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此篇錄音資料僅限于提要,其他據《黃帝内經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疾診尺”者,診尺膚以知疾病之謂,此為古診法之一,亦饒有實踐意義。
前半篇言診尺之法,後半篇言色脈諸診,故不限于診尺也。
全篇可分作三章。
第一章 調尺診疾 【原文】黃帝問岐伯曰: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内,為之奈何?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
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卧起狀,其頸脈動,時,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
尺膚澀者,風痹也。
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甚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
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
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
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提要】言調尺診疾諸法,即如何從尺膚的變化來診斷疾病。
【講解】有的注家認為“尺”是指寸口脈,這裡的“尺”不是指寸口脈,因為前面說了“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所以下面的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等,都是指尺膚而言。
皮膚為什麼言大小呢?這個“大小”實際上是指皮膚的粗細。
診皮膚的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是尺膚診的基本内容。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
”“不治”是說病情複雜比較難治,因為正氣虧虛已極而邪氣尚在,正氣大傷而邪氣猶存就不太好治療。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潤澤發亮,屬風。
“尺膚澀者,風痹也”,因營血不能達于皮膚,故皮膚澀。
“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是由于土的精氣衰敗之極,土衰而水盛,土不能制水,水反侮土之故。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甚而滑者,病且出也。
”“且”是“将要”之意,說明邪氣将要撤退,正氣将要恢複。
“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
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這段文字比較容易理解。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這裡的“所”是指部位,“肘所”是指肘這個部位,肘部候腰,“手所”是指手這個部位,手候腰以下。
“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前”是指“内廉”穴,是三陰經所過之穴,所以候胸膺部心肺的病變。
“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肘後”是指“外廉”穴,外廉屬陽,肩背也屬陽,故可診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這是“中”以候“中”之意。
“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肘後粗以下三四寸”是指“内關”這一段,主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這段文字不難理解。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此屬陰虛火旺證。
“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悗”同“悶”,這是形有餘而氣衰少,加之又有煩悗,也屬陰虛邪熱盛,病情嚴重。
以上均為診尺膚的内容,從尺膚來觀察和判斷病變的表裡、内外、虛實。
前半篇言診尺之法,後半篇言色脈諸診,故不限于診尺也。
全篇可分作三章。
第一章 調尺診疾 【原文】黃帝問岐伯曰: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内,為之奈何?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
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卧起狀,其頸脈動,時,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
尺膚澀者,風痹也。
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甚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
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
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
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提要】言調尺診疾諸法,即如何從尺膚的變化來診斷疾病。
【講解】有的注家認為“尺”是指寸口脈,這裡的“尺”不是指寸口脈,因為前面說了“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所以下面的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等,都是指尺膚而言。
皮膚為什麼言大小呢?這個“大小”實際上是指皮膚的粗細。
診皮膚的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是尺膚診的基本内容。
“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
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
”“不治”是說病情複雜比較難治,因為正氣虧虛已極而邪氣尚在,正氣大傷而邪氣猶存就不太好治療。
“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潤澤發亮,屬風。
“尺膚澀者,風痹也”,因營血不能達于皮膚,故皮膚澀。
“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是由于土的精氣衰敗之極,土衰而水盛,土不能制水,水反侮土之故。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甚而滑者,病且出也。
”“且”是“将要”之意,說明邪氣将要撤退,正氣将要恢複。
“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
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
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
”這段文字比較容易理解。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這裡的“所”是指部位,“肘所”是指肘這個部位,肘部候腰,“手所”是指手這個部位,手候腰以下。
“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前”是指“内廉”穴,是三陰經所過之穴,所以候胸膺部心肺的病變。
“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肘後”是指“外廉”穴,外廉屬陽,肩背也屬陽,故可診熱。
“臂中獨熱者,腰腹熱”,這是“中”以候“中”之意。
“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肘後粗以下三四寸”是指“内關”這一段,主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這段文字不難理解。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此屬陰虛火旺證。
“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悗”同“悶”,這是形有餘而氣衰少,加之又有煩悗,也屬陰虛邪熱盛,病情嚴重。
以上均為診尺膚的内容,從尺膚來觀察和判斷病變的表裡、内外、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