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卦第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損下益上,根基動搖
損卦寓意不能随便損失。
【題解】 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有損有益,有得有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隻要立場對頭,一般人看來不利的“損”,其實卻也可以獲德,收益。
易家早就深察其中奧秘。
按照卦變的原理,損卦原來是由泰卦變來。
泰卦的内卦為乾卦,外卦為坤卦,乾在下坤在上,兩卦的最下一爻,因為“損”而互相交換後,乾卦少了一陽爻,補了一陰爻,天變成湖,實陽變成了虛陰;坤卦多了一陽爻,少了一陰爻,地變成了山,虛陰變成了實陽,這就是損下益上的損卦。
損卦是乾受損坤受益,下遭損上得益,其隐喻義為,下層百姓被上層統治者剝奪了一部分财産,結果是上層受益而下層受損。
上層得益,雖可增強了實力,而下層受損過多,則對國家的根基有所削弱。
如果說“損德”也是一種需要修養的道德,那其實就是特指在不得不損時,少損為妙,損得合度的統治者必修道德。
這也就是說,一要充分了解損下益上的危害性,不得随意損人益己;二要在受情勢所迫,不得不酌情損下的情況下,盡量少損一些,損得合理一些,而且要守信用,不能亂損暴損。
【原文】 損①,有孚②,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泰初之上,損下益上,以據二陰,故‘有孚,元吉,無咎’。
艮男居上,兌女在下,男女位正,故‘可貞利有攸往’矣。
”]曷③之用?[王弼注:“曷,辭也。
曷之用,言何用豐為也。
”]二簋④可用享⑤。
[王弼注:“二簋,質薄之器也。
行捐以信,雖而簋而可用亨。
”] 【注釋】 ①損:卦名。
卦義:減少,引申為節儉,自我約束,減損缺點,損失等義。
②孚:誠信。
③曷:怎麼。
④簋:古代盛食器,有如今天的大碗,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⑤享:祭祀。
【譯文】 損卦象征減損,心懷誠信,大為吉祥,沒有過錯,可以保持正确方向,利于往前進發。
減損之道何以運用呢?用兩簋淡食享祀神靈即是。
【解說】 損者,是減,是失。
但損不是簡單的增減。
以祭祀為例,兩竹盤的祭品,隻要有誠意,仍然會被神接受,會大吉。
形式上減損了,實質上沒有減損。
損卦的前卦是解卦,緩解、和解必然會損讓一些東西,所以解卦之後就是損卦。
【原文】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①。
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
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時謂春秋也。
損二之五,震二月,益正月,春也。
損七月,兌八月,秋也。
謂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艮為時,震為應,故‘應有時’也。
”]損剛益柔有時。
損益盈虛,與時偕②行。
[王弼注:“下不敢剛,貴于上行,捐剛益柔之謂也。
剛為德長,捐之不可以為常也。
”] 【注釋】 ①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卦是下兌上艮,兌為陰卦,艮為陽卦,陰柔有所減少,必使陽剛有所增加,有如減少了老百姓的收入,必會使貴族的收入增加,所以說是“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②偕:同。
【譯文】 《彖傳》說:減損的意思是減損下方,增益上方,它的軌道是由下奉獻于上。
減損的時候“心懷誠信,就會大吉,沒有過錯,可以保持正确方向,利于往前進發。
減損之道何以運用呢?用兩簋淡食享祀神靈即是”。
用兩簋淡食享祀應當守時守信,陽剛減損而陰柔增益也随時節而變。
事物的減損增益、盈滿虧虛,都是順适其時而運行的。
【解說】 損卦是由消息卦泰卦九三上往六位(其道上行),上六下到三位演變來的,減損了下卦一陽而增加到上卦,是“損下益上”。
損卦六爻皆有相應,故曰
【題解】 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有損有益,有得有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隻要立場對頭,一般人看來不利的“損”,其實卻也可以獲德,收益。
易家早就深察其中奧秘。
按照卦變的原理,損卦原來是由泰卦變來。
泰卦的内卦為乾卦,外卦為坤卦,乾在下坤在上,兩卦的最下一爻,因為“損”而互相交換後,乾卦少了一陽爻,補了一陰爻,天變成湖,實陽變成了虛陰;坤卦多了一陽爻,少了一陰爻,地變成了山,虛陰變成了實陽,這就是損下益上的損卦。
損卦是乾受損坤受益,下遭損上得益,其隐喻義為,下層百姓被上層統治者剝奪了一部分财産,結果是上層受益而下層受損。
上層得益,雖可增強了實力,而下層受損過多,則對國家的根基有所削弱。
如果說“損德”也是一種需要修養的道德,那其實就是特指在不得不損時,少損為妙,損得合度的統治者必修道德。
這也就是說,一要充分了解損下益上的危害性,不得随意損人益己;二要在受情勢所迫,不得不酌情損下的情況下,盡量少損一些,損得合理一些,而且要守信用,不能亂損暴損。
【原文】 損①,有孚②,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泰初之上,損下益上,以據二陰,故‘有孚,元吉,無咎’。
艮男居上,兌女在下,男女位正,故‘可貞利有攸往’矣。
”]曷③之用?[王弼注:“曷,辭也。
曷之用,言何用豐為也。
”]二簋④可用享⑤。
[王弼注:“二簋,質薄之器也。
行捐以信,雖而簋而可用亨。
”] 【注釋】 ①損:卦名。
卦義:減少,引申為節儉,自我約束,減損缺點,損失等義。
②孚:誠信。
③曷:怎麼。
④簋:古代盛食器,有如今天的大碗,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⑤享:祭祀。
【譯文】 損卦象征減損,心懷誠信,大為吉祥,沒有過錯,可以保持正确方向,利于往前進發。
減損之道何以運用呢?用兩簋淡食享祀神靈即是。
【解說】 損者,是減,是失。
但損不是簡單的增減。
以祭祀為例,兩竹盤的祭品,隻要有誠意,仍然會被神接受,會大吉。
形式上減損了,實質上沒有減損。
損卦的前卦是解卦,緩解、和解必然會損讓一些東西,所以解卦之後就是損卦。
【原文】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①。
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
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時謂春秋也。
損二之五,震二月,益正月,春也。
損七月,兌八月,秋也。
謂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艮為時,震為應,故‘應有時’也。
”]損剛益柔有時。
損益盈虛,與時偕②行。
[王弼注:“下不敢剛,貴于上行,捐剛益柔之謂也。
剛為德長,捐之不可以為常也。
”] 【注釋】 ①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卦是下兌上艮,兌為陰卦,艮為陽卦,陰柔有所減少,必使陽剛有所增加,有如減少了老百姓的收入,必會使貴族的收入增加,所以說是“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②偕:同。
【譯文】 《彖傳》說:減損的意思是減損下方,增益上方,它的軌道是由下奉獻于上。
減損的時候“心懷誠信,就會大吉,沒有過錯,可以保持正确方向,利于往前進發。
減損之道何以運用呢?用兩簋淡食享祀神靈即是”。
用兩簋淡食享祀應當守時守信,陽剛減損而陰柔增益也随時節而變。
事物的減損增益、盈滿虧虛,都是順适其時而運行的。
【解說】 損卦是由消息卦泰卦九三上往六位(其道上行),上六下到三位演變來的,減損了下卦一陽而增加到上卦,是“損下益上”。
損卦六爻皆有相應,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