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衛生會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洩。
【提要】言上焦宗氣導營衛而行之常與變,可分作三節。
【講解】此節重點是講,“宗氣”是人體的動氣,營氣運行、衛氣運行都要靠宗氣來帶動。
第二節 營出中焦之常與變 【原文】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得行于經隧,命曰營氣。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提要】言營出中焦之常與變。
【講解】此段文獻中雲“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這裡的“之後”是“之下”之意。
又文獻雲“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有兩死”是指不同原因的死亡,“無兩生”是說生命是由先天之精氣和後天水谷精微支持的,每個人生命的來源及生命的維系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人死有各種原因,但人生都是一樣的因由。
第三節 衛出下焦之常與變 【原文】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别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黃帝曰:善。
餘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渎,此之謂也。
【提要】言衛出下焦之常與變。
【講解】此節提出了“衛出下焦”的論點,但基本沒有進行論證。
問曰:“下焦之所出”是什麼呢?但回答得并不清楚。
衛氣還是源于水谷精微的,但必由下焦之腎和膀胱的陽氣蒸化而來。
為什麼膀胱太陽主表呢?就是因為衛氣通過膀胱陽氣的蒸化而系于表的緣故。
文獻中舉了個例子,“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這裡以“酒”的蒸化來比喻“衛氣”的蒸化,酒為陽,衛氣也為陽,酒會很快蒸化于表,衛氣也是這樣,文獻用這個形象地描述來闡明“衛氣出于下焦”這個論題。
雖然沒有說清楚,但“酒蒸化”的例子形象地描述了“衛氣蒸化”的原理,以酒的“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來比喻衛氣的剽悍滑疾,旨在論證“衛出下焦”的論題。
文獻總結雲:“餘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讀,此之謂也。
”“上焦如霧”,是說上焦為輕清之氣,包括宗氣、衛氣,主要是指宗氣,“霧”即肺所主之氣,為輕清之氣。
“中焦如漚”,“漚”是指渾濁稠厚,比喻中焦的水谷精氣,其中有清有濁,意指中焦水谷精氣之化運。
“下焦如渎”,“渎”是地下的水道,僅指水之下行,沒有也不包括衛出下焦這個意思。
【提要】言上焦宗氣導營衛而行之常與變,可分作三節。
【講解】此節重點是講,“宗氣”是人體的動氣,營氣運行、衛氣運行都要靠宗氣來帶動。
第二節 營出中焦之常與變 【原文】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得行于經隧,命曰營氣。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提要】言營出中焦之常與變。
【講解】此段文獻中雲“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這裡的“之後”是“之下”之意。
又文獻雲“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有兩死”是指不同原因的死亡,“無兩生”是說生命是由先天之精氣和後天水谷精微支持的,每個人生命的來源及生命的維系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人死有各種原因,但人生都是一樣的因由。
第三節 衛出下焦之常與變 【原文】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别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黃帝曰:善。
餘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渎,此之謂也。
【提要】言衛出下焦之常與變。
【講解】此節提出了“衛出下焦”的論點,但基本沒有進行論證。
問曰:“下焦之所出”是什麼呢?但回答得并不清楚。
衛氣還是源于水谷精微的,但必由下焦之腎和膀胱的陽氣蒸化而來。
為什麼膀胱太陽主表呢?就是因為衛氣通過膀胱陽氣的蒸化而系于表的緣故。
文獻中舉了個例子,“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這裡以“酒”的蒸化來比喻“衛氣”的蒸化,酒為陽,衛氣也為陽,酒會很快蒸化于表,衛氣也是這樣,文獻用這個形象地描述來闡明“衛氣出于下焦”這個論題。
雖然沒有說清楚,但“酒蒸化”的例子形象地描述了“衛氣蒸化”的原理,以酒的“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來比喻衛氣的剽悍滑疾,旨在論證“衛出下焦”的論題。
文獻總結雲:“餘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讀,此之謂也。
”“上焦如霧”,是說上焦為輕清之氣,包括宗氣、衛氣,主要是指宗氣,“霧”即肺所主之氣,為輕清之氣。
“中焦如漚”,“漚”是指渾濁稠厚,比喻中焦的水谷精氣,其中有清有濁,意指中焦水谷精氣之化運。
“下焦如渎”,“渎”是地下的水道,僅指水之下行,沒有也不包括衛出下焦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