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第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用和平的手段消除罪惡
夬卦寓意要和平,不要冒險采用武力。
【題解】 天淵之别,常用來指上天與深淵的巨大差距。
水澤處于天之下,是司空見慣的。
然而,自然界偶爾也會有水澤聚于山頂,高與天齊,湖天一色的壯麗奇觀,這就是被人稱之為天池、天湖或天潢的地方。
易卦中乾下兌上的夬卦卦象所指,正是如人間天池、巅峰天湖那樣美麗的旅遊勝地。
夬音怪,通決。
決有大水破堤決壩之意。
江河東去,波濤洶湧,堤危岸搖,其勢正如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在注疏時所言:“澤性潤下,雖複澤上于天,決來下潤,此事必然。
”而天澤盈滿,飛瀑倒挂,漫壁直落,自天而決,摧枯拉朽之勢,遠比河決堤潰迅猛。
夬是第五個消息卦,是陽氣增長到了極限,但也預示着敵人的垂死掙紮和黎明前的黑暗。
從卦辭的定義和《彖傳》、《象傳》的解釋看,夬的時代是鏟除高居于君子之上的邪惡小人的時代,夬德的要點,是講究鬥争方式,借助輿論,通過和平裁決來解決為宜,而不能以冒險的武力手段來解決,給壞人以口實,給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裡反映出易家民本政治學的進步性。
其具體的裁決除惡步驟,可見于六爻爻辭。
【原文】 夬①,[孔穎達《周易正義》:“夬,決也。
”]揚②于王庭③,[程頤《易傳》:“當顯形之于公朝。
”]孚④号有厲⑤。
告自邑,[王弼注:“謂行令于邑也。
”]不利即戎⑥,利有攸⑦往。
【注釋】 ①夬:卦名。
卦義:分決,決也,決然無疑,決斷等。
②揚:古代表示軍旅之事的舞蹈。
③王庭:帝王殿前進行議事、慶典的地方。
④孚:誠信。
⑤厲:危險。
⑥即戎:從事于與戰争有關的事。
⑦攸:所。
【譯文】 夬卦象征決斷,在君王的朝廷上表演武舞,心懷誠信疾呼危險。
告誡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動用武力制裁,但往前進發是順利的。
【解說】 夬卦接益卦之後,因為益增益不止到容納不下的時候,必然會決口外溢。
夬,決絕,崩決、潰決。
夬本來是拉弓時戴在大拇指上的護套,弦由護套上彈離,所以有決斷的意思。
大凡夬偏旁的字,如決、快、訣、缺等,都有離的含義。
夬卦有五個陽爻,一個陰爻在上,是強大的陽将陰切斷的形象,所以稱作夬卦。
這一卦,也是消息卦,代表三月。
【原文】 《彖》曰:夬,決①也,剛決柔②也。
健而說③,決而和④。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⑤也。
“孚号有厲”,其危乃光⑥也。
[王弼注:“剛正明信以宜其令,則柔邪者危,故曰‘其危乃光’也。
”]“告自邑,[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幹寶曰:“殷民告周以纣無道。
”]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⑦也。
【注釋】 ①決:決定,決斷。
②剛決柔:此句和下面的幾句都是以夬卦的卦象為說的。
夬卦六爻之中,五陽爻一陰爻,陽剛之勢很強,可以制約或左右陰柔,所以說“剛決柔”。
③健而說:夬卦下乾上兌,乾表健,兌表悅,所以說“健而說”。
說,通作悅。
④決而和:既能決斷但又要和悅。
⑤柔乘五剛:夬卦下面五爻都是陽爻,最上面的上六是陰爻,所以說“柔乘五剛”。
⑥光:顯露。
⑦剛長乃終:夬卦的五個陽爻如果向上發展增長,就會取上六這個陰爻而代之,全卦的變化也就結束了。
夬卦圖 夬卦從卦形上看,上卦為兌,為口,下卦為乾,為金屬。
金屬開口,是尖刀、剪刀的形象。
用剪刀剪開物體,就像人做決斷一樣。
夬就是決斷的意思,所以本卦命名為“夬”。
【譯文】 《彖傳》說:夬的意思是決斷,猶如陽剛君子果決制裁陰柔小人。
剛健勇進而又使人心悅誠服,果決行事而又意氣平和。
“在君王的朝廷上宣布小人的罪狀”,因為陰柔小人乘淩在陽剛君子之上。
“心懷誠信地疾呼危險”,這樣才能渡過危險使君子的作為發揚光大。
“告誡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動用武力制裁
【題解】 天淵之别,常用來指上天與深淵的巨大差距。
水澤處于天之下,是司空見慣的。
然而,自然界偶爾也會有水澤聚于山頂,高與天齊,湖天一色的壯麗奇觀,這就是被人稱之為天池、天湖或天潢的地方。
易卦中乾下兌上的夬卦卦象所指,正是如人間天池、巅峰天湖那樣美麗的旅遊勝地。
夬音怪,通決。
決有大水破堤決壩之意。
江河東去,波濤洶湧,堤危岸搖,其勢正如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在注疏時所言:“澤性潤下,雖複澤上于天,決來下潤,此事必然。
”而天澤盈滿,飛瀑倒挂,漫壁直落,自天而決,摧枯拉朽之勢,遠比河決堤潰迅猛。
夬是第五個消息卦,是陽氣增長到了極限,但也預示着敵人的垂死掙紮和黎明前的黑暗。
從卦辭的定義和《彖傳》、《象傳》的解釋看,夬的時代是鏟除高居于君子之上的邪惡小人的時代,夬德的要點,是講究鬥争方式,借助輿論,通過和平裁決來解決為宜,而不能以冒險的武力手段來解決,給壞人以口實,給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裡反映出易家民本政治學的進步性。
其具體的裁決除惡步驟,可見于六爻爻辭。
【原文】 夬①,[孔穎達《周易正義》:“夬,決也。
”]揚②于王庭③,[程頤《易傳》:“當顯形之于公朝。
”]孚④号有厲⑤。
告自邑,[王弼注:“謂行令于邑也。
”]不利即戎⑥,利有攸⑦往。
【注釋】 ①夬:卦名。
卦義:分決,決也,決然無疑,決斷等。
②揚:古代表示軍旅之事的舞蹈。
③王庭:帝王殿前進行議事、慶典的地方。
④孚:誠信。
⑤厲:危險。
⑥即戎:從事于與戰争有關的事。
⑦攸:所。
【譯文】 夬卦象征決斷,在君王的朝廷上表演武舞,心懷誠信疾呼危險。
告誡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動用武力制裁,但往前進發是順利的。
【解說】 夬卦接益卦之後,因為益增益不止到容納不下的時候,必然會決口外溢。
夬,決絕,崩決、潰決。
夬本來是拉弓時戴在大拇指上的護套,弦由護套上彈離,所以有決斷的意思。
大凡夬偏旁的字,如決、快、訣、缺等,都有離的含義。
夬卦有五個陽爻,一個陰爻在上,是強大的陽将陰切斷的形象,所以稱作夬卦。
這一卦,也是消息卦,代表三月。
【原文】 《彖》曰:夬,決①也,剛決柔②也。
健而說③,決而和④。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⑤也。
“孚号有厲”,其危乃光⑥也。
[王弼注:“剛正明信以宜其令,則柔邪者危,故曰‘其危乃光’也。
”]“告自邑,[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幹寶曰:“殷民告周以纣無道。
”]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⑦也。
【注釋】 ①決:決定,決斷。
②剛決柔:此句和下面的幾句都是以夬卦的卦象為說的。
夬卦六爻之中,五陽爻一陰爻,陽剛之勢很強,可以制約或左右陰柔,所以說“剛決柔”。
③健而說:夬卦下乾上兌,乾表健,兌表悅,所以說“健而說”。
說,通作悅。
④決而和:既能決斷但又要和悅。
⑤柔乘五剛:夬卦下面五爻都是陽爻,最上面的上六是陰爻,所以說“柔乘五剛”。
⑥光:顯露。
⑦剛長乃終:夬卦的五個陽爻如果向上發展增長,就會取上六這個陰爻而代之,全卦的變化也就結束了。
夬卦圖 夬卦從卦形上看,上卦為兌,為口,下卦為乾,為金屬。
金屬開口,是尖刀、剪刀的形象。
用剪刀剪開物體,就像人做決斷一樣。
夬就是決斷的意思,所以本卦命名為“夬”。
【譯文】 《彖傳》說:夬的意思是決斷,猶如陽剛君子果決制裁陰柔小人。
剛健勇進而又使人心悅誠服,果決行事而又意氣平和。
“在君王的朝廷上宣布小人的罪狀”,因為陰柔小人乘淩在陽剛君子之上。
“心懷誠信地疾呼危險”,這樣才能渡過危險使君子的作為發揚光大。
“告誡自己封邑中的人,不利于立即動用武力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