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關燈
小
中
大
,寸部脈象浮,關部脈象沉,這就叫結胸。
什麼叫髒結?答:症候表現與結胸相似,但飲食如常,經常腹瀉,寸部脈浮,關部脈細小沉緊,苔白滑的,這就叫髒結,是難治之證。
髒結沒有陽熱證症候表現,不發往來寒熱,病人不煩躁而安靜,舌苔滑,不能用瀉下法治療。
疾病在表卻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邪熱内入與水飲相結,因而形成結胸證。
之所以形成結胸,是因為攻下太早的緣故。
疾病在裡,内無實邪,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緻胃虛氣逆,所以形成痞證。
有結胸證的表現,如果出現項部拘急不柔和,與柔痙的症狀相似的,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就可痊愈,适宜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苈子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炒黑以上四味藥,先将大黃、葶苈子搗細篩末,再加入杏仁、芒硝,共研如膏脂,用水調和作成約彈子大小藥丸。
另外将甘遂搗成細末,用白蜜二合,水二升,加入上藥丸一粒及甘遂末一錢匕共煮,煮至二升,一次溫服下。
服藥後,經過一晚上,應該腹瀉,如果不腹瀉,可以繼續服,直至出現腹瀉為度。
服藥禁忌同《藥法》。
結胸證,脈象浮大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攻下,就會導緻病人死亡。
結胸證的症狀全部具備,如果出現躁擾不甯的,多屬死候。
太陽病,脈象浮而動數,脈浮主風邪在表,數主有熱,動脈主痛,數又主虛,症見頭痛發熱,輕微盜汗,反而怕冷,這是太陽表證未解。
本應從表論治,醫生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由于胃中空虛而無實邪,誤下後邪氣内陷,邪熱與水飲相結于胸膈,所以出現脈動數變遲,胸脅心下疼痛拒按,短氣,煩躁不安,這樣就形成了結胸證,用大陷胸湯主治。
如果不形成結胸,隻見頭部汗出,到頸部為止,其它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暢,身體發黃的,則是濕熱郁蒸發黃證。
大陷胸湯方 大黃一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煮大黃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一、二開,然後再加進甘遂末,每次溫服一升。
服藥後很快腹瀉的,停服後藥。
外感病六七天,形成熱實結胸證,脈象沉而緊,胸脘部疼痛,觸按象石頭一樣堅硬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外感病十多天,邪熱内結在裡,又出現發熱畏寒交替往來的,治用大柴胡湯。
隻有結胸證的表現,體表沒有高熱的,這是水與熱互結在胸脅,如果頭上輕微汗出,而全身無汗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太陽表證,反複發汗而又行攻下,出現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幹燥,口渴,午後微有潮熱,從劍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堅硬脹滿疼痛,不能用手觸摸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小結胸病的症狀,是正當胃脘部位,用手觸按感覺疼痛,脈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湯主治。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用水洗瓜蒌實大的一枚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加入瓜蒌,煮至三升,去掉藥渣,再加入其它藥共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服溫。
太陽病得了二、三天,不能平卧,隻想坐起,胃脘部痞結脹硬,脈象微弱的,這是素有寒飲結聚在裡的緣故,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因而形成腹瀉。
如果腹瀉停止的,就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會引起脅熱利。
二間:間指容,即居處之意。
因該穴位于手次指二節與三節之中,因名二間。
二間系大腸之荥穴,有清熱消腫作用。
太陽表證,誤用攻下,如果脈象急促,不形成結胸的,是疾病将要解除的征象;如果脈象浮的,一定形成結胸;如果脈象緊的,一定會咽痛;脈弦的,一定會兩脅拘急;脈象細數的,就會頭痛不停止;脈象沉緊的,一定會作嘔;脈象沉滑的,一定會出現協熱下利;脈象浮滑的,一定會出現大便下血。
病在表,應用發汗法解表祛邪,卻反而用冷水噴灑澆洗來退熱,熱邪被水飲郁遏不能解除,使熱更甚,怕冷,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喝水,但又不很口渴的,可給予文蛤散治療。
如果服藥後仍不好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寒實結胸,有結胸主證,沒有熱證症候表現的,可用三物白散治療。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藥,研成細末作成散劑,用開水五合沖服,每次服一方寸匕。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尖,炒黑,研如膏脂貝母一分以上三味藥,先将桔梗、貝母研細成散,再加入巴豆,在藥臼中杵成細末,用米湯沖服,強壯的人每次服半錢匕,瘦弱的人減量服用,服藥後,如果病在胸膈以上的,一定會出現嘔吐,病在胸膈以下的一定腹瀉。
如果服藥後未發生腹瀉的,可飲熱粥一杯,以助藥力;如果腹瀉過度而不停止的,可飲冷粥一杯,以抑制藥性。
身體發熱、畏寒、皮膚起雞皮疙瘩而不解除,想拿衣服複蓋身上,醫生如果用冷水噴灑、澆洗,更使邪熱郁閉而不能外散,本應當汗出卻不能汗出,所以出現煩熱更甚。
假如已經汗出,而腹中疼痛,可用芍藥三兩,煎服藥方法同上。
太陽與少陽兩經并病,出現頭痛項強,或者眩暈昏冒,時而心下痞塞硬結、如結胸狀的,應當針刺大椎、肺俞、肝俞,千萬不能發汗。
誤用發汗就會出現谵語、脈弦,如果經過五天,仍然谵語不停止的,應當針刺期門,以洩其邪。
婦女外感風邪,症見發熱畏寒,适逢月經來潮,經過七八天,發熱退而身體涼,脈象變遲,胸脅下滿悶疼痛,好象結胸一樣,谵語的,這是熱入血室,應當針刺期門穴,以洩其實邪。
婦人外感風邪,經過七八天,出現了發熱怕冷定時發作的見症,月經恰在這時中止,這是熱入血室。
因為邪熱内入血室與血相結,所以發熱怕冷定時發作,好象瘧疾一樣,用小柴胡湯主治。
婦人外感寒邪,症見發熱、畏寒等表證,正逢月經到來,病人白天神志清楚,夜晚谵語如見鬼神的,這是熱入血室,不可用汗吐下法損傷胃氣及上二焦,每可熱退身和而自愈。
外感病六七天,發熱,微微怕冷,四肢關節疼痛,微微作嘔,胸脘部滿悶如物支撐結聚,表證還未解除的,用柴胡桂枝湯主治。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剖開生姜一兩半,切片柴胡四兩以上九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
舊本說:用人參湯(疑指桂枝湯加人參--編者注)加半夏、柴胡、黃芩,取人參一半的量,煎服方法同桂枝湯,又同柴胡湯。
外感病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瀉下,出現胸脅滿悶微有硬結,口渴
什麼叫髒結?答:症候表現與結胸相似,但飲食如常,經常腹瀉,寸部脈浮,關部脈細小沉緊,苔白滑的,這就叫髒結,是難治之證。
髒結沒有陽熱證症候表現,不發往來寒熱,病人不煩躁而安靜,舌苔滑,不能用瀉下法治療。
疾病在表卻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邪熱内入與水飲相結,因而形成結胸證。
之所以形成結胸,是因為攻下太早的緣故。
疾病在裡,内無實邪,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緻胃虛氣逆,所以形成痞證。
有結胸證的表現,如果出現項部拘急不柔和,與柔痙的症狀相似的,用攻下的方法治療就可痊愈,适宜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苈子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炒黑以上四味藥,先将大黃、葶苈子搗細篩末,再加入杏仁、芒硝,共研如膏脂,用水調和作成約彈子大小藥丸。
另外将甘遂搗成細末,用白蜜二合,水二升,加入上藥丸一粒及甘遂末一錢匕共煮,煮至二升,一次溫服下。
服藥後,經過一晚上,應該腹瀉,如果不腹瀉,可以繼續服,直至出現腹瀉為度。
服藥禁忌同《藥法》。
結胸證,脈象浮大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攻下,就會導緻病人死亡。
結胸證的症狀全部具備,如果出現躁擾不甯的,多屬死候。
太陽病,脈象浮而動數,脈浮主風邪在表,數主有熱,動脈主痛,數又主虛,症見頭痛發熱,輕微盜汗,反而怕冷,這是太陽表證未解。
本應從表論治,醫生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療,由于胃中空虛而無實邪,誤下後邪氣内陷,邪熱與水飲相結于胸膈,所以出現脈動數變遲,胸脅心下疼痛拒按,短氣,煩躁不安,這樣就形成了結胸證,用大陷胸湯主治。
如果不形成結胸,隻見頭部汗出,到頸部為止,其它部位不出汗,小便不通暢,身體發黃的,則是濕熱郁蒸發黃證。
大陷胸湯方 大黃一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煮大黃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一、二開,然後再加進甘遂末,每次溫服一升。
服藥後很快腹瀉的,停服後藥。
外感病六七天,形成熱實結胸證,脈象沉而緊,胸脘部疼痛,觸按象石頭一樣堅硬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外感病十多天,邪熱内結在裡,又出現發熱畏寒交替往來的,治用大柴胡湯。
隻有結胸證的表現,體表沒有高熱的,這是水與熱互結在胸脅,如果頭上輕微汗出,而全身無汗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太陽表證,反複發汗而又行攻下,出現五六天不解大便,舌上幹燥,口渴,午後微有潮熱,從劍突下一直到少腹部堅硬脹滿疼痛,不能用手觸摸的,用大陷胸湯主治。
小結胸病的症狀,是正當胃脘部位,用手觸按感覺疼痛,脈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湯主治。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用水洗瓜蒌實大的一枚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加入瓜蒌,煮至三升,去掉藥渣,再加入其它藥共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服溫。
太陽病得了二、三天,不能平卧,隻想坐起,胃脘部痞結脹硬,脈象微弱的,這是素有寒飲結聚在裡的緣故,卻反而用攻下法治療,因而形成腹瀉。
如果腹瀉停止的,就會形成結胸;如果腹瀉不停止,到第四天又再攻下,就會引起脅熱利。
二間:間指容,即居處之意。
因該穴位于手次指二節與三節之中,因名二間。
二間系大腸之荥穴,有清熱消腫作用。
太陽表證,誤用攻下,如果脈象急促,不形成結胸的,是疾病将要解除的征象;如果脈象浮的,一定形成結胸;如果脈象緊的,一定會咽痛;脈弦的,一定會兩脅拘急;脈象細數的,就會頭痛不停止;脈象沉緊的,一定會作嘔;脈象沉滑的,一定會出現協熱下利;脈象浮滑的,一定會出現大便下血。
病在表,應用發汗法解表祛邪,卻反而用冷水噴灑澆洗來退熱,熱邪被水飲郁遏不能解除,使熱更甚,怕冷,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喝水,但又不很口渴的,可給予文蛤散治療。
如果服藥後仍不好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寒實結胸,有結胸主證,沒有熱證症候表現的,可用三物白散治療。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藥,研成細末作成散劑,用開水五合沖服,每次服一方寸匕。
三物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尖,炒黑,研如膏脂貝母一分以上三味藥,先将桔梗、貝母研細成散,再加入巴豆,在藥臼中杵成細末,用米湯沖服,強壯的人每次服半錢匕,瘦弱的人減量服用,服藥後,如果病在胸膈以上的,一定會出現嘔吐,病在胸膈以下的一定腹瀉。
如果服藥後未發生腹瀉的,可飲熱粥一杯,以助藥力;如果腹瀉過度而不停止的,可飲冷粥一杯,以抑制藥性。
身體發熱、畏寒、皮膚起雞皮疙瘩而不解除,想拿衣服複蓋身上,醫生如果用冷水噴灑、澆洗,更使邪熱郁閉而不能外散,本應當汗出卻不能汗出,所以出現煩熱更甚。
假如已經汗出,而腹中疼痛,可用芍藥三兩,煎服藥方法同上。
太陽與少陽兩經并病,出現頭痛項強,或者眩暈昏冒,時而心下痞塞硬結、如結胸狀的,應當針刺大椎、肺俞、肝俞,千萬不能發汗。
誤用發汗就會出現谵語、脈弦,如果經過五天,仍然谵語不停止的,應當針刺期門,以洩其邪。
婦女外感風邪,症見發熱畏寒,适逢月經來潮,經過七八天,發熱退而身體涼,脈象變遲,胸脅下滿悶疼痛,好象結胸一樣,谵語的,這是熱入血室,應當針刺期門穴,以洩其實邪。
婦人外感風邪,經過七八天,出現了發熱怕冷定時發作的見症,月經恰在這時中止,這是熱入血室。
因為邪熱内入血室與血相結,所以發熱怕冷定時發作,好象瘧疾一樣,用小柴胡湯主治。
婦人外感寒邪,症見發熱、畏寒等表證,正逢月經到來,病人白天神志清楚,夜晚谵語如見鬼神的,這是熱入血室,不可用汗吐下法損傷胃氣及上二焦,每可熱退身和而自愈。
外感病六七天,發熱,微微怕冷,四肢關節疼痛,微微作嘔,胸脘部滿悶如物支撐結聚,表證還未解除的,用柴胡桂枝湯主治。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剖開生姜一兩半,切片柴胡四兩以上九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
舊本說:用人參湯(疑指桂枝湯加人參--編者注)加半夏、柴胡、黃芩,取人參一半的量,煎服方法同桂枝湯,又同柴胡湯。
外感病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瀉下,出現胸脅滿悶微有硬結,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