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露論第七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種邪氣不會使多數人同病,“不得以時”就是對比八風虛邪緻病而言,因為八風虛邪緻病的時間性很強,而一般的賊風邪氣緻病随時都有可能。
“黃帝曰:有寒溫和适,腠理不開,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師答曰:帝弗知邪入乎?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
”這意思是說,隻要生病就會有緻病因子存在,不管是察覺得到還是察覺不到。
“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是說有的緻病因子人體是沒有察覺的,且随時随地都可能出現。
這個認識是非常正确的,不能說因為沒有什麼感覺,就否定緻病因子的存在。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是說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文獻從兩種不同的情況來分析人與自然的聯系。
“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發堅,腠理郄,煙垢著。
”“月滿”是自然界的現象,月為陰,水為陰,月滿則海水西盛,即自然界陰氣很盛的時候,人體的陰血相應也很旺盛;表現為肌肉充、皮膚緻、毛發堅、腠理隙、煙垢著等;“煙垢著”是說人氣血很盛的時候,皮膚的新陳代謝很快,排洩分泌物就多。
“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在這個時候,盡管自然界的陰氣很盛,但人的氣血也很足,所以就不容易緻病,雖病也很淺在。
另一種情況是,“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這是自然界陰衰之象,反應在人體上,即“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發殘,膲理薄,煙垢落”,于是“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這段文字從自然界的陰氣盛衰、人體的氣血盛衰兩個方面來讨論的。
一是說,盡管自然界的邪氣很盛,但由于人的正氣也很強,所以邪氣中人不深;另一是說,盡管邪氣很衰,但因人的正氣也非常衰弱,所以邪氣中人就會很深。
“三虛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
”“三虛”的緻病性很強,“三實”的危害性就沒有那麼大。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故論不知三虛,工反為粗。
”這是具體講“三虛”,所謂“三虛”就是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
如春溫、夏熱是“時之和”,春不溫、夏不熱就是“失時之和”。
“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這是具體講三實,三實緻病的危害性不大。
“黃帝曰:善乎哉論!明乎哉道!請藏之金匮,命曰三實,然此一夫之論也。
”“命曰三實”這四個字應該放在“得時之和”或“不能危之也”的後面,放在這裡令人不好理解,這顯然是錯簡。
“然此一夫之論也”,這句是總結上文,是說三虛、三實緻病,隻能使個别人生病,不會使多數人同病,因為這是一般的賊風邪氣而不是八正虛邪,而且體質強壯的人可以不病,體質脆弱的人得病也有輕重之分。
第三節 歲露即為八風虛邪 【原文】黃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八正之候也。
黃帝曰:候之奈何?少師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
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小病。
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
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于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于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
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黃帝曰: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少師答
“黃帝曰:有寒溫和适,腠理不開,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師答曰:帝弗知邪入乎?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
”這意思是說,隻要生病就會有緻病因子存在,不管是察覺得到還是察覺不到。
“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是說有的緻病因子人體是沒有察覺的,且随時随地都可能出現。
這個認識是非常正确的,不能說因為沒有什麼感覺,就否定緻病因子的存在。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是說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文獻從兩種不同的情況來分析人與自然的聯系。
“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緻,毛發堅,腠理郄,煙垢著。
”“月滿”是自然界的現象,月為陰,水為陰,月滿則海水西盛,即自然界陰氣很盛的時候,人體的陰血相應也很旺盛;表現為肌肉充、皮膚緻、毛發堅、腠理隙、煙垢著等;“煙垢著”是說人氣血很盛的時候,皮膚的新陳代謝很快,排洩分泌物就多。
“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在這個時候,盡管自然界的陰氣很盛,但人的氣血也很足,所以就不容易緻病,雖病也很淺在。
另一種情況是,“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這是自然界陰衰之象,反應在人體上,即“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發殘,膲理薄,煙垢落”,于是“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這段文字從自然界的陰氣盛衰、人體的氣血盛衰兩個方面來讨論的。
一是說,盡管自然界的邪氣很盛,但由于人的正氣也很強,所以邪氣中人不深;另一是說,盡管邪氣很衰,但因人的正氣也非常衰弱,所以邪氣中人就會很深。
“三虛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
”“三虛”的緻病性很強,“三實”的危害性就沒有那麼大。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故論不知三虛,工反為粗。
”這是具體講“三虛”,所謂“三虛”就是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
如春溫、夏熱是“時之和”,春不溫、夏不熱就是“失時之和”。
“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這是具體講三實,三實緻病的危害性不大。
“黃帝曰:善乎哉論!明乎哉道!請藏之金匮,命曰三實,然此一夫之論也。
”“命曰三實”這四個字應該放在“得時之和”或“不能危之也”的後面,放在這裡令人不好理解,這顯然是錯簡。
“然此一夫之論也”,這句是總結上文,是說三虛、三實緻病,隻能使個别人生病,不會使多數人同病,因為這是一般的賊風邪氣而不是八正虛邪,而且體質強壯的人可以不病,體質脆弱的人得病也有輕重之分。
第三節 歲露即為八風虛邪 【原文】黃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八正之候也。
黃帝曰:候之奈何?少師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
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
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小病。
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于虛風,故萬民多病。
虛邪入客于骨而不發于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于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
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
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黃帝曰: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少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