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巳為龍。
非也。
臣。
曰讀當作??。
字當作??。
蒼。
庬尾也。
國語曰。
月會于庬??。
孟春日月會于诹訾,鬥建寅,旦見尾中。
播種之時,無妄益乾變震之象乎。
若蒼色,則上巳曰蒼莨竹矣。
坤于地為黑,又曰天玄而地黃者,坤之中爻為黃。
黃者地之中色,得陽之美者也。
中為坤宮,太玄以五,五為土,其色黃。
五,五中也。
中首曰陽氣潛萌于黃宮。
坤上六,十月也,言龍戰于野。
坤,黑也。
乾,赤也。
謂之其血玄可也,而曰其血玄黃,又曰震為玄黃者,何也?曰:此天地鬼神之奧,聖人之微意也。
坤之上六,閉塞成冬,陰極疑陽而戰,陽于此不争而自勝,于是冬至而坎之初六受之,故曰天玄,而太玄亦曰夜半。
近玄極,坤生震,陽自外來而為主于内,于卦為複。
以坎言之則玄也,以複震言之則玄黃也。
然十月未可以言黃,故古人謂冬為女。
冬。
震所以為玄黃者,初九春分,六二清明,六三榖雨,九四立夏,六五小滿,上六芒種,初九乾坤之初交,以赤交黑,所謂玄也。
六二、六五坤之中爻,所謂黃也。
十月又謂之陽月,言未嘗一日無陽,而陽亦未嘗一日不勝也。
故曰神戰于玄。
邪正兩行,龍出于中。
法度文明,龍出于中則震也。
又曰:天炫炫出于無畛,熿熿出于無垠。
出者亦震也。
陰,極陽生,亂極德形,君子于是修德以俟時。
否之九五,與二相易,巽木玄黃而在田上桑也。
觀之六四,與五相易,坎為玄,坤之中爻為黃,而在朝廷币也。
豐之九三,玄黃在車上,而金斷之旆也。
贲之六五,三坎為玄,巽乾為大赤,離坤為黃??也。
??,黃之變染者自黃而入赤。
??三入之赤也。
為敷者。
陰體凝滞。
震陽敷之。
延叔堅曰。
敷大布也。
王洙曰。
字從寸甫聲。
布也。
泰初之四。
否四之初。
草之敷也。
大過二變之五。
木之敷也。
五變之二。
敷者斂矣。
解自升變草木之敷也。
鄭康成曰。
國中三道曰塗。
震上值房心,塗而大者,取房有三塗焉。
王洙曰:夘為日門,險極成易。
大川之上,必有大路,故大途之象,必出于坎兌之外。
或曰道,或曰衢。
履九二動成震,動而正,故曰道。
大畜自大壯來,上九畜極,艮反成震,大途而在天上,無所不達,天衢也。
故曰衢。
贲又為徒行者,初九之四,艮應足動足指履乎大途,徒行也。
泰九三為陂者,大途變而為山澤,易極成險,故曰無平不陂。
為長子。
師六五動成艮,艮少男,視二震為長,震視艮為弟,坤母視之為子,故曰長子。
九二用衆處險持律,五任之本複乾也,自震坎視之丈也。
故曰丈人。
随初九否乾。
自坤視之為夫。
自艮視之為丈。
故曰丈夫。
小畜九三離婦乘震。
故曰夫。
大過乾二變之五巽成震。
巽為白。
自兌妻視之。
震為夫。
夫而白首。
故曰老夫。
恒六五自二巽視之為夫。
自泰乾視之為子。
故曰夫子。
無妄六三即遁之初六遁初上行之三成震,故曰行人。
明夷初之四,震成巽,巽位東南,故曰主人。
震四諸侯之位,臨二之四,有不喪匕鬯奉宗廟之象,故曰??主。
震變兌為決,變巽為躁竹,中虛節實,重震之象。
蒼莨青也,震之色。
孔穎達曰:春生之美也。
竹草類而有木氣。
草于五行為木,故蒼茛竹乃盡震象。
他竹,震之變也。
太玄以甲乙為竹,亦震也。
列禦寇言久竹生青甯,青甯世無識者。
昔人鐘山伐竹,竹中得青蝦蟆,其青甯乎。
蝦蟆,巽兌之氣,震極而變也。
萑葦,震之廢氣也。
故竹堅而萑葦脆,竹久而萑葦易枯。
鄭康成曰:竹類,搜神記言圬葦為蛩,震成巽,巽為風乎。
夫橘成蛾,葦成蛩,麥成??,陵舄得郁,栖為烏足,葉為蝴蝶,皆震巽也。
歸妺上六既濟九二之五為竹葦既濟十月卦,亦震之廢氣也。
二卦皆震巽交乾為馬,善鳴者震也。
易凡有震聲曰鳴,謙六二、上六是也。
兌口震聲,在人曰言。
需九二以四為言,訟初六往四為言,明夷初九往四為言,決九四不動為聞言不信,革九三往上為言,震臨二之四為言,上六交四則五為言,艮五動易二為言,漸初六動而之二為言,皆震兌也。
在飛鳥曰音,中孚上動反三,小過初九之四是也。
或曰:音有五,善鳴者何獨震乎?曰:震,動也。
凡聲激而後有,雷以陽激陰,風以陰激陽,水火之聲無非激也,不動何由有聲?為馵足者,伏爻也。
震為足于左,在下卦為後。
震下有伏巽,巽為白,此震爻發于下之象。
乾為首。
上發震爻則為的颡。
的颡。
詩所謂白颠。
傳所謂的顱也。
為作足者。
乾馬變也。
震下爻動。
屯初九是也。
大畜九三乾變震。
三陽并進。
故曰良馬逐。
中孚六四。
震作足馬。
四易初成坎。
坎為美脊。
震坎類也。
四絕類上行。
坎亡震存。
故曰馬匹亡。
其于稼也為反生。
宋衷曰:陰在上,陽在下,故為反生。
謂枲豆之屬,戴甲而出。
鄭康成曰:生而反出也。
反其生者,有生有不生。
夫一陽自下??而息,五陰自上降而消,其卦為複。
彖曰:剛反動。
太玄曰:反乎始,故人與草木反生。
心膽之陽倒懸,豈特枲豆而已哉。
于稼言反生。
舉一隅也。
大過二變之五兌成震。
為枯楊生蕛。
反生也。
五變二往震成兌。
為枯楊生華。
亦反生也。
屯三震交艮。
黔喙之屬。
而角反生鹿也。
大壯四震交兌羊角反生羝也。
震三四相易。
死者反生蘇也。
虞翻曰。
震相薄。
變而至三。
則下象?。
與四成乾。
故其?為律。
巽?為躁卦。
雷風無形。
故卦特變耳。
為蕃鮮者。
泰頤恒萃歸妹言萬物解。
言百果草木甲坼者。
震也。
鹹四月卦。
言萬物化生。
姤五月卦。
言品物鹹章者。
震變巽也。
震為蕃變。
巽為鮮。
故又曰絜齊。
太玄曰。
物鹹重光。
保厥昭陽。
言鮮明也。
或曰:離言百榖草木者何?曰離有震巽也。
解言百果草木者何?曰有震巽而又自艮變也。
睽無震巽。
曰萬物者何?曰:睽大壯之震,三之上成睽,萬物睽也。
乾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者何?曰:乾自震息也,動爻巽也。
為王當在乾為天之下,錯文也。
五為王之位,乾為君,君宜正位宅中,故九五為王,比、随、觀、家人、蹇、決、萃、井、渙是也。
離九四與五相易,五曰離。
王公上九與五相易,曰王用出征。
師二進至五,曰王主,自三之二曰王三錫命。
蠱上九自泰初曆四五之上,曰不事王侯。
晉二動易,五曰受茲介福于王母。
豐二至四曰王假之。
坤六三之動,訟九三從上九。
皆曰從王事而巳。
大象曰。
先王者比觀渙以九三,噬嗑複無妄以初九,皆以前卦變而言之。
故曰先王。
大有九三不言王曰天子者何。
曰九三交于六五。
六五下交九三。
乾變離兌,有天子施澤降心于九三之象,故曰天子。
先儒以震為諸侯,是乎?曰:非也。
長子,王器謂長子為諸侯也。
四,諸侯位。
豫九四,天子建諸侯也。
晉九四,天子接諸侯也。
四近君位,古者諸侯入為三公,三公出為諸侯,故其位四與三通曰公侯之位。
鹄,古鶴字。
震離為鶴,中孚九二是也。
訟初之四,坎變巽,離變震兌。
震為善鳴。
為足。
巽為白兌、為澤。
繁露曰:鶴,水鳥也。
夜半水感其生氣,益喜而鳴。
京房論中孚曰:九二處和體震,則震為鶴。
房本有之,房在孝宣後故也。
鼓象雷。
中孚九三,或鼓或歌。
震交巽為木,艮為手,手執桴擊之鼓也。
又為鼓缶之鼓。
離九三變坤震,坤為器,震為鼓,巽木艮手,鼓缶也。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于人也,為寡發,為廣颡,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震巽皆木也。
說卦巽為木,言蕃鮮之時,震之九四爻也。
乾艮坎離皆有木象,何也?曰:水火土石,地兼體之。
金生于石,木備此四者而後有。
故木果,乾也堅多節,艮也堅多心,坎也。
科上槁,離也。
其實乾坤而巳。
或為苞桑,或為枯楊,或為枯木,或為耜,何也?曰:否之九五,二為田木在田上,上玄下,黃桑也。
二五相易,剛柔相包,苞桑也。
其卦氣則七月桑落之時。
大過巽木,兌,澤楊,澤木也。
兌,正秋,枯楊也。
其卦氣則十月小雪,亦枯楊時也。
困初六視九四為臀,困于株木,巽木而兌金克之,枯株也。
其卦氣則九月霜降,亦枯株也。
垢九三因四動者,兌澤,巽木變乾為大澤,木之大耜也。
其卦氣則五月夏至,耜木盛時,故能包瓜。
或為床,或為棟,或為桷,或為木,或為舟楫,或為耒耜,何也?曰:剝初六六二、六四,巽九二、九四,皆以坤變乾成巽。
坤為西南,乾為人,設木于西南之奧,而人借其上床也。
大過巽為木,木反在上,棟也。
漸九四乾動成巽,坤三變也。
乾動為直,坤為衆木而平直者桷也。
益自否變漸變,渙巽木在坎上,至益而成,故渙曰乘木有功,益曰木道行也。
中孚巽木兌金刳之,故曰乘木舟虛。
渙巽有艮手斷木,剡木為楫也。
益自否變九四之二,斲木為耜也。
之二則楺木為耒。
風者,火氣之動,陰麗于陽則為火,陰入于陽之下則為風。
巽之所入,即所麗之陰也。
火非動不見而動,則屬乎風。
黃帝書曰: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舉一隅也。
西方書曰:暖氣歸火,轉動歸風。
風化蟲。
故郭璞曰。
風蠱也。
為長女者。
女在下。
男在上。
或男未下女。
或男下女而未歸。
或女歸而有漸。
或男行而不動。
或女與女同居。
則三女皆謂之女。
春秋傳曰:女者,謂其遠于人也。
古之嫁者,三月廟見。
而後行夫婦之道。
未廟見而死,則歸葬于父母。
故鹹下女漸女歸猶謂之女。
三女從三男五有乾坤舅姑之象。
子夏曰:婦人學于舅姑者也。
或曰:蒙六五納九二成巽,大過九五變而之二成巽,恒六五從九二成兌。
謂之婦者,從夫也。
家人九三漸九三曰婦何也。
曰。
家人本遁變九四之初,則初六從而成離,離女從坎男也。
坎視乾為子,離乾為舅,故曰婦子。
漸九三本否九四也,之三成坎,六三從之成離,故謂坎曰夫,謂離曰婦。
曰:小畜上九,巽為婦,何所從乎?曰:九三動則成震,震者,巽之夫也。
不動者為上九所畜也。
小畜九三、大過九二、困六二,又曰夫妻,何也?曰:小畜九三,離、震同象;大過九二,動之五,震、兌同象;困六三,坎、離同象,故曰妻。
魯春姜曰:婦人事夫有五:平旦??笄而朝,有君臣之嚴;沃盧饋食,有父子之敬;報反而行,有兄弟之道;受期必誠,有朋友之信,寝席之交,而後有夫婦之道。
謂之妻者,寝席之交乎?故曰妻齊也。
女或為娣,何也?曰:所歸之妹,其爻在上,則下為娣,歸妹九二是也。
為繩直者,巽一柔為二剛,所紏有股而合繩也。
其剛爻為直,繩所以直者,坎剛紏柔,剛乾也。
又為徽??者,坎上六動坤坎成巽,坤坎為黑,巽為繩。
徽,黑索也。
巽為股,兩股謂之??。
上之三成巽離,三股謂之徽。
又為繘者,井自二反上成巽,坎車相應,繘也。
汲绠謂之繘。
系者,或以此系彼,或以彼系此。
引者持繩相應,牽者手挽而股動,系者系動于此。
無妄之牛,自遁初之二,四巽系之,故曰或系之姤。
初之二,二巽系之,乾金在焉,故曰系于金杘。
維者,反複成巽,繩反複維之也。
為白者,坎變巽也。
坤至北為黑,坎中之畫乾赤也。
赤黑為玄,坎水一也。
或為白露,或為霜雪。
為冰者,皆寒氣巽入之也。
春秋傳曰:冰以風壯。
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易曰:履霜堅冰至陰始凝也。
白虎通曰:露者,霜之始也。
坎為月,溯日而白。
離之光,巽入也。
坎為發,為血。
發者,血之華。
少而美逾,壯則黑而不玄,過此則乾消坤見,坎降離升而黃既老則坎變巽坤黑盡矣。
然凡有益于血者,皆能黑,或曰:素履何以言坎。
曰:四變之初,巽變坎,初之四坎變巽也。
大過初六白茅何坎也。
曰:遁一變訟二變巽三變鼎四變大過,則大過初六自訟,坎變巽,故為白。
而初六九二、九五同取此象。
五色皆本于白,草木既槁則白,須發既老則白,豕鬣埋之則白。
金可變而白,丹可錬而白。
白者陰也,陽之基也。
陰陽相贲而後有文,陽盡則陰質見矣。
物有生而白者,氣自芒芴之間固巳變矣。
巽又為墨者,巽變坎也。
白複成黑墨者,黑與水合。
太玄飾曰:陰白陽黑,分行其職。
天地變化萬物者,以巽,而莫見其變化之迹,故巽為工,訟之鞶帶,比,坎之缶,泰之城隍,解之墉,同人,随之門,節之門戶,豫之門柝,小畜、大畜之輿輹,大有、贲、困之車既,濟之輪,井之收,噬嗑、旅,解之矢,睽之弧矢,旅,巽之斧,贲之帛,困之绂既,濟之衣??,剝,巽之床,渙之機,大過之棟宇,漸之桷,困之宮,小畜之室,大壯之宮室,豐之屋,旅之次,剝之廬,坎之樽簋,井之瓶甕,鼎之耳铉,中孚之舟楫,益之圭,歸妹之筐既,濟之茀,離之罔罟,益之耒耜,小過之杵臼,大過之棺椁,史之書契,恒之浚,井之渫甃,皆巽工為之也。
或曰:大畜九二,坎六四、恒初六,歸妹上六,節初九、九二,既濟六二,損二簋豫門柝何取于巽乎?曰:大畜三有伏巽,坎自臨三變而成,一變升,二變解,三變坎自升至坎,巽工為之,乃有樽簋缶之象。
恒初六本泰之六四,自四之初入于兌澤之下成巽,所入深矣,故曰浚。
猶浚井也。
歸妹漸之反也。
損益之反也。
節渙之反也。
既濟六二應五。
困初九應四也。
豫伏巽也。
巽東南主人之位,内有主。
故有客。
巽為風,草木風之類皆長。
巽離為絲,絲亦長。
姤初變。
兌為履之虎尾,亦長。
施之于事久長是也。
易言不長、不可長、何可長,皆巽變也。
訟初往訟二四應初巽坎變兌震曰訟不可長也。
屯上無助。
妄動之三。
離見巽變。
曰泣血漣如。
何可長也。
否四應初。
巽體猶存。
五應二。
巽變矣。
上應二。
巽體盡而成泰。
故曰否終則傾。
何可長也。
姤一陰方長。
五陽下之。
巽體既盡。
剝極成坤。
故曰勿用取女。
不可長也。
中孚上九登久而降。
巽變成離。
故曰何可長也。
小過九四以往厲為戒。
久則四五相易。
小不勝大。
故曰往厲必戒。
何可長也。
臨六三處位不當。
憂而退避。
二三相易成坎。
坎為加憂。
二至四有伏巽。
二三相易。
巽變坎。
故曰既憂之咎不長也。
或曰:豫上六、大壯上六,何取于巽?曰:豫上六震動反三成巽。
大壯上六,震者,巽之反也。
為高者,風高至者也。
飛鳥之類有背負蒼天,皆風所為也。
或曰:乾天不為高,何也?曰:天運往而不來,升而不降,亦不能為高。
來也,降也,所謂巽也。
同人九三動與五争應,成巽艮,故曰高陵。
解上六動之三,坤體連巽,故曰高墉。
蠱上九自巽往外而處卦上,故曰高尚其事。
為進退者,坤生震之一陽,則退者進。
乾生巽之一陰,則進者退。
易稱進退者,巽也。
觀九三是巳。
屯初九曰盤桓者,進而之四,成巽,四不能安,故盤桓。
萃初六退而亂,進而與四相萃,故曰乃亂乃萃,皆進退也。
或曰:大壯上六,何也?曰:上六震,震者巽之反,不能退,不能遂,則進退不可矣。
巽,兌之覆也。
兌為決,覆之為不果,稱疑者,皆不果也。
乾九四或躍,贲六四當位,豐六二之往既,濟六四之戒,困九
非也。
臣。
曰讀當作??。
字當作??。
蒼。
庬尾也。
國語曰。
月會于庬??。
孟春日月會于诹訾,鬥建寅,旦見尾中。
播種之時,無妄益乾變震之象乎。
若蒼色,則上巳曰蒼莨竹矣。
坤于地為黑,又曰天玄而地黃者,坤之中爻為黃。
黃者地之中色,得陽之美者也。
中為坤宮,太玄以五,五為土,其色黃。
五,五中也。
中首曰陽氣潛萌于黃宮。
坤上六,十月也,言龍戰于野。
坤,黑也。
乾,赤也。
謂之其血玄可也,而曰其血玄黃,又曰震為玄黃者,何也?曰:此天地鬼神之奧,聖人之微意也。
坤之上六,閉塞成冬,陰極疑陽而戰,陽于此不争而自勝,于是冬至而坎之初六受之,故曰天玄,而太玄亦曰夜半。
近玄極,坤生震,陽自外來而為主于内,于卦為複。
以坎言之則玄也,以複震言之則玄黃也。
然十月未可以言黃,故古人謂冬為女。
冬。
震所以為玄黃者,初九春分,六二清明,六三榖雨,九四立夏,六五小滿,上六芒種,初九乾坤之初交,以赤交黑,所謂玄也。
六二、六五坤之中爻,所謂黃也。
十月又謂之陽月,言未嘗一日無陽,而陽亦未嘗一日不勝也。
故曰神戰于玄。
邪正兩行,龍出于中。
法度文明,龍出于中則震也。
又曰:天炫炫出于無畛,熿熿出于無垠。
出者亦震也。
陰,極陽生,亂極德形,君子于是修德以俟時。
否之九五,與二相易,巽木玄黃而在田上桑也。
觀之六四,與五相易,坎為玄,坤之中爻為黃,而在朝廷币也。
豐之九三,玄黃在車上,而金斷之旆也。
贲之六五,三坎為玄,巽乾為大赤,離坤為黃??也。
??,黃之變染者自黃而入赤。
??三入之赤也。
為敷者。
陰體凝滞。
震陽敷之。
延叔堅曰。
敷大布也。
王洙曰。
字從寸甫聲。
布也。
泰初之四。
否四之初。
草之敷也。
大過二變之五。
木之敷也。
五變之二。
敷者斂矣。
解自升變草木之敷也。
鄭康成曰。
國中三道曰塗。
震上值房心,塗而大者,取房有三塗焉。
王洙曰:夘為日門,險極成易。
大川之上,必有大路,故大途之象,必出于坎兌之外。
或曰道,或曰衢。
履九二動成震,動而正,故曰道。
大畜自大壯來,上九畜極,艮反成震,大途而在天上,無所不達,天衢也。
故曰衢。
贲又為徒行者,初九之四,艮應足動足指履乎大途,徒行也。
泰九三為陂者,大途變而為山澤,易極成險,故曰無平不陂。
為長子。
師六五動成艮,艮少男,視二震為長,震視艮為弟,坤母視之為子,故曰長子。
九二用衆處險持律,五任之本複乾也,自震坎視之丈也。
故曰丈人。
随初九否乾。
自坤視之為夫。
自艮視之為丈。
故曰丈夫。
小畜九三離婦乘震。
故曰夫。
大過乾二變之五巽成震。
巽為白。
自兌妻視之。
震為夫。
夫而白首。
故曰老夫。
恒六五自二巽視之為夫。
自泰乾視之為子。
故曰夫子。
無妄六三即遁之初六遁初上行之三成震,故曰行人。
明夷初之四,震成巽,巽位東南,故曰主人。
震四諸侯之位,臨二之四,有不喪匕鬯奉宗廟之象,故曰??主。
震變兌為決,變巽為躁竹,中虛節實,重震之象。
蒼莨青也,震之色。
孔穎達曰:春生之美也。
竹草類而有木氣。
草于五行為木,故蒼茛竹乃盡震象。
他竹,震之變也。
太玄以甲乙為竹,亦震也。
列禦寇言久竹生青甯,青甯世無識者。
昔人鐘山伐竹,竹中得青蝦蟆,其青甯乎。
蝦蟆,巽兌之氣,震極而變也。
萑葦,震之廢氣也。
故竹堅而萑葦脆,竹久而萑葦易枯。
鄭康成曰:竹類,搜神記言圬葦為蛩,震成巽,巽為風乎。
夫橘成蛾,葦成蛩,麥成??,陵舄得郁,栖為烏足,葉為蝴蝶,皆震巽也。
歸妺上六既濟九二之五為竹葦既濟十月卦,亦震之廢氣也。
二卦皆震巽交乾為馬,善鳴者震也。
易凡有震聲曰鳴,謙六二、上六是也。
兌口震聲,在人曰言。
需九二以四為言,訟初六往四為言,明夷初九往四為言,決九四不動為聞言不信,革九三往上為言,震臨二之四為言,上六交四則五為言,艮五動易二為言,漸初六動而之二為言,皆震兌也。
在飛鳥曰音,中孚上動反三,小過初九之四是也。
或曰:音有五,善鳴者何獨震乎?曰:震,動也。
凡聲激而後有,雷以陽激陰,風以陰激陽,水火之聲無非激也,不動何由有聲?為馵足者,伏爻也。
震為足于左,在下卦為後。
震下有伏巽,巽為白,此震爻發于下之象。
乾為首。
上發震爻則為的颡。
的颡。
詩所謂白颠。
傳所謂的顱也。
為作足者。
乾馬變也。
震下爻動。
屯初九是也。
大畜九三乾變震。
三陽并進。
故曰良馬逐。
中孚六四。
震作足馬。
四易初成坎。
坎為美脊。
震坎類也。
四絕類上行。
坎亡震存。
故曰馬匹亡。
其于稼也為反生。
宋衷曰:陰在上,陽在下,故為反生。
謂枲豆之屬,戴甲而出。
鄭康成曰:生而反出也。
反其生者,有生有不生。
夫一陽自下??而息,五陰自上降而消,其卦為複。
彖曰:剛反動。
太玄曰:反乎始,故人與草木反生。
心膽之陽倒懸,豈特枲豆而已哉。
于稼言反生。
舉一隅也。
大過二變之五兌成震。
為枯楊生蕛。
反生也。
五變二往震成兌。
為枯楊生華。
亦反生也。
屯三震交艮。
黔喙之屬。
而角反生鹿也。
大壯四震交兌羊角反生羝也。
震三四相易。
死者反生蘇也。
虞翻曰。
震相薄。
變而至三。
則下象?。
與四成乾。
故其?為律。
巽?為躁卦。
雷風無形。
故卦特變耳。
為蕃鮮者。
泰頤恒萃歸妹言萬物解。
言百果草木甲坼者。
震也。
鹹四月卦。
言萬物化生。
姤五月卦。
言品物鹹章者。
震變巽也。
震為蕃變。
巽為鮮。
故又曰絜齊。
太玄曰。
物鹹重光。
保厥昭陽。
言鮮明也。
或曰:離言百榖草木者何?曰離有震巽也。
解言百果草木者何?曰有震巽而又自艮變也。
睽無震巽。
曰萬物者何?曰:睽大壯之震,三之上成睽,萬物睽也。
乾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者何?曰:乾自震息也,動爻巽也。
為王當在乾為天之下,錯文也。
五為王之位,乾為君,君宜正位宅中,故九五為王,比、随、觀、家人、蹇、決、萃、井、渙是也。
離九四與五相易,五曰離。
王公上九與五相易,曰王用出征。
師二進至五,曰王主,自三之二曰王三錫命。
蠱上九自泰初曆四五之上,曰不事王侯。
晉二動易,五曰受茲介福于王母。
豐二至四曰王假之。
坤六三之動,訟九三從上九。
皆曰從王事而巳。
大象曰。
先王者比觀渙以九三,噬嗑複無妄以初九,皆以前卦變而言之。
故曰先王。
大有九三不言王曰天子者何。
曰九三交于六五。
六五下交九三。
乾變離兌,有天子施澤降心于九三之象,故曰天子。
先儒以震為諸侯,是乎?曰:非也。
長子,王器謂長子為諸侯也。
四,諸侯位。
豫九四,天子建諸侯也。
晉九四,天子接諸侯也。
四近君位,古者諸侯入為三公,三公出為諸侯,故其位四與三通曰公侯之位。
鹄,古鶴字。
震離為鶴,中孚九二是也。
訟初之四,坎變巽,離變震兌。
震為善鳴。
為足。
巽為白兌、為澤。
繁露曰:鶴,水鳥也。
夜半水感其生氣,益喜而鳴。
京房論中孚曰:九二處和體震,則震為鶴。
房本有之,房在孝宣後故也。
鼓象雷。
中孚九三,或鼓或歌。
震交巽為木,艮為手,手執桴擊之鼓也。
又為鼓缶之鼓。
離九三變坤震,坤為器,震為鼓,巽木艮手,鼓缶也。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于人也,為寡發,為廣颡,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震巽皆木也。
說卦巽為木,言蕃鮮之時,震之九四爻也。
乾艮坎離皆有木象,何也?曰:水火土石,地兼體之。
金生于石,木備此四者而後有。
故木果,乾也堅多節,艮也堅多心,坎也。
科上槁,離也。
其實乾坤而巳。
或為苞桑,或為枯楊,或為枯木,或為耜,何也?曰:否之九五,二為田木在田上,上玄下,黃桑也。
二五相易,剛柔相包,苞桑也。
其卦氣則七月桑落之時。
大過巽木,兌,澤楊,澤木也。
兌,正秋,枯楊也。
其卦氣則十月小雪,亦枯楊時也。
困初六視九四為臀,困于株木,巽木而兌金克之,枯株也。
其卦氣則九月霜降,亦枯株也。
垢九三因四動者,兌澤,巽木變乾為大澤,木之大耜也。
其卦氣則五月夏至,耜木盛時,故能包瓜。
或為床,或為棟,或為桷,或為木,或為舟楫,或為耒耜,何也?曰:剝初六六二、六四,巽九二、九四,皆以坤變乾成巽。
坤為西南,乾為人,設木于西南之奧,而人借其上床也。
大過巽為木,木反在上,棟也。
漸九四乾動成巽,坤三變也。
乾動為直,坤為衆木而平直者桷也。
益自否變漸變,渙巽木在坎上,至益而成,故渙曰乘木有功,益曰木道行也。
中孚巽木兌金刳之,故曰乘木舟虛。
渙巽有艮手斷木,剡木為楫也。
益自否變九四之二,斲木為耜也。
之二則楺木為耒。
風者,火氣之動,陰麗于陽則為火,陰入于陽之下則為風。
巽之所入,即所麗之陰也。
火非動不見而動,則屬乎風。
黃帝書曰: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舉一隅也。
西方書曰:暖氣歸火,轉動歸風。
風化蟲。
故郭璞曰。
風蠱也。
為長女者。
女在下。
男在上。
或男未下女。
或男下女而未歸。
或女歸而有漸。
或男行而不動。
或女與女同居。
則三女皆謂之女。
春秋傳曰:女者,謂其遠于人也。
古之嫁者,三月廟見。
而後行夫婦之道。
未廟見而死,則歸葬于父母。
故鹹下女漸女歸猶謂之女。
三女從三男五有乾坤舅姑之象。
子夏曰:婦人學于舅姑者也。
或曰:蒙六五納九二成巽,大過九五變而之二成巽,恒六五從九二成兌。
謂之婦者,從夫也。
家人九三漸九三曰婦何也。
曰。
家人本遁變九四之初,則初六從而成離,離女從坎男也。
坎視乾為子,離乾為舅,故曰婦子。
漸九三本否九四也,之三成坎,六三從之成離,故謂坎曰夫,謂離曰婦。
曰:小畜上九,巽為婦,何所從乎?曰:九三動則成震,震者,巽之夫也。
不動者為上九所畜也。
小畜九三、大過九二、困六二,又曰夫妻,何也?曰:小畜九三,離、震同象;大過九二,動之五,震、兌同象;困六三,坎、離同象,故曰妻。
魯春姜曰:婦人事夫有五:平旦??笄而朝,有君臣之嚴;沃盧饋食,有父子之敬;報反而行,有兄弟之道;受期必誠,有朋友之信,寝席之交,而後有夫婦之道。
謂之妻者,寝席之交乎?故曰妻齊也。
女或為娣,何也?曰:所歸之妹,其爻在上,則下為娣,歸妹九二是也。
為繩直者,巽一柔為二剛,所紏有股而合繩也。
其剛爻為直,繩所以直者,坎剛紏柔,剛乾也。
又為徽??者,坎上六動坤坎成巽,坤坎為黑,巽為繩。
徽,黑索也。
巽為股,兩股謂之??。
上之三成巽離,三股謂之徽。
又為繘者,井自二反上成巽,坎車相應,繘也。
汲绠謂之繘。
系者,或以此系彼,或以彼系此。
引者持繩相應,牽者手挽而股動,系者系動于此。
無妄之牛,自遁初之二,四巽系之,故曰或系之姤。
初之二,二巽系之,乾金在焉,故曰系于金杘。
維者,反複成巽,繩反複維之也。
為白者,坎變巽也。
坤至北為黑,坎中之畫乾赤也。
赤黑為玄,坎水一也。
或為白露,或為霜雪。
為冰者,皆寒氣巽入之也。
春秋傳曰:冰以風壯。
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易曰:履霜堅冰至陰始凝也。
白虎通曰:露者,霜之始也。
坎為月,溯日而白。
離之光,巽入也。
坎為發,為血。
發者,血之華。
少而美逾,壯則黑而不玄,過此則乾消坤見,坎降離升而黃既老則坎變巽坤黑盡矣。
然凡有益于血者,皆能黑,或曰:素履何以言坎。
曰:四變之初,巽變坎,初之四坎變巽也。
大過初六白茅何坎也。
曰:遁一變訟二變巽三變鼎四變大過,則大過初六自訟,坎變巽,故為白。
而初六九二、九五同取此象。
五色皆本于白,草木既槁則白,須發既老則白,豕鬣埋之則白。
金可變而白,丹可錬而白。
白者陰也,陽之基也。
陰陽相贲而後有文,陽盡則陰質見矣。
物有生而白者,氣自芒芴之間固巳變矣。
巽又為墨者,巽變坎也。
白複成黑墨者,黑與水合。
太玄飾曰:陰白陽黑,分行其職。
天地變化萬物者,以巽,而莫見其變化之迹,故巽為工,訟之鞶帶,比,坎之缶,泰之城隍,解之墉,同人,随之門,節之門戶,豫之門柝,小畜、大畜之輿輹,大有、贲、困之車既,濟之輪,井之收,噬嗑、旅,解之矢,睽之弧矢,旅,巽之斧,贲之帛,困之绂既,濟之衣??,剝,巽之床,渙之機,大過之棟宇,漸之桷,困之宮,小畜之室,大壯之宮室,豐之屋,旅之次,剝之廬,坎之樽簋,井之瓶甕,鼎之耳铉,中孚之舟楫,益之圭,歸妹之筐既,濟之茀,離之罔罟,益之耒耜,小過之杵臼,大過之棺椁,史之書契,恒之浚,井之渫甃,皆巽工為之也。
或曰:大畜九二,坎六四、恒初六,歸妹上六,節初九、九二,既濟六二,損二簋豫門柝何取于巽乎?曰:大畜三有伏巽,坎自臨三變而成,一變升,二變解,三變坎自升至坎,巽工為之,乃有樽簋缶之象。
恒初六本泰之六四,自四之初入于兌澤之下成巽,所入深矣,故曰浚。
猶浚井也。
歸妹漸之反也。
損益之反也。
節渙之反也。
既濟六二應五。
困初九應四也。
豫伏巽也。
巽東南主人之位,内有主。
故有客。
巽為風,草木風之類皆長。
巽離為絲,絲亦長。
姤初變。
兌為履之虎尾,亦長。
施之于事久長是也。
易言不長、不可長、何可長,皆巽變也。
訟初往訟二四應初巽坎變兌震曰訟不可長也。
屯上無助。
妄動之三。
離見巽變。
曰泣血漣如。
何可長也。
否四應初。
巽體猶存。
五應二。
巽變矣。
上應二。
巽體盡而成泰。
故曰否終則傾。
何可長也。
姤一陰方長。
五陽下之。
巽體既盡。
剝極成坤。
故曰勿用取女。
不可長也。
中孚上九登久而降。
巽變成離。
故曰何可長也。
小過九四以往厲為戒。
久則四五相易。
小不勝大。
故曰往厲必戒。
何可長也。
臨六三處位不當。
憂而退避。
二三相易成坎。
坎為加憂。
二至四有伏巽。
二三相易。
巽變坎。
故曰既憂之咎不長也。
或曰:豫上六、大壯上六,何取于巽?曰:豫上六震動反三成巽。
大壯上六,震者,巽之反也。
為高者,風高至者也。
飛鳥之類有背負蒼天,皆風所為也。
或曰:乾天不為高,何也?曰:天運往而不來,升而不降,亦不能為高。
來也,降也,所謂巽也。
同人九三動與五争應,成巽艮,故曰高陵。
解上六動之三,坤體連巽,故曰高墉。
蠱上九自巽往外而處卦上,故曰高尚其事。
為進退者,坤生震之一陽,則退者進。
乾生巽之一陰,則進者退。
易稱進退者,巽也。
觀九三是巳。
屯初九曰盤桓者,進而之四,成巽,四不能安,故盤桓。
萃初六退而亂,進而與四相萃,故曰乃亂乃萃,皆進退也。
或曰:大壯上六,何也?曰:上六震,震者巽之反,不能退,不能遂,則進退不可矣。
巽,兌之覆也。
兌為決,覆之為不果,稱疑者,皆不果也。
乾九四或躍,贲六四當位,豐六二之往既,濟六四之戒,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