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卦第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治大國,若烹小鮮
鼎象征國家政權。
【題解】 鼎,既是形而下的器具,也具有形而上的深意,它被易家選作卦名,成為與除舊的“革”相對應的布新的象征“鼎”,構成了鼎新革故,相輔相成的哲學概念。
而“鼎”之所以成為“布新”的象征,是與它作為烹饪器皿和國之重器的雙重作用所決定的。
【原文】 鼎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鄭玄曰:“鼎,象也。
卦有木火之用。
互體乾兌。
乾為金,兌為澤,澤鐘金而含水,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
鼎烹熟以養人,猶聖君興仁義之道以教天下也,故謂之鼎矣。
”]元吉,亨。
【注釋】 ①鼎:卦名。
卦義:革故鼎新,重器,取新,鼎立,鼎盛,鼎足之勢等。
【譯文】 鼎卦象征鼎器,至為吉祥,亨通順利。
【解說】 鼎卦的卦形,與革卦完全相反,彼此是綜卦,革是去舊,鼎是更新,不破不立,兩者相反相成。
鼎卦的卦、爻辭也充滿變的意味。
鼎是煮食物的器具,一切生硬的物,經過鼎煮熟,都會變軟,有更新的作用。
鼎卦的卦形也像鼎,陰爻形狀是兩斷,初陰像鼎的腳,六五陰爻像鼎的耳,中間三個陽爻像是鼎腹。
【原文】 《彖》曰:鼎,象也,[王弼注:“法象也。
”]以木巽火①,亨②饪也。
[王弼注:“亨饪,鼎之用也。
”]聖人亨以享③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巽④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注釋】 ①以木巽火:鼎卦,下巽上離。
巽為木,離為火,巽為入,因而說“以木巽火”。
②亨:同“烹”,烹饪。
“聖人亨”、“大亨”中“亨”與此義同。
③享:祭祀。
④巽:同“遜”,謙遜。
【譯文】 《彖傳》說:鼎器是一種烹饪的形象,将木材放入火中,可以烹煮食物。
聖王烹煮祭品享祭天帝,又烹饪大量食物以供養聖賢良才。
謙遜柔順而能耳聰目明,以謙柔的美德前進上行,得居中正之位而又下應陽剛,因此至為亨通順利。
【解說】 鼎卦下卦巽是木,上卦離是火,象征燃木煮物的鼎。
鼎也是供養賢士的器皿,也是祭器。
聖人烹煮食物來薦享上天,大量烹煮食物來養育聖賢。
鼎卦上為離,離為目,為明。
鼎卦六五又有耳象,故為巽(順),兩耳目聰明。
鼎卦是由消息卦遯卦的二五換位演變來的,其中六二柔爻上到五位,所以是“柔進而上行”,取得中位與剛健的九二相應,獲得強大的支持,因此大亨通。
【原文】 《象》曰:木上有火①,鼎。
君子以正位凝命。
[《釋文》引鄭雲:“凝,成也。
”] 【注釋】 ①木上有火:觀鼎卦,下巽為木,上離為火,因而說“木上有火”。
【譯文】 《象傳》說:木上面燒着火,象征鼎器在烹饪食物。
君子應當效法于此,端正穩固身心的位置,嚴守自己使命。
【解說】 鼎卦下巽為風為木,上離火,稱為火風鼎。
木上有火,鼎就可以烹煮食物,同時鼎的形狀也鑄造得厚重威嚴,君子從中得到啟示,要擺正自己的地位,不妄自菲薄,要凝重厚集天命。
【原文】 初六,鼎颠①趾②。
[《說文》:“颠,倒也。
”]利出否③。
[陸德明《經典釋文》:“否,惡也。
”]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④也。
“利出否”,以從貴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棄穢納新,所以‘從貴’也。
”] 【注釋】 ①颠:傾覆。
②趾:這裡指鼎足。
③否:即醜惡,指污穢物。
④悖:謬誤,違反。
【譯文】 初六,鼎器的足颠倒翻覆,利于倒出殘渣污物。
就像娶妾生子被扶為正室,沒有過錯。
《象傳》說:“鼎器的足颠倒翻覆”,這不違背常理。
“利于倒出殘渣污物”,這是為了遵從新的貴人。
【解說】 鼎卦由遯卦演變。
“鼎颠趾”,指由遯卦六二上行到五位,留下鼎(腳)趾初六。
六二所應部位是小腿,小腿朝上表示鼎翻到,本來不好,但六二上行後,上卦就加入一個柔爻,原來上卦一連三個陽爻的否象就改變了,所以是“利出否”,取義是将鼎中殘留的渣滓污物倒出以去舊布新,反而有利“無咎”。
【原文】 九二,鼎有實①,我仇②有疾③,[陸德明《經典釋文》:“仇,匹也。
”]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我仇有疾”,終無尤④也。
【注釋】 ①實:充實的東西,這裡指食物。
②仇:匹配,此指妻子。
③疾:病痛。
④尤:怨恨。
【譯文】 九二,鼎器内裝滿了食物,我妻有病,不能接近我,仍然吉祥。
《象傳》
【題解】 鼎,既是形而下的器具,也具有形而上的深意,它被易家選作卦名,成為與除舊的“革”相對應的布新的象征“鼎”,構成了鼎新革故,相輔相成的哲學概念。
而“鼎”之所以成為“布新”的象征,是與它作為烹饪器皿和國之重器的雙重作用所決定的。
【原文】 鼎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鄭玄曰:“鼎,象也。
卦有木火之用。
互體乾兌。
乾為金,兌為澤,澤鐘金而含水,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
鼎烹熟以養人,猶聖君興仁義之道以教天下也,故謂之鼎矣。
”]元吉,亨。
【注釋】 ①鼎:卦名。
卦義:革故鼎新,重器,取新,鼎立,鼎盛,鼎足之勢等。
【譯文】 鼎卦象征鼎器,至為吉祥,亨通順利。
【解說】 鼎卦的卦形,與革卦完全相反,彼此是綜卦,革是去舊,鼎是更新,不破不立,兩者相反相成。
鼎卦的卦、爻辭也充滿變的意味。
鼎是煮食物的器具,一切生硬的物,經過鼎煮熟,都會變軟,有更新的作用。
鼎卦的卦形也像鼎,陰爻形狀是兩斷,初陰像鼎的腳,六五陰爻像鼎的耳,中間三個陽爻像是鼎腹。
【原文】 《彖》曰:鼎,象也,[王弼注:“法象也。
”]以木巽火①,亨②饪也。
[王弼注:“亨饪,鼎之用也。
”]聖人亨以享③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巽④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注釋】 ①以木巽火:鼎卦,下巽上離。
巽為木,離為火,巽為入,因而說“以木巽火”。
②亨:同“烹”,烹饪。
“聖人亨”、“大亨”中“亨”與此義同。
③享:祭祀。
④巽:同“遜”,謙遜。
【譯文】 《彖傳》說:鼎器是一種烹饪的形象,将木材放入火中,可以烹煮食物。
聖王烹煮祭品享祭天帝,又烹饪大量食物以供養聖賢良才。
謙遜柔順而能耳聰目明,以謙柔的美德前進上行,得居中正之位而又下應陽剛,因此至為亨通順利。
【解說】 鼎卦下卦巽是木,上卦離是火,象征燃木煮物的鼎。
鼎也是供養賢士的器皿,也是祭器。
聖人烹煮食物來薦享上天,大量烹煮食物來養育聖賢。
鼎卦上為離,離為目,為明。
鼎卦六五又有耳象,故為巽(順),兩耳目聰明。
鼎卦是由消息卦遯卦的二五換位演變來的,其中六二柔爻上到五位,所以是“柔進而上行”,取得中位與剛健的九二相應,獲得強大的支持,因此大亨通。
【原文】 《象》曰:木上有火①,鼎。
君子以正位凝命。
[《釋文》引鄭雲:“凝,成也。
”] 【注釋】 ①木上有火:觀鼎卦,下巽為木,上離為火,因而說“木上有火”。
【譯文】 《象傳》說:木上面燒着火,象征鼎器在烹饪食物。
君子應當效法于此,端正穩固身心的位置,嚴守自己使命。
【解說】 鼎卦下巽為風為木,上離火,稱為火風鼎。
木上有火,鼎就可以烹煮食物,同時鼎的形狀也鑄造得厚重威嚴,君子從中得到啟示,要擺正自己的地位,不妄自菲薄,要凝重厚集天命。
【原文】 初六,鼎颠①趾②。
[《說文》:“颠,倒也。
”]利出否③。
[陸德明《經典釋文》:“否,惡也。
”]得妾以其子,無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④也。
“利出否”,以從貴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棄穢納新,所以‘從貴’也。
”] 【注釋】 ①颠:傾覆。
②趾:這裡指鼎足。
③否:即醜惡,指污穢物。
④悖:謬誤,違反。
【譯文】 初六,鼎器的足颠倒翻覆,利于倒出殘渣污物。
就像娶妾生子被扶為正室,沒有過錯。
《象傳》說:“鼎器的足颠倒翻覆”,這不違背常理。
“利于倒出殘渣污物”,這是為了遵從新的貴人。
【解說】 鼎卦由遯卦演變。
“鼎颠趾”,指由遯卦六二上行到五位,留下鼎(腳)趾初六。
六二所應部位是小腿,小腿朝上表示鼎翻到,本來不好,但六二上行後,上卦就加入一個柔爻,原來上卦一連三個陽爻的否象就改變了,所以是“利出否”,取義是将鼎中殘留的渣滓污物倒出以去舊布新,反而有利“無咎”。
【原文】 九二,鼎有實①,我仇②有疾③,[陸德明《經典釋文》:“仇,匹也。
”]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我仇有疾”,終無尤④也。
【注釋】 ①實:充實的東西,這裡指食物。
②仇:匹配,此指妻子。
③疾:病痛。
④尤:怨恨。
【譯文】 九二,鼎器内裝滿了食物,我妻有病,不能接近我,仍然吉祥。
《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