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卦第四十七

關燈
知困、早悟、重實踐 困卦告訴我們在困難面前要有勇氣去克服。

     【題解】 人在困中生煩惱,眼前無路心憂愁。

    人生總有遭困無計的時候。

     從上升不止必然會受困,聯想到升卦之後是困卦,由植物學意義上木的受困,聯想到哲學意義上人的受困,《序卦傳》說的和語義學的是同一道理。

    人往往不困不學,困而後學。

    而人受困程度又與上升的進度成正比,即地位越升得快升得高,越感到人際關系、區際關系、國際關系的複雜,越感到陷入的困境深,越感到因知識、才力、修德不足的困惑。

    這就是知識圈外延越大,未知的領域也越大,學而後知不足,升而後知困的深刻道理。

    學習易理,分析困卦,将使我們對“困”的産生和解除,有更形象更深刻的了解,修養困德,不斷解決升與困、困與學、學與知、知與升的永恒矛盾,推動人類社會及其知識經濟的發展。

     從困卦的卦義和六爻之辭裡,我們可以看到,受困難免,但并非不可解脫,關鍵是“知困早悟重實踐”。

    這也就是說,受困遭難者不論處于何種境地,采取何種對策,都不能靠空話許諾解困,而要靠修養困德、及早覺悟、拼命苦幹的實際行動。

    這是解困出險的第一原則。

     【原文】 困①,[朱熹《周易本義》:“困者,窮而不能自振之義。

    ”]亨。

    貞大人吉,無咎。

    [王弼注:“處困而得(無)咎,吉乃免也。

    ”]有言不信②。

     【注釋】 ①困:卦名。

    卦義:指窮困,窮遇,圍困等。

     ②有言不信:上兌“口舌”朝上,下坎為耳、心病多疑,因而說“有言不信”。

     【譯文】 困卦象征困頓,困頓之時而能自強自濟也能亨通。

    堅守正道,大人可獲吉祥,沒有過錯。

    此時僅有空言不會見信于人。

     【解說】 困的前卦是升卦,是顯示非常順利的一個卦,但接着的困卦裡就顯得非常苦,這是物極必反的易理。

    困卦的陽爻都被陰爻掩蔽,象征君子被小人窮困,所以稱作困卦。

     【原文】 《彖》曰:困,剛揜①也。

    [《釋文》:揜,本作掩。

    ]險以說②,困而不失其所亨,[王弼注:“處險而不改其說,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其唯君子乎。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謂五雖弇于陰,近無所據,遠無所應,體剛得中,正居五位,則‘吉無咎’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兌為口,上變口滅,故‘尚口乃窮’。

    ”] 【注釋】 ①剛揜:“揜”同“掩”。

    困卦,下坎之剛爻掩于二柔爻之中,三爻至上爻,二剛爻掩于二柔爻之中,因而說“剛揜”。

     ②險以說:困卦,下坎為陷,上兌為悅。

    “說”同“悅”。

     【譯文】 《彖傳》說:窮困是由于陽剛被掩蓋。

    處險難而心中愉悅,雖處困頓也不失亨通之道,大概隻有君子才能做到。

    “堅守正道,大人可獲吉祥”,因為他有剛正中直的美德。

    “空言語不會見信于人”,說明僅靠多言巧辯無補于事,反而會使自己更加困頓。

     困卦圖 困卦從卦形上看,上卦兌為靜水,下卦坎為流水。

    上方水靜不動、下方水流不止。

    這是水庫的形象,水庫為困水之所,所以此卦命名為“困”。

     【解說】 揜,掩蓋。

    指困卦陽爻掩在柔爻之中,陽剛被陰柔所掩。

    從卦象上看,困卦下坎上兌,坎剛被兌柔所掩。

    再以卦的性格來說,下卦坎是險,上卦兌是悅(險以說),象征君子陷身于窮困之中,仍然自得其樂,不被困難吓倒,這樣的人必然是能堅守自己的理想原則(困而不失其所)的,所以通達(亨)。

    像這樣堅守正道,唯有偉大的人物,才能做到,因而吉祥(貞,大人吉)。

    上兌為口,故為“言”。

    但兌卦形是上窮,指柔弱的一陰居上,尚通“上”,故為“尚口乃窮也”。

    其意是說,被小人掩蔽,所說的話,不會有人相信(有言不信),應當隐忍,保持沉默。

     【原文】 《象》曰:澤無水①,困。

    [朱熹《周易本義》:“水下漏,則澤上枯,故曰澤無水。

    ”]君子以緻命②遂③志。

    [徐子宏《周易全譯》:“緻命,猶言顯出生命。

    遂志,猶言實行志願。

    ”] 【注釋】 ①澤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