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卦第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困。
以欣喜的态度穿行于險難中,居位妥當而能自我節制,居中守正因而暢通無阻。
天地自然有一定的節制,從而形成四季的變化,君主以典章制度來加以節制,就能夠不傷費錢财,不危害百姓利益。
【解說】 節卦是渙的覆卦,換言之就是說渙散與節制,相反相成。
渙卦由否卦變來,節卦由否卦的覆卦泰卦變來。
泰卦九三與六五交換位置,變出節卦。
原來泰卦是剛爻和柔爻單獨組成上卦或下卦,剛柔交互後的節卦就變成剛柔相間分居内外,其中二五陽剛皆居中,即是“剛柔分而剛得中”。
至于“苦節”,是自己設險,苦苦節制不利于亨通,所以不能一味堅持,苦節在道理講不通(其道窮也)。
節卦下兌上坎,兌為說(悅),坎為險。
要讓人感到喜悅地去行險。
九五陽居陽爻位中正而能從上面尊位推行節制(當位以節),居于中正之位來調節,可以通達不滞(中正以通),天地間每個季節都各有節止和調節,才能四季流轉,用制度調節管制,就能保護财力、人力。
【原文】 《象》曰:澤上有水①,節。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澤上有水,以隄防為節。
”]君子以制數度②,議德行。
【注釋】 ①澤上有水:節卦,下兌為澤,上坎為水,因而說“澤上有水”。
②數度:各種等級的禮儀與制度。
【譯文】 《象傳》說:大澤上面有水,象征節制。
君子體察此種現象得到啟示,因此制定制度禮節以為準則,評議道德行為以為規範。
【解說】 節卦下兌上坎,兌為澤在下,坎為水在上,故為“澤上有水”,稱為水澤節。
澤上有水會泛濫,以堤防為節制。
君子從中得到啟示,知道人的言行舉止,不得任意而為,要有節制。
但若固執一節,不能通權達變,反為節困,所以就制定數量上的限度,評議人的道德行為,來規範事物。
【原文】 初九,不出戶庭①,無咎②。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泰坤為戶,艮為庭,震為出;初得位應四,故‘不出戶庭,無咎’矣。
”] 《象》曰:“不出戶庭”,知通③塞也。
【注釋】 ①戶庭:内院。
②咎:災禍,過失。
③通:通道。
【譯文】 初九,不走出屋門内院,沒有過錯。
《象傳》說:“不走出屋門内院”,說明深知道通則行,路塞則止之理。
【解說】 “戶庭”就是内院。
初九陽剛得正,有出人頭地的能力,但正當節卦的開始,不走出内院,能夠如此慎重,就不會有災難。
初九先能辨别其是非而後行(知通塞也),能謹慎于始,就容易“無咎”于終。
【原文】 九二,不出門庭①,兇。
[王弼注:“初已造之,至二宜宣其制矣,而故匿之,失時之極,則遂廢矣。
故不出門庭則兇也。
”] 《象》曰:“不出門庭,兇”,失時極②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失時極’者,極,中也。
應出不出,失時之中,所以為兇。
”] 【注釋】 ①門庭:住房的外院。
②極:最。
【譯文】 九二,始終不跨出大門庭院,有兇險。
《象傳》說:“始終不跨出大門庭院,有兇險”,說明徹底地喪失了時機。
【解說】 “門庭”是大門内的庭院,亦即外院。
九二陽剛得中,龍現于野,已經可以外出擴充視野與事業。
然而,卻因為陽爻居陰位不正,在上卦沒有應援,不知道融通應變,仍然節制,不走出外院。
固執一節,節而不通,僅能節内,不能節外,會喪失時機,越想安全反而越兇險。
【原文】
以欣喜的态度穿行于險難中,居位妥當而能自我節制,居中守正因而暢通無阻。
天地自然有一定的節制,從而形成四季的變化,君主以典章制度來加以節制,就能夠不傷費錢财,不危害百姓利益。
【解說】 節卦是渙的覆卦,換言之就是說渙散與節制,相反相成。
渙卦由否卦變來,節卦由否卦的覆卦泰卦變來。
泰卦九三與六五交換位置,變出節卦。
原來泰卦是剛爻和柔爻單獨組成上卦或下卦,剛柔交互後的節卦就變成剛柔相間分居内外,其中二五陽剛皆居中,即是“剛柔分而剛得中”。
至于“苦節”,是自己設險,苦苦節制不利于亨通,所以不能一味堅持,苦節在道理講不通(其道窮也)。
節卦下兌上坎,兌為說(悅),坎為險。
要讓人感到喜悅地去行險。
九五陽居陽爻位中正而能從上面尊位推行節制(當位以節),居于中正之位來調節,可以通達不滞(中正以通),天地間每個季節都各有節止和調節,才能四季流轉,用制度調節管制,就能保護财力、人力。
【原文】 《象》曰:澤上有水①,節。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澤上有水,以隄防為節。
”]君子以制數度②,議德行。
【注釋】 ①澤上有水:節卦,下兌為澤,上坎為水,因而說“澤上有水”。
②數度:各種等級的禮儀與制度。
【譯文】 《象傳》說:大澤上面有水,象征節制。
君子體察此種現象得到啟示,因此制定制度禮節以為準則,評議道德行為以為規範。
【解說】 節卦下兌上坎,兌為澤在下,坎為水在上,故為“澤上有水”,稱為水澤節。
澤上有水會泛濫,以堤防為節制。
君子從中得到啟示,知道人的言行舉止,不得任意而為,要有節制。
但若固執一節,不能通權達變,反為節困,所以就制定數量上的限度,評議人的道德行為,來規範事物。
【原文】 初九,不出戶庭①,無咎②。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泰坤為戶,艮為庭,震為出;初得位應四,故‘不出戶庭,無咎’矣。
”] 《象》曰:“不出戶庭”,知通③塞也。
【注釋】 ①戶庭:内院。
②咎:災禍,過失。
③通:通道。
【譯文】 初九,不走出屋門内院,沒有過錯。
《象傳》說:“不走出屋門内院”,說明深知道通則行,路塞則止之理。
【解說】 “戶庭”就是内院。
初九陽剛得正,有出人頭地的能力,但正當節卦的開始,不走出内院,能夠如此慎重,就不會有災難。
初九先能辨别其是非而後行(知通塞也),能謹慎于始,就容易“無咎”于終。
【原文】 九二,不出門庭①,兇。
[王弼注:“初已造之,至二宜宣其制矣,而故匿之,失時之極,則遂廢矣。
故不出門庭則兇也。
”] 《象》曰:“不出門庭,兇”,失時極②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失時極’者,極,中也。
應出不出,失時之中,所以為兇。
”] 【注釋】 ①門庭:住房的外院。
②極:最。
【譯文】 九二,始終不跨出大門庭院,有兇險。
《象傳》說:“始終不跨出大門庭院,有兇險”,說明徹底地喪失了時機。
【解說】 “門庭”是大門内的庭院,亦即外院。
九二陽剛得中,龍現于野,已經可以外出擴充視野與事業。
然而,卻因為陽爻居陰位不正,在上卦沒有應援,不知道融通應變,仍然節制,不走出外院。
固執一節,節而不通,僅能節内,不能節外,會喪失時機,越想安全反而越兇險。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