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倦
關燈
小
中
大
大意
人受水谷之氣以生。
所謂清氣營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
皆胃氣之别名也。
若勞役過度。
胃氣本弱。
則元氣不能自生。
諸病生焉。
(東垣) 内因 勞力過度。
起居不時。
皆損其氣。
氣衰則火旺。
火旺則乘其脾土。
脾既病。
胃不能獨行其津液。
故亦從而病焉。
脾胃俱病。
納化皆難。
(東垣)形氣衰少。
谷氣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而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内熱。
(内經) 外候 中氣不足。
下流肝腎。
陰火獨旺。
上乘土位。
故發熱頭疼。
營衛失守。
故惡風惡寒。
氣短而煩。
氣高而喘。
口不知味。
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
自汗不斂。
無氣以動。
無氣以言。
(東垣) 症似陽明 有體虛怯弱之人。
饑困勞役之後。
肌膚壯熱。
燥渴引飲。
目赤面紅。
谵語悶亂。
或日晡轉甚。
或晝夜不息。
症雖有餘。
脈實不足。
洪大空虛。
重按全無。
經曰。
脈虛則血虛。
血虛則發熱。
證似白虎。
而脈不長實為異。
(準繩) 症似傷風 有勞役辛苦。
腎中陰火沸騰。
或脫衣。
或沐浴。
歇息涼處。
其陰火不行。
還歸皮膚。
腠理極虛。
無陽以護。
被風與陰涼所遏。
以此表虛。
不任風寒。
與外感惡風相似。
但氣息短促。
懶于言語。
困倦無力有别。
(準繩) 始受熱中 火與元氣。
勢不兩立。
一勝則一負。
脾胃氣衰。
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
陰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上乘陽分。
為頭痛。
為口渴。
為煩躁。
為肌熱。
脈洪大無力。
名曰熱中。
(準繩) 末傳寒中 人之元氣。
根據胃為養。
脾胃久虛。
陽氣衰少。
心腹兩脅隔噎不通。
腰脊皆痛。
足不任地。
骨乏無力。
兩丸清冷。
或涎唾。
或清涕。
或多溺。
或多汗。
不渴不瀉。
脈盛大以澀。
名曰寒中。
(準繩) 脈法 平人脈大為勞。
脈虛極亦為勞。
勞之為病。
其脈弦大。
手足煩熱。
(金匮)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
時一代而澀。
(此飲食失節勞役太過太虛之脈也)右關脈大而數。
數中顯緩。
時一代也。
(此飲食失節勞役病之輕脈也)右關胃脈損弱。
則隐而不見。
但内顯脾脈之大數微緩。
時一代。
(此飲食失節寒熱失所之脈也)内傷勞役。
豁大不禁。
若損胃氣。
隐而難尋) 治法 治以辛甘溫劑。
補中升陽。
甘寒瀉火。
則愈。
大忌苦寒。
損傷脾胃。
所謂勞者溫之。
損者益之是也。
(東垣) 治忌克伐 苟内傷不足之病。
誤認外感而反瀉之。
是虛其虛也。
蓋内傷脾胃。
乃傷其氣。
外感風寒。
乃傷其形。
傷其形
所謂清氣營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
皆胃氣之别名也。
若勞役過度。
胃氣本弱。
則元氣不能自生。
諸病生焉。
(東垣) 内因 勞力過度。
起居不時。
皆損其氣。
氣衰則火旺。
火旺則乘其脾土。
脾既病。
胃不能獨行其津液。
故亦從而病焉。
脾胃俱病。
納化皆難。
(東垣)形氣衰少。
谷氣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而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内熱。
(内經) 外候 中氣不足。
下流肝腎。
陰火獨旺。
上乘土位。
故發熱頭疼。
營衛失守。
故惡風惡寒。
氣短而煩。
氣高而喘。
口不知味。
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
自汗不斂。
無氣以動。
無氣以言。
(東垣) 症似陽明 有體虛怯弱之人。
饑困勞役之後。
肌膚壯熱。
燥渴引飲。
目赤面紅。
谵語悶亂。
或日晡轉甚。
或晝夜不息。
症雖有餘。
脈實不足。
洪大空虛。
重按全無。
經曰。
脈虛則血虛。
血虛則發熱。
證似白虎。
而脈不長實為異。
(準繩) 症似傷風 有勞役辛苦。
腎中陰火沸騰。
或脫衣。
或沐浴。
歇息涼處。
其陰火不行。
還歸皮膚。
腠理極虛。
無陽以護。
被風與陰涼所遏。
以此表虛。
不任風寒。
與外感惡風相似。
但氣息短促。
懶于言語。
困倦無力有别。
(準繩) 始受熱中 火與元氣。
勢不兩立。
一勝則一負。
脾胃氣衰。
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
陰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上乘陽分。
為頭痛。
為口渴。
為煩躁。
為肌熱。
脈洪大無力。
名曰熱中。
(準繩) 末傳寒中 人之元氣。
根據胃為養。
脾胃久虛。
陽氣衰少。
心腹兩脅隔噎不通。
腰脊皆痛。
足不任地。
骨乏無力。
兩丸清冷。
或涎唾。
或清涕。
或多溺。
或多汗。
不渴不瀉。
脈盛大以澀。
名曰寒中。
(準繩) 脈法 平人脈大為勞。
脈虛極亦為勞。
勞之為病。
其脈弦大。
手足煩熱。
(金匮)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
時一代而澀。
(此飲食失節勞役太過太虛之脈也)右關脈大而數。
數中顯緩。
時一代也。
(此飲食失節勞役病之輕脈也)右關胃脈損弱。
則隐而不見。
但内顯脾脈之大數微緩。
時一代。
(此飲食失節寒熱失所之脈也)内傷勞役。
豁大不禁。
若損胃氣。
隐而難尋) 治法 治以辛甘溫劑。
補中升陽。
甘寒瀉火。
則愈。
大忌苦寒。
損傷脾胃。
所謂勞者溫之。
損者益之是也。
(東垣) 治忌克伐 苟内傷不足之病。
誤認外感而反瀉之。
是虛其虛也。
蓋内傷脾胃。
乃傷其氣。
外感風寒。
乃傷其形。
傷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