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上先生履曆

關燈
除春秋博士告詞:敕迪功郎朱震:孔子曰:吾志在春秋。

    又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是經之不用于世,果遵何說哉?朕比诏立學官,用以取士,命汝往處師席。

    爾其推明三家之同異,與諸生切磨,以求合于聖人之意,罔俾漢儒專以名家,則稱朕旨。

    可特授依前官守太學春秋博士。

    靖康元年五月九日,除太學春秋博士告詞:敕宣教郎朱震: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豈特當時為然,使千百載之後猶凜然畏之,此經所以久郁而不明也。

    朕比命列子博士訓迪諸生,爾以修潔該洽而膺是選,必能明聖人作經之旨,使學者有考焉。

    勉稱厥職,予則汝嘉。

    可特授依前宣教郎、太學春秋博士填見阙。

    靖康元年十月二十日除秘書郎告詞。

    敕:宣教郎、太學博士朱震中:秘雠書極天下豪俊之選,異時貴臣用事,至參用醫蔔之流,牛骥同群,可為太息。

    肆朕初載,遴柬儒術之英。

    爾以文藝有聞,首置茲選。

    進與群髦之列,益觀未見之書。

    三箧巳亡,且詢安世。

    勉思刻厲,将有試焉。

    可特授依前宣教郎、秘書省校書郎。

    靖康元年十一月六日,除祠部員外郎。

    告詞。

    敕:左宣教郎朱震:朕旁求俊乂,列置文昌,非徒使之分職率屬,允釐庶事。

    而衆正在位,則朝廷自尊。

    爾涉道精淳,存心樂易,強學力行,白首不衰。

    聞望之休,溢于予聽。

    嘉其敷奏之美,喜見德人之容。

    郎選甚高,祠曹務簡。

    往共乃職,體朕眷私。

    可特授依前官守尚書祠部員外郎。

    紹興四年十月五日除秘書少監告詞。

    敕左奉議郎、守尚書祠部員外郎朱震。

    朕惟否泰二卦,論君子小人消長之理甚明。

    或者謂消長系乎時數,此大不然。

    上下交而其志同,于時為泰,故君子以其彚征。

    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于時為否,故君子以儉德避難而巳。

    爾學古通經,特立守正,粹然君子人也,固窮鄉闾,累經除召。

    今者惠然肯來,就我榮祿。

    朕以爾之避就,蔔時否泰,其庶幾焉。

    蓬山寶藏,乃今日養才之地也,用爾為貳,蓋不徒然。

    朕知爾舊矣,奚俟深訓。

    可特授依前官試秘書少監。

    紹興五年二月十六日,除秘書少監兼侍講告詞。

    左奉議郎、試秘書少監朱震可特授依前左奉議郎、試秘書少監、兼侍講、左朝奉大夫、守宗正少卿、兼直史館範沖等:學之為王者事,其巳久矣。

    雖二帝三王,蓋嘗汲汲于此。

    朕于國家多艱之際,不廢祖宗故事,爰命儒學之臣,環侍便坐,講經史,敷求政禮,以廣聰明。

    爾等操履端方,學問該洽,通今古,達于治亂之原,其必有裨。

    吾不逮宜,自卿監之聯,兼陪經幄之職,益思報稱,以副旁求。

    可依前件。

    紹興五年閏二月五日轉承議郎告詞。

    敕左奉議郎、試秘書少監兼侍講朱震:朕纂極之初,推曠蕩之澤,士大夫京秩而上,例進一等,蓋祖宗舊制也。

    爾方投閑在遠,積有歲年,而恩未沾及,恬退之風,有足嘉者。

    序進厥官,往其祗服。

    可特授左承議郎,依前秘書少監兼侍講。

    紹興五年三月九日除起居郎。

    告詞:敕左承議郎、秘書少監兼侍講朱震:孔子稱天下歸仁,曰: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人君托于王公之上,一言一動,則必記之。

    是欲克巳複禮,俾天下之歸也。

    設官之意,其深矣乎!以爾習于春秋,明乎褒貶,經筵勸講,開益為多。

    命爾立螭,記予言動。

    官分左右,職固不殊。

    朕知戒非禮之為,爾其謹必書之職。

    可特授依前左承議郎、守起居郎、兼侍講。

    紹興五年五月三日,除兼資善堂贊讀告詞。

    敕左承議郎、守起居郎、兼侍講、賜绯魚袋朱震:朕惟蒙之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蓋泉之初,未有所之,如人之蒙,未知所适。

    泉決之東西,蒙導之邪正。

    亦惟其人而巳矣。

    以爾純白内備。

    博見洽聞。

    羲易麟經。

    尤所精貫。

    華光勸講。

    宏益滋多。

    方開學于南宮。

    久注心于舊德。

    贊讀資善。

    汝往惟諧。

    既正朕之不難。

    宜誨蒙之無倦。

    兼職雖衆。

    應用莫窮。

    勿嫌拜賜之頻。

    實繄稽古之力。

    其益懋哉。

    可特授依前官兼侍講兼資善堂贊讀。

    紹興五年六月三日除中書舍人兼資善堂翊善告詞。

    敕:昔者周穆繼南征之後,無讨賊之心。

    逮乎平王為東遷之君,無興複之志。

    觀其告命,泰然與成康之世無異,君子是以知周德之衰矣。

    烏乎。

    有能宣吾恻怛難喻之情,如建武奉天诏書,以助中興之功者乎?左朝奉郎、守起居郎、兼侍講、兼資善堂贊讀、賜绯魚袋朱震,學博而造深,行和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