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倦
關燈
小
中
大
者有餘。
有餘可瀉。
傷其氣者不足。
不足當補。
故汗之吐之下之克之之類。
皆瀉也。
溫之和之養之調之之類。
皆補也。
當補而瀉。
禍如反掌。
(醫貫) 内外傷辨 夫勞倦内傷而認作外感者。
因有惡風惡寒發熱頭疼之症也。
殊不知外感寒熱。
齊作無間。
内傷寒熱。
間作不齊。
外感頭疼。
如破如裂。
内傷頭痛。
時作時止。
外感惡寒。
雖近烈火不除。
内傷惡寒。
得就溫暖即解。
外感惡風。
不耐一切風寒。
内傷惡風。
偏惡些少賊風。
外感發熱。
無有休歇。
直待汗下方退。
内傷發熱。
晝夜不常。
或自袒裸便涼。
外感筋骨疼痛。
不自支持。
便着床褥。
内傷四肢不收。
無力倦怠而已。
間有氣衰火旺。
變為骨消筋緩者。
然非初病即顯是症也。
内傷神思昏怠。
言語懶倦。
先重而後輕。
外感神思猛壯。
語言強健。
先輕而後重。
内傷手心熱而手背不熱。
外感手背熱而手心不熱。
内傷症顯在口。
故口不知味。
外感症顯在鼻。
故鼻息不利。
内傷從内而出。
故右脈洪大。
外感從外而入。
故左脈浮盛。
用藥 主以補中益氣湯。
挾外邪。
随六經見症治之。
挾痰。
加半夏、茯苓、姜汁。
頭痛。
加蔓荊。
頭眩。
加天麻。
巅痛。
加本、細辛。
心下痞。
加黃連。
腹痛。
加芍藥。
臍下痛。
加熟地。
便滞。
加歸梢。
腹脹。
加枳實、濃樸。
胸中滞氣。
加青皮。
至于似陽明症者。
當歸補血湯。
夏月勞役内傷。
兼冒暑氣。
汗洩脈虛者。
清暑益氣湯。
勞倦選方 補中益氣湯(方見中風) 加白芍藥、五味子。
名調中益氣湯。
加半夏、神曲、黃柏、草豆蔻。
名升陽順氣湯。
小建中湯治脾胃勞傷。
肝木太過。
及陽氣不足諸病。
桂枝甘草生姜(各三兩)芍藥(六兩)大棗(二枚)饴糖(一斤) 加黃。
名黃建中湯。
理中湯治脾胃虛寒。
大理中焦。
兼益元陽。
所謂大虛必挾寒也。
(方見中寒) 補中甯嗽湯治内傷中氣。
胃弱惡食。
或食不生肉。
不長氣力。
常常微熱。
怯冷神疲。
或帶痰嗽。
白術(炒一錢半)茯苓(一錢)半夏(八分)幹葛(七分)陳皮(八分)山楂(一錢)人參(一錢)砂仁(五分)炙甘草(三分) 加姜棗煎。
人參養衛湯治勞役辛苦。
用力過多。
以緻内傷發熱。
人參白術(炒)麥門冬(各二錢去心)黃(蜜炒)陳皮(各一錢半)五味子(十粒研)炙甘草(七分) 加姜棗煎。
食前服。
如勞倦甚者。
加熟附子五分。
白雪糕養元氣。
健脾胃。
生肌肉。
潤皮膚。
益血秘精。
安神定智。
壯筋力。
養精神。
進飲食。
功同參苓白術散。
白茯苓懷山藥芡實仁蓮肉(去心皮各四兩共為末)陳倉米(半升)白砂糖(斤半) 先将藥米二末。
用麻布袋盛放甑内。
蒸極熟。
取出。
入白砂糖。
同攪勻。
印餅曬幹。
男婦小兒。
任意取食。
有餘可瀉。
傷其氣者不足。
不足當補。
故汗之吐之下之克之之類。
皆瀉也。
溫之和之養之調之之類。
皆補也。
當補而瀉。
禍如反掌。
(醫貫) 内外傷辨 夫勞倦内傷而認作外感者。
因有惡風惡寒發熱頭疼之症也。
殊不知外感寒熱。
齊作無間。
内傷寒熱。
間作不齊。
外感頭疼。
如破如裂。
内傷頭痛。
時作時止。
外感惡寒。
雖近烈火不除。
内傷惡寒。
得就溫暖即解。
外感惡風。
不耐一切風寒。
内傷惡風。
偏惡些少賊風。
外感發熱。
無有休歇。
直待汗下方退。
内傷發熱。
晝夜不常。
或自袒裸便涼。
外感筋骨疼痛。
不自支持。
便着床褥。
内傷四肢不收。
無力倦怠而已。
間有氣衰火旺。
變為骨消筋緩者。
然非初病即顯是症也。
内傷神思昏怠。
言語懶倦。
先重而後輕。
外感神思猛壯。
語言強健。
先輕而後重。
内傷手心熱而手背不熱。
外感手背熱而手心不熱。
内傷症顯在口。
故口不知味。
外感症顯在鼻。
故鼻息不利。
内傷從内而出。
故右脈洪大。
外感從外而入。
故左脈浮盛。
用藥 主以補中益氣湯。
挾外邪。
随六經見症治之。
挾痰。
加半夏、茯苓、姜汁。
頭痛。
加蔓荊。
頭眩。
加天麻。
巅痛。
加本、細辛。
心下痞。
加黃連。
腹痛。
加芍藥。
臍下痛。
加熟地。
便滞。
加歸梢。
腹脹。
加枳實、濃樸。
胸中滞氣。
加青皮。
至于似陽明症者。
當歸補血湯。
夏月勞役内傷。
兼冒暑氣。
汗洩脈虛者。
清暑益氣湯。
勞倦選方 補中益氣湯(方見中風) 加白芍藥、五味子。
名調中益氣湯。
加半夏、神曲、黃柏、草豆蔻。
名升陽順氣湯。
小建中湯治脾胃勞傷。
肝木太過。
及陽氣不足諸病。
桂枝甘草生姜(各三兩)芍藥(六兩)大棗(二枚)饴糖(一斤) 加黃。
名黃建中湯。
理中湯治脾胃虛寒。
大理中焦。
兼益元陽。
所謂大虛必挾寒也。
(方見中寒) 補中甯嗽湯治内傷中氣。
胃弱惡食。
或食不生肉。
不長氣力。
常常微熱。
怯冷神疲。
或帶痰嗽。
白術(炒一錢半)茯苓(一錢)半夏(八分)幹葛(七分)陳皮(八分)山楂(一錢)人參(一錢)砂仁(五分)炙甘草(三分) 加姜棗煎。
人參養衛湯治勞役辛苦。
用力過多。
以緻内傷發熱。
人參白術(炒)麥門冬(各二錢去心)黃(蜜炒)陳皮(各一錢半)五味子(十粒研)炙甘草(七分) 加姜棗煎。
食前服。
如勞倦甚者。
加熟附子五分。
白雪糕養元氣。
健脾胃。
生肌肉。
潤皮膚。
益血秘精。
安神定智。
壯筋力。
養精神。
進飲食。
功同參苓白術散。
白茯苓懷山藥芡實仁蓮肉(去心皮各四兩共為末)陳倉米(半升)白砂糖(斤半) 先将藥米二末。
用麻布袋盛放甑内。
蒸極熟。
取出。
入白砂糖。
同攪勻。
印餅曬幹。
男婦小兒。
任意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