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第五十四

關燈
(此篇未收集到錄音資料,據《黃帝内經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人生得天然之年壽,便叫做“天年”。全篇首叙生命由先天之禀賦而來;次叙得享天年的人必然具備健壯的身體,這是基本的物質基礎;次叙人生百年,少、壯、老、衰是其必然的規律;最後叙不得享天年僅中壽而死者,皆由于身體不健壯,緣物質基礎不夠堅實之故。全篇可分作四節。

    第一節 先天禀賦

    【原文】黃帝問于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髒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提要】言先天之禀賦是得享天年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二節 得享天年

    【原文】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岐伯曰:五髒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緻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裡,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提要】言身體健壯是得享天年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生命過程

    【原文】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五髒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髒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髒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空虛;百歲,五髒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提要】叙述人生百年少壯老衰的生命過程。

    第四節 中壽之因

    【原文】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髒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實,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提要】言身體不健壯是中壽而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