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卦第四十一

關燈
“損而有孚”。

    二陽遇重陰(三四五陰爻),陰陽交通、交泰,故曰“元吉”。

    但不宜過分再損讓九二往上,故“可貞”。

    上九下乘重陰而“利有攸往。

    二爻至上為正反兩個震象,震為裝食物的器皿——簋,即“二簋”。

    震為動為應,故曰“二簋應”。

    “二簋應有時”,用二簋享,正與時應也。

    在祭品不足的情況下,隻要有誠信,二簋至薄祭品亦合禮,因為減損增益、盈滿虧虛,都是伴随着時序運行的。

    時當益則益,時當損則損。

     【原文】 《象》曰:山下有澤①,損。

    君子以懲②忿③窒④欲。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陽剛武,為忿。

    坤陰吝啬,為欲。

    損乾之初成兌說,故‘征忿’。

    初上據坤,艮為止,故‘窒欲也’。

    ”] 【注釋】 ①山下有澤:損卦,上艮為山,下兌為澤,因而說“山下有澤”。

     ②懲:制止。

     ③忿:怒。

     ④窒:阻塞。

     【譯文】 《象傳》說:高山的下面有深澤,象征減損。

    君子應當效法于此,抑制憤激,堵塞邪欲,以免逐漸損害人的德行。

     損卦圖 損卦上艮可以引申為手,有握的意思。

    下卦兌有毀壞之意。

    兌還可以引申為刀槍。

    手持刀槍者是軍人的形象也。

    戰争總是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故此卦命名為“損”。

     【解說】 損卦上艮山,下兌澤,是山下有澤之象,稱為山澤損。

    山遇澤水浸而不幹亢,澤被山限而不外溢,損中有益,君子于是感到要遏制怒氣,杜絕嗜欲。

     【原文】 初九,已①事遄②往,無咎,酌③損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注釋】 ①已:終止,制止。

     ②遄:迅速。

     ③酌:斟酌。

     【譯文】 初九,停下手頭的事迅速前往輔助别人,沒有過錯,應當斟酌損減陽剛之質。

     《象傳》說:“停下手頭的事迅速前往輔助别人”,是由于與上方志同道合。

     【解說】 遄,速的意思,尚與“上同”。

    初九與六四相應(尚合志也)。

    初九具有陽爻剛健的本性有餘,六四則陰柔不足,初九很快地向上助益六四,損剛益柔,不會有咎。

    不過,初爻力量有限,自己已經開始減損了,應當斟酌損益,使其适度。

     【原文】 九二,利貞,征①兇,弗②損益之。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失位當之正,故‘利貞’。

    征,行也。

    震為征,失正毀折,故‘不征’。

    之五則兇,二之五成益,小損大益,故‘弗損益之’矣。

    ”] 《象》曰:九二利貞,中③以為志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曰:“‘中以為志’者,言九二所以能居而守貞,不損益之,良由居中,以中為志,故損益得其節適也。

    ”] 【注釋】 ①征:出征。

     ②弗:不。

     ③中:中間、中庸。

     【譯文】 九二,利于堅守正道,急于向外發展兇險,不用減損自我就能增益上方。

     《象傳》說:九二利于堅守正道,是因為它應當以持中正的品德為其志向。

     【解說】 下卦已經損了一陽益上。

    九二不宜再損。

    否則損之不已,則成否象。

    故利于貞定。

    “弗損”,“中以志也”。

    “弗損”就使九二得益,故曰“益之”。

    震為動為征。

    二陽臨重陰。

    本來利于征。

    然二往五則下方愈損,故“征兇”。

     此爻講述不損而益的道理,不要愚忠、愚義。

     【原文】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①。

    一人行,則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高亨說:“行上疑脫志字。

    志行,謂其主張得以實行。

    疑,謂主張分歧,不得不實行,意見相對。

    ”] 【注釋】 ①三人行,則損一人:這一句和以下幾句都包含着天下萬物都