味地黃湯。
陰陽俱
血氣之空虛也。
損者。
髒腑之損壞也。
(繩墨)大抵七情五髒之火飛越。
男女聲色之欲過度。
是皆虛損之所緻也。
(正傳) 内因 由足三陰虛損。
當炎夏金衰水涸。
不能啬養。
至冬月火氣潛藏。
時親帏。
或精血未滿。
而早年斫喪。
或氣血方長。
而勞心虧損。
皆能緻之。
(立齋) 外候 外症食少體倦。
潮熱自汗。
身熱咳嗽。
腰協作痛。
男子則遺精寝汗。
女人必帶漏經枯。
素問雲。
二陽之病發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則不月。
此之謂也。
(彙補) 外因新損 感寒損陽。
自上而下。
一損于肺。
則皮聚毛落。
二損于心。
則血脈不榮。
三損于胃。
則飲食不為肌膚。
感熱傷陰。
自下而上。
一損于腎。
則骨痿不起。
二損于肝。
則筋緩不收。
三損于脾。
則飲食不能消化。
(難經) 内因久虛 積虛成損。
積損成勞。
經年不愈。
謂之久虛。
有五勞六極七傷之分。
五勞應五髒。
曲運神機則勞心。
盡力謀慮則勞肝。
意外過思則勞脾。
預事而憂則勞肺。
矜持志節則勞腎。
六極應六腑。
血極則面枯咽腫。
發堕善忘。
筋極則拘攣轉筋。
爪黯甲痛。
肉極則體瘦肉削。
倦怠嗜卧。
氣極則喘嗽少氣。
皮枯毛焦。
骨極則面垢齒浮。
腰酸脊痛。
精極則目暗耳鳴。
遺濁莖弱。
七傷者。
推原勞極之由。
如久視傷血。
久卧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房勞思慮傷心腎。
(入門) 辨因 凡陰陽虧損。
皆因水火不濟。
(入門)真陰内虧。
虛火炎灼。
肺金受傷。
無以生腎水。
腎水枯竭。
無以濟心火。
心火一旺。
腎火從之。
而夢遺精脫之病作。
肺氣一虛。
則腠理疏豁。
而盜汗自汗之病生。
火動其血。
血随火升。
而咳嗽吐紅之症起。
(指掌) 辨症 虛損之症。
因名以責實。
不過氣虛血虛陰虛之異耳。
凡脾肺不足。
皆氣虛也。
心肝不足。
皆血虛也。
腎水不足。
即陰虛也。
(指掌)故心肺損而色憊汗多為陽虛。
腎肝損而形痿汗多為陰虛。
(機要) 脈法 虛脈多弦。
弦大無力為血虛。
弦微無力為氣虛。
沉微為氣虛甚。
沉澀為血虛甚。
寸微尺大。
為血虛有火。
浮急中空。
為血脫氣孤。
(彙補) 治法 陽有餘而陰不足。
則當補陰。
陰有餘而陽不足。
則當補陽。
(子和)損其肺者。
益其氣。
損其心者。
補其營血。
損其脾者。
調其飲食。
适其寒溫。
損其肝者。
緩其中。
損其腎者。
益其精。
(難經) 用藥 氣虛主以補中益氣湯。
血虛主以四物湯。
氣血俱虛。
主以歸脾湯。
陽虛主以黃建中湯。
陰虛主以六味地黃湯。
陰陽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