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營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此篇錄音資料僅限于提要,其他據《黃帝内經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營氣運行于人身,一晝夜凡五十度為一周,故曰“五十營”。文中,惟“五十營”概以一萬三千五百息,與正常人一晝夜約二萬四千至二萬六千的息數相較,差距甚大,恐有錯簡也。全篇可分作三節。
【講解】關于“五十營”,這裡有一個問題,一晝一夜行五十營,按呼吸來計算是一萬三千五百息,這個數字與現在的差别很大,現在正常人一天的呼吸次數一般是兩萬多,這裡說一晝夜的呼吸是一萬三千五百息,起碼有一萬次的差别,不知道是文獻的差錯,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造成了這個誤差。一呼一吸,脈來四至,這基本上又是對的,說明這個總數應該是準的,一萬三千五百息,到底為什麼和現在差别這麼大,現在也查不清楚了,可能還是文字上的錯誤,如果是二萬三千五百息,就差不多了。
對此篇文獻要知道三個數字:第一節中的“十六丈二尺”,是全身經脈的長度;第二節中“一萬三千五百息”,是一般人一天的呼吸次數,這個數字是有問題的;第三節中的“八百一十丈”,是指五十營循行的長度。
第一節 脈度之長
【原文】黃帝曰:餘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
【提要】言脈度的長度。
【講解】脈度的總長度是“十六丈二尺”,是指十二經脈的總長度,即“日行二十八宿”的總長度是十六丈二尺。
第二節 營氣之息
【原文】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
【提要】言營氣一晝夜五十周于身,凡一萬三千五百息。
【講解】“漏水皆盡”是指古代計時銅壺的水滴盡為一百刻。
第三節 營運之長
【原文】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提要】總概五十營運行的長度為八百一十丈。
【講解】所謂“交通者”是指第二節中“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于中”的“交通”。“并行”是說二十八脈的并行,營氣行于二十八脈。“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是說營氣在人體完整地運行五十周,就完成了一天的生理循環。“天地”是指三陰三陽五髒六腑。“壽”就是數,即陰陽之數,一共環行八百一十丈,“八百一十丈”就是五十個“十六丈二尺”,即營氣五十周于全身的長度。
篇解:營氣運行于人身,一晝夜凡五十度為一周,故曰“五十營”。文中,惟“五十營”概以一萬三千五百息,與正常人一晝夜約二萬四千至二萬六千的息數相較,差距甚大,恐有錯簡也。全篇可分作三節。
【講解】關于“五十營”,這裡有一個問題,一晝一夜行五十營,按呼吸來計算是一萬三千五百息,這個數字與現在的差别很大,現在正常人一天的呼吸次數一般是兩萬多,這裡說一晝夜的呼吸是一萬三千五百息,起碼有一萬次的差别,不知道是文獻的差錯,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造成了這個誤差。一呼一吸,脈來四至,這基本上又是對的,說明這個總數應該是準的,一萬三千五百息,到底為什麼和現在差别這麼大,現在也查不清楚了,可能還是文字上的錯誤,如果是二萬三千五百息,就差不多了。
對此篇文獻要知道三個數字:第一節中的“十六丈二尺”,是全身經脈的長度;第二節中“一萬三千五百息”,是一般人一天的呼吸次數,這個數字是有問題的;第三節中的“八百一十丈”,是指五十營循行的長度。
第一節 脈度之長
【原文】黃帝曰:餘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
【提要】言脈度的長度。
【講解】脈度的總長度是“十六丈二尺”,是指十二經脈的總長度,即“日行二十八宿”的總長度是十六丈二尺。
第二節 營氣之息
【原文】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
【提要】言營氣一晝夜五十周于身,凡一萬三千五百息。
【講解】“漏水皆盡”是指古代計時銅壺的水滴盡為一百刻。
第三節 營運之長
【原文】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提要】總概五十營運行的長度為八百一十丈。
【講解】所謂“交通者”是指第二節中“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于中”的“交通”。“并行”是說二十八脈的并行,營氣行于二十八脈。“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是說營氣在人體完整地運行五十周,就完成了一天的生理循環。“天地”是指三陰三陽五髒六腑。“壽”就是數,即陰陽之數,一共環行八百一十丈,“八百一十丈”就是五十個“十六丈二尺”,即營氣五十周于全身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