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四、九五之徐,鼎九二未濟,大象之慎,皆不果也。
豫九四勿疑,兌初九未疑者,巽毀也。
遁上九、升九三無所疑者,巽或不反,或毀也。
或曰:坤上六陰疑于陽,睽上九群疑士,損六三三則疑,何也?曰:乾五月一陰生,巽陰始疑也,至于十月陰疑于陽。
蓋其疑自一陰始生則疑之。
故君子于姤之初。
系之以金杘也。
睽上九之三成兌。
震兌巽之覆。
震巽之反。
損自泰變。
九三上行。
上六下之。
九六相遇得其友也。
三陽并進成巽。
故三則疑也。
為臭者。
張載曰。
聚而有間則風行。
風行而聲聞臭達。
系辭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先儒謂同人六二也。
二巽為草,二易五為芬芳,其臭如蘭也。
坎為發,發者血之華。
坎血耗減,頂露于上,寡發也。
大過九二老夫,九五老婦,離九三大耋,兼取此象。
乾為首,析而言之,初畫為頤,中畫為面,上畫為颡。
震得初畫為頤者。
動于下也。
兌得中畫為面者。
悅見于外也。
巽得上畫為廣颡者。
上大下小也。
張載曰。
躁人之象。
傳曰。
上方者觸人亦躁也。
睽六三其人天且劓。
馬融曰。
刻鑿其額。
易傳曰。
髡其首是乎。
曰睽九二即無妄之九五。
巽變乾為廣颡。
兌毀之髡其首也。
刑鼻曰劓。
髡曰天。
互見也。
為多白眼者。
離為目。
虛者陰也。
實者陽也。
虛者其體陽,實者其體陰。
故虛者為眸子,實者為白肉。
離變巽則白肉在上,眸子在下。
故為多白眼。
見于易者為愓為反目。
乾九三危而愓也。
訟九二窒而愓也。
小畜九四,畜君乘剛而愓也。
與上合志,則有孚愓出矣。
九二受畜于四,妻上夫下,反目而怒視也。
虞翻曰:巽為魚,何也?曰:魚多白眼,而巽乎澤者也。
不曰巽乎川者,積水成淵,而後魚鼈生焉,川壅成澤也。
剝自姤變至遁。
否觀有伏兌,巽為魚。
五艮持繩貫魚也。
姤初巽二動成艮,有伏兌。
九二不動,包有魚也。
九四遠初。
無魚也。
中孚坎變為巽,乾變坎成兌魚也。
郭璞得豫之小過曰。
五月群魚入寺。
艮為門阙。
六三變九體有兌。
巽豫五月卦也。
或曰。
魚水蟲也。
何以言巽。
曰。
坎離乾坤之變交而生物。
離乾卦。
坎為水。
故陸多走類。
水多飛類。
魚浮遊于水。
有飛越江湖者。
巽也。
故巽在陸為雞。
在水為魚。
雞瞑而魚不瞑。
離不足也。
傳曰。
魚與鳥同類。
其知巽之所為乎。
嶺南黃魚或化為鹦鹉。
巽變離也。
泡魚而刺者或化為狳。
巽變坎也。
震巽相易者也。
故魚或為龍。
魚而班者或化為鹿。
畜魚以二月上庚亦震也。
随陽者震也。
潛化者巽也。
孕魚依草,子如其實。
月體虧于上,魚腦減于下。
月盈成乾,其虧成巽。
為近利三倍者,噬嗑六三變也。
日中為市。
巽變兌離為蠃為貨。
市。
利也。
巽變離兌三倍也。
舉此一爻以例諸卦,其究為躁卦者,巽三變成震。
舉震巽二卦以例餘卦,天地萬物無有獨立者,極則相反,終不相離,以其不可離也。
司馬遷律書曰: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
京房論八卦飛伏,虞翻論伏爻,郭璞又論伏爻納甲,其說皆源于此。
為楊者,巽為風,風輕楊。
中孚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上九翰音登于天,用此象為鹳者,别于鶴也。
震為鶴,陽鳥也。
巽為鹳,陰鳥也。
鶴感于陽,故知夜半。
鹳感于陰,故知風雨。
世傳鹳或生鶴,巽極成震乎? 坎為水,為溝渎,為隐伏,為矯??,為弓輪,其于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
其于馬也,為美春,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于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于木也,為堅多心。
一陽陷于一陰之中,為坎。
坎,陷也盈,天地之間皆水,曰水者,舉其九也。
坎之陰為陽,所得上而為雲,故屯曰雲雷,需曰雲上于天。
坎之陽為陰所得,下而為雨,故屯、解曰雷雨。
坎水之通流為川。
訟之坎由遁乾三之二,漸之坎由否乾四之三,渙之坎由否乾四之二,益之坎由渙二之初,故曰大川。
或曰:小過、彖決、九三、中孚下體兌也。
或為雲、為雨、為大川,何也?曰:坎兌一也。
革兌上離下彖曰:水火相息,兌亦水也。
自陽為陰所陷言之謂之坎,自澤物言之謂之兌。
澤無水則亦無以澤物矣。
故澤無水謂之困。
上浮而為雲,下墜而為雨,非澤氣之升降乎。
川澤者,坎兌之相變也。
需之川,自大壯之兌變而為坎澤決而為川也。
中孚之川自訟之坎變而為兌川壅而為澤也。
澤或決而通,川或壅而塞。
豈有常哉。
曰涉大川何也。
曰需之利涉震足蹈川也。
益之利涉巽股蹈川也。
訟之涉坎變兌巽股入于下而澤滅其頂。
不利涉而入于川也。
坎或為淵。
何也。
曰:乾九四或躍在淵者,坎之下複有澤也。
訟曰,入于淵者,訟變巽。
睽大過三坎成兌,川壅成澤,澤蓄成淵,與乾九四一也。
坎又為泉,何也。
艮兌變坎,山澤通。
山下之澤出而流動則為泉。
泉有源之水,澤其源也。
蒙自臨來兌變坎,艮與井自泰初之五,乾變兌,坤變坎,初自兌下往而成坎,則初為泉源同象。
坎又為膏者,亦坎兌也。
澤之肥者,陽之美也。
為隐伏者,坎為水,水善隐伏,兗濟沱潛之水,潛行千有餘裡,五緯唯辰星難見,而血之流行于肌肉之際者,至幽也。
乾之初九甲子,坎之位也。
九變而六,則為潛為隐。
坤之六四言賢人隐,以乾之初九為賢也。
在履九二、歸妹九二,因初九之動,皆謂之幽。
隐,伏也。
而謂之幽,坎離相形也。
豐九四處不當位,則曰幽不明。
在訟九二為逋竄,在同人九三為伏戎,在需小過為穴。
需上六降三,小過六五三取二。
坎兌交。
可隐伏者穴也。
需六四坎交兌三陽自下進。
故曰出穴。
在困為幽谷。
在井為井谷。
谷與穴異者。
澤決水流。
注于山間。
艮。
山也。
谷。
注溪者也。
??。
宋哀王廙作揉。
今從二家。
矯者。
矯曲為直。
揉者。
揉直為曲。
噬嗑九四。
噬五。
解九二之五。
旅六五、逮四,皆巽為木,艮手矯之,正曲為直,加以銳金,故曰矢。
曰金矢者,乾也。
曰黃矢者,離也。
否四之初,三變成益,一變漸,巽變乾,直者,曲也。
二變渙而曲,其柄耒也。
渙巽變乾,曲而有足,肱據其上機也。
皆有坎揉之象。
古矢幹用蒲柳,故曰剡木為矢。
小過為弋者,四本明夷之初。
離巽為絲,以絲系矢,射之弋也。
為弓輪者,揉直為曲,坎木為之。
坎兩端柔、其中剛。
剛柔往來弛張也。
輪一虛一實、内實外虛。
睽自無妄來。
五之二巽木變離為絲繩,變坎則弓有弦既。
濟初九之四、未濟九二之五。
巽木艮手,揉木曲之。
其成則圜者輪也。
乾為圜。
矢取巽離。
弓取巽坎。
又有工矯揉之。
豈人為哉。
枉矢。
熒惑之變火也。
狳豕激豪。
短狐射影。
無非坎離之變。
其于人也為心病者。
虞翻以坤為心。
坎二折坤為心病。
以類言之。
心火也。
坎水也。
坎心病也。
以位言之。
坤土中也。
中者心之位。
周景王鑄大鐘,聲過其中為心病。
先儒以皇極不建為瞀亂之疾。
五聲以宮為君,太玄以五五為心,其中不平者,心病也。
明夷六四應初比三,四入而初出,坎變兌,心病去而說獲心意也。
井九三未用上六,其心病,故恻然傷之。
艮六三靜與動争,夤裂而心病,故厲動心。
艮六二、随三不能動而應五,旅九四不能進而上道行于五,故其心病皆不快。
為加憂者,卦以陰陽失位失應為憂,憂之中又見險加憂也。
在屯上六為泣血漣如,在離六五為出涕沱若,在晉六二為愁如,在震九四為虩虩。
或曰:屯上六失位乎?曰:失應也。
上六動成巽,反三成離而巽毀,故曰何可長也。
人所以知疾痛搔癢者,由血流行也。
坎為血卦為耳,血流行而物傷之為耳痛,舉此則百體之痛一也。
在噬嗑上六為何校滅耳,在決九四為聞言不信,為血。
卦者,坎為水,為血。
赤者,坎中之陽,靜則陽消,故鹽白而大鹵之色正赤。
穆天子傳:有黑羊白血。
今嶺南産鐘乳之山,黑羊食其草則血白。
鐘乳,金石兌陰之氣也,故凡血停久不動,亦白陰變陽也。
黃帝書:腎主血,心藏血。
腎,坎水也。
心,離火也。
離中坤陰而藏血,坎離交也。
其實皆乾陽之動。
屯上六臨,乾變坎也。
歸妹上六、渙上九泰,乾變坎也。
為赤者,乾為大赤,坎中之陽,乾中畫也。
其于馬也為美脊者,乾為馬,上畫為颡,故震交之為的颡。
中畫為脊,故坎得之為美脊。
下畫為足,故震得之為作足。
良馬者,純乾也。
屯上六以五為馬,贲六四以三為馬,晉以四為馬,暌初九以四為馬,中孚以訟二為馬,皆美脊之馬也。
為下首,為亟心,為薄蹄者,屯上六之班如,贲六四之翰如,暌初九之所喪馬,皆以亟心,坎在中也。
乾為首,坎陰在上,交之為下首。
震為足,坎陰在下,交之為薄蹄。
中之位為心,坎陽交之偏于陽矣,為亟心。
乾為馬,三男皆乾索也。
言震坎而不言艮者,颡在上,即艮之乾也,猶乾為木果,而艮又為果。
是巳為曳者,坎離交也。
坎水欲下,離火欲上,曳也。
坎為豕,坎極成離,故豕亦俯首薄蹄,亟心,卑而率,有曳之象。
其于輿也,為多眚者,坤為大輿,為衆多,多坎陷者,輿之病,行則必敗,唯無眚者乃可行。
災以坎言者,險也。
眚自取不正,災天降之,雖正猶不免。
訟九二,訟五,無妄三四上不正,震六三不當位,自取也,故曰眚。
需九三,剝六四,大畜初九,正也,故曰災。
或曰:複上六,正災也,而曰眚。
無妄上九,不正眚也,而曰災。
遁初六,不正宜眚也,亦曰災,何也?曰:複上六,迷複用衆,以其國君兇,自取之也。
然上六窮矣,雖正亦兇,災也,故曰有災。
??無妄上九之窮,雖行而正,亦災也。
遁初六退藏自晦,其正也。
為通者,坎水決為江河,升為雨露,血之在人者,周流無窮也。
乾曰六爻發揮旁通情者,坎離升降,遍被諸爻,乾之情也。
坤六五曰黃中通理者,五動成坎也。
節九二知通者,動而應五坎也。
知塞者,坤土塞其行也。
需自大壯四之五成坎,乾九四變漸渙之坎而成益,通也,故曰大川。
中孚之川由訟坎,而訟自遁三變之坎亦通也。
豫九四曰朋盍簪者,上下通也。
或曰:泰言天地交而萬物通,否言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何取于坎乎?曰:坎初六冬至,九二小寒,六四立春,九五雨水,上六驚蟄,而泰當坎之九五,水氣上行,自坎為泰,萬物通矣。
否者,泰之反也。
坎降離升,震伏兌見,自離成兌,而否當離之六五,萬物不通矣。
為月當在坎為水之下,錯文也。
坎,坤體也,坎中之乾,二五也。
乾陽流于坤陰,故月以速為退。
月體不明,待日而明,明者乾也。
橫渠曰:日月之精,互藏其宅是也。
乾言日月合其明者,坎離互用也。
豫言日月不過者,坎為月伏離為日,日月會于北方也。
恒言日月得天者,乾九四之五變離坎也。
小畜上九,中孚六四,歸妹六五,月幾望者,小畜四有伏坎,巽有伏震,月在東,日在西,望也。
中孚訟坎變震,月在東,亦望也。
歸妹六五,月在東,日在西,亦望也。
然曰幾望者,小畜中孚坎在四也。
歸妺六五爻在五,坎在四,若五則中矣。
是故日望月則月食,月掩日則日食,坎離之交勝也。
或曰:坎,水也,離,火也,火麗乎水,何也?曰:離非水,則明無自而托,坎非離,則明無自而生。
故水聚則精聚,精聚則神生。
今焚薪為炭,枯蘖成灰,圬木夜明,濕盡光暗,血為走燐,見于暮夜陰雨之時,故曰離者,麗也。
坎水盡,則離亦無所麗矣。
水潛行同隙而動,故為盜。
太玄以水為盜,陰陽家以玄武為盜。
玄武,水也。
屯六五以五為寇。
盜。
用衆也。
蒙上九以二為寇,盜用師也。
需九三以五為寇,贲六四以三為寇,解六三、睽上九以四為寇。
寇,用兵也。
兵,戎也。
故需曰寇。
象曰戎決。
九二動離有伏坎亦曰戎。
以有戎兵,其實盜也。
坤衆為多,坎,陽卦,其剛在中,堅,心也。
重坎者,堅多心也。
曰其木也者,與木爻交也。
震巽為木堅多心。
松柏之類,周官所謂陽木洞林。
家人之蒙,巽震交坎為長松。
其在震九四為棘匕,在渙九二為機。
為宮者,複初九即乾初九,甲子爻。
子者,坎之位,于律為黃鐘。
太玄曰:陽氣漸萌于黃宮。
為律者,法度之始。
太玄以水為法為準。
水可動而動,可止而止,故為可。
有以位言者,有以爻及變言者。
乾六位三五坎為可初。
上四皆曰不可言。
可者,九三也。
大過九五何可久也。
亦可醜也。
亦三五也。
坤六三可貞者,三動也。
師可以王,二之五也。
謙上六可用行師者,上應三也。
蠱上九志可則者,三動應上九。
無妄九四可貞者,五動也。
大壯天地之情可見者,四之五也。
解六三可醜者,負四也。
損可貞者,九三上行也。
九四可喜者,四初相易也。
井九三可用汲者,上六用九三也。
震出可以守宗廟社稷者,四也。
小過可以小事者,六二也。
明夷變也。
不可大事者,九三、九四也。
坎變巽也。
否上九何可長者,三爻自上降也。
謙卑而不可逾者,艮發坎也。
蠱九二不可貞者,不動也。
剝上九終不可用者,坤不複也。
無妄九五不可試者,五不動也。
大過九三不可輔者,三上不易也。
坎天險不可升者,二五不易也。
離九三何可久者,坎毀成巽也。
遁九三不可大事者,三不動也。
明夷九三不可疾貞者,三之上也。
豐九三不可大事終不可用者,三不往而退也。
節苦節不可貞者,上窮也。
中孚上九何可長者,反三也。
小過六二不可過者,坎變巽也。
六四終不可長者,四之五也。
既濟上六何可長者,止反三也。
為棟者水就濕避燥,去高取卑,有揀之象。
或曰:火不避濕而就燥乎?曰:火豈擇于高卑哉?在屯六三為君子舍之,在訟九二為不克訟,在比九五為舍逆取順,在贲初九為舍車而徒,在離九三為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在節六三為不節若則嗟若。
為叢棘者,其于木也,為堅多心。
交離為棘。
離火銳上而不可觸刺也。
堅多心之木而有刺,棘屬也。
坎上五動為巽,曰置于叢棘是也。
古者獄後種九棘。
周官:王之外朝,左九棘,右三槐,司寇公卿議獄其下。
坎言叢棘者,獄也。
天文:天牢六星,在鬥魁下,貴人之牢也。
貫索九星,在招搖前,庶人之牢也。
占家天獄視鬥。
系曰:本鬥,北方坎也。
未濟坎自否巽變為狐,坎隐伏巽不果。
虞翻以艮為狐,于寶以坎為狐,互發也。
天文以心為狐,說卦以艮為黔喙,猶天文以辰為龍,說卦以震為龍。
聖人觀鳥獸之文,又觀地之宜參考之也。
巽交坎離為蒺。
?。
象與棘同。
巽為草木,剛爻木也,柔爻草也。
為桎梏者,艮手震足,交于坎木,桎梏也。
桎,足械也。
梏,手械也。
坎有獄象,故以??梏言之。
蒙坎自升,巽以木爻變也。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
其于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鼈,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
一陰麗乎二陽也。
乾離同體,離巽為風,故天與火同,風自火出,乾位六爻,坎離互用,故以水火言之。
若大有、贲、革、鼎、既、濟、未濟,舉大九也,故皆曰火。
離九四、旅九三,離火巽木,故曰焚。
或曰
豫九四勿疑,兌初九未疑者,巽毀也。
遁上九、升九三無所疑者,巽或不反,或毀也。
或曰:坤上六陰疑于陽,睽上九群疑士,損六三三則疑,何也?曰:乾五月一陰生,巽陰始疑也,至于十月陰疑于陽。
蓋其疑自一陰始生則疑之。
故君子于姤之初。
系之以金杘也。
睽上九之三成兌。
震兌巽之覆。
震巽之反。
損自泰變。
九三上行。
上六下之。
九六相遇得其友也。
三陽并進成巽。
故三則疑也。
為臭者。
張載曰。
聚而有間則風行。
風行而聲聞臭達。
系辭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先儒謂同人六二也。
二巽為草,二易五為芬芳,其臭如蘭也。
坎為發,發者血之華。
坎血耗減,頂露于上,寡發也。
大過九二老夫,九五老婦,離九三大耋,兼取此象。
乾為首,析而言之,初畫為頤,中畫為面,上畫為颡。
震得初畫為頤者。
動于下也。
兌得中畫為面者。
悅見于外也。
巽得上畫為廣颡者。
上大下小也。
張載曰。
躁人之象。
傳曰。
上方者觸人亦躁也。
睽六三其人天且劓。
馬融曰。
刻鑿其額。
易傳曰。
髡其首是乎。
曰睽九二即無妄之九五。
巽變乾為廣颡。
兌毀之髡其首也。
刑鼻曰劓。
髡曰天。
互見也。
為多白眼者。
離為目。
虛者陰也。
實者陽也。
虛者其體陽,實者其體陰。
故虛者為眸子,實者為白肉。
離變巽則白肉在上,眸子在下。
故為多白眼。
見于易者為愓為反目。
乾九三危而愓也。
訟九二窒而愓也。
小畜九四,畜君乘剛而愓也。
與上合志,則有孚愓出矣。
九二受畜于四,妻上夫下,反目而怒視也。
虞翻曰:巽為魚,何也?曰:魚多白眼,而巽乎澤者也。
不曰巽乎川者,積水成淵,而後魚鼈生焉,川壅成澤也。
剝自姤變至遁。
否觀有伏兌,巽為魚。
五艮持繩貫魚也。
姤初巽二動成艮,有伏兌。
九二不動,包有魚也。
九四遠初。
無魚也。
中孚坎變為巽,乾變坎成兌魚也。
郭璞得豫之小過曰。
五月群魚入寺。
艮為門阙。
六三變九體有兌。
巽豫五月卦也。
或曰。
魚水蟲也。
何以言巽。
曰。
坎離乾坤之變交而生物。
離乾卦。
坎為水。
故陸多走類。
水多飛類。
魚浮遊于水。
有飛越江湖者。
巽也。
故巽在陸為雞。
在水為魚。
雞瞑而魚不瞑。
離不足也。
傳曰。
魚與鳥同類。
其知巽之所為乎。
嶺南黃魚或化為鹦鹉。
巽變離也。
泡魚而刺者或化為狳。
巽變坎也。
震巽相易者也。
故魚或為龍。
魚而班者或化為鹿。
畜魚以二月上庚亦震也。
随陽者震也。
潛化者巽也。
孕魚依草,子如其實。
月體虧于上,魚腦減于下。
月盈成乾,其虧成巽。
為近利三倍者,噬嗑六三變也。
日中為市。
巽變兌離為蠃為貨。
市。
利也。
巽變離兌三倍也。
舉此一爻以例諸卦,其究為躁卦者,巽三變成震。
舉震巽二卦以例餘卦,天地萬物無有獨立者,極則相反,終不相離,以其不可離也。
司馬遷律書曰: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
京房論八卦飛伏,虞翻論伏爻,郭璞又論伏爻納甲,其說皆源于此。
為楊者,巽為風,風輕楊。
中孚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上九翰音登于天,用此象為鹳者,别于鶴也。
震為鶴,陽鳥也。
巽為鹳,陰鳥也。
鶴感于陽,故知夜半。
鹳感于陰,故知風雨。
世傳鹳或生鶴,巽極成震乎? 坎為水,為溝渎,為隐伏,為矯??,為弓輪,其于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
其于馬也,為美春,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于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于木也,為堅多心。
一陽陷于一陰之中,為坎。
坎,陷也盈,天地之間皆水,曰水者,舉其九也。
坎之陰為陽,所得上而為雲,故屯曰雲雷,需曰雲上于天。
坎之陽為陰所得,下而為雨,故屯、解曰雷雨。
坎水之通流為川。
訟之坎由遁乾三之二,漸之坎由否乾四之三,渙之坎由否乾四之二,益之坎由渙二之初,故曰大川。
或曰:小過、彖決、九三、中孚下體兌也。
或為雲、為雨、為大川,何也?曰:坎兌一也。
革兌上離下彖曰:水火相息,兌亦水也。
自陽為陰所陷言之謂之坎,自澤物言之謂之兌。
澤無水則亦無以澤物矣。
故澤無水謂之困。
上浮而為雲,下墜而為雨,非澤氣之升降乎。
川澤者,坎兌之相變也。
需之川,自大壯之兌變而為坎澤決而為川也。
中孚之川自訟之坎變而為兌川壅而為澤也。
澤或決而通,川或壅而塞。
豈有常哉。
曰涉大川何也。
曰需之利涉震足蹈川也。
益之利涉巽股蹈川也。
訟之涉坎變兌巽股入于下而澤滅其頂。
不利涉而入于川也。
坎或為淵。
何也。
曰:乾九四或躍在淵者,坎之下複有澤也。
訟曰,入于淵者,訟變巽。
睽大過三坎成兌,川壅成澤,澤蓄成淵,與乾九四一也。
坎又為泉,何也。
艮兌變坎,山澤通。
山下之澤出而流動則為泉。
泉有源之水,澤其源也。
蒙自臨來兌變坎,艮與井自泰初之五,乾變兌,坤變坎,初自兌下往而成坎,則初為泉源同象。
坎又為膏者,亦坎兌也。
澤之肥者,陽之美也。
為隐伏者,坎為水,水善隐伏,兗濟沱潛之水,潛行千有餘裡,五緯唯辰星難見,而血之流行于肌肉之際者,至幽也。
乾之初九甲子,坎之位也。
九變而六,則為潛為隐。
坤之六四言賢人隐,以乾之初九為賢也。
在履九二、歸妹九二,因初九之動,皆謂之幽。
隐,伏也。
而謂之幽,坎離相形也。
豐九四處不當位,則曰幽不明。
在訟九二為逋竄,在同人九三為伏戎,在需小過為穴。
需上六降三,小過六五三取二。
坎兌交。
可隐伏者穴也。
需六四坎交兌三陽自下進。
故曰出穴。
在困為幽谷。
在井為井谷。
谷與穴異者。
澤決水流。
注于山間。
艮。
山也。
谷。
注溪者也。
??。
宋哀王廙作揉。
今從二家。
矯者。
矯曲為直。
揉者。
揉直為曲。
噬嗑九四。
噬五。
解九二之五。
旅六五、逮四,皆巽為木,艮手矯之,正曲為直,加以銳金,故曰矢。
曰金矢者,乾也。
曰黃矢者,離也。
否四之初,三變成益,一變漸,巽變乾,直者,曲也。
二變渙而曲,其柄耒也。
渙巽變乾,曲而有足,肱據其上機也。
皆有坎揉之象。
古矢幹用蒲柳,故曰剡木為矢。
小過為弋者,四本明夷之初。
離巽為絲,以絲系矢,射之弋也。
為弓輪者,揉直為曲,坎木為之。
坎兩端柔、其中剛。
剛柔往來弛張也。
輪一虛一實、内實外虛。
睽自無妄來。
五之二巽木變離為絲繩,變坎則弓有弦既。
濟初九之四、未濟九二之五。
巽木艮手,揉木曲之。
其成則圜者輪也。
乾為圜。
矢取巽離。
弓取巽坎。
又有工矯揉之。
豈人為哉。
枉矢。
熒惑之變火也。
狳豕激豪。
短狐射影。
無非坎離之變。
其于人也為心病者。
虞翻以坤為心。
坎二折坤為心病。
以類言之。
心火也。
坎水也。
坎心病也。
以位言之。
坤土中也。
中者心之位。
周景王鑄大鐘,聲過其中為心病。
先儒以皇極不建為瞀亂之疾。
五聲以宮為君,太玄以五五為心,其中不平者,心病也。
明夷六四應初比三,四入而初出,坎變兌,心病去而說獲心意也。
井九三未用上六,其心病,故恻然傷之。
艮六三靜與動争,夤裂而心病,故厲動心。
艮六二、随三不能動而應五,旅九四不能進而上道行于五,故其心病皆不快。
為加憂者,卦以陰陽失位失應為憂,憂之中又見險加憂也。
在屯上六為泣血漣如,在離六五為出涕沱若,在晉六二為愁如,在震九四為虩虩。
或曰:屯上六失位乎?曰:失應也。
上六動成巽,反三成離而巽毀,故曰何可長也。
人所以知疾痛搔癢者,由血流行也。
坎為血卦為耳,血流行而物傷之為耳痛,舉此則百體之痛一也。
在噬嗑上六為何校滅耳,在決九四為聞言不信,為血。
卦者,坎為水,為血。
赤者,坎中之陽,靜則陽消,故鹽白而大鹵之色正赤。
穆天子傳:有黑羊白血。
今嶺南産鐘乳之山,黑羊食其草則血白。
鐘乳,金石兌陰之氣也,故凡血停久不動,亦白陰變陽也。
黃帝書:腎主血,心藏血。
腎,坎水也。
心,離火也。
離中坤陰而藏血,坎離交也。
其實皆乾陽之動。
屯上六臨,乾變坎也。
歸妹上六、渙上九泰,乾變坎也。
為赤者,乾為大赤,坎中之陽,乾中畫也。
其于馬也為美脊者,乾為馬,上畫為颡,故震交之為的颡。
中畫為脊,故坎得之為美脊。
下畫為足,故震得之為作足。
良馬者,純乾也。
屯上六以五為馬,贲六四以三為馬,晉以四為馬,暌初九以四為馬,中孚以訟二為馬,皆美脊之馬也。
為下首,為亟心,為薄蹄者,屯上六之班如,贲六四之翰如,暌初九之所喪馬,皆以亟心,坎在中也。
乾為首,坎陰在上,交之為下首。
震為足,坎陰在下,交之為薄蹄。
中之位為心,坎陽交之偏于陽矣,為亟心。
乾為馬,三男皆乾索也。
言震坎而不言艮者,颡在上,即艮之乾也,猶乾為木果,而艮又為果。
是巳為曳者,坎離交也。
坎水欲下,離火欲上,曳也。
坎為豕,坎極成離,故豕亦俯首薄蹄,亟心,卑而率,有曳之象。
其于輿也,為多眚者,坤為大輿,為衆多,多坎陷者,輿之病,行則必敗,唯無眚者乃可行。
災以坎言者,險也。
眚自取不正,災天降之,雖正猶不免。
訟九二,訟五,無妄三四上不正,震六三不當位,自取也,故曰眚。
需九三,剝六四,大畜初九,正也,故曰災。
或曰:複上六,正災也,而曰眚。
無妄上九,不正眚也,而曰災。
遁初六,不正宜眚也,亦曰災,何也?曰:複上六,迷複用衆,以其國君兇,自取之也。
然上六窮矣,雖正亦兇,災也,故曰有災。
??無妄上九之窮,雖行而正,亦災也。
遁初六退藏自晦,其正也。
為通者,坎水決為江河,升為雨露,血之在人者,周流無窮也。
乾曰六爻發揮旁通情者,坎離升降,遍被諸爻,乾之情也。
坤六五曰黃中通理者,五動成坎也。
節九二知通者,動而應五坎也。
知塞者,坤土塞其行也。
需自大壯四之五成坎,乾九四變漸渙之坎而成益,通也,故曰大川。
中孚之川由訟坎,而訟自遁三變之坎亦通也。
豫九四曰朋盍簪者,上下通也。
或曰:泰言天地交而萬物通,否言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何取于坎乎?曰:坎初六冬至,九二小寒,六四立春,九五雨水,上六驚蟄,而泰當坎之九五,水氣上行,自坎為泰,萬物通矣。
否者,泰之反也。
坎降離升,震伏兌見,自離成兌,而否當離之六五,萬物不通矣。
為月當在坎為水之下,錯文也。
坎,坤體也,坎中之乾,二五也。
乾陽流于坤陰,故月以速為退。
月體不明,待日而明,明者乾也。
橫渠曰:日月之精,互藏其宅是也。
乾言日月合其明者,坎離互用也。
豫言日月不過者,坎為月伏離為日,日月會于北方也。
恒言日月得天者,乾九四之五變離坎也。
小畜上九,中孚六四,歸妹六五,月幾望者,小畜四有伏坎,巽有伏震,月在東,日在西,望也。
中孚訟坎變震,月在東,亦望也。
歸妹六五,月在東,日在西,亦望也。
然曰幾望者,小畜中孚坎在四也。
歸妺六五爻在五,坎在四,若五則中矣。
是故日望月則月食,月掩日則日食,坎離之交勝也。
或曰:坎,水也,離,火也,火麗乎水,何也?曰:離非水,則明無自而托,坎非離,則明無自而生。
故水聚則精聚,精聚則神生。
今焚薪為炭,枯蘖成灰,圬木夜明,濕盡光暗,血為走燐,見于暮夜陰雨之時,故曰離者,麗也。
坎水盡,則離亦無所麗矣。
水潛行同隙而動,故為盜。
太玄以水為盜,陰陽家以玄武為盜。
玄武,水也。
屯六五以五為寇。
盜。
用衆也。
蒙上九以二為寇,盜用師也。
需九三以五為寇,贲六四以三為寇,解六三、睽上九以四為寇。
寇,用兵也。
兵,戎也。
故需曰寇。
象曰戎決。
九二動離有伏坎亦曰戎。
以有戎兵,其實盜也。
坤衆為多,坎,陽卦,其剛在中,堅,心也。
重坎者,堅多心也。
曰其木也者,與木爻交也。
震巽為木堅多心。
松柏之類,周官所謂陽木洞林。
家人之蒙,巽震交坎為長松。
其在震九四為棘匕,在渙九二為機。
為宮者,複初九即乾初九,甲子爻。
子者,坎之位,于律為黃鐘。
太玄曰:陽氣漸萌于黃宮。
為律者,法度之始。
太玄以水為法為準。
水可動而動,可止而止,故為可。
有以位言者,有以爻及變言者。
乾六位三五坎為可初。
上四皆曰不可言。
可者,九三也。
大過九五何可久也。
亦可醜也。
亦三五也。
坤六三可貞者,三動也。
師可以王,二之五也。
謙上六可用行師者,上應三也。
蠱上九志可則者,三動應上九。
無妄九四可貞者,五動也。
大壯天地之情可見者,四之五也。
解六三可醜者,負四也。
損可貞者,九三上行也。
九四可喜者,四初相易也。
井九三可用汲者,上六用九三也。
震出可以守宗廟社稷者,四也。
小過可以小事者,六二也。
明夷變也。
不可大事者,九三、九四也。
坎變巽也。
否上九何可長者,三爻自上降也。
謙卑而不可逾者,艮發坎也。
蠱九二不可貞者,不動也。
剝上九終不可用者,坤不複也。
無妄九五不可試者,五不動也。
大過九三不可輔者,三上不易也。
坎天險不可升者,二五不易也。
離九三何可久者,坎毀成巽也。
遁九三不可大事者,三不動也。
明夷九三不可疾貞者,三之上也。
豐九三不可大事終不可用者,三不往而退也。
節苦節不可貞者,上窮也。
中孚上九何可長者,反三也。
小過六二不可過者,坎變巽也。
六四終不可長者,四之五也。
既濟上六何可長者,止反三也。
為棟者水就濕避燥,去高取卑,有揀之象。
或曰:火不避濕而就燥乎?曰:火豈擇于高卑哉?在屯六三為君子舍之,在訟九二為不克訟,在比九五為舍逆取順,在贲初九為舍車而徒,在離九三為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在節六三為不節若則嗟若。
為叢棘者,其于木也,為堅多心。
交離為棘。
離火銳上而不可觸刺也。
堅多心之木而有刺,棘屬也。
坎上五動為巽,曰置于叢棘是也。
古者獄後種九棘。
周官:王之外朝,左九棘,右三槐,司寇公卿議獄其下。
坎言叢棘者,獄也。
天文:天牢六星,在鬥魁下,貴人之牢也。
貫索九星,在招搖前,庶人之牢也。
占家天獄視鬥。
系曰:本鬥,北方坎也。
未濟坎自否巽變為狐,坎隐伏巽不果。
虞翻以艮為狐,于寶以坎為狐,互發也。
天文以心為狐,說卦以艮為黔喙,猶天文以辰為龍,說卦以震為龍。
聖人觀鳥獸之文,又觀地之宜參考之也。
巽交坎離為蒺。
?。
象與棘同。
巽為草木,剛爻木也,柔爻草也。
為桎梏者,艮手震足,交于坎木,桎梏也。
桎,足械也。
梏,手械也。
坎有獄象,故以??梏言之。
蒙坎自升,巽以木爻變也。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
其于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鼈,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
一陰麗乎二陽也。
乾離同體,離巽為風,故天與火同,風自火出,乾位六爻,坎離互用,故以水火言之。
若大有、贲、革、鼎、既、濟、未濟,舉大九也,故皆曰火。
離九四、旅九三,離火巽木,故曰焚。
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