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寒、濕、熱諸症

關燈
胡某,女,年未詳 盛暑燒熱七天不減,其夫着人往南昌請乃兄出診。

    來人雲:“我家主人言明照先生在省之常規,按日付出診費”。

    胡向有“花邊癖”,而耳且聾,竟雲“我一日合二三十元,耽擱兩日就不好算了。

    ”經旁人說明患者正是乃妹,始動身下鄉。

    診畢,拟方清暑益氣湯。

    患者服後汗出增多,胡曰:“得汗即解矣,明日必然思食。

    ”翌晨患者倦怠貪睡,呻吟不絕,于前方加西瓜翠衣、扁豆花、佩蘭葉,服後無改進。

    胡臨告辭回省,開方香薷七物湯,囑服四包,當得戰汗而愈。

    是日我出診至其鄰村,其夫黃某卻延之。

    診其脈,浮大無力,人事昏沉,眉豎身萎。

    一味呻吟,頭部兩脅均有汗,兩足胫膝皆着涼。

    唇绛舌绛,索飲不下咽。

    斷系濕郁,腠理空松,汗為濕阻而不透,遂投人參白虎湯加蒼術。

    黃疑之,謂何敢用此辛涼劑?餘見其心怯,即辭之。

    經旁人勸告,勉服一劑,是夜諸恙減輕。

    另日黃親自找我換方,并緻歉意,乃于前方加重。

     蒼術三錢,生石膏四錢,炒知母二錢,米炒洋參二錢,大豆卷三錢,白術二錢 服一劑,熱退清,無呻吟。

    但患者要求停藥,故未換方,自為調養。

    未幾皮寒三次,後病雖好,又患足腫,餘令服四君子湯八劑而愈。

     男,20歲初秋夜間露宿,冷醒後,燒熱三四日。

    醫雲感冒服藥不解,且日見沉重。

    其面朝裡睡,神智昏沉,六脈浮而無力,面赤而亮,目隐紅,舌中心紅而稍黃,肌表微熱,不飲不食。

    餘以為深夜受風,腠理閉塞,風邪乘肝,激成身熱,乃取芳香透絡法。

     佩蘭葉二錢,畢澄茄二錢,絲瓜絡二錢,橘絡二錢,郁金錢半,蘆根三錢,豆豉五十粒,煅石膏三錢,扁豆衣二錢,鮮生地二錢,益元散二錢,煎服。

     再診脈浮稍平,面紅不亮,目有紅絲,舌滑帶淡紅。

    能起坐,求冷飲,身上癢。

    此病無表裡症,蓋熱而不烙手,面紅舌紅而不渴,脈浮而不惡寒頭痛,知風邪尚未化熱,裡陰未傷也。

    于前方去畢澄茄、益元散、蘆根,加綠萼梅二錢,黛黛花二錢,玉竹二錢,一劑熱清。

     男,年未詳 畏寒發熱,無汗,不思食,醫雲傷寒,以人參白虎湯加味治之,兩劑後病況未變。

    餘診其脈,尺寸見浮,關部沉伏,面色暗而亮,唇舌紅而晦。

    斷系伏熱未解,處方: 鮮石斛三錢,鮮生地二錢,薏苡仁三錢,白叩仁二錢,綠萼梅二錢,黛黛花二錢,佩蘭葉二錢,茵陳三錢,秦艽二錢,橘絡二錢,香豉三十粒 服兩劑後,汗出熱退,已不畏風,身感舒适,能聞飯香。

    适我家正開飯,問其欲食否?其笑盈盈,乃令食之。

    食時大汗淋漓,其寬衣露出胸脯,餘察覺其胸散布紅點,檢身全身亦然,以腿夾及少腹較密。

    問其癢否?搖頭曰不癢。

    餘認為濕淫于内,化熱成毒,毒已外透。

    可乘勢托之。

    于前方去鮮生地、鮮石斛,加金銀花四錢,連翹二錢,赤芍二錢,益元散三錢,兩劑而安。

     男,34歲 半月來,燒熱不退,汗出不止,脈數搏指,面紅舌绛,不惡風寒,亦無頭痛,日夜坐卧不安,實乃久熱傷營。

     生石膏三錢,知母二錢,甘草一錢,粳米二合。

    令服一劑。

    但病家以為太涼,不敢服。

    後經乃兄開導,姑且一試。

    是夜患者安靜,不若服藥前之起卧不安。

     複診脈數平,舌紅潤而不绛,出汗減少,眉開目活,摸其身,微汗稍熱。

    知熱勢已退,改以清營湯為治。

     犀角一錢,生石膏三錢,南沙參二錢,郁金二錢,橘絡二錢,鮮生地二錢,佩蘭葉二錢,蘆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